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7. 八 福 (馬太福音 5:1-12)

Related Media

「八福」是福音書中最為人喜愛的篇章之一,它記錄在馬太福音5-7,這是「登山寶訓」的開始部份。這篇章可能是耶穌較後期才宣講的道,但馬太卻將它放在耶穌世上事工的開端,使它成了天國的隆重宣告。它是馬太福音所包含的五個主要宣講的第一個。

在耶穌受試探和八福之間,馬太記述因天國近了,耶穌呼喚人悔改(4:12-17)。為了要接觸更多的聽眾,耶穌從拿撒勒前往加利利海沿岸的城市迦百農,到這裡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裡是交通要道。祂在呼喚悔改後,才宣告八福將要來臨。

在耶穌受試探和登山寶訓之間,馬太記述了耶穌呼召漁夫西門彼得和他的弟兄安得烈作門徒(4:18-20),因祂開始建立祂的國度,祂承諾他們要得人如得魚。接著祂呼召那正在船上補網,同樣是漁夫的雅各和約翰(4:21-22)。這些事件充份描繪了那呼召人跟隨祂的,有君王的權柄。

馬太接著報告了耶穌初期事工的成功和祂的名聲傳揚(4:23-25)。祂走遍了那地區,宣講天國的信息,並透過醫治人來證明祂的宣告。回應祂的事工的人遠至耶路撒冷。

這將我們帶到登山寶訓的課題。耶穌看到許多的人,祂就上了山坐下來,那是拉比慣常的姿勢。傳統認為這「山」是迦百農和近岸漁村一帶的小丘。門徒到祂跟前來,祂就開始教導他們。接著的經文就是耶穌的教導。1

這是福音書裡最早有關耶穌教導的信息、也是最長的一篇。耶穌宣告天國已來臨,祂呼召人悔改。耶穌在祂的天國宣言中,揭示了天國子民的基礎和特質。在這裡,祂教導在祂國度裡的倫理指引,也有關於天國的公義素質的指引;現時這些只是局部實踐, 但將來要完全對現2

這段說話的對象是以色列,就是那來到耶穌那裡的群眾,但耶穌的門徒一聽,便明白耶穌以祂的門徒是「真以色列」(屬靈的以色列),他們已在祂的國度裡,並且已開始了生命。祂也以那在祂面前的群眾是將來的「以色列」,期待他們悔改並追隨他們的君王。換句話說,耶穌的對象是那按神旨意成為神子民的人,告訴他們,假如他們悔改進入祂的國度,他們需要展示的義,那也是門徒們已經開始實踐的。故此,整篇登山寶訓,也是給所有人的。登山寶訓的主題是義,這也是天國的標準。

故此這宣講中述說了進入天國的人當有的義、也述說了天國子民過著義的生活時,那生命會是怎樣的;但卻沒有怎樣達到這義的細節。

登山寶訓以八福來開始。這些品格描繪了神真正子民的特質,也提供了在天國有份的人可以期盼的福份。將它們合起來,可以得出一幅承繼應許完美基督徒的圖畫。耶穌在這裡並不是告訴人怎樣達到這情況,那是祂接下來的教導。

有關八福的描述中,眾多為人接納的其中一項是八福是以賽亞書61:1-3的回響,一篇以末世論 3 為重點的經文。馬太恆常地指出耶穌就是那舊約預言的應驗,在這裡也是。所以讀八福,我們也會看看以賽亞關於彌賽亞和彌賽亞國度的預言。

研讀八福和一般經文的研讀方法並不相同,每一個福都像箴言智慧語般那麼晦澀難懂、精確和意義豐富。每一福都包含一個主題,組成聖經的重要教導。故此,若你願意,每一福都值得花上許許多多的時間。但在這裡,我們只作簡潔略述,稍後再作進深研讀。

經文

5:1 當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1,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5:2 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5:3 「靈裏貧窮2的人有福3了,因為天國是屬於4他們的。

5: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

5: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5:6 飢渴慕義6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5: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7

5: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屬於他們的。

5:11 人若因我侮辱你們、逼迫你們、揑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5: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經文觀察

在這裡我們沒有敘事,只有一系列的宣告。至於5:1-2的敘事只是這講章的引子,講章從宣告開始。八福中的每一個福都是宣言,但卻是含蓄的、勉勵性的,呼召人作出回應。

研讀八福和別的經文有少許分別。然而我們仍需要注意上下文和第一世紀猶太人的文化和信仰背景,也須留意八福所處的登山寶訓所宣告的天國性質。這裡會處理在這樣背景下的字義,特別是文化背景,因為從文化背景更能瞭解這些希伯來文和亞蘭文。好的工具書、經文彙編或聖經字典對處理字義,例如:「溫柔」、「貧窮」等字,都有幫助。4

當我們掌握字義後,我們便要處理句子之間的關系,「福」和應許之間的關聯。要明白耶穌的這些話,我們必須從新舊約和天國相關的教導入手。在這裡,我們看到耶穌第一次降臨標誌著國度已經開始,信徒在這國度裡;但我們在基督再來時將會看到這國度的完全實現。故此,這些經文都必須符合天國的這兩方面的觀念。

大部份有關這段經文的註釋都說是八福,但如果你加以留意,其實「福」出現了九次。最後一次「福」的出現,所用的格式和前面並不相同,它並不是以「有福了」的形式出現,卻好像是為前面的第八個「福」加以解釋和向門徒展示可以怎樣作具體應用。

也許在開始部份我們先簡略地介紹「福」這個字,這對我們理解這段經文會有幫助。現代偏向將原文的這個字譯作「快樂」,但這卻未能完全捕捉文本所包含的所有含意。主要原因是現代「快樂」這詞的用法低貶了它的價值;這詞在這經文中含有因與神有正確合宜的關係,而有的內在喜樂與和平。故此,「快樂」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它是超乎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這「快樂」因蒙神悅納而來到我們的心靈,因此就是面對嚴峻的逼迫,仍呼召人要喜樂。主那些「福」的宣告,是給有內在屬靈品格的人獎賞承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主對與神有合宜關係的人的屬靈品格和狀況的描述。

與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所述的「福」相對的,是馬太福音第23章對文士和法利賽人宣告的「有禍了」。那是神審判那些背道、拒絕承認和遵行神的全部旨意的人。這些「禍」中,也描述了那些人邪惡和假冒為善的品格。這些禍是神誓言給那些繼續行惡的人的審判。

所以當耶穌說「有福了」的時候,並不是單單指那些在神看為正的人充滿了內在的喜樂與平安,而是因他們的品格給予讚賞,並承諾賞賜他們。

一篇有趣又和這經文相關的舊約經文是箴言6:16-19,那裡列出神所憎厭的七件事。那被認為和那些因行義而從神得福的人對立。第一樣是「高傲的眼」或高傲,這絕對和靈裏貧窮相反;最後一樣是「在弟兄中布散分爭的人」卻和使人和睦相背。在這兩者之間還包括了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這些都和神所喜愛的屬靈品格有著顯著的差異。

八福的進一步分析

也許研讀八福的最佳方法是逐一從基礎開始 – 定義、背景、關連與應用。假如你要在課堂中教授八福,你如果在逐一探討它們時便討論它們的應用,比在最後才嘗試逐一提出應用,會有較理想的效果。

1. 「靈裏貧窮2的人有福3了,因為天國是屬於4他們的。」

舊約背景:要理解八福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從舊約背景入手,查考有關彌賽亞國度和進入這國度的人。這些經文中,我曾提及以賽亞書61:1-3,在那篇經文中,彌賽亞被膏「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耶穌讀這經文並說這已經應驗在他們耳中了。)那篇經文對我們理解「貧窮」有少許幫助。我們會傾向將「貧窮」朝財務和財產的方向來理解,這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還可以從屬靈方面去看。以賽亞用它來描述那些被擄的人,他們的土地和財產被剝奪,固然貧窮,但他們也受折磨和壓迫,無力對抗、也沒有希望,他們是絕望的,他們靈裡的貧窮,使他們的困境加劇。

經文的意義:聖經對貧窮人的描述包括幾方面:在耶穌時代的窮人,只有很少財產、常常受壓迫,沒有什麼力量和希望。他們沒有甚麼資源可依賴,他們不得不依靠他人生存。以賽亞為他那時代的人帶來好信息 – 他們將從綑綁中得釋放。耶穌是透過傳從神而來的好信息 – 福音,應驗了這好信息的應許。祂並沒有使他們在地上權力和財物上富裕,但他卻滿足了他們最大的需要。

「靈裡貧窮」的人在神前謙卑下來。他們明白到他們此生沒有甚麼貢獻可以拿來換取天國。他們在靈裡痛心疾首,意即他們虛己,並深深地悔悟;他們以無助無望的罪人身份來到王前,沒有傲氣、沒有自義、也不自滿。他們從偽裝得釋放,故此他們有空間讓神進入他們的生命。每一個希望進天國的人都必須「靈裡貧窮」,因從神而來的救恩是一份禮物。

這就是給這世上真正被壓迫的和窮人的好信息。窮人並不因為他們貧窮而被排拒,富人亦不會因他們的財富被接納。不論富或貧,都必須在主面前謙卑下來,才可成為天國的成員。低下階層往往比有財勢的人更容易進天國。

耶穌宣告的福是「天國是他們的」,這當然並不表示所有貧窮的人都是天國的一員,就如「浪子」的貧窮是自己弄成的。因為重點不在於物質上的貧窮,而是靈裡的質量,那些靈裡貧窮而謙卑自己,倚靠神的人,他們擁有天國。事實上,每一個在天國裡的人,都必須靈裡貧窮。他們都以一顆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去尋找救主。

應用:這裡有一個清晰的教導:如果要進天國,就必須靈裡貧窮。天國的信息是呼喚人悔改,人必須在神前謙卑下來,並承認他們的權勢、財富或面子不能替他贏得進入天國。那些真正謙卑下來的和表達需要主的,他們於天國有份,並且得到天國的恩澤。

人怎樣成為靈裡貧窮呢?按接下來的經文,當人聽到天國的信息,並且明白天國是怎麼樣的和怎樣進天國 – 透過悔改回轉、降服於神的旨意。第一步是承認自己不能作甚麼,接著是尋求神滿有恩慈的供應。

第二個應用,是將這態度建立成天國成員的品格。他們並不是虛己進入天國,跟著成為自足(雖然有些人嘗試這樣做),而是完完全全倚靠神供應他們所需。這開展了其他研讀的主題,例如:謙遜、信心、禱告和順服。

2.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

現在我們有一個略為不同的福。上一個福給靈裡貧窮的人應許天國是他們的,原文用的是現在式;而這一個給哀慟的人必得安慰的應許,原文用的是未來式,是一個在將來才會成就的應許。

舊約背景:以賽亞亦說彌賽亞醫治心碎的人,並宣告在何時哀慟的人得安慰、華冠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以賽亞書61:1-3)。哀慟顯示哀痛、優傷和因失去至愛而靈裡焦慮,也可以是失去有價值的生命而哀慟,就如被擄的以色列人;也可以因失去財物、身份地位或健康而引發哀慟。人也會為天災人禍而哀慟,當哀慟時,他們尋找希望,但大多數情況,世上只有極微的希望。

意義:這裡的焦點是神的子民哀慟時,他們將會得安慰。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不同階段經歷哀傷和悲慘的損失,但那在天國得安慰的哀慟是那為以色列蒙羞與及蒙羞的原因而哀慟 – 因他們的罪,國家被強橫和無情的統治者掌控。耶穌降臨並宣告天國近了,祂期待人的反應是痛哭悔悟(另參以賽亞書40:1)。彌賽亞會安慰那些哀慟的人,但得安慰是因為彌賽亞將他們從那使他們哀慟的罪中拯救出來。

故此這裡所指的是「因著信」的哀慟,這哀慟並不單純為生命中的苦楚與傷痛,而是為了那引致這境況的罪而哀傷。他們明白他們的憂傷愁歎是為了那失落敗壞的世界,那裡看不見神和祂的旨意。在哀慟中,耶穌的門徒向主打開他們沉重的心,因他們知道他們雖在哀傷中,但並非沒有盼望!他們知道他們的哭泣和哀痛只會維持一段時間,他們知道死亡不會得到終極的勝利,因為在基督裡死亡的,必會復活成不朽壞的,他們知道彌賽亞終有一日會把這些挪除,給他們帶來安慰。

故此這應許是他們必得安慰。當神擦去他們的眼淚時,他們就得安慰;不再有死亡、不再憂傷或苦難(以賽亞書25:8,啟示錄21:4)。這是天國子民所能期待的。

應用:這裡的指引是關於哀慟的焦點,而不是哀慟本身。那得安慰的哀慟是門徒的哀慟,他們明確知道哀慟的原因,有正確的信心看透事件。當人面對生命的傷痛時刻,如他們為罪而哀傷,同樣可以有盼望 – 這是信靠主的一個清晰的記號。

3.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舊約背景:這「福」和詩篇37:11「受困苦的人必擁有地土」十分相似。5 假如你研讀那段經文,你將會發現那也是有關彌賽亞的詩篇,那地亦必是應許之地。

意義:在聖經裡,溫柔的人是指那些有溫柔的心和自制力的人,他們的心靈沒有惡念,也不高傲。溫柔的人也許和貧窮的人一樣沒有自己的資源,但其後可能有,就如摩西被稱為最謙和的人。6 溫柔的人不剝削和壓迫他人,他們不復仇或仇殺,不使用暴力,不試圖為自己的目的奪取政權。概括而言,他們學效基督,在生活上模仿祂。但這並不表示他們軟弱或他們的生活不濟,他們可以是柔和謙卑,但他們也可成為弱者和受壓迫者的鬥士。

這裡的應許是他們擁有地土。是甚麼地土呢?很可能是指應許之地。整本聖經都提及神給以色列人應許,賜他們應許之地。擁有土地,並非單指財物,而是含有更大的意義,那不單是一塊地,而是從神而來的產業,包含保障。但那地卻常受到襲擊,而人民被擄和被分散,在新約仍應許重新招聚到那地,那些應許現在看來要等到彌賽亞第二次降臨,出現新天新地時才會實現。這應許是給所有在新約之下的人,而應許的應驗會比任何人所能想像到的更榮美。新的創造不會被暴君或充滿陰謀的團體所操縱,而是屬於那溫柔的人。

應用:人怎能成為溫柔的人呢?如果一個人的本性並不溫柔又怎麼樣呢?答案可以在描述屬靈生活怎樣運作的經文找到。溫柔和良善都是聖靈的果子,是聖靈在信徒中所結的果子。要培養在靈裡的溫柔,便是在聖靈的指引下而活,或將生命交給神的靈管轄,以致基督的特質能在信徒中長成。單是這指引便需要好些研習,但它是聖經對溫柔的發展所作的描繪。

4. 「飢渴慕義6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舊約背景:飢與渴被比擬為追求公義的動力,追求公義是我們深層和恆常之需要(參詩篇42:3和63:1)。飢與渴是人類的基本動力,恆常要求被滿足。這比喻用來描繪渴慕行神旨意是那麼恆常與強烈。

意義:這福要說的比我們大多數人所想的更多,它並非單單描述那些正義的人或嘗試行善的人,而是他們生命中的熱誠 – 他們為此飢與渴。就如貧窮和溫柔的人,他們將生命交在神的手中,希望祂幫助。

我們在這系列前面的文章已經思考過在聖經裡義的意義,那就是行神的旨意。在這裡,義這個字可能有兩個意思:其一肯定是在個人生活中,強烈地渴望蒙神喜悅,按神的旨意去行,將神的旨意在生活中行出來;這生出希望在地上有公義,在一個不公義、欠缺公平的世界渴望社會公義出現。個人公義的渴望與所處的世界的公義是不能分割的。

正因這是一個合理的渴望,它是會成就的;或許不是即時成就,但肯定在將來當王以公義管治時應驗。但王的應許是渴望公義的必得飽足。從神學角度來說,它分為幾個階段:最基本的渴望是與神有合宜的關係,這要透過神的恩典,那公義的禮物使我們因信稱義,在天堂的法庭被宣告為義。接著,作為主的門徒,我們渴望作正義的事,並由聖靈加給能力來完成,我們稱這階段為生活的成聖,我們會愈來愈像基督。將來,當主再來時,祂會建立宇宙性的公義,我們將被改變,我們稱這為得榮耀,我們會脫變成榮美的狀態。

應用:在這裡我們同樣會問這渴望是怎樣形成的。大部份的信徒都追求公義,但這渴望是怎樣變得那麼熱切的呢?這也是從屬靈生命的成長而來。保羅教導一個屬靈的人會將身體各部份交出來作義的工具。故此,這從委身遵行神的旨意開始,接著是由聖靈帶領走屬靈的路,祂帶領信徒走義路。當一個人愈親近主,他或她對不義和世界不公平的事就愈敏銳,一個真正屬靈的人就會開始渴慕公義。

5.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意義:和靈裡貧窮、溫柔和飢渴慕義的人的共同點是他們的生命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外來的幫助。因他們自知有所缺乏、需倚靠別人、軟弱和不完全,他們明白甚麼是憐恤。當他們從主得到滿有恩慈的禮物,他們亦知道應仁慈地對待他人。對別人表達仁慈包括寬恕有罪的人和憐憫那些受苦和需要幫助的人。

他們被稱為有福的,因為他們會以仁慈對待他人,優先於自己的權益;對有需要的人,他們不會含敵意,卻會和藹親切地對待他們,並醫治他們。仁慈並非他們的本性,只因他們被仁慈地對待,他們並且恆常地倚靠主而活。

因為他們懂得憐憫和憐恤他人,故此神說他們必蒙憐恤。最終這要等待王的到來和審判的日子,他們會得到王的憐憫、通過審判和進入天國。他們得到憐恤並非因為他們做了足夠的善行,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走天路時憐恤的重要性,他們進入恩典中,並渴望與他人分享。他們學會了原諒別人,因為他們不斷地被原諒;他們學會憐恤別人,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蒙憐恤。

應用:這裡的憐恤行為來自真正靈命歷程。那些得到神愈多恩典的,愈是憐恤他人。因此,在自己的生命中能好好地體會神的恩典是十分重要的。這體會是從經歷認罪和感謝神的赦免而來。但這兩方面卻常常被信徒忽視,甚而有些基督徒竟然認為那恩典是他們應得的,以致他們變得那麼不寬容別人,甚至論斷他人。我們自己的屬靈狀況和神的供應是絕不能忘記的。

