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7. 八福 (马太福音5:1-12)

Related Media

「八福」是福音书中最为人喜爱的篇章之一,它记录在马太福音5-7,这是「登山宝训」的开始部份。这篇章可能是耶稣较后期才宣讲的道,但马太却将它放在耶稣世上事工的开端,使它成了天国的隆重宣告。它是马太福音所包含的五个主要宣讲的第一个。

在耶稣受试探和八福之间,马太记述因天国近了,耶稣呼唤人悔改(4:12-17)。为了要接触更多的听众,耶稣从拿撒勒前往加利利海沿岸的城市迦百农,到这里来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交通要道。祂在呼唤悔改后,才宣告八福将要来临。

在耶稣受试探和登山宝训之间,马太记述了耶稣呼召渔夫西门彼得和他的弟兄安得烈作门徒(4:18-20),因祂开始建立祂的国度,祂承诺他们要得人如得鱼。接着祂呼召那正在船上补网,同样是渔夫的雅各和约翰(4:21-22)。这些事件充份描绘了那呼召人跟随祂的,有君王的权柄。

马太接着报告了耶稣初期事工的成功和祂的名声传扬(4:23-25)。祂走遍了那地区,宣讲天国的信息,并透过医治人来证明祂的宣告。响应祂的事工的人远至耶路撒冷。

这将我们带到登山宝训的课题。耶稣看到许多的人,祂就上了山坐下来,那是拉比惯常的姿势。传统认为这「山」是迦百农和近岸渔村一带的小丘。门徒到祂跟前来,祂就开始教导他们。接着的经文就是耶稣的教导。1

这是福音书里最早有关耶稣教导的信息、也是最长的一篇。耶稣宣告天国已来临,祂呼召人悔改。耶稣在祂的天国宣言中,揭示了天国子民的基础和特质。在这里,祂教导在祂国度里的伦理指引,也有关于天国的公义素质的指引;现时这些只是局部实践, 但将来要完全对现。2

这段说话的对象是以色列,就是那来到耶稣那里的群众,但耶稣的门徒一听,便明白耶稣以祂的门徒是「真以色列」(属灵的以色列),他们已在祂的国度里,并且已开始了生命。祂也以那在祂面前的群众是将来的「以色列」,期待他们悔改并追随他们的君王。换句话说,耶稣的对象是那按神旨意成为神子民的人,告诉他们,假如他们悔改进入祂的国度,他们需要展示的义,那也是门徒们已经开始实践的。故此,整篇登山宝训,也是给所有人。登山宝训的主题是义,这也是天国的标准。

故此这宣讲中述说了进入天国的人当有的义、也述说了天国子民过着义的生活时,那生命会是怎样的;但却没有怎样达到这义的细节。

登山宝训以八福来开始。这些品格描绘了神真正子民的特质,也提