6.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意義:這福從舊約取材加以運用,在天國應驗。它同時描述了內在純淨和意念專一。「心」在聖經裡表達人的志向與選擇。故此清心指一個人所作的決定、心中的渴望、思想和意圖都沒有被罪沾染,所作的意願,以討神喜悅為依據。出自純淨清潔的心只有好東西,從純淨清潔的心而出的行為是愛與仁慈、渴慕公義與公平;從純淨清潔的心所作出的決定蒙神喜悅。

在信以外對人「心」的描述則截然不同 – 最惡劣的是時常因自私自利的行為帶來痛苦(創世記6:5)。耶穌說從心裡發出來的才污穢人,惡念、不純正的慾望、毀謗等等(馬太福音15:18-19)。人不可能在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帶來一顆純淨清潔的心,耶穌在這段經文並沒有作解釋,不過祂曾談論重生,那是在改變之初所必須的。追隨基督可以將一顆充滿肉慾的心,轉化成一顆純淨清潔的心。這並不容易,也不會迅速地改變,但進天國的人必須要有這顆新心。

聖經說從來沒有人見過神(出埃及記33:18-23;提摩太前書6:16)。給他們的應許是他們必得見神,這是何等令人驚訝的聲明!雖然有人曾見過主以不同的形態顯現:摩西在西乃山見到神的背影(出埃及記33章),以色列的長老與神一起吃喝,看到神以某種形態顯現(出埃及記24章)、以賽亞見過一次(以賽亞書6章)、約翰也曾見過基督顯現(啟示錄1章)。

這是一個憑著信在現在的、就在這裡的應許 – 他們在生活的各種場合和各事件看見神,但聖經的應許比這更多。在世上看見神被我們否定了,但有一天,天堂的門被打開,祂能被我們轉化了的眼睛看見。如約伯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的肉體仍必見 神。我自己要見他,親眼要看他,並不像外人。我的心腸在我裏面消滅了。」(約伯記19:25-27)

應用:一個人如何能得到一顆純淨清潔的心呢?當神給我們一顆「新心」的時候,它就開始轉化,當我們追隨基督,透過屬靈成長,它會繼續轉化。行在光明中,意指學習按神的話語而活,這會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的心就會愈來愈純淨。但同時神話語的亮光會將人內心的污穢顯露出來,我們必須要處理和作出改變。

7.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7。」

意義:神是和平之君,祂整個拯救計劃是使那些以前和祂分隔的人與祂和平共處,最終給全地帶來和平(以賽亞書 9:6-7)。這是彌賽亞的工作目標。

不過人類當中充滿紛爭和衝突,和平與團結的希望極其渺茫。神帶來的和平並不是消除敵意、容忍或退讓;世上真正的和平需要性質上完完全全的改變,而只有神才能賜下這和平,這和平是世人所不明白的(約翰福音14:27)。它的起始點是與神和好,然後延伸至與人和好。

使人和睦的人是那些首先明白什麼是真正和平的人。他們努力建立的和平是一個擁抱從神而來的和平,因他們與神和好,以至人與人之間能和諧共處。換句話說,真正締造和睦的人傳揚神的國度,他們的生命是為了宣揚神的國、與仇敵和好、平息仇恨、使分隔的人重新聯繫、促進真正的瞭解和屬靈的愛。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和平。因此,這裡所描述的品格不是純粹政治性追求和平,而是屬靈的和平。

給他們的應許是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這意味著他們是神真正的兒子。在天國的生活除了擁有土地、仍然飢渴、看見神,而現在更有兒子的名分。當人們因信進入天國,這一切就開始了,當神的國最終臨到時,就會完全應驗。

在舊約,「神的兒子」是用來描述天使,而不是用於救恩。但在新約裡,兒子的名份是救恩大有能力的表達,它的意思是指信徒從聖靈而生,成為神家的成員,透過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同為後嗣,和父神有了個人關係。這並未完全落實,但卻是確實的、肯定的承諾,所以信徒可以說:「我們被稱為神的兒女」。(參約翰福音1:12,13和約翰壹書3:1)

應用:因此,耶穌的門徒應該促進和平。他們透過傳和平的福音給全世界,並促進屬靈的家和好。簡而言之,他們應該做的就如彌賽亞的工作。

8.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屬於他們的。」

意義:在這墮落的世界,當人企圖推廣和平、擁護公義或過一個柔和謙卑的生活時,他們會被敵擋。或許有人想,這樣的生活能吸引人歸向主;但事實上,它不會自然地發生。這便告訴我們這世界不單與神隔絕,並且叛逆神。他們或許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去尋求公義,他們寧可得到權力、尊榮和財富。就如施洗約翰呼召人悔改歸向義,他因而早死;耶穌傳揚正確的美德,因祂呼召人進入祂的國度,祂的信息卻被敵擋。如果連他們都遇到逼迫,世人豈不也會逼迫門徒呢?

這福並不是給那單純受逼迫的人。神是地上的公義審判官,祂也會處理這些。這福是給基督的追隨者,那因義而受逼迫的人;接著的那節經文,澄清了受逼迫的人,指的是那為基督的原故而受苦的門徒。憑著信,他們被確定與王同在,他們披戴祂的名,他們傳揚福音,傳揚那屬靈的、永恆的國度,一個公義的、和平的國度;然而他們會遇到阻攔。儘管如此,他們應該歡呼,他們在天國要得到大大的賞賜,神給他們的補償會更多。

這福是給那些在這世上忍受這樣逼迫的人,他們的終局和他們現在所受的侮辱卻剛好相反 – 天國是屬於他們的。門徒知道甚麼值得他們殉道。但這並不單是將來的實況,他們現在已經擁有這國度(這福與第一個福平衡)。

應用:這教導十分簡單,人活在這世上應為主而活,如天國的成員過活,擁護公義與公平,彰顯仁慈、保持溫柔和靈裡的貧窮 – 即使有受讚許的品格,但他們應該知道真正的公義會冒犯很多的人,故此,他們要預備好遇到攔阻。

最後的兩節暗暗地宣告耶穌的神性。舊約的先知都因為他們忠於神而受逼迫。現在,耶穌說門徒因為他們忠於祂,也會受到迫害。祂是神。

Translated by: Jenny Pao 鮑婉玲譯


1如果你讀大量有關這經文的書,你會發現當中的觀點與詮釋可以有很大差異。持懷疑態度非常激進的觀點,我們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在這裡討論,這可以等待更適合的時間才討論。但你應該知道一群混淆視聽的教師和作家,他們教導福音中沒有什麼是真實的,耶穌絲毫沒有做這些事情,並說只有極少部份是耶穌說的。對於他們來說,馬太並沒有寫馬太福音,這書是在較後的時期按教會教導而成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內容若非憑空捏造,便是修飾的產物,這觀點指不管你如何看待它,這幾章的經文是經過編輯。這並不是一個新的立場,只因現代有的媒體發達,就在現代出版。

一個還在幾個層次上有些問題但不太反感的看法,是登山寶訓是耶穌的教導,但不是從一篇講章而來;而是將耶穌在不同地方的講道搬到這裡結合成這講章。這觀點最少承認記載在馬太福音5-7章的經文是耶穌自己的教導。簡單來說,馬太將這些材料集合在這裡,從而組成了有關天國的一個主要講話。在理論上,如果能證明馬太確實曾經這樣做,可以接受這觀點的一部份,但要證明卻極為困難。

傳統的觀點是這信息是耶穌親自宣告的,只要平實地閱讀文本便能得到支持。這經文的開始說耶穌教訓他們說……接著的教導,主題也和天國相關,然後馬太說祂說完了。對於那些相信聖經歷史真實性的人,他們肯定馬太或別的聖經作者的著作,如果經文明言教導的地點或時間,那裡就是宣講信息的地方;若沒有著明,那材料就可能是編輯而成。若說耶穌在山上宣講這信息,這並不代表耶穌宣講時就是用這些字,馬太將耶穌的講章翻譯成希臘文,他極可能將部份內容濃縮,並用自己的措詞寫出來,又或許為部份內容加上一些澄清性的資料。若和路加福音或福音書中的其他教導相比較,這情況是會出現的。但我們也可以肯定耶穌很可能在加利利傳道時,很頻繁地宣講這些主題,所以他們的記憶會反映這些再三重複的主題。總括來說,要研讀耶穌的宣講和教導,是相當複雜和難以確定的。我們將在這系列的末端,當總結讀這卷書的各種問題時,再返回這話題(歷史評鑑)。現在,我會說我相信讀者應該有信心這些確實是耶穌的教導,當出現「耶穌說」,不論是一模一樣或是一個總結(如馬太福音4:17的處理),馬太記錄登山寶訓,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寫成。故此,這幾章經文所寫的是真實的,也確實是耶穌宣講時的教導。

2 有大量關於登山寶訓的文獻,你可按你的時間開始閱讀,但必須留意不要過度簡化了登山寶訓的意義和性質。這篇文章只是簡略的詮釋。

3 「末世論」是關於末後的事,這部份教義會處理那將要來的事,例如基督的再來、審判和永恆狀態。它主要和彌賽亞的事情相關,那就是耶穌將要承就的所有事情。

4你可以從你手上的資源開始,或許是一本好的字典或註釋書。假如你希望研經,投資小許金錢購買神學辭典,幫助明白字詞和神學思想的意義,定能大有裨益。以下兩套書:Colin Brown’s (editor) set for the New Testament, 和 Willem van Gemeren’s (editor) for the Old Testament. 各都有數冊,可在新約和舊約字義上提供幫助。在這系列的末端還有一些工具書的介紹。

5 譯者註:馬太福音5:5 溫柔的人和詩篇37:11 受困苦的人,英文同樣是 the meek

6 譯者註:民數記12:3和馬太福音 5:5溫柔的人和謙和英文同樣是 meek

7. 八福 (马太福音5:1-12)

Related Media

「八福」是福音书中最为人喜爱的篇章之一,它记录在马太福音5-7,这是「登山宝训」的开始部份。这篇章可能是耶稣较后期才宣讲的道,但马太却将它放在耶稣世上事工的开端,使它成了天国的隆重宣告。它是马太福音所包含的五个主要宣讲的第一个。

在耶稣受试探和八福之间,马太记述因天国近了,耶稣呼唤人悔改(4:12-17)。为了要接触更多的听众,耶稣从拿撒勒前往加利利海沿岸的城市迦百农,到这里来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交通要道。祂在呼唤悔改后,才宣告八福将要来临。

在耶稣受试探和登山宝训之间,马太记述了耶稣呼召渔夫西门彼得和他的弟兄安得烈作门徒(4:18-20),因祂开始建立祂的国度,祂承诺他们要得人如得鱼。接着祂呼召那正在船上补网,同样是渔夫的雅各和约翰(4:21-22)。这些事件充份描绘了那呼召人跟随祂的,有君王的权柄。

马太接着报告了耶稣初期事工的成功和祂的名声传扬(4:23-25)。祂走遍了那地区,宣讲天国的信息,并透过医治人来证明祂的宣告。响应祂的事工的人远至耶路撒冷。

这将我们带到登山宝训的课题。耶稣看到许多的人,祂就上了山坐下来,那是拉比惯常的姿势。传统认为这「山」是迦百农和近岸渔村一带的小丘。门徒到祂跟前来,祂就开始教导他们。接着的经文就是耶稣的教导。1

这是福音书里最早有关耶稣教导的信息、也是最长的一篇。耶稣宣告天国已来临,祂呼召人悔改。耶稣在祂的天国宣言中,揭示了天国子民的基础和特质。在这里,祂教导在祂国度里的伦理指引,也有关于天国的公义素质的指引;现时这些只是局部实践, 但将来要完全对现。2

这段说话的对象是以色列,就是那来到耶稣那里的群众,但耶稣的门徒一听,便明白耶稣以祂的门徒是「真以色列」(属灵的以色列),他们已在祂的国度里,并且已开始了生命。祂也以那在祂面前的群众是将来的「以色列」,期待他们悔改并追随他们的君王。换句话说,耶稣的对象是那按神旨意成为神子民的人,告诉他们,假如他们悔改进入祂的国度,他们需要展示的义,那也是门徒们已经开始实践的。故此,整篇登山宝训,也是给所有人。登山宝训的主题是义,这也是天国的标准。

故此这宣讲中述说了进入天国的人当有的义、也述说了天国子民过着义的生活时,那生命会是怎样的;但却没有怎样达到这义的细节。

登山宝训以八福来开始。这些品格描绘了神真正子民的特质,也提供了在天国有份的人可以期盼的福份。将它们合起来,可以得出一幅承继应许完美基督徒的图画。耶稣在这里并不是告诉人怎样达到这情况,那是祂接下来的教导。

有关八福的描述中,众多为人接纳的其中一项是八福是以赛亚书61:1-3的回响,一篇以末世论3为重点的经文。马太恒常地指出耶稣就是那旧约预言的应验,在这里也是。所以读八福,我们也会看看以赛亚关于弥赛亚和弥赛亚国度的预言。

研读八福和一般经文的研读方法并不相同,每一个福都像箴言智慧语般那么晦涩难懂、精确和意义丰富。每一福都包含一个主题,组成圣经的重要教导。故此,若你愿意,每一福都值得花上许许多多的时间。但在这里,我们只作简洁略述,稍后再作进深研读。

經文

5:1 当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1,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2 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5:3 「灵里贫穷2的人有福3了,因为天国是属于4他们的。

5:4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

5: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5:6饥渴慕义6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5: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5: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7

5: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5:11人若因我侮辱你们、逼迫你们、揑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5:12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经文观察

在这里我们没有叙事,只有一系列的宣告。至于5:1-2的叙事只是这讲章的引子,讲章从宣告开始。八福中的每一个福都是宣言,但却是含蓄的、勉励性的,呼召人作出响应。

研读八福和别的经文有少许分别。然而我们仍需要注意上下文和第一世纪犹太人的文化和信仰背景,也须留意八福所处的登山宝训所宣告的天国性质。这里会处理在这样背景下的字义,特别是文化背景,因为从文化背景更能了解这些希伯来文和亚兰文。好的工具书、经文汇编或圣经字典对处理字义,例如:「温柔」、「贫穷」等字,都有帮助。4

当我们掌握字义后,我们便要处理句子之间的关系,「福」和应许之间的关联。要明白耶稣的这些话,我们必须从新旧约和天国相关的教导入手。在这里,我们看到耶稣第一次降临标志着国度已经开始,信徒在这国度里;但我们在基督再来时将会看到这国度的完全实现。故此,这些经文都必须符合天国度的这两方面的观念。

大部份有关这段经文的注释都说是八福,但如果你加以留意,其实「福」出现了九次。最后一次「福」的出现,所用的格式和前面并不相同,它并不是以「有福了」的形式出现,却好像是为前面的第八个「福」加以解释和向门徒展示可以怎样作具体应用。

也许在开始部份我们先简略地介绍「福」这个字,这对我们理解这段经文会有帮助。现代偏向将原文的这个字译作「快乐」,但这却未能完全捕捉文本所包含的所有含意。主要原因是现代「快乐」这词的用法低贬了它的价值;这词在这经文中含有因与神有正确合宜的关系,而有的内在喜乐与和平。故此,「快乐」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它是超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这「快乐」因蒙神悦纳而来到我们的心灵,因此就是面对严峻的逼迫,仍呼召人要喜乐。主那些「福」的宣告,是给有内在属灵品格的人奖赏承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主对与神有合宜关系的人的属灵品格和状况的描述。

与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所述的「福」相对的,是马太福音第23章对文士和法利赛人宣告的「有祸了」。那是神审判那些背道、拒绝承认和遵行神的全部旨意的人。这些「祸」中,也描述了那些人邪恶和假冒为善的品格。这些祸是神誓言给那些继续行恶的人的审判。

所以当耶稣说「有福了」的时候,并不是单单指那些在神看为正的人充满了内在的喜乐与平安,而是因他们的品格给予赞赏,并承诺赏赐他们。

一篇有趣又和这经文相关的旧约经文是箴言6:16-19,那里列出神所憎厌的七件事。那被认为和那些因行义而从神得福的人对立。第一样是「高傲的眼」或高傲,这绝对和灵里贫穷相反;最后一样是「在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却和使人和睦相背。在这两者之间还包括了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这些都和神所喜爱的属灵品格有着显著的差异。

八福的进一步分析

也许研读八福的最佳方法是逐一从基础开始 – 定义、背景、关连与应用。假如你要在课堂中教授八福,你如果在逐一探讨它们时便讨论它们的应用,比在最后才尝试逐一提出应用,会有较理想的效果。

1. 「灵里贫穷2的人有福3了,因为天国是属于4他们的。

背景 :要理解八福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从旧约背景入手,查考有关弥赛亚国度和进入这国度的人。这些经文中,我曾提及以赛亚书61:1-3,在那篇经文中,弥赛亚被膏「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耶稣读这经文并说这已经应验在他们耳中了。)那篇经文对我们理解「贫穷」有少许帮助。我们会倾向将「贫穷」朝财务和财产的方向来理解,这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还可以从属灵方面去看。以赛亚用它来描述那些被掳的人,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被剥夺,固然贫穷,但他们也受折磨和压迫,无力对抗、也没有希望,他们是绝望的,他们灵里的贫穷,使他们的困境加剧。

文的意 :圣经对贫穷人的描述包括几方面:在耶稣时代的穷人,只有很少财产、常常受压迫,没有什么力量和希望。他们没有甚么资源可依赖,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生存。以赛亚为他那时代的人带来好信息 – 他们将从捆绑中得释放。耶稣是透过传从神而来的好信息 – 福音,应验了这好信息的应许。祂并没有使他们在地上权力和财物上富裕,但他却满足了他们最大的需要。

「灵里贫穷」的人在神前谦卑下来。他们明白到他们此生没有甚么贡献可以拿来换取天国。他们在灵里痛心疾首,意即他们虚己,并深深地悔悟;他们以无助无望的罪人身份来到王前,没有骄傲、没有自义、也不自满。他们从伪装得释放,故此他们有空间让神进入他们的生命。每一个希望进天国的人都必须「灵里贫穷」,因从神而来的救恩是一份礼物。

这就是给这世上真正被压迫的和穷人的好信息。穷人并不因为他们贫穷而被排拒,富人亦不会因他们的财富被接纳。不论富或贫,都必须在主面前谦卑下来,才可成为天国的成员。低下阶层往往比有财势的人更容易进天国。

耶稣宣告的福是「天国是他们的」,这当然并不表示所有贫穷的人都是天国的一员,就如「浪子」的贫穷是自己弄成的。因为重点不在于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灵里的质量,那些灵里贫穷而谦卑自己,倚靠神的人,他们拥有天国。事实上,每一个在天国里的人,都必须灵里贫穷。他们都以一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灵去寻找救主。

应用 :这里有一个清晰的教导:如果要进天国,就必须灵里贫穷。天国的信息是呼唤人悔改,人必须在神前谦卑下来,并承认他们的权势、财富或面子不能替他赢得进入天国。那些真正谦卑下来的和表达需要主的,他们于天国有份,并且得到天国的恩泽。

人怎样成为灵里贫穷呢?按接下来的经文,当人听到天国的信息,并且明白天国是怎么样的和怎样进天国 – 透过悔改回转、降服于神的旨意。第一步是承认自己不能作甚么,接着是寻求神满有恩慈的供应。

第二个应用,是将这态度建立成天国成员的品格。他们并不是虚己进入天国,跟着成为自足(虽然有些人尝试这样做),而是完完全全倚靠神供应他们所需。这开展了其他研读的主题,例如:谦逊、信心、祷告和顺服。

2.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

现在我们有一个略为不同的福。上一个福给灵里贫穷的人应许天国是他们的,原文用的是现在式;而这一个给哀恸的人必得安慰的应许,原文用的是未来式,是一个在将来才会成就的应许。

约背景 :以赛亚亦说弥赛亚医治心碎的人,并宣告在何时哀恸的人得安慰、华冠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以赛亚书61:1-3)。哀恸显示哀痛、优伤和因失去至爱而灵里焦虑,也可以是失去有价值的生命而哀恸,就如被掳的以色列人;也可以因失去财物、身份地位或健康而引发哀恸。人也会为天灾人祸而哀恸,当哀恸时,他们寻找希望,但大多数情况,世上只有极微的希望。

:这里的焦点是神的子民哀恸时,他们将会得安慰。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不同阶段经历哀伤和悲惨的损失,但那在天国得安慰的哀恸是那为以色列蒙羞与及蒙羞的原因而哀恸 – 因他们的罪,国家被强横和无情的统治者掌控。耶稣降临并宣告天国近了,祂期待人的反应是痛哭悔悟(另参以赛亚书40:1)。弥赛亚会安慰那些哀恸的人,但得安慰是因为弥赛亚将他们从那使他们哀恸的罪中拯救出来。

故此这里所指的是「因着信」的哀恸,这哀恸并不单纯为生命中的苦楚与伤痛,而是为了那引致这境况的罪而哀伤。他们明白他们的忧伤愁叹是为了那失落败坏的世界,那里看不见神和祂的旨意。在哀恸中,耶稣的门徒向主打开他们沉重的心,因他们知道他们虽在哀伤中,但并非没有盼望!他们知道他们的哭泣和哀痛只会维持一段时间,他们知道死亡不会得到终极的胜利,因为在基督里死亡的,必会复活成不朽坏的,他们知道弥赛亚终有一日会把这些挪除,给他们带来安慰。

故此这应许是他们必得安慰。当神擦去他们的眼泪时,他们就得安慰;不再有死亡、不再忧伤或苦难(以赛亚书25:8,启示录21:4)。这是天国子民所能期待的。

应用 :这里的指引是关于哀恸的焦点,而不是哀恸本身。那得安慰的哀恸是门徒的哀恸,他们明确知道哀恸的原因,有正确的信心看透事件。当人面对生命的伤痛时刻,如他们为罪而哀伤,同样可以有盼望 – 这是信靠主的一个清晰的记号。

3.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约背景 :这「福」和诗篇37:11「受困苦的人必拥有地土」十分相似。5 假如你研读那段经文,你将会发现那也是有关弥赛亚的诗篇,那地亦必是应许之地。

:在圣经里,温柔的人是指那些有温柔的心和自制力的人,他们的心灵没有恶念,也不高傲。温柔的人也许和贫穷的人一样没有自己的资源,但其后可能有,就如摩西被称为最谦和的人。6 温柔的人不剥削和压迫他人,他们不复仇或仇杀,不使用暴力,不试图为自己的目的夺取政权。概括而言,他们学效基督,在生活上模仿祂。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软弱或他们的生活不济,他们可以是柔和谦卑,但他们也可成为弱者和受压迫者的斗士。

这里的应许是他们拥有地土。是甚么地土呢?很可能是指应许之地。整本圣经都提及神给以色列人应许,赐他们应许之地。拥有土地,并非单指财物,而是含有更大的意义,那不单是一块地,而是从神而来的产业,包含保障。但那地却常受到袭击,而人民被掳和被分散,在新约仍应许重新招聚到那地,那些应许现在看来要等到弥赛亚第二次降临,出现新天新地时才会实现。这应许是给所有在新约之下的人,而应许的应验会比任何人所能想象到的更荣美。新的创造不会被暴君或充满阴谋的团体所操纵,而是属于那温柔的人。

应用 :人怎能成为温柔的人呢?如果一个人的本性并不温柔又怎么样呢?答案可以在描述属灵生活怎样运作的经文找到。温柔和良善都是圣灵的果子,是圣灵在信徒中所结的果子。要培养在灵里的温柔,便是在圣灵的指引下而活,或将生命交给神的灵管辖,以致基督的特质能在信徒中长成。单是这指引便需要好些研习,但它是圣经对温柔的发展所作的描绘。

4. 「饥渴慕义6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约背景 :饥与渴被比拟为追求公义的动力,追求公义是我们深层和恒常之需要(参诗篇42:3和63:1)。饥与渴是人类的基本动力,恒常要求被满足。这比喻用来描绘渴慕行神旨意是那么恒常与强烈。

:这福要说的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想的更多,它并非单单描述那些正义的人或尝试行善的人,而是他们生命中的热诚 – 他们为此饥与渴。就如贫穷和温柔的人,他们将生命交在神的手中,希望祂帮助。

我们在这系列前面的文章已经思考过在圣经里义的意义,那就是行神的旨意。在这里,义这个字可能有两个意思:其一肯定是在个人生活中,强烈地渴望蒙神喜悦,按神的旨意去行,将神的旨意在生活中行出来;这生出希望在地上有公义,在一个不公义、欠缺公平的世界渴望社会公义出现。个人公义的渴望与所处的世界的公义是不能分割的。

正因这是一个合理的渴望,它是会成就的;或许不是即时成就,但肯定在将来当王以公义管治时应验。但王的应许是渴望公义的必得饱足。从神学角度来说,它分为几个阶段:最基本的渴望是与神有合宜的关系,这要透过神的恩典,那公义的礼物使我们因信称义,在天堂的法庭被宣告为义。接着,作为主的门徒,我们渴望作正义的事,并由圣灵加给能力来完成,我们称这阶段为生活的成圣,我们会愈来愈像基督。将来,当主再来时,祂会建立宇宙性的公义,我们将被改变,我们称这为得荣耀,我们会脱变成荣美的状态。

应用 :在这里我们同样会问这渴望是怎样形成的。大部份的信徒都追求公义,但这渴望是怎样变得那么热切的呢?这也是从属灵生命的成长而来。保罗教导一个属灵的人会将身体各部份交出来作义的工具。故此,这从委身遵行神的旨意开始,接着是由圣灵带领走属灵的路,祂带领信徒走义路。当一个人愈亲近主,他或她对不义和世界不公平的事就愈敏锐,一个真正属灵的人就会开始渴慕公义。

5.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和灵里贫穷、温柔和饥渴慕义的人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生命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外来的帮助。因他们自知有所缺乏、需倚靠别人、软弱和不完全,他们明白甚么是怜恤。当他们从主得到满有恩慈的礼物,他们亦知道应仁慈地对待他人。对别人表达仁慈包括宽恕有罪的人和怜悯那些受苦和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被称为有福的,因为他们会以仁慈对待他人,优先于自己的权益;对有需要的人,他们不会含敌意,却会和蔼亲切地对待他们,并医治他们。仁慈并非他们的本性,只因他们被仁慈地对待,他们并且恒常地倚靠主而活。

因为他们懂得怜悯和怜恤他人,故此神说他们必蒙怜恤。最终这要等待王的到来和审判的日子,他们会得到王的怜悯、通过审判和进入天国。他们得到怜恤并非因为他们做了足够的善行,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走天路时怜恤的重要性,他们进入恩典中,并渴望与他人分享。他们学会了原谅别人,因为他们不断地被原谅;他们学会怜恤别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蒙怜恤。

应用 :这里的怜恤行为来自真正灵命历程。那些得到神愈多恩典的,愈是怜恤他人。因此,在自己的生命中能好好地体会神的恩典是十分重要的。这体会是从经历认罪和感谢神的赦免而来。但这两方面却常常被信徒忽视,甚而有些基督徒竟然认为那恩典是他们应得的,以致他们变得那么不宽容别人,甚至论断他人。我们自己的属灵状况和神的供应是绝不能忘记的。

6.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这福从旧约取材加以运用,在天国应验。它同时描述了内在纯净和意念专一。「心」在圣经里表达人的志向与选择。故此清心指一个人所作的决定、心中的渴望、思想和意图都没有被罪沾染,所作的意愿,以讨神喜悦为依据。出自纯净清洁的心只有好东西,从纯净清洁的心而出的行为是爱与仁慈、渴慕公义与公平;从纯净清洁的心所作出的决定蒙神喜悦。

在信以外对人「心」的描述则截然不同 – 最恶劣的是时常因自私自利的行为带来痛苦(创世记6:5)。耶稣说从心里发出来的才污秽人,恶念、不纯正的欲望、毁谤等等(马太福音15:18-19)。人不可能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带来一颗纯净清洁的心,耶稣在这段经文并没有作解释,不过祂曾谈论重生,那是在改变之初所必须的。追随基督可以将一颗充满肉欲的心,转化成一颗纯净清洁的心。这并不容易,也不会迅速地改变,但进天国的人必须要有这颗新心。

圣经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出埃及记33:18-23;提摩太前书6:16)。给他们的应许是他们必得见神,这是何等令人惊讶的声明!虽然有人曾见过主以不同的形态显现:摩西在西乃山见到神的背影(出埃及记33章),以色列的长老与神一起吃喝,看到神以某种形态显现(出埃及记24章)、以赛亚见过一次(以赛亚书6章)、约翰也曾见过基督显现(启示录1章)。

这是一个凭着信在现在的、就在这里的应许 – 他们在生活的各种场合和各事件看见神,但圣经的应许比这更多。在世上看见神被我们否定了,但有一天,天堂的门被打开,祂能被我们转化了的眼睛看见。如约伯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的肉体仍必见 神。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约伯记19:25-27)

:一个人如何能得到一颗纯净清洁的心呢?当神给我们一颗「新心」的时候,它就开始转化,当我们追随基督,透过属灵成长,它会继续转化。行在光明中,意指学习按神的话语而活,这会改变我们的心思意念,我们的心就会愈来愈纯净。但同时神话语的亮光会将人内心的污秽显露出来,我们必须要处理和作出改变。

7.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7。」

:神是和平之君,祂整个拯救计划是使那些以前和祂分隔的人与祂和平共处,最终给全地带来和平(以赛亚书9:6-7)。这是弥赛亚的工作目标。

不过人类当中充满纷争和冲突,和平与团结的希望极其渺茫。神带来的和平并不是消除敌意、容忍或退让;世上真正的和平需要性质上完完全全的改变,而只有神才能赐下这和平,这和平是世人所不明白的(约翰福音14:27)。它的起始点是与神和好,然后延伸至与人和好。

使人和睦的人是那些首先明白什么是真正和平的人。他们努力建立的和平是一个拥抱从神而来的和平,因他们与神和好,以至人与人之间能和谐共处。换句话说,真正缔造和睦的人传扬神的国度,他们的生命是为了宣扬神的国、与仇敌和好、平息仇恨、使分隔的人重新联系、促进真正的了解和属灵的爱。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和平。因此,这里所描述的品格不是纯粹政治性追求和平,而是属灵的和平。

给他们的应许是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这意味着他们是神真正的儿子。在天国的生活除了拥有土地、仍然饥渴、看见神,而现在更有儿子的名分。当人们因信进入天国,这一切就开始了,当神的国最终临到时,就会完全应验。

在旧约,「神的儿子」是用来描述天使,而不是用于救恩。但在新约里,儿子的名份是救恩大有能力的表达,它的意思是指信徒从圣灵而生,成为神家的成员,透过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同为后嗣,和父神有了个人关系。这并未完全落实,但却是确实的、肯定的承诺,所以信徒可以说:「我们被称为神的儿女」。(参约翰福音1:12,13和约翰壹书3:1)

应用 :因此,耶稣的门徒应该促进和平。他们透过传和平的福音给全世界,并促进属灵的家和好。简而言之,他们应该做的就如弥赛亚的工作。

8.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在这堕落的世界,当人企图推广和平、拥护公义或过一个柔和谦卑的生活时,他们会被敌挡。或许有人想,这样的生活能吸引人归向主;但事实上,它不会自然地发生。这便告诉我们这世界不单与神隔绝,并且叛逆神。他们或许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公义,他们宁可得到权力、尊荣和财富。就如施洗约翰呼召人悔改归向义,他因而早死;耶稣传扬正确的美德,因祂呼召人进入祂的国度,祂的信息却被敌挡。如果连他们都遇到逼迫,世人岂不也会逼迫门徒呢?

这福并不是给那单纯受逼迫的人。神是地上的公义审判官,祂也会处理这些。这福是给基督的追随者,那因义而受逼迫的人;接着的那节经文,澄清了受逼迫的人,指的是那为基督的原故而受苦的门徒。凭着信,他们被确定与王同在,他们披戴祂的名,他们传扬福音,传扬那属灵的、永恒的国度,一个公义的、和平的国度;然而他们会遇到阻拦。尽管如此,他们应该欢呼,他们在天国要得到大大的赏赐,神给他们的补偿会更多。

这福是给那些在这世上忍受这样逼迫的人,他们的终局和他们现在所受的侮辱却刚好相反 – 天国是属于他们的。门徒知道甚么值得他们殉道。但这并不单是将来的实况,他们现在已经拥有这国度(这福与第一个福平衡)。

应用 :这教导十分简单,人活在这世上应为主而活,如天国的成员过活,拥护公义与公平,彰显仁慈、保持温柔和灵里的贫穷 – 即使有受赞许的品格,但他们应该知道真正的公义会冒犯很多的人,故此,他们要预备好遇到拦阻。

最后的两节暗暗地宣告耶稣的神性。旧约的先知都因为他们忠于神而受逼迫。现在,耶稣说门徒因为他们忠于祂,也会受到迫害。祂是神。

Translated by: Jenny Pao 鲍婉玲译


1如果你读大量有关这经文的书,你会发现当中的观点与诠释可以有很大差异。持怀疑态度非常激进的观点,我们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讨论,这可以等待更适合的时间才讨论。但你应该知道一群混淆视听的教师和作家,他们教导福音中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耶稣丝毫没有做这些事情,并说只有极少部份是耶稣说的。对于他们来说,马太并没有写马太福音,这书是在较后的时期按教会教导而成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若非凭空捏造,便是修饰的产物,这观点指不管你如何看待它,这几章的经文是经过编辑。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立场,只因现代有的媒体发达,就在现代出版。

一个还在几个层次上有些问题但不太反感的看法,是登山宝训是耶稣的教导,但不是从一篇讲章而来;而是将耶稣在不同地方的讲道搬到这里结合成这讲章。这观点最少承认记载在马太福音5-7章的经文是耶稣自己的教导。简单来说,马太将这些材料集合在这里,从而组成了有关天国的一个主要讲话。在理论上,如果能证明马太确实曾经这样做,可以接受这观点的一部份,但要证明却极为困难。

传统的观点是这信息是耶稣亲自宣告的,只要平实地阅读文本便能得到支持。这经文的开始说耶稣教训他们说......接着的教导,主题也和天国相关,然后马太说祂说完了。对于那些相信圣经历史真实性的人,他们肯定马太或别的圣经作者的著作,如果经文明言教导的地点或时间,那里就是宣讲信息的地方;若没有着明,那材料就可能是编辑而成。若说耶稣在山上宣讲这信息,这并不代表耶稣宣讲时就是用这些字,马太将耶稣的讲章翻译成希腊文,他极可能将部份内容浓缩,并用自己的措词写出来,又或许为部份内容加上一些澄清性的数据。若和路加福音或福音书中的其他教导相比较,这情况是会出现的。但我们也可以肯定耶稣很可能在加利利传道时,很频繁地宣讲这些主题,所以他们的记忆会反映这些再三重复的主题。总括来说,要研读耶稣的宣讲和教导,是相当复杂和难以确定的。我们将在这系列的末端,当总结读这卷书的各种问题时,再返回这话题(历史评鉴)。现在,我会说我相信读者应该有信心这些确实是耶稣的教导,当出现「耶稣说」,不论是一模一样或是一个总结(如马太福音4:17的处理),马太记录登山宝训,是在圣灵的引导下写成。故此,这几章经文所写的是真实的,也确实是耶稣宣讲时的教导。

2有大量关于登山宝训的文献,你可按你的时间开始阅读,但必须留意不要过度简化了登山宝训的意义和性质。这篇文章只是简略的诠释。

3 「末世论」是关于末后的事,这部份教义会处理那将要来的事,例如基督的再来、审判和永恒状态。它主要和弥赛亚的事情相关,那就是耶稣将要承就的所有事情。

4你可以从你手上的资源开始,或许是一本好的字典或注释书。假如你希望研经,投资小许金钱购买神学辞典,帮助明白字词和神学思想的意义,定能大有裨益。以下两套书:Colin Brown’s (editor) set for the New Testament, 和 Willem van Gemeren’s (editor) for the Old Testament.各都有数册,可在新约和旧约字义上提供帮助。在这系列的末端还有一些工具书的介绍。

5 译者注:马太福音5:5 温柔的人和诗篇37:11 受困苦的人,英文同样是 the meek

6 译者注:民数记12:3和马太福音 5:5温柔的人和谦和英文同样是 meek

8. 真正的虔诚 (马太福音 6:1-18)

Related Media

这课的经文在登山宝训的中央,主题侧重个人的虔诚,包括施舍、祈祷和禁食等领域。 初读这经文给人的感觉是耶稣基本的教导是避免以宗教行为作为炫耀,而是讨神喜悦。

这段经文并没有叙述故事,全是教导,故此研读经文的途径是将各部分的重点辨晰,包括甚么要避免的、甚么是应该做的、...、最后是做对了的奖赏承诺。 耶稣的意思非常明显,应该很容易学习

这经文因在祷告的教导中包含「主祷文」,故此需要多加注意。 「主祷文」本身可以是独立的一课,但参考上下文的教导来研读却很有帮助。 在主祷文中,每一项祈求都要按福音书的处境和旧约背景小心解读。 在这里,字义和语法结构都需要多加注意。

阅读经文

6:1 「小心,不可展示你们的善行,为了让人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2 所以,你们施舍的时候,不可大吹大擂,像那些伪君子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赞许。 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3 你们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4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隐密中,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然赏赐你。

5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些伪君子,因为他们爱站在会堂里和街角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 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6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室,关上门,在隐密中祷告你们的父。 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然赏赐你。 7 当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外邦人一样唠唠叨叨,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8 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你们所需用的。 9 所以你们要这样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10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11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12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13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那恶者。 』

14 「你们若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 15 你们若不饶恕别人,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16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愁眉不展,像那些伪君子,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在禁食。 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17 你们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 18 不叫人轻易看出你们在禁食,只叫你们在隐密中的父看见。 你们的父在暗中察看,必然赏赐你。

观察经文

首先,我们可观察到这经文全是命令和指示,故此研读这篇章相当简单直接,课题清晰:我们该做甚么和不该做甚么,并给出遵从命令的理由。 研读这些命令困难的地方是如何应用,因为很多时命令被特定的上下文束缚(例:「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幸而这里没有这样的束缚)、近似情况的平行经文、现代文化的需要。 这些命令是处理个人虔诚,可以直接应用。

这是登山宝训的一部分,故此,我们必须牢记整个登山宝训的讲话。 登山宝训包含多个教导,那为何我们在这里选取这三项呢? 按其主题,这三项似乎十分契合,若要多加一些其它部分十分容易,但这三项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个人敬虔的单元(相对于第五章的「你们听见有话说」并不相同)。 当我们抽出这部分来研读时,我们必须紧记上下文可以帮助我们诠释经文的意义。 例如:如果你试着了解耶稣所说的「您的国降临」或「赏赐你」,若以登山宝训作为上下文来理解,十分有帮助。

这篇章很容易分为三部分:施舍、祷告和禁食。 这次的研读(或篇章的其他教导)可以逐个部分独立处理,最后以敬虔作一个整体性的结论。 研读过程包括分析句子结构、字义、和其它经文的关联、考虑一般性的文化背景,并作出神学结论和应用。

主题

这几段经文的共同题材很容易就被识别出来 – 你就是只在教会里听这几段经文颂读出来,你也会得到那些基本要点。 耶稣警告群众不要把义行刻意让别人看见;祂的指示是义行若单单为神而作,不为渴求别人的认同和赏识而受污染,神会给予奖赏,这是真正的敬虔。 若刻意把义行做在人前,便已经得到了所有的奖赏。 因此,耶稣的指示是不要夸耀,把好行为暗地里做,以确保为神而作。 祂的三个例子是个人敬虔的核心:施舍、祷告和禁食。 就是警告,也给予耶稣为这三个课题给予指示。

施舍的指示

文本: 首四节 涵盖了施舍或周济穷人这主题。 这几节经文的结构很简单:第一节是总引言,不单为这施舍部份的引言,也是下文的引子。 基本的警告是不要将义行在人前行,让人看到,否则,你将得不到赏赐。 当然很多好行为都有需要公开,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是行善的动机,不要把善行做在别人的跟前,让别人认为你是属灵的。 这是虚伪的其中一种形式,这动机表示你对行善并不是真的感到兴趣,你只是看似做善事,作自我推销。 神察看我们的心思意念来评价我们手所作的工。

第二节是警告施舍时,不要像假冒为善的人一般。 第三节是正面的教导,施舍的行为要在暗中做,而第四节是赏赐。

施舍 :施舍这主题实在不需要太多的研读,它本身的含意不言而喻。 但透过读经能帮助我们认识这课题的重要性。 今天,尤其是富裕社会,有一种要放弃施舍的趋势,因他们认为那些贫穷的人只是过于懒惰,他们应该勤力些;又或许施舍是政府的责任;也有人认为施舍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情,不管怎么做,也没有甚么帮助等等。 人总能找到不同的借口来避免实践这属灵责任。 成功神学也为这想法提供理由,它教导人若有信心,便会富裕,因神希望祂的儿女富足。 我们不在这里处理这个神学问题,只想说它并不平行。 最使我困扰的,是那些基督徒富人和成功人士列队在电视清谈节目中示众,好像他们是属灵的一群,得到神的祝福。 也许他们是蒙福的,但耶稣警告这类炫耀展示,它使人迷失。

那么在这段经文耶稣要说甚么呢? 我们可能从第一世纪犹太文化找到一点点帮助。 有好些关于风俗习惯和礼仪的书籍是值得拥有,但你仍然可以从一本好的圣经字典开始,阅读有关禁食和施舍等等。 一本古老著作:犹太史学家艾得闪的弥赛亚耶稣基督的生平与时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the Messiah by Alfred Edersheim )对我来说,仍然非常有用。 虽然一些犹太文化背景常被批评,但整体上它的解释似乎正确。 你需要使用它的圣经索引来查考段落,因为它的编排是按照耶稣生平事件的先后次序,而不是按福音书的章节作排列。 稍后,我在参考书目将加上其他建议。

所以耶稣说,当人们把钱捐给穷人时,他们不应该「大吹大擂」,就如那些为了要得到别人表扬的假冒为善的人( 6:2-4 )。 翻译作「大吹大擂」的原文用语,在文献中可找到多重意义,但没有可从主要来源中被肯定的。 能够肯定的一点是那些假冒为善的慈善家,他们的着眼点是让人知道他们的义行过于帮助穷人。

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是这种形式的施予,与使用吹号宣告的公开斋戒连在一起,在那禁食的时候,祷文在大街上诵读,施舍是为了确保祷告和禁食的功效。1 这意味着这种人选择最适当的时机,以显示他们的「慷慨」,让人认为他们真的很属灵。 这种人也欺骗了自己,自以为他们所行的是为了神和人的最大利益,他们的巨大捐献会到达有需要的人的手中,而他们得到的表扬和感激,使他们的自尊心感到满足,别人会因他们的行动视他们为「虔诚」。 2 但耶稣却命令我们不要这样做,这样做的人是虚伪的,他们不会从神得到奖赏。

你或许希望在词典或圣经字典查「伪君子」,不是为了查它的意义  我认为我们都相当清楚伪君子的意义  而是查看耶稣在哪些地方谈论伪君子。 他们基本上是说的、做的是一套,但心中另有盘算。 在这里,那些施舍给穷人的人(他们可能很慷慨)被称为伪君子,因为他们的施予别有目的。 他们并不真诚,只是一场属灵表演。 有很多人对穷人的施予,只因他们热衷于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被他人认为他们是慷慨的和属灵的。 耶稣说,如果你的施予是为了这些赞誉,那便是你所得到的所有奖赏了。 享受它。

奖赏 :早晚你也需要处理圣经里「奖赏」这课题。 这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难题。 一方面圣经告诫人不要为了称赞和表扬而行这些事,但另一方面它又教导人为奖赏而作,就如奥运选手摘桂冠。 为了得奖赏或赞许而行义并没有毛病,只是你要寻求从神而来的奖赏。 有人说真正的虔诚是指做事时,不考虑任何奖赏,这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当圣经指示我们行义时,总提及从天父而来的奖赏。 义行需要一些激励,我们的底线是我们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蒙神喜悦。 我们怎知道我们已经蒙神喜悦呢? 透过神说:「良善忠心的仆人,做得好。 」或如鲁益司(C. S. Lewis)的描述:神拍拍你的肩头。 这便和教会其他人给你的称颂和把你看为高于你所当看的很不一样了。

事实上,在马太福音第六章那紧接着我们研读的经文,耶稣命令我们把财宝积存在天上( 6:19-21 )因为财宝在那里,心也在那里。 研读圣经关于奖赏的教导,会帮助你多从天国这国度里更大的位份和责任去思想,而不是单单看物质上的拥有。 在那国度,神使一切都恰当,这包括彰显和赏赐公义的行为。 相关的经文给人的印象是那将要来的世界,有一个按人在这生基于忠信而服侍和责任范畴的等级制度。

因此,耶稣说当你们周济穷人时,就周济穷人,要暗中做,不要让大众知道和为你喝采,就连那穷人都无需知道帮助从你而来。 少担心别人怎样看你,或看重穷人心中有多少感激之情,过于你要为穷人作些甚么。 假如为神的缘故成了你施舍的动力,世人怎么看便不再重要了。 麻烦的地方只因我们是人,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或因我们所做的得到别人的认同。 但在基督教世界中,我们最好还是将评价和奖赏留给神处置,以至我们的施舍成为义行。 假如你作了一些好的事情而教会并没一如既往地吹嘘,不用担心,假如你是为神而作的,祂已看见,并将会赐下奖赏。

关于祈祷的指示

文本。 这是三个部分中最长的部分,因为它包含了主祷文。 5-8节与第一部份结构平行:祷告部份中包含警告,不要像假冒为善的人一般(第5节);属灵祷告的指示(第6节);第二个警告,不要像外邦异教徒般祷告(第7 节);解释怎样才算属灵的祷告(第8节)。

接着的部份,第 9-15 节是主祷文。 因这几节经文的格式和这个段落的其他经文截然不同,所以很多圣经学者得出的结论是:这几节经文是从耶稣有关祷告的教导取材,在后期才加上去的(也许是马太自己加的)。 这不是不可能,只要弄清楚这是耶稣的教导,便不是问题。 但如我在以前提及,这种说法并没有全然的证据。 耶稣给门徒祷告的指示,在路加福音第十一章也记载了一部份,显然登山宝训的教导,耶稣一次又一次在其它地方作教导,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主祷文以对神的称谓作开端,接着是六项请求,其中三项是为神的荣耀而求,而另三项则是为了我们的需要。 在祷文后的两节经文,是为祈求宽恕作进一步的解释。

像伪君子的祷告 。 耶稣说伪君子爱站在会堂和街角让人看到他祷告(马太福音6:5)。 在这里耶稣也形容有人刻意让其他人知道他祷告,他或许真诚地祷告、或许不是。 耶稣并非要禁止公祷,他只是批评那些伪善者的祷告动机。 君王在这里再次谴责任何为了别人的看法而进行的宗教行为。 在谴责中,耶稣再次嘲讽他们「已得到了他们的奖赏。 」

祈祷是祷告者和神之间的属灵行为。 滥用祷告作为一场表演,使祷告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第六节,耶稣命令祷告者要走进房内(不在街上),让祷告成为你和神之间私下的事情(不让他人看到)。 一个好的测试是:如果有人经常在公开场合、在台上、在人群前祷告,但私下在家里却不祷告,那么,这人的祷告动机便可能出错了。

在别的地方耶稣再进一步,祂说法利赛人到殿里祷告,他站立「为自己祷告:『神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路加福音18:11-12)。 耶稣说这人不会被神称为义,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低。 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公开表演中已获得他的赏赐。 神并不认为这等行为是义行。

像外邦人的祷告 。 在马太福音6:7,耶稣还提及有人祷告时,仍像外邦人一样唠唠叨叨,以为他们多说了、重复一些字或空洞的声音,便会得到垂听。 耶稣并非斥责很长的祷告或重复的祷告,两者在耶稣的祷告中都能找到,祂所批评的,是祷告的态度像外邦人,以为透过一些如念咒般或重复的声音(像列王纪上十八章的巴力的先知),神便被他们操纵或诱使成就他们所祈求的。 就是现今世代,也有人陷入这种心态,认为冗长和重复的祈祷便能上达于神;又或使用连续、空洞的声音促使他们能说方言或更高层次地与神交通。 这些都太像异教徒操纵他们的神祇。

祷告上达于神不需要这些,神并不表扬这些行径,亦不 需要无休止的详细数据。 耶稣说这一切都要避免,也不要想冗长的祈祷或加添空洞的话是「可行」的。 耶稣说:「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你们所需用的。 」

或许你希望在这里将新约与祷告相关的教导加入你的研习中,或许你会决定作另一个研习,因为这课题太阔了。 不管怎么样,都可从新约神学词典(例如白高伦Colin Brown著作)看看祷告这课题所包含的篇章与讨论。 然而有一项和这经文相关的忠告:「不住的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5:16-18),它怎样和耶稣的警告「不要尝试以又长又重复的祷告来上达于神」得以协调呢? 好吧,我们会马上说「不住的祷告」并不可盲目地按字面解释,否则你将会一生除了祷告便不作甚么了。 但它亦可按字面解作要有连续性的祷告,这是属灵生活中不止息的操练。 每当基督徒遇到需要、问题、困境或世局的问题,就该祷告,这是自然反应。 曾有一位牧者说它就像干咳,只要受到某种刺激,就会咳起来。 这并非一个不好的例子。 祷告的重点是基督徒和天父在生活各个环节的自然沟通。

祷告的指引:主祷文 。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有主祷文。 祷文以对神的称谓作开始,并且有六项请求:三项是为神了的荣耀(基本的),另三项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好处(最终使神得荣耀)。

称谓 。 「我们在天上的父」对我们这些门徒或信徒来说,意思十分明显,因在这段经文以外,耶稣经常使用「我的父」或「父」来称呼神。 相对于耶稣,我们使用「父」一词时存在极大差异。 当耶稣使用「父」或「我的父」时,祂宣称祂和父的独特关系,祂享有父相同的本质。 当我们使用「父」时,我们被提醒我们已过继到天父的大家庭,与基督 – 那真正的儿子–同作后嗣。

从神学的角度而言,把「神」称为「父」,这称谓也很有趣。 在我们被卷入现代试图把圣经语言「中性化」的旋涡之前,必须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希伯来文化和希伯来文中「父」的意义。 它清楚表明神是创造主,是所有受造物的掌权者,生命的供应者、赋予者,立约的神... 在这里仅举几个隐含的意义。 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来面对耶稣教导我们这样称呼神。 当我们祷告时,我们都代入了别的称谓,例如:主、永恒的神、满有安慰的神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假如我们对神的称谓让人对神的本质产生错误印象,便有问题了。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应另觅时间处理。

然而天上和父的平行,也是有趣的神学。 称神为天上的父是强调神的超越性;神并非地上泥土造的,或出于这世界的物质;神在天上,故此「父」明显是比喻;神和地上的父亲并不一样,祂是完美的、属天的、崇高的。 另外,把天上的神称为「我们的父」也强调神是无处不在,神和我们相关连,就在近处、和蔼可亲。 所以如果你想学习这个祷告所含的神学,你会涉及一个相当广阔(和有收获的)研究。

在主祷文中最后的颂荣,通常被认为是后来加到文本:「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们。 」这并非单纯文学批判的评审,这理论就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把这里或那里也被说成必然是加添上去的。 在这里虽然在最早的希腊文手抄本中并没有颂荣部分,但实质上使用颂荣并没有什么毛病,因为这颂荣部分来自圣经启示录。 早期教会在他们的崇拜常使用很多不同的颂荣,在这里也使用颂荣亦很恰当。 3

第一个请求 是「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在这里你要研读两个课题:「圣」的意义和「名」的意义。 这当然不能离开旧约的背景,因耶稣教导主祷文时,是以圣经为背景。 你会发现「圣」的字义是「分别出来,独一无二、独特」,而「名」若指向神时,是指祂的特征和属性,而不是人名(例如:他的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我父、和平的君)。 你可以透过资源来阅读这两个概念(可参尹格文尼van Gemeren 编辑的书)。

这请求并不是请求神成为圣,而是请求祂的本质和声誉在世上被视为神圣(被分别出来)。 从基本来说,当祂成就祂的应许、祂显示祂的道是好的和祂是可信的,祂的名便应被称颂。

这请求的背景可能是来自以西结书36章。 在那里主说以色列人所到之处都玷污主的名;当时他们被掳,神的应许成疑,祂拯救的能力被挑战。 故此,主宣告引领他们归回本地,并不是因为他们配得的,而是因主的名受损–「为了祂的名的缘故」(我们在祷告时的常用语)。 神会成就祂的应许来挽救祂的声誉。 人的罪干扰了神的计划,信心看似无能为力,也使神看似平凡,但神不会置之不理。 所以祷告时请求「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是请求成就祂所有的话,以致人人都知道祂与别不同,祂是圣洁的主、圣洁的神。

第二个请求 是「愿你的国降临」。 这请求接着上一个请求是很合理的,当神的国度完全降临时,神就会被人看到祂所说的全都可信,因此这请求的终极期望是这世代臻至完满。

诚然,我们主的国度已然开始了,所有信的人已经在这个国度里,主基督已坐在至高者的右边;我们亦谈及我们的君王 、扩展国度和高歌祂的统治。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神的国度并未完全降临。 主并未完全以公义与和平统治全世界,罪仍然比比皆是。 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解释应许的完全应验尚未来临(希伯来书第一章)。 终有一天,父将会对子说:「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诗篇第二篇)。 那时祂会带同弥赛亚第二次来到世上(希伯来书1:6),但不再是羞辱与牺牲,而是在荣耀中降临。 所以这祷告实质上是请求基督的第二次降临,而一切亦随之而来。

第三个请求 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这是请求神带来祂在历史中对公义的要求,完完全全如在天上的公义。 事实上,除了从这时到那时,从这里到那里的一点点顺服,神的旨意并未在世上被执行。 我们祈求,也衷心地期盼基督把最后的敌人都歼灭。 但在那时之前,我们必须忍受这个世界仍由罪、疾病和死亡掌管。

当然,这祈求提醒我们要如我们所求,行神的旨意,否则,便是伪君子。 确实有很多祷告,祈祷者成了祷告应验的一部份。 这原理在头三项请求都是真实的,当我们为神的荣耀而请求世上重大改变,这些请求也确实如许地应用在我们身上。 作为神的子民,我们要如此行来荣耀祂的名(确保神的声誉在我们的生活方式被维护),顺服祂的管治(显示对祂效忠),行神的旨意(研读圣经,明白和行神的旨意)。

第四个请求 是「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最后三个请求是当人们等待那完美的世代来临前,为人们的好处而求。 后三个请求的第一个请求,焦点是求神供应我们每日所需(不是为了贪心)。 原文所用的字是「面包」,当然是修辞技巧–提喻法(synecdoche,以部份代表全部),即我们基本所需的食物。

那么,当我们有稳定的收入,家中常常有粮时,我们为何要这样请求? 嗯,这是一个卑微的请求,旨在确保我们每一天都铭记着我们的信和对神信赖的态度。 当我们富足,有远远超过我们所需时,我们会忘记在生活上每日倚靠神。 另一相关的经文,应与这请求一起读的,是申命记第8章,它警告我们在我们安定、舒适、富裕的日子,不要把神遗忘。

所以,这项请求是求神在我们在世上作客旅时,提供我们每日的生计。

第五个请求 是「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在原文这个请求与上一个和下一个请求有连接词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好像说单求日用的饮食并不足够,毕竟,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所以我们把它们联合起来。

此项请求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因为罪和罪的后果亏欠神,而至重要的是一切都被原谅。 没有一日、一小时或光阴流逝中,我们能够不犯罪。 当我们宣告透过基督的宝血,我们被买赎和罪得赦免,我们仍必须与主维持属灵关系,服侍祂、与祂团契。 故此恒常在祷告中求赦免是绝对必须的。

但耶稣在这请求加上了条件:「 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这却叫我们停下来。 我们必须拥有一种使罪可以得到赦免的态度:对那些明白罪被赦免的人的自然反应是宽恕他人;拒绝宽恕他人的人并不明白。 不肯宽恕他人的人态度傲慢,他们并不代表我们这些共同承认需要宽恕的。 他们像扮演神的角色。 耶稣在这里似乎说不肯饶恕他人的,不被饶恕,他们自义和摆出不需要被赦免的姿态。 但当我们求主宽恕我们,我们应为赦宥感恩,我们和他人相交时,分享这精神。

这请求,关乎我们这些悔罪并宣认信仰的信徒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群体生活。 耶稣进一步在第14至15节解释,这显示祂多认真地要我们互相宽恕。 但我们得承认,在这范畴上,我们跌倒。 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神给我们的宽恕如我们在教会对他人的宽恕一般。 当我们祈求神的宽恕时,让我们反省我们怎样宽恕他人。

最后一个请求 是关于我们和邪恶之间的冲突:「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那恶者。 」传统的翻译是「试探」,在今天的敬拜中仍常被使用。 第一印象觉得不应是「试探」,因为圣经说神不能被恶试探,祂也不试探人,故此不需要这祈求。 也许应按最基本的字义译作「不叫我们遇见测试∕考验」,然而「试探」亦非在意义上全无关连。 在这里可以某程度上结合两个概念,如果我们祈求神使我们不遇见考验,我们祈求的便是希望神不作一些经文说祂经常有的作为。 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旧约中有很多例子)记载在出埃及记第十五章,在旷野,神把子民引领到水苦之处考验他们,他们发怨言,他们犯罪。 神引领他们接受考验,但他们面对考验时,他们的的反应含罪性,故此两者之间有微细的分别。 但没有人可以说是神使我犯罪,或把我带进试探中;但我们却可以说神把我们放在一些处境来证明我们的信。

耶稣教导我们祈求神不要引领我们到太严峻的处境接受测试,以致我们跌倒,落入罪的网罗。 接着的祈求:「救我们脱离那恶者」,是希望得最终胜过世上的罪恶、或更正确地「胜过那恶者」。 撒旦时常在人面对考验时等待他的机会,若在测试中表现出失去信心,就是向那恶者屈服。 这祷告的焦点是属灵的胜利,胜过世上的罪恶。

附加荣颂 (很多现代的译本没有这部份)很可能是基于神三位一体的特性。 所以有三个请求,求天父赐粮,求基督透过赎罪祭赐宽恕和求圣灵引领胜过罪恶。

关于禁食的指 示

文本 。 第三部份是关于禁食。 这里再使用相同的格式:首先是警告,不应该做甚么(第16节),接着是该怎样做和赏赐(第17)。

禁食 。 耶稣在这里批评的伪善行径是伪装的脸容作为一场公开表演,让人看到一副禁食者的脸容而认为这人很属灵(6:16)。 这或许是最严重的虚伪行为,因为禁食是在神面前谦卑的象征,而不是自我吹嘘的机会。

禁食在以色列有特别的目的 ,是对肉身和物质需要说「不」,以达至将一切聚焦在属灵的事情上。 这种形式用来表达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祷告或悔改。 律法要求以色列人在赎罪日禁食(利未记16:29-31,23:27-32,民数记29:7);被掳回归后,还加添了一些禁食的日期(参撒迦利亚书7:3; 8:19)。 但人民可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禁食和祷告(参约拿书3)。 私下禁食可在任何有特别的请求时进行。 耶稣自己在野外禁食和祷告四十昼夜。

在旧约,虚伪的禁食被指摘(以赛亚书 58:3-7耶利米书 14:12 和撒迦利亚书 7:5-6 )。 宣布禁食却不是为了生命的改变,便错过了重点。 人们不可以为禁食一日或一个月(如大斋期),便能把一切回复平行。 禁食应该产生追求公义的持久影响。 今天的教会并不常禁食,这有点可惜。 假如禁食的意义被真正理解和正确地进行,对灵性有益处;但禁食普遍被看为假装。 当然在禁食前狂欢与淫荡,则绝对是腐败的异教行为,把禁食的意义完全摧毁。

明显地,从我们所读到第一世纪的背景,法利赛人中确有装扮成忧郁、沮丧,一段时间内不洗去身上的灰或不抹油。 他们的目的是要告诉别人他们十分敬虔,但在神眼中这些却没有价值。

耶稣说,当我们禁食的时候如平时一般要洗脸和抹油, 这样别人就不会看到我们正在禁食,只有天父看见,祂会奖赏义行。

结论及其应 用

在这里无须再逐点重申,因这课的教导十分清晰,也是痛苦的一课。 我们的宗教行为到底有多少是基于别人的观点与影响? 也许我们当中绝大部份重视别人怎样看过于全能的神的观点! 尽管某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我们更留意别人的看法,这想法绝对过份。 这不正是问题所在吗? 我们应该愈来愈注重神怎样看我们手所作的工。

在人前表现出正义并不是我们的工作,相反,我们的任务是要讨王喜悦,这是登山宝训的伦理。 假如我们选择讨人喜悦,我们从中所享受的,便是所有的赏赐;但如果我们选择讨神喜悦,就是别人一无所知,我们将在天堂的审判桌前得到赞赏与赏赐。

这正是主祷文在这段经文中这么重要的缘故。 当我们按这经文祈祷时,我们是寻求神的旨意和按天父旨意而行。 我们每日按这主题祷告,我们对祈祷、禁食和施予给穷人的理解和动机,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可是在我们内心仍会不停挣扎,也和环绕我们的人的期望挣扎,毕竟我们是人。


1 A. Buchler, “St. Matthew vi 1-6 and Other Allied Passage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10 (1909):266-270.

2 D. A. Spieler, “Hypocrisy: An Exploration of a Third Type,” Andrews University Seminary Studies 13 (1975):273-279.

3 有人争论有手抄本证明,有一节经文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故此理论上,在其他地方亦可能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我们却缺乏这说法的最基本证据。 这并不是正确的释经方法(研读经文,从经文中得出解释,而不是把读者的想法加诸经文)。 事实上,有不少证据显示批评者希望在没有丝毫支持的证据,作出的重大修改,特别是关于他们所提出各书卷都是较后期的早期教会作品。

8. 真正的虔誠 (馬太福音 6:1-18)

Related Media

這課的經文在登山寶訓的中央,主題側重個人的虔誠,包括施捨、祈禱和禁食等領域。初讀這經文給人的感覺是耶穌基本的教導是避免以宗教行為作為炫耀,而要討神喜悅。

這段經文並沒有敘述故事,全是教導,故此研讀經文的途徑是將各部分的重點辨晰,包括甚麼要避免的、甚麼是應該做的、…、最後是做對了的獎賞承諾。耶穌的意思非常明顯,應該很容易學習

這經文因在禱告的教導中包含「主禱文」,故此需要多加注意。「主禱文」本身可以是獨立的一課,但參考上下文的教導來研讀卻很有幫助。在主禱文中,每一項祈求都要按福音書的處境和舊約背景小心解讀。在這裡,字義和語法結構都需要多加注意。

閱讀經文

6:1 「小心,不可展示你們的善行,為了讓人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2 所以,你們施捨的時候,不可大吹大擂,像那些偽君子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讚許。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3 你們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4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隱密中,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然賞賜你。

5 「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些偽君子,因為他們愛站在會堂裡和街角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室,關上門,在隱密中禱告你們的父。你父在隱密中察看,必然賞賜你。 7 當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外邦人一樣嘮嘮叨叨,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你們所需用的。 9 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10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14 「你們若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 15 你們若不饒恕別人,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16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愁眉不展,像那些偽君子,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在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17 你們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 18 不叫人輕易看出你們在禁食,只叫你們在隱密中的父看見。你們的父在暗中察看,必然賞賜你。

觀察經文

首先,我們可觀察到這經文全是命令和指示,故此研讀這篇章相當簡單直接,課題清晰:我們該做甚麼和不該做甚麼,並給出遵從命令的理由。研讀這些命令困難的地方是如何應用,因為很多時命令被特定的上下文束縛(例:「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幸而這裡沒有這樣的束縛)、近似情況的平衡經文、現代文化的需要。這些命令是處理個人虔誠,可以直接應用。

這是登山寶訓的一部分,故此,我們必須牢記整個登山寶訓的講話。登山寶訓包含多個教導,那為何我們在這裡選取這三項呢?按其主題,這三項似乎十分契合,若要多加一些其它部分十分容易,但這三項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成為個人敬虔的單元(相對於第五章的「你們聽見有話說」並不相同)。當我們抽出這部分來研讀時,我們必須緊記上下文可以幫助我們詮釋經文的意義。例如:如果你試著瞭解耶穌所說的「您的國降臨」或「賞賜你」,若以登山寶訓作為上下文來理解,十分有幫助。

這篇章很容易分為三部分:施捨、禱告和禁食。這次的研讀(或篇章的其他教導)可以逐個部分獨立處理,最後以敬虔作一個整體性的結論。研讀過程包括分析句子結構、字義、和其它經文的關聯、考慮一般性的文化背景,並作出神學結論和應用。

主題

這幾段經文的共同題材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 – 你就是只在教會裡聽這幾段經文頌讀出來,你也會得到那些基本要點。耶穌警告群眾不要把義行刻意讓別人看見;祂的指示是義行若單單為神而作,不為渴求別人的認同和賞識而受污染,神會給予獎賞,這是真正的敬虔。若刻意把義行做在人前,便已經得到了所有的獎賞。因此,耶穌的指示是不要誇耀,把好行為暗地裡做,以確保為神而作。祂的三個例子是個人敬虔的核心:施捨、禱告和禁食。就是警告,也給予耶穌為這三個課題給予指示。

施捨的指示

文本:首四節涵蓋了施捨或周濟窮人這主題。這幾節經文的結構很簡單:第一節是總引言,不單為這施捨部份的引言,也是下文的引子。基本的警告是不要將義行在人前行,讓人看到,否則,你將得不到賞賜。當然很多好行為都有需要公開,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是行善的動機,不要把善行做在別人的跟前,讓別人認為你是屬靈的。這是虛偽的其中一種形式,這動機表示你對行善並不是真的感到興趣,你只是看似做善事,作自我推銷。神察看我們的心思意念來評價我們手所作的工。

第二節是警告施捨時,不要像假冒為善的人一般。第三節是正面的教導,施捨的行為要在暗中做,而第四節是賞賜。

施捨:施捨這主題實在不需要太多的研讀,它本身的含意不言而喻。但透過讀經能幫助我們認識這課題的重要性。今天,尤其是富裕社會,有一種要放棄施捨的趨勢,因他們認為那些貧窮的人只是過於懶惰,他們應該勤力些;又或許施捨是政府的責任;也有人認為施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事情,不管怎麼做,也沒有甚麼幫助等等。人總能找到不同的藉口來避免實踐這屬靈責任。成功神學也為這想法提供理由,它教導人若有信心,便會富裕,因神希望祂的兒女富足。我們不在這裡處理這個神學問題,只想說它並不平衡。最使我困擾的,是那些基督徒富人和成功人士列隊在電視清談節目中示眾,好像他們是屬靈的一群,得到神的祝福。也許他們是蒙福的,但耶穌警告這類炫耀展示,它使人迷失。

那麼在這段經文耶穌要說甚麼呢?我們可能從第一世紀猶太文化找到一點點幫助。有好些關於風俗習慣和禮儀的書籍是值得擁有,但你仍然可以從一本好的聖經字典開始,閱讀有關禁食和施捨等等。一本古老著作:猶太史學家艾得閃的彌賽亞耶穌基督的生平與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the Messiah by Alfred Edersheim )對我來說,仍然非常有用。雖然一些猶太文化背景常被批評,但整體上它的解釋似乎正確。你需要使用它的聖經索引來查段落,因為它的編排是按照耶穌生平事件的先後次序,而不是按福音書的章節作排列。稍後,我在參考書目將加上其他建議。

所以耶穌說,當人們把錢捐給窮人時,他們不應該「大吹大擂」,就如那些為了要得到別人表揚的假冒為善的人(6:2-4)。翻譯作「大吹大擂」的原文用語,在文獻中可找到多重意義,但沒有可從主要來源中被肯定的。能夠肯定的一點是那些假冒為善的慈善家,他們的著眼點是讓人知道他們的義行過於幫助窮人。

一個非常合理的建議是這種形式的施予,與使用吹號宣告的公開齋戒連在一起,在那禁食的時候,禱文在大街上誦讀,施捨是為了確保禱告和禁食的功效。1 這意味著這種人選擇最適當的時機,以顯示他們的「慷慨」,讓人認為他們真的很屬靈。這種人也欺騙了自己,自以為他們所行的是為了神和人的最大利益,他們的巨大捐獻會到達有需要的人的手中,而他們得到的表揚和感激,使他們的自尊心感到滿足,別人會因他們的行動視他們為「虔誠」。2 但耶穌卻命令我們不要這樣做,這樣做的人是虛偽的,他們不會從神得到獎賞。

你或許希望在詞典或聖經字典查「偽君子」,不是為了查它的意義   我認為我們都相當清楚偽君子的意義  而是查看耶穌在哪些地方談論偽君子。他們基本上是說的、做的是一套,但心中另有盤算。在這裡,那些施捨給窮人的人(他們可能很慷慨)被稱為偽君子,因為他們的施予別有目的。他們並不真誠,只是一場屬靈表演。有很多人對窮人的施予,只因他們熱衷於得到別人的讚許和被他人認為他們是慷慨的和屬靈的。耶穌說,如果你的施予是為了這些讚譽,那便是你所得到的所有獎賞了。享受它。

獎賞:或遲或早你也需要處理聖經裡「獎賞」這課題。這是一個不容易處理的難題。一方面聖經告誡人不要為了稱讚和表揚而行這些事,但另一方面它又教導人為獎賞而作,就如奧運選手摘桂冠。為了得獎賞或讚許而行義並沒有毛病,只是你要尋求從神而來的獎賞。有人說真正的虔誠是指做事時,不考慮任何獎賞,這說法值得商榷,因為當聖經指示我們行義時,總提及從天父而來的獎賞。義行需要一些激勵,我們的底線是我們的動機主要是為了蒙神喜悅。我們怎知道我們已經蒙神喜悅呢?透過神說:「良善忠心的僕人,做得好。」或如魯益司(C. S. Lewis)的描述:神拍拍你的肩頭。這便和教會其他人給你的稱頌和把你看為高於你所當看的很不一樣了。

事實上,馬太福音第六章那緊接著我們研讀的經文,耶穌命令我們把財寶積存在天上(6:19-21)因為財寶在那裡,心也在那裡。研讀聖經關於獎賞的教導,會幫助你多從天國這國度更大的位份和責任去思想,而不是單單看物質上的擁有。在那國度,神使一切都恰當,這包括彰顯和賞賜公義的行為。相關的經文給人的印象是那將要來的世界,有一個按人在這生基於忠信而服侍和責任範疇等級制度。

因此,耶穌說當你們周濟窮人時,就周濟窮人,要暗中做,不要讓大眾知道和為你喝采,就連那窮人都無需知道助從你而來。少擔心別人怎樣看你,或看重窮人心中有多少感激之情,過於你要為窮人作些甚麼。假如為神故成了你施捨的動力,世人怎麼看便不再重要了。麻煩的地方只因我們是人,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正面評價,或因我們所做的得到別人的認同。但在基督教世界中,我們最好還是將評價和獎賞留給神處置,以至我們的施捨成為義行。假如你作了一些好的事情而教會並沒一如既往地吹噓,不用擔心,假如你是為神而作的,祂已看見,並將會賜下獎賞。

關於祈禱的指示

文本。這是三個部分中最長的部分,因為它包含了主禱文。5-8節與第一部份結構平行:禱告部份中包含警告,不要像假冒為善的人一般(第5節);屬靈禱告的指示(第6節);第二個警告,不要像外邦異教徒般禱告(第7節);解釋怎樣才算屬靈的禱告(第8節)。

接著的部份,第9-15節是主禱文。因這幾節經文的格式和這個段落的其他經文截然不同,所以很多聖經學者得出的結論是:這幾節經文是從耶穌有關禱告的教導取材,在後期才加上去的(也許是馬太自己加的)。這不是不可能,只要弄清楚這是耶穌的教導,便不是問題。但如我在以前提及,這種說法並沒有全然的證據。耶穌給門徒禱告的指示,在路加福音第十一章也記載了一部份,顯然登山寶訓的教導,耶穌一次又一次在其它地方作教導,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主禱文以對神的稱謂作開端,接著是六項請求,其中三項是為神的榮耀而求,而另三項則是為了我們的需要。在禱文後的兩節經文,是為祈求寬恕作進一步的解釋。

像偽君子的禱告。耶穌說偽君子愛站在會堂和街角讓人看到他禱告(馬太福音6:5)。在這裡耶穌也形容有人刻意讓其他人知道他禱告,他或許真誠地禱告、或許不是。耶穌並非要禁止公禱,他只是批評那些偽善者的禱告動機。君王在這裡再次譴責任何為了別人的看法而進行的宗教行為。在譴責中,耶穌再次嘲諷他們「已得到了他們的獎賞。」

祈禱是禱告者和神之間的屬靈行為。濫用禱告作為一場表演,使禱告失去了意義。所以在第六節,耶穌命令禱告者要走進房內(不在街上),讓禱告成為你和神之間私下的事情(不讓他人看到)。一個好的測試是:如果有人經常在公開場合、在台上、在人群前禱告,但私下在家裡卻不禱告,那麼,這人的禱告動機便可能出錯了。

在別的地方耶穌再進一步,祂說法利賽人到殿裡禱告,他站立「為自己禱告:『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加福音18:11-12)。耶穌說這人不會被神稱為義,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低。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公開表演中已獲得他的賞賜。神並不認為這等行為是義行。

像外邦人的禱告。在馬太福音6:7,耶穌還提及有人禱告時,仍像外邦人一樣嘮嘮叨叨,以為他們多說了、重複一些字或空洞的聲音,便會得到垂聽。耶穌並非斥責很長的禱告或重複的禱告,兩者在耶穌的禱告中都能找到,祂所批評的,是禱告的態度像外邦人,以為透過一些如唸咒般或重複的聲音(像列王紀上十八章的巴力的先知),神便被他們操縱或誘使成就他們所祈求的。就是現今世代,也有人陷入這種心態,認為冗長和重複的祈禱便能上達於神;又或使用連續、空洞的聲音促使他們能說方言或更高層次地與神交通。這些都太像異教徒操縱他們的神祇。

禱告上達於神不需要這些,神並不表揚這些行徑,亦不需要無休止的詳細資料。耶穌說這一切都要避免,也不要想冗長的祈禱或加添空洞的話是「可行」的。耶穌說:「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你們所需用的。」

或許你希望在這裡將新約與禱告相關的教導加入你的研習中,或許你會決定作另一個研習,因為這課題太闊了。不管怎麼樣,都可從新約神學詞典(例如白高倫Colin Brown著作)看看禱告這課題所包含的篇章與討論。然而有一項和這經文相關的忠告:「不住的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它怎樣和耶穌的警告「不要嘗試以又長又重複的禱告來上達於神」得以協調呢?好吧,我們會馬上說「不住的禱告」並不可盲目地按字面解釋,否則你將會一生除了禱告便不作甚麼了。但它亦可按字面解作要有連續性的禱告,這是屬靈生活中不止息的操練。每當基督徒遇到需要、問題、困境或世局的問題,就該禱告,這是自然反應。曾有一位牧者說它就像乾咳,只要受到某種刺激,就會咳起來。這並非一個不好的例子。禱告的重點是基督徒和天父在生活各個環節的自然溝通。

禱告的指引:主禱文。在這段經文中,我們有主禱文。禱文以對神的稱謂作開始,並且有六項請求:三項是為神了的榮耀(基本的),另三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好處(最終使神得榮耀)。

稱謂。「我們在天上的父」對我們這些門徒或信徒來說,意思十分明顯,因在這段經文以外,耶穌經常使用「我的父」或「父」來稱呼神。相對於耶穌,我們使用「父」一詞時存在極大差異。當耶穌使用「父」或「我的父」時,祂宣稱祂和父的獨特關係,祂享有父相同的本質。當我們使用「父」時,我們被提醒我們已過繼到天父的大家庭,與基督 – 那真正的兒子–同作後嗣。

從神學的角度而言,把「神」稱為「父」,這稱謂也很有趣。在我們被捲入現代試圖把聖經語言「中性化」的旋渦之前,必須確定在一般情況下希伯來文化和希伯來文中「父」的意義。它清楚表明神是創造主,是所有受造物的掌權者,生命的供應者、賦予者,立約的神…在這裡僅舉幾個隱含的意義。我們必須以嚴肅的態度來面對耶穌教導我們這樣稱呼神。當我們禱告時,我們都代入了別的稱謂,例如:主、永恆的神、滿有安慰的神等等,這些都不是問題,但假如我們對神的稱謂讓人對神的本質產生錯誤印象,便有問題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應另覓時間處理。

然而天上和父的平衡,也是有趣的神學。稱神為天上的父是強調神的超越;神並非地上泥土造的,或出於這世界的物質;神在天上,故此「父」明顯是比喻;神和地上的父親並不一樣,祂是完美的、屬天的、崇高的。另外,把天上的神稱為「我們的父」也強調神是無處不在,神和我們相關連,就在近處、和藹可親。所以如果你想學習這個禱告所含的神學,你會涉及一個相當廣闊(和有收獲的)研究。

在主禱文中最後的頌榮,通常被認為是後來加到文本:「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這並非單純文學批判的評審,這理論就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也把這裡或那裡也被說成必然是加添上去的。在這裡雖然在最早的希臘文手抄本中並沒有頌榮部分,但實質上使用頌榮並沒有什麼毛病,因為這頌榮部分來自聖經啟示錄。早期教會在他們的崇拜常使用很多不同的頌榮,在這裡也使用頌榮亦很恰當。 3

第一個請求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在這裡你要研讀兩個課題:「聖」的意義和「名」的意義。這當然不能離開舊約的背景,因耶穌教導主禱文時,是以聖經為背景。你會發現「聖」的字義是「分別出來,獨一無二、獨特」,而「名」若指向神時,是指祂的特徵和屬性,而不是人名(例如:他的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我父、和平的君)。你可以透過資源來閱讀這兩個概念(可參尹格文尼van Gemeren 編輯的書)。

這請求並不是請求神成為聖,而是請求祂的本質和聲譽在世上被視為神聖(被分別出來)。從基本來說,當祂成就祂的應許、祂顯示祂的道是好的和祂是可信的,祂的名便應被稱頌。

這請求的背景可能是來自以西結書36章。在那裡主說以色列人所到之處都玷污主的名;當時他們被擄,神的應許成疑,祂拯救的能力被挑戰。故此,主宣告引領他們歸回本地,並不是因為他們配得的,而是因主的名受損–「為了祂的名的緣故」(我們在禱告時的常用語)。神會成就祂的應許來挽救祂的聲譽。人的罪干擾了神的計畫,信心看似無能為力,也使神看似平凡,但神不會置之不理。所以禱告時請求「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是請求成就祂所有的話,以致人人都知道祂與別不同,祂是聖潔的主、聖潔的神。

第二個請求是「願你的國降臨」。這請求接著上一個請求是很合理的,當神的國度完全降臨時,神就會被人看到祂所說的全都可信,因此這請求的終極期望是這世代臻至完滿。

誠然,我們主的國度已然開始了,所有信的人已經在這個國度裡,主基督已坐在至高者的右邊;我們亦談及我們的君王、擴展國度和高歌祂的統治。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因為神的國度並未完全降臨。主並未完全以公義與和平統治全世界,罪仍然比比皆是。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解釋應許的完全應驗尚未來臨(希伯來書第一章)。終有一天,父將會對子說:「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詩篇第二篇)。那時祂會帶同彌賽亞第二次來到世上(希伯來書1:6),但不再是羞辱與犧牲,而是在榮耀中降臨。所以這禱告實質上是請求基督的第二次降臨,而一切亦隨之而來。

第三個請求是「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是請求神帶來祂在歷史中對公義的要求,完完全全如在天上的公義。事實上,除了從這時到那時,從這裡到那裡的一點點順服,神的旨意並未在世上被執行。我們祈求,也衷心地期盼基督把最後的敵人都殲滅。但在那時之前,我們必須忍受這個世界仍由罪、疾病和死亡掌管。

當然,這祈求提醒我們要如我們所求,行神的旨意,否則,便是偽君子。確實有很多禱告,祈禱者成了禱告應驗的一部份。這原理在頭三項請求都是真實的,當我們為神的榮耀而請求世上重大改變,這些請求也確實如許地應用在我們身上。作為神的子民,我們要如此行來榮耀祂的名(確保神的聲譽在我們的生活方式被維護),順服祂的管治(顯示對祂效忠),行神的旨意(研讀聖經,明白和行神的旨意)。

第四個請求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最後三個請求是當人們等待那完美的世代來臨前,為人們的好處而求。後三個請求的第一個請求,焦點是求神供應我們每日所需(不是為了貪心)。原文所用的字是「麵包」,當然是修辭技巧 – 提喻法(synecdoche,以部份代表全部),即我們基本所需的食物。

那麼,當我們有穩定的收入,家中常常有糧時,我們為何要這樣請求?嗯,這是一個卑微的請求,旨在確保我們每一天都銘記著我們的信和對神信賴的態度。當我們富足,有遠遠超過我們所需時,我們會忘記在生活上每日倚靠神。另一相關的經文,應與這請求一起讀的,是申命記8,它警告我們在我們安定、舒適、富裕的日子,不要把神遺忘。

所以,這項請求是求神在我們在世上作客旅時,提供我們每日的生計。

第五個請求是「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在原文這個請求與上一個和下一個請求有連接詞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好像說單求日用的飲食並不足夠,畢竟,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所以我們把它們聯合起來。

此項請求承認我們每個人都因為罪和罪的後果虧欠神,而最重要的是一切都被原諒。沒有一日、一小時或光陰流逝中,我們能夠不犯罪。當我們宣告透過基督的寶血,我們被買贖和罪得赦免,我們仍必須與主維持屬靈關係,服侍祂、與祂團契。故此恆常在禱告中求赦免是絕對必須的。

但耶穌在這請求加上了條件:「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卻叫我們停下來。我們必須擁有一種使罪可以得到赦免的態度:對那些明白罪被赦免的人的自然反應是寬恕他人;拒絕寬恕他人的人並不明白。不肯寬恕他人的人態度傲慢,他們並不代表我們這些共同承認需要寬恕的。他們像扮演神的角色。耶穌在這裡似乎說不肯饒恕他人的,不被饒恕,他們自義和擺出不需要被赦免的姿態。但當我們求主寬恕我們,我們應為赦宥感恩,我們和他人相交時,分享這精神。

這請求,關乎我們這些悔罪並宣認信仰的信徒相互之間的關係和群體生活。耶穌進一步在第14至15節解釋,這顯示祂多認真地要我們互相寬恕。但我們得承認,在這範疇上,我們跌倒。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神給我們的寬恕如我們在教會對他人的寬恕一般。當我們祈求神的寬恕時,讓我們反省我們怎樣寬恕他人。

最後一個請求是關於我們和邪惡之間的衝突:「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傳統的翻譯是「試探」,在今天的敬拜中仍常被使用。第一印象覺得不應是「試探」,因為聖經說神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故此不需要這祈求。也許應按最基本的字義譯作「不叫我們遇見測試∕考驗」,然而「試探」亦非在意義上全無關連。在這裡可以某程度上結合兩個概念,如果我們祈求神使我們不遇見考驗,我們祈求的便是希望神不作一些經文說祂經常有的作為。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舊約中有很多例子)記載在出埃及記第十五章,在曠野,神把子民引領到水苦之處考驗他們,他們發怨言,他們犯罪。神引領他們接受考驗,但他們面對考驗時,他們的的反應含罪性,故此兩者之間有微細的分別。但沒有人可以說是神使我犯罪,或把我帶進試探中;但我們卻可以說神把我們放在一些處境來證明我們的信。

耶穌教導我們祈求神不要引領我們到太嚴峻的處境接受測試,以致我們跌倒,落入罪的網羅。接著的祈求:「救我們脫離那惡者」,是希望得最終勝過世上的罪惡、或更正確地「勝過那惡者」。撒旦時常在人面對考驗時等待他的機會,若在測試中表現出失去信心,就是向那惡者屈服。這禱告的焦點是屬靈的勝利,勝過世上的罪惡。

附加榮頌(很多現代的譯本沒有這部份)很可能是基於神三位一體的特性。所以有三個請求,求天父賜糧,求基督透過贖罪祭賜寬恕和求聖靈引領勝過罪惡。

關於禁食的指示

文本。第三部份是關於禁食。這裡再使用相同的格式:首先是警告,不應該做甚麼(第16節),接著是該怎樣做和賞賜(第17)。

禁食。耶穌在這裡批評的偽善行徑是偽裝的臉容作為一場公開表演,讓人看到一副禁食者的臉容而認為這人很屬靈(6:16)。這或許是最嚴重的虛偽行為,因為禁食是在神面前謙卑的象徵,而不是自我吹噓的機會。

禁食在以色列有特別的目的,是對肉身和物質需要說「不」,以達至將一切聚焦在屬靈的事情上。這種形式用來表達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禱告或悔改。律法要求以色列人在贖罪日禁食(利未記16:29-31,23:27-32,民數記29:7);被擄回歸後,還加添了一些禁食的日期(參撒迦利亞書7:3; 8:19)。但人民可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候禁食和禱告(參約拿書3章)。私下禁食可在任何有特別的請求時進行。耶穌自己在野外禁食和禱告四十晝夜。

在舊約,虛偽的禁食被指摘(以賽亞書58:3-7耶利米書14:12和撒迦利亞書7:5-6)。宣佈禁食卻不是為了生命的改變,便錯過了重點。人們不可以為禁食一日或一個月(如大齋期),便能把一切回復平衡。禁食應該產生追求公義的持久影響。今天的教會並不常禁食,這有點可惜。假如禁食的意義被真正理解和正確地進行禁食,對靈性有益處;但禁食普遍被看為假裝。當然在禁食前狂歡與淫蕩,則絕對是腐敗的異教行為,把禁食的意義完全摧毀。

明顯地,從我們所讀到第一世紀的背景,法利賽人中確有裝扮成憂鬱、沮喪,一段時間內不洗去身上的灰或不抹油。他們的目的是要告訴別人他們十分敬虔,但在神眼中這些卻沒有價值。

耶穌說,當我們禁食的時候如平時一般要洗臉和抹油,這樣別人就不會看到我們正在禁食,只有天父看見,祂會獎賞義行。

結論及其應用

在這裡無須再逐點重申,因這課的教導十分清晰,也是痛苦的一課。我們的宗教行為到底有多少是基於別人的觀點與影響?也許我們當中絕大部份重視別人怎樣看過於全能的神的觀點!儘管某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何我們更留意別人的看法,這想法絕對過份。這不正是問題所在嗎?我們應該愈來愈注重神怎樣看我們手所作的工。

在人前表現出正義並不是我們的工作,相反,我們的任務是要討王喜悅,這是登山寶訓的倫理。假如我們選擇討人喜悅,我們從中所享受的,便是所有的賞賜;但如果我們選擇討神喜悅,就是別人一無所知,我們將在天堂的審判桌前得到讚賞與賞賜。

這正是主禱文在這段經文中這麼重要的緣故。當我們按這經文祈禱時,我們是尋求神的旨意和按天父旨意而行。我們每日按這主題禱告,我們對祈禱、禁食和施予給窮人的理解和動機,將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可是在我們內心仍會不停掙紮,也和環繞我們的人的期望掙紮,畢竟我們是人。


1 A. Buchler, “St. Matthew vi 1-6 and Other Allied Passage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10 (1909):266-270.

2 D. A. Spieler, “Hypocrisy: An Exploration of a Third Type,” Andrews University Seminary Studies 13 (1975):273-279.

3 有人爭論有手抄本證明,有一節經文是後來才加上去的。故此理論上,在其他地方亦可能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我們卻缺乏這說法的最基本證據。這並不是正確的釋經方法(研讀經文,從經文中得出解釋,而不是把讀者的想法加諸經文)。事實上,有不少證據顯示批評者希望在沒有絲毫支持的證據,作出重大修改,特別是關於他們所提出各書卷都是較後期的早期教會作品。

Lección 5: El Pecado y la Salvación

Related Media

“Nosotros creemos que la salvación es un regalo de Dios, y es recibida por el hombre a través de su fe en Jesucristo y en su sacrificio por nuestros pecados. Nosotros creemos que el hombre es justificado por la gracia a través de la fe y no por obras (Hechos 13:38-39, Romanos 6:23, Efesios 2:8-10). Nosotros creemos que todos los verdaderos creyentes, una vez salvos, son mantenidos salvos en Cristo por la eternidad (Romanos 8:1, 38-39, Juan 10:27:30)”.

Salvación es una sencilla palabra que engloba muchos conceptos profundos - conceptos que no pueden ser completamente entendidos por una mente finita. Es la salvación una salida de emergencia del infierno? Es una seguro de vida? Es algo que Dios tuvo que inventar cuando Adán y Eva desobedecieron? No, la Escritura nos enseña que Dios planeó nuestra salvación antes de la creación del mundo, porque en su Omnisciencia, Él sabia que la humanidad desesperadamente la necesitaría.

Necesidad del Hombre

Aprendimos cuando estudiamos “La creación y la caída” (Lección 3) que cuando Adán y Eva desobedecieron a Dios y obedecieron a Satanás, ellos se convirtieron en pecadores por naturaleza y las consecuencias afectaron a toda la raza humana.

  1. Muerte espiritual - separación de Dios (Ellos estaban asustados y se escondieron)
  2. Muerte física
  3. Naturaleza pecaminosa heredada a toda su descendencia.

La naturaleza del hombre es corrupta y viciosa:

  • Intelecto: 2 Corintios 4:4, Romanos 1:28
  • Voluntad: Romanos 1:28
  • Consciencia: 1 Timoteo 4:2
  • Corazón: Efesios 4:18
  • Existencia: Romanos 1:18 - 3:20

“Depravación total significa que la corrupción se extiende a cada parte de la naturaleza humana, incluyendo todas las facultades de su ser; y que no existe nada en el hombre que lo pueda encomendar ante un Dios justo.” - Charles Kyrie

Provisión de Dios

Promesas

Durante todos los siglos incluidos en el Antiguo Testamento, Dios hizo promesas e imágenes de un Salvador, quien algún día proveería nuestra salvación. La primera promesa fue la Semilla de la mujer, a quién Satanás lastimaría pero quien fatalmente destruiría a Satanás (Génesis 3:15)

Entonces Él les dió una imagen de todo lo que el Salvador haría. Génesis 3:21: cada animal ofrecido como un sacrificio en el Antiguo Testamento estaba destinado a Jesucristo. Cada altar esta enfocado en la cruz.

REALIZACION EN CRISTO

Jesucristo, el Dios - Hombre, era Dios envuelto en carne humana, para que El pudiera vivir una vida sin pecado, derramara su sangre por los pecados de todos los hombres y se levantara de los muertos y regresara al cielo para ser nuestro intercesor.

Los logros de la Muerte de Cristo

SUSTITUCION

La sustitución es el principal significado de la muerte de Cristo.

Anti, significa “en el lugar de” (Mateo 20:28, Marcos 10:45)

Huper significa “ para el beneficio de” o “en el lugar de” (2 Corintios 5:21, 1 pedro 3:18). Jesús fue el sustituto que murió en lugar nuestro. El fue nuestro representante mientras fue crucificado.

Dios ama al mundo con un amor que solo puede ser medido por Su propia infinita capacidad de amar. Dios ama tanto a Sus criaturas que Él quiere que estemos unidas a él. Él nos creo para vivir en comunión con él. Pero esa comunión es imposible debido al pecado del hombre. La consecuencia es la muerte física y espiritual. Dios es el juez que determinó el castigo. El carácter sagrado de Dios puede satisfacerse con no menos que justicia absoluta. El hombre, bajo la sentencia de muerte, no puede hacer absolutamente por sí mismo para escapar de la justa ejecución de su castigo. Así que el mismo Dios vino para sufrir el castigo por los hombres y mujeres que amaba. Jesucristo vino voluntariamente a morir por nosotros, por nuestros pecados, para nuestro beneficio. El recibió el castigo en su totalidad, muerte física y espiritual.

Porque era Él, el perfecto sustituto?

  • El hombre - podría morir por un hombre: tienen el mismo valor, pero no así con los animales.
  • Un justo - puede morir por los pecadores, pero no por sus propios pecados.
  • El Dios infinito - puede morir por un número infinito de pecados.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ti y para mi? Si yo debiera $100.000 y no tuviera en absoluto recursos para pagar, y alguien más paga mi deuda, entonces yo ya no debo pagarla. Ya no es una deuda en mi contra.

Ya que Jesus pagó el precio por mis pecados, yo ya no debo pagar un castigo - si lo acepto como mi sustituto y renuncio a la idea de hacer cualquier cosa para ganar el favor de Dios.

REDENCIÓN

Agorazo: Comprar o pagar el precio de algo.

Es pagar el precio que nuestro pecado demanda para que podamos ser redimidos (2 Pedro 2:1, falsos profetas; 1 Corintios 6:20, 7:23, Apocalipsis 5:9)

Exagorazo: comprar fuera del mercado.

Gálatas 3:13, 4:5: La muerte de Cristo no solo pago el precio del pecado sino que también nos arranco del lugar del pecado para poder darnos completa seguridad que nunca más volveremos a las ataduras y la pena del pecado. Nunca más seremos vendidos como esclavos del pecado.

Lutroo: Soltar - liberar

Tito 2:14, 1 Pedro 1:18: Es para ser soltado y puesto en libertad en el más amplio sentido de la recepción de rescate. La doctrina de la redención significa que debido al derramamiento de la sangre de Cristo, los creyentes han sido comprados, fueron removidas sus ataduras, y han sido liberados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ti y para mi actualmente? Tu y yo hemos sido liberados del pasado, de las ataduras de nuestro antiguo amo, el diablo, de nuestros viejos hábitos pecaminosos, El precio pagado por nosotros, compró nuestra libertad para siempre y nunca más volveremos a ser lo que fuimos. Esta libertad es mi herencia en Cristo.

RECONCILIACIÓN

Reconciliarse significa cambiar la enemistad por amistad. La reconciliación por la muerte de Cristo significa que el estado de alienación del hombre para con Cristo es cambiado para que ahora pueda ser salvo (2 Corintios 5:19 - 21). Las bases para nuestra reconciliación es la muerte de Cristo (Romanos 5:10 - 11). Debemos recalcar que solo el hombre es cambiado. Dios nunca cambia.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nosotros hoy en día? Dios no es nuestro enemigo. No debemos pensar en Él esperando que se vuelva hostil. Él es nuestro amigo. El quiere que confiemos en esa amistad. Él nunca nos dará la espalda. que hemos puesto nuestra fe en Jesucristo.

PROPICIACIÓN

Esta palabra aparece tres veces en la versión King James: Romanos 3:25; 1 Juan 2:2, 4:10. También aparece en forma de verbo. Es traducida en la Nueva Version Internacional (NVI) como “ hacer expiación por algo”. La nota al pie es mejor: el que desviaría la ira (de Dios).

Se encuentra en forma de verbo en Hebreos 2:17 y Lucas 18:13.

Hilasterion es la palabra griega usada en la Septuaginta para traducir el propiciatorio. La cubierta sobre el Arca del Pacto era de oro sólido. Dos querubines frente a frente viendo hacia el arca. La presencia de Dios o Shekinah se encontraba en el Arca. En el Día de la Expiación, el Alto Sacerdote rociaba sangre sobre la cubierta por los pecados de la gente. Cuando Dios veía la sangre el podía extender su misericordia en lugar de juicio. Su justicia estaba satisfecha. Propiciar significa apaciguar o satisfacer a Dios. Porque Dios necesita ser apaciguado? Dios esta molesto con la humanidad por sus pecados (Romanos 1;18, Efesios 5:6). La sangre derramada de Cristo, propició a Dios (Romanos 3:25), desviando su ira y lo que le permitió a Él recibir en su familia a aquellos que ponen su fe en el que los satisfizo.

La barrera que el pecado ha construido entre Dios y el hombre es derribada. La extensión de la propiciación tan grande como los pecados del mundo entero (1 Juan 2:2). Decir que Dios es propiciado, es decir que Dios es satisfecho.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ti y para mi en la actualidad? Nosotros no debemos pensar en compensar por las cosas malas que hemos hecho. Nuestra motivación para hacer cosas buenas, o donar dinero o sacrificarnos no será el apaciguar a Dios, sino porque nuestros corazones están llenos de gratitud. Dios esta completamente satisfecho con la expiación de Jesucristo.

JUSTIFICACIÓN SALVOS DEL CASTIGO DEL PECADO

JUSTIFICACIÓN: UN ACTO HECHO UNA VEZ PARA SIEMPRE

Romanos 3:26, 5:1: Es el veredicto judicial de NO CULPABLE. No hay posibilidad de condenación futura (Romanos 8:1). Y eso es solo la primera mitad, entonces Dios nos llena con la justicia de Cristo. Nos declara justos. La vida perfecta de Cristo y su muerte expiatoria son las bases para la justificación solo por la fe. Cuando nosotros creemos, todo lo que Cristo es, Dios se pone a nuestro favor, por lo tanto somos absueltos. No somos justificados de acuerdo a nuestra fe - porque eso convertiría a la fe en un trabajo de merecimiento. La fe es una mano vacía que recibe al Señor.

Porque es tan importante entender que somos justificados? Esto no significa que no podamos pecar otra vez. Nosotros pecamos. Y sufrimos las consecuencias de esos pecados aquí en la Tierra. Pero NO EXISTE CONDENACIÓN eterna. Esto debe darnos confianza en nuestra relación con Dios. El no puede mentir. Cuando Él dice “ No culpable” y “No condenación”, está diciendo la verdad y podemos descansar en su promesa.

“Escucho al acusador rugiendo,
expresando los males que yo he cometido;
los conozco muy bien, y aún miles más,
pero el Señor no encuentra ninguno!…”

SANTIFICACION: SALVOS DEL PODER DEL PECADO

SANTIFICACIÓN: UN PROCESO CONTINUO

1 Tesalonicenses 4:3, 1 Pedro1:16:

  • Posicional: El creyente ha sido separado por el lugar que ocupa en la familia de Dios.
  • Experiencial: Ser progresivamente apartados en nuestra vida diaria (1 Pedro 1:16).

El pecado ya no puede esclavizarnos si nos damos cuenta que ahora somos controlados por el Espíritu Santo. El nos libera cada vez más de nuestros viejos hábitos. El nos dará la fuerza para decir “NO” a la tentación mientras cedemos a su control. Puedes ver cuanta cobertura existe para nuestra salvación? Dios ha proveído cada recurso para que nos sea posible vivir una vida que le plazca. Él ha cuidado cada imprevisto. Nosotros podemos continuar creciendo más y más como Jesús todos los días de nuestras vidas.

GLORIFICACIÓN - SALVOS DE LA PRESENCIA DEL PECADO

GLORIFICACIÓN: UN ACTO HECHO UNA VEZ PARA SIEMPRE

1 Juan 3:1-3; 1 Corintios 15:35-56: Nosotros recibiremos nuestros cuerpos resucitados, como el de Cristo. Sin pecado. No podemos siquiera imaginar lo que será o si? Este es nuestro futuro. Es por que esto que debemos ver nuestra vida aquí con toda su frustración, su dolor, su pena a través de una ventana por la cual vemos la eternidad. 30, 40, 50, 60, 70 u 80 años en la Tierra son ínfimos en la luz de la eternidad. Este es el tiempo que Dios nos ha dado para prepararnos para la eternidad. Las decisiones que tomamos aquí, las elecciones, las prioridades, todo afecta nuestra vida futura. Debemos dejar de vivir como si esta vida es todo lo que existe. Nosotros que hemos confiado en Dios como niños, protegidos, amados y seguros en nuestra herencia celestial.

REGENERACIÓN: NACIDOS DE NUEVO, NACIDOS DE DIOS, NACIDOS DEL ESPÍRITU

Juan 3:3, 7; 1 Pedro 1:3, 23; Juan 1:13; Tito 3:5: El momento en el que confiamos en Cristo, nos es dada una vida nueva, una vida eterna: La vida de Dios en el alma del hombre. Nunca puede ser repetido o anulado. Es volver de la muerte a la vida para darnos una calidad de vida y un propósito de vivir (2 Corintios 5:15,17).

EL PERDÓN DE LOS PECADOS

Efesios 1:7, Juan 1:29: El perdón significa la remoción, tal como fue demostrado por el chivo expiatorio en Levítico 16.

El perdón de Dios no es como el nuestro. El sabía que nunca nos sentiríamos aceptados por Él o nos sentiríamos libre de servirle si llevábamos culpa y remordimiento por pecados pasados en nuestra conciencia. El sabía que nuestros pecados debían ser removidos, desechados. Eso fue lo que Jesús hizo posible al tomar nuestro castigo. Esto es cierto, no solo por los pecados cometidos antes de conocer a Dios, sino por los pecados que cometeremos el día de hoy y mañana.

BASES PARA LA PURIFICACIÓN DEL CREYENTE.

El derramamiento de la sangre de Cristo, que ocurrió una vez para siempre, es la base de nuestra constante purificación del pecado (1 Juan1;7-9). Nuestra relación familiar se mantiene pura por su muerte, nuestra comunión es restaurada por nuestra confesión.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nosotros? Esto significa que nuestro pasado es perdonado y podemos mantener cuentas cortas con Dios desde ahora. Confesar significa estar de acuerdo con Dios, que llamamos pecado a lo que Él llama pecado. No vengas con excusas: fui provocado, solo respondí a sus malas acciones, tenía una familia disfuncional. Solo di: mentí, robé, dañé su reputación, no fui compasivo. Sé específico. Entonces Dios nos perdona porque Él es fiel y justo. Fiel porque Él dice que lo hará, y justo porque el precio ha sido pagado por su propio hijo. El sería injusto si demandara que se pague nuevamente. Esto es lo que sucede cuando Dios perdona nuestros pecados.

  • Fuera de la vista - Isaías 38:17
  • Fuera de la mente - Jeremías 31:34
  • Fuera del alcance - Salmos 103:12, Miques 7:19
  • Fuera de la existencia -Isaías 43:25, 44:22
  • Consciencia renovada -Hebreos 9:14, 10:22

Cómo podemos tu y yo experimentar esto? Cuando nosotros confesamos nuestros pecados, debemos creer que Dios si perdona y nos perdona, entonces con un acto de nuestra voluntad, aceptamos su perdón.

He visto a Dios traer liberación de la culpa y la vergüenza del pasado, con este simple acto. Esto esta ilustrado por la mujer que cometió adulterio una vez.

NATURALEZA DEL PECADO - JUZGADOS

Romanos 6:1-10, 14: Muerte no significa extinción o cese, sino separación. La crucifixión del cristiano con Cristo significa separación de la dominación del pecado sobre su vida. La naturaleza del pecado se convierte en no-operativa, inefectiva. Pero nuestra crucifixión con Cristo también significa una resurrección con Él, hacia una nueva vida. Romanos 6:4: Las acciones históricas de la muerte de Cristo y la resurrección se vuelven una parte de nuestra historia personal cuando somos creyentes. El tirano de nuestra naturaleza pecaminosa es derrocado por la muerte de Cristo y nosotros somos liberados para vivir una vida que agradable para Dios.

Qué significado tiene esto para nosotros hoy en día? El cinto que conecta nuestro motor a la naturaleza pecaminosa ha sido desconectado. Ahora nosotros podemos someternos al control del Espíritu Santo y permitirle desarrollar nuevos hábitos en nosotros. El poder de ese viejo asedio del pecado - la codicia, los celos, la inmoralidad, el egoísmo, la ira, la malicia o cualquiera que sea - puede ser destruido en la medida que nos demos cuenta que hemos sido levantados con Cristo para vivir una nueva calidad de vida. Somos una nueva creación ( 2 Corintios 5:17)

BASES PARA REMOVER LOS PECADOS ANTERIORES,PARA MORIR EN LA CRUZ CON CRISTO

Cuál era la base del perdón del Antiguo Testamento? La sangre animal solo cubría los pecados. Pero el Cordero de Dios se lleva (remueve) el pecado del mundo. La muerte de Cristo es la base del perdón en cualquier edad: la fe es siempre el medio. Lo que no conocemos es cual era la medida exacta de fe requerida en el Antiguo Testamento. Pero desde que Cristo fue el Cordero muerto desde antes de la creación del mundo (1 Pedro 1:20), a los ojos de Dios ya estaba hecho, ya que Dios no es influenciado ni limitado por el tiempo. Aunque los santos del Antiguo Testamento no tenían la completa revelación que nosotros poseemos, ellos respondieron en fe a lo que Dios les había dicho. Ellos llevaron los sacrificios que Él pidió y fueron perdonados porque Dios sabía que el proveería el Cordero perfecto un día.

MORADA DEL ESPÍRITU SANTO

Él habita permanentemente para producir el carácter de Cristo en nosotros. Para darnos el poder para sobrellevar la tentación. Para iluminar la palabra de Dios, para guiarnos en la voluntad de Dios. Nosotros somos habitados por la deidad (Efesios 4:6, Gálatas 2:20, 1 Corintios 6:19, Romanos 8:9)

ADOPCIÓN

Gálatas 4:1-5, Romanos 8:14-17: Son posicionamientos. En esa cultura, a un niño, nacido en la familia o no, se le otorgaban los privilegios y responsabilidades incluidas en una relación adulta en la familia.

Nosotros somos niños nacidos en la familia de Dios y por adopción somos hijos e hijas con todos los privilegios. La adopción nos confiere un nuevo estatus.

Los resultados de la adopción son la liberación de la esclavitud y de la carne.

HERENCIA

Esto incluye nuestra plenitud en Cristo (Colosenses 2:9-10), poseer cada bendición espiritual (Efesios 1:3), y la seguridad del Reino de los Cielos (1 Pedro 1:3-5)

FIN PARA LA LEY

Romanos 10:4, Colosenses 2:14: La ley le muestra al hombre su necesidad de Cristo (Gálatas 3:21-24), pero no puede justificarnos o empoderarnos para ser justos. Nosotros vivimos bajo la Ley de Cristo (Gálatas 6:20), o la Ley del Espíritu (Romanos 8:2). Todos los Diez Mandamientos se encuentran repetidos en el Nuevo Testamento, a excepción del Sabbath (guardar el día Santo).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nosotros? Los Diez Mandamientos fueron escritos en tablas de piedra. La ley de Cristo esta escrita en nuestros corazones y nosotros nos volvemos paulatinamente sensibles en la medida que estudiamos su palabra y obedecemos el impulso de su espíritu.

“.. Has esto y vive ordena la ley
Pero no nos da ni manos ni pies,
Noticias mucho mejores el evangelio nos brinda:
Volar nos ordena, pero alas nos da..”

Siempre ha existido gente que quiere someternos nuevamente a la ley. Algunas cosas parecen inofensivas. Pero en el momento que alguien impone reglas que miden nuestra espiritualidad, como no comer carne de cerdo o no beber cafe, debemos estar alerta. Algunas de estas ideas vienen de cultos, pero algunas vienen de cristianos sinceros que quieren de alguna manera medir que tan espiritual es una persona.

No permitas que alguien te someta a la ley. Cristo cumplió la ley cuando la obedeció perfectamente y entonces aceptó el castigo por todos nosotros, quienes no podríamos obedecerla.

BASES PARA EL JUICIO DE SATAN

Colosenses 2:15, Juan 12:31, Hebreos 2:14: Todos los juicios contra Satán están fundamentados en la victoria de Cristo sobre el en la cruz. El venció al enemigo.

Qué significa esto para nosotros? Antes de la salvación, nosotros pertenecíamos al reino de Satán. Entonces pusimos nuestra fe en Cristo, y Dios nos transfirió al reino de su querido hijo (Colosenses 1:13). Él vino para cubrirnos con su Espíritu Santo. “Mayor es el que está en nosotros que aquel que habita el mundo” (1Juan 4:4). No nos convirtamos en Santán-céntricos. Solo debemos estar conscientes que hemos vencido al enemigo, que siempre está intentando encontrar una debilidad en nosotros, para convertirnos en un cristiano vencido e inefectivo como testigo de la obra de Cristo. Reconozca sus estrategias sin ser envuelto en ellas. Ya no le perteneces (1 Pedro 5:8).

EXTENSIÓN

La muerte de Cristo tiene un valor ilimitado. Fue por todos los hombres, de todos los tiempos, pero es efectiva solo en que aquellos que creen en Él (Juan 1:29, 3:17, 2 Corintios 5:19, 1 Timoteo 4:10: 2 Pedro 2:1; 1Juan 2:2)

Cómo se obtiene la Salvación?

Doscientas veces en el Nuevo Testamento es obtenido solamente basándose en la fe el Señor Jesucristo quien murió como sustituto por nuestros pecados (Juan 3:16, 1:12; Hechos 16:31). La salvación es un regalo sin costo, que debe ser recibido. Debemos estar seguros que una persona entiende este hecho antes de orar.

Seguridad Eterna

EVIDENCIA

  1. El Espíritu Santo nos coloca en el cuerpo de Cristo - bautizo (1 Corintios 12:13). Ninguna sugerencia de que podamos ser removidos.
  2. El Espíritu Santo sella al creyente hasta el día de la redención (Efesios 1:13; 4:30). Signo de nuestro poderío y autoridad. Perder nuestra salvación involucraría romper el sello antes del día de la rendención.
  3. El Espíritu Santo es la garantía de que recibiremos el resto de nuestra salvación. (2 Corintios 5:5, Efesios 1:14).
  4. Promesa de Jesús (Juan 10:28-30).
  5. Romanos 8:28-39 is la más convincente e inclusiva.

Preguntas de Estudio

Lea Efesios 1:3-14; Romanos 8:28-30

1. Cuándo fue planificada su salvación? Cuál es el propósito de Dios para quienes confiamos en Cristo ? Cuál será el resultado (6, 12, 14)?

Lea Hebreos 9:22, 26-28; 10:11-14

2. Por qué fueron los sacrificios instituidos? Por qué eran los sacrificios animales insuficientes? Por qué era necesario el sacrificio de Cristo?

Lea Mateo 20:28; Marco 10:45; 1 Pedro 3:18

3. Cuál es el significado central de la muerte de Cristo? Escriba brevemente en sus propias palabras que significa para usted personalmente.

Lea 1 Corintios 15:1-4, 12-19

4. Cuál es una definición concisa del evangelio? Por qué era necesaria la resurreción de Cristo?

Lea Efesios 1:19-23; Hebreos 7:23-27

5. Dónde se encuentra Jesús ahora ? Cuál es su ministerio celestial para nosotros?

Lea 1 Corintios 6:20; 1 Pedro 1:18-19; Gálatas 3:13; Tito 2:14

6. Qué logró Cristo por nosotros en estos versículos? Cuál es su propósito para nuestras vidas?

Lea 2 Corintios 5:17-21

7. Qué más fue logrado para nosotros?

Lea Colosenses 1:13-14; 1 Juan 1:7; Hebreos 9:14

8. Qué más fue logrado para nosotros? Cómo podemos ser perdonados por los pecados que cometemos después de la salvación? Dios quiere que mantengamos la culpa por un pecado perdonado? Porqué si o porqué no?

Lea Filipenses 3:20; 1 Pedro 2:5,9; Juan 1:12-13; Gálatas 4:5; 1 Pedro 1:4

9. Liste los otros beneficios de nuestra salvación encontrados en estos versículos.

Lea Romanos 8:31-39

10. Qué puede hacer usted para perder su relación con Dios? Existe algo que alguien más pueda hacerle para deshacer todo lo que Cristo ha hecho? Qué respuesta tiene para esto? Le hace pensar, está bien pecar, ya que mi pecado será perdonado? O lo motiva a amar al Señor más profundamente y servirle más fervientemente?

Translated by Patty Paredes Arce.

Related Topics: Curriculum, Hamartiology (Sin), Soteriology (Salvation)

Understanding the Postmodern Mind and the Emerging Church

A Plea for Balance and Conviction

For the last six years I have been studying, wrestling with, evaluating, and teaching what has become popularly known as the “postmodernism” movement. Recent events have led me to write this plea in response to the reactions that the Christian Church is having with regards to this movemen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 Plea for Balance and Conviction

For the last six years I have been studying, wrestling with, evaluating, and teaching what has become popularly known as the “postmodernism” movement. Recent events have led me to write this plea in response to the reactions that the Christian Church is having with regards to this movemen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 postmodern movement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define. Much has to do with your personality, generation, and traditions in which you have been educated. One can define postmodernism from a secular standpoint and be much more objective. But in Christian circles, your definition will depend greatly on which side of the fence you tend to be on. I was recently at a local “emerging conversation” in my home city. Christian “emergers” most basically are Church leaders who sympathize with many of the promises that postmodernism presents to the Church as a whole. I go to these meetings to see if I might “emerge” with them. When asked by the group which side that I agree with, I told them with all sincerity, “When I am around postmoderns, I am a modernist; when I am around moderns, I am a postmodernist." In other words, I tend to root for the underdog and the underdog is relative to the situation. If that is not a postmodern statement, I don’t know what is!

Hard Postmodernism

Unfortunately, the allusiveness of the movement in Christian circles compounds the problem. When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one ha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we might call “hard postmodernism” and “soft postmodernism.” Hard postmodernism might be defined as those who have had a philosophical shift with regards to the nature of truth. The key phrase here is “nature of truth.” Hard postmodernists would see truth as being relative to the time, culture, or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other words, truth does not exist beyond the thoughts of the subject. For example (and let me dive right in!), homosexuality, to the hard postmodernist, is right or wrong depending upon the person’s situation. The “wrongness” of homosexuality presented in both the Old and the New Testaments is only wrong because of the prim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ime and culture in which the dictates were given. But today it is not wrong since we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y of sexual orientation. Therefore, the morality of a persons sexual orientation is not defined by some so-called “eternal principle” to which all people of all times must adhere, but by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erson finds themselves. Hard postmodernism, then, is defined by its denial of the concept of the correspondence view of truth—that truth is that which corresponds to objective reality. The reason for this denial is that, to the hard postmodernist, there is not an objective reality. It is an absolute denial of all eternal principles that might come from an eternal Creator. This would include ideas such as who and what God is. Any definition or belief in God, to the hard postmodernist, is purely a subjective endeavor. We can believe in God if it helps u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He actually exists outside of our own relative experience.

Hard postmodernism is a logical outcome of atheism or pantheism. Since both atheism and pantheism deny the existence of an eternal personal God, then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in eternal truth that is mediated through the dictates of a personal agency. This type of postmodernism is explicitly evidenced in our culture in man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hose philosophy is clearly articulated in such a way. It is also evidenced implicitly in our culture when God is left out of the equation in matters of fact and science. For example, kids are brought up in schools that in their silence and by their silence, implicitly say that God is not part of education, since education deals with reality. When creationism (a belief in intelligent design as opposed to secular evolution) is denied an articulated avenue in the schools, this tells the students that God is not part of objective reality, but what we are teaching is. Therefore students learn that believing in God, while okay if it helps you, is in reality nothing more than a “blind leap into the dark.” And if believing in God is a blind leap into the dark, it does not deserve the time that true “education” warrants. This communicates nothing less than saying that the existence of an eternal God with eternal principles and mandates that are to be followed by all people of all time is fool hearted. The existence of objective truth is therefore impossible to truly believe in beyond blind (ignorant) hope. Sure, they may not explicitly say it as such, but this is the inevitable intellectual result.

Now, having explained hard postmodernism,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is type of belief is decidedly non-Christian. It has no part in a biblical worldview. It cannot be advocated by a Christian, since to be a Christian necessitates advocating of its antithesis. Christianity has as its foundation the atoning work of Jesus Christ’s death, burial, and resurrection that was brought about by the eternal counsel of an eternal triune God. This atonement was necessary because man had broken God’s eternal law. Now, if Christianity’s confession is that an eternal God has eternal precepts that time bound man has broken, then Christianity is about a belief in an eternal objective truth, not a "truth" based on your own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is decidedly not on the side of a hard postmodernist. In other words, to be Christian is to deny hard postmodernism and to be an advocate of hard postmodernism is to deny Christianity. There is no way around it: hard postmodernism cannot be advocated by a Christian. If one claims to be a Christian, yet advocates hard postmodernism, he or she does not comprehend either what it means to be a Christian, or what it means to be a hard postmodernist—it is that simple.

Soft Postmodernism and the Emerging Church

But how many in the “emerging church” claim to adhere to a philosophy of hard postmodernism? Not many, if any at all. Then are they postmodern in the proper since? This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and the answer is “yes and no” (there I go again evidencing the conflicting influence of the postmodern mind!). It is safe to say that emerging churche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ostmodern culture (as we all are) and sympathized with some of its concerns (as we all do). Well then, what makes this group different? If they are not hard postmoderns what are they? Good question. Let’s call this group of “emergers” “soft postmoderns.” Soft postmoderns are different than hard postmoderns. In general they are suspicious of all truth claims. Their suspicion, however, is not rooted in a denial of the existence of truth, but a denial of our ability to come to terms with our certainty about the truth. In other words, the soft postmoderns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objective truth, but deny that we can have absolute certainly or assurance that we, in fact, have a corner on this truth. To the soft postmodernist, truth must be held in tension, understanding our limitations. We can seldom, if ever, be sure that we have the right truth. Therefore, there is a tendency to hold all convictions in limbo. “This is what we believe, but who is to say that we are right” is the common confession of the soft postmodern. Again, it must be stressed—for this is where great misunderstanding exists—soft postmodernism is not built upon the denial of truth itself (a metaphysical concern), but with our ability to know the truth (an epistemological concern). The emerging Church, for example, would believe in an eternal God who has laid down eternal precepts that time bound man has broken and therefore needs restoration through Christ. But attempting to define exactly who God is, what exactly He requires, how redemption is accomplished and applied is something that must be held in tension considering our own limitations. Interestingly, these limitations are the same limitations that the hard postmodern has lain down. People are limited in their understanding, being bound by their time, culture, and situation. The result is that, in the emerging Church, because of their soft postmodern tendencies, all distinctions are minimized or ignored. The issues that were the center of the controversy during the Reformation are no longer important—certainly not enough to divide over. In other words, the Roman Catholic-Protestant theological distinctions are irrelevant to the emerging church. Why? Because, while there may be a right answer, who is to say who’s right? More than likely, both are right and both are wrong. As well, the Arminian-Calvinist divide is no longer significant. In fact, to the soft postmodernist, both sides arrogantly act as if they have the right answer, when the right answer is not available with any certainty.

The emphasis in the emerging church is not on what divides, but what unites. “Can’t we all just get along” is the motto. Christianity’s uniting factor is limited “mere” Christianity. Now, mere Christianity cannot be articulated in too much detail or the cycle of division starts all over. Beliefs about non-essentials issues should either not be held or, at the very least, not spoken about with too much conviction. “Christ the Lord died, was buried, and rose again for mankind. That is it. Now let’s just love each other.”

This type of theology in times past has been called apophatic theology. Apophatic theology is theology that is done in negation.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has traditionally adhered to an apophatic method of doing theology. The key to apophatic theology is tied up in the word “mystery.” Much of who and what God is is a mystery to us. We are finite and we cannot define an infinite God without misrepresenting Him by our limitations in thought or language. Therefore, the best thing that we can do is refrain from our temptation to define Him—we just worship him. This is apophatic theology. According to the emerging Church, we don’t go to church to learn about God; we go to worship God. We don’t go so that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articulate, and defend our faith; we go so that we can commune with fellow believers. Our goal is not to confirm our beliefs, but to deconstruct our "unfounded" beliefs so that we can truly worship God in mystery. Here is how the emerging Church might answer divisive questions of Christianity past and present:

Question: Is 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

Answer: Wrong question; Love Christ.

Question: Is God eternal or time bound?

Answer: We can’t comprehend such a question; Love Christ.

Question: What about those who have never heard the Gospel?

Answer: Don’t place God in a box. Love Christ.

Question: Is the Scripture alone sufficient for our faith?

Answer: Not relevant. Love Christ.

Question: What is predestination?

Answer: A mystery. Love Christ.

Once again, we are left with a paradoxical situation where just about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is that we cannot be certain. It is for all of these reasons that the emerging church is often accused of anti-intellectualism.

Can we define the emerging church as Christian? Maybe a better question is Does the soft postmodernism of the emerging church necessitate a denial of any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We must be careful with our answer because like so many other new traditions the emerging church is by no means monolithic. There is no one pope or creed that we can go to in order to ask pivotal question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movement is too short to look for consistency. But from my experience in and reading of the emerging church,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at this point, that emergers deny any essential doctrine of the Christian faith. Remember, the soft postmodern mindset of the emerging church does not deny the existence of truth or the sinfulness of man or the atoning work of Christ. Hard postmodernism is necessarily antithetical to Christianity, but the soft postmodernism of the emerging church does not have any confessional or philosophical bent that would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truly Christian.

An evaluation of Soft Postmodernism and the Emerging Church

Having said this, let me give the positives and negatives that I see with the soft postmodernism of the emerging Church.

Positive Evaluation:

 

Soft postmodernism recognizes the need of mystery in the life of the Christian. Let’s face it, we are not as certain about many our beliefs as we would like. We will all have some surprises when Christ returns. God’s revelation is clearer on some points than others. From this we can learn a great deal. It is important for Christians to hold many of our beliefs in tension, following by the reformation principle of semper reformana—“always reforming.” If our beliefs were not semper reformanda, then we have arrived at a perfect understanding—this we know is not true as Paul says in 1 Cor. 13:12 “For now we see in a mirror dim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but then I will know fully just as I also have been fully known.” We all know in part. This ought to allow us to have some tension in our beliefs.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us to recognize that we don’t have a corner on truth as individuals. Unfortunately, this maverick method of theological studies—all I need is me, my Bible, and the Holy Spirit—is something that we inherited from the humanism of the enlightenment. We exist in a community of believers who all hav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truth which we seek. God is not working with us as individuals, but people who exist in a body of believers. This body of believers is made up of those who are alive and dea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aints of the past are still vital to our understanding. God did not start working this century or at the building of your local church. These are all positives that the emerging church— that soft postmodernism—can teach the Church.

As well, soft postmodernism has brought focus back to our method of doing theology. With its distrust in tradition, it has made the church look with suspicion upon unfounded traditions. Fundamentalism started as a good thing and then became pharisaic with convictions preached from the mountain tops that are not found in Scripture. "Don’t drink," "don’t go to movies," "don’t smoke," and "don’t dance" became what being Christian was all about. Postmodernism unmasked these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fundamentalist church. Postmodernism is in rebellion against traditionalism, and this is not such a bad thing.

Negative evaluation:

The soft postmodernism of the emerging church is continually on the brink of compromise. As we said before, soft postmoderns are unwilling to stand for things of which they are uncertain. While this sounds good and noble, there are always going to be many things which we are less certain of than others. Where does one draw the line of certainty? How certain does one have to be before he or she can hold and articulate their beliefs with conviction? I, for example, am not certain with mathematical certainty that the sun will rise tomorrow. However unlikely, there could be outside variables that I don’t know about that will cause the earth to stop its rotation. Does this make me irresponsible and arrogant to believe that the sun will rise? Not at all. In fact, it would be the very definition of insanity for me to demand mathematical certainty about the rising of the sun. I have good reason for believing the sun will rise because of the amount of evidence. Therefore, I have a moral obligation to believe and plan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 The evidence itself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certainty about the issue. It is the same with our beliefs. We don’t have to have absolute certainty about something before we can act on and preach those convictions. There are very few things in this life that I can claim with intellectual honesty to be one hundred percent certain about. This overblown view of the need for absolute certainly or nothing can easily lead to moral anarchy. Most, when given the choice, will choose “nothing” since there is nothing which they can be absolutely certain about. There is a formal name for this: nihilism, which translated means “nothingism.” Once nihilism is adopted, anarch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This is the problem that hard postmodernism produces. It is important for Christians to hold many of our beliefs in tension, but these beliefs must be limited to those that the Bible does not speak clearly on. Views about the natu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tonement are not qualified for this type of uncertainty. Views about predestination, while there is legitimate room for disagreement, do not need to be sacrificed in the name of love. One wonders if these were not important, why did God bother including them in Scripture? What is to prevent people from ripping out certain portions of their Bible?

As well, while soft postmoderns seem to evidence humility with regards to their ability to come to know truth, this humility can often be misleading. While this could evidence a respect for the fall and its resulting effects upon the mind (noetic effects of sin), it could also be because of the postmodern tendency to seek acceptance even when the cost is compromise. Let’s face it, the less you stand for, the more people will like you. The stronger your convictions, the more chance you have to be rejected. At the very least, let’s not jump in bed with soft postmoderns in order to have broader acceptance. As Christ said, “If they hate me they will hate you.” We don’t need to intentionally seek rejection (as some people attempt to do thinking it evidences more spirituality—another story), but we don’t need to prevent it either, especially if the Gospel is at stake. Soft postmodernism has few convictions, and this is not a positive. As the country song goes, “You have got to stand for something, or you will fall for anything.” It is interesting to put all this into perspective and see that convictionless churches are usually empty churches. Emerging churches, from what I have seen, are not attracting as many people from the culture as you might think. The ideology of compromise is not that attractive. Why go to fellowship with other believers under an umbrella called “few convi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churches that have strong leaders with uncompromising convictions are full churches these day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we don’t show grace in the non-essentials, it just means that we don’t have to place all non-essentials on the altar for the sake of unity. We can have strong conviction about non-essentials as well as unifying under the essentials.

As well, the Church needs to have balance with regards to the role of tradition. While tradition can be a bad thing when it becomes baseless folk theology, it is also a good thing that needs to be embraced as a mouth piece of God. Not in the Roman Catholic sense, but in the sense that God is a God of history. He can be found in tradition many times. Tradition, kept in check, can be a beautiful thing. The emerging Church needs to be careful that it does not have an overly selective use of tradition, either. Often times emerging churches can be found jettisoning certain traditions without consideration.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with the traditions brought to us by the Reformation. The emerging church often uncritically accepts the earlier traditions of the church fathers, yet denies the Reformation a place. I guess the Reformation is too divisive. All history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e’s theology.

Conclusion

In sum, hard postmodernism should be seen as a thre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be a hard postmodernist and be a Christian. Soft postmodernism on the other hand presents the church with many lost virtues of grace and irenics (theology done peaceably). For this we can be thankful. But we must guard the truths of Scriptur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evidence has presented. Our traditions may or may not be wrong, but that is for the evidence to decide. There also are non-essentials that need to be spoken about with conviction, even if we might be wrong in the end. In short, let us be balanced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on the table and let us not lose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truths of Scripture produce.

Thanks to all my Introduction to Theology students for your editorial suggestions. Our Lord knows that I need them!

Related Topics: Cultural Issues, Ecclesiology (The Church), Emergent Church, Introduction to Theology, The Theology Program

Bible.org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We have extra office space 

If you are looking for office space for your business or ministry, we would like to hear from you. We have 3,100 square feet of office space in Richardson, Texas that could be the perfect solution for you.

 

 

Thank you for using Bible.org

Abortion: The Right To One's Own Body?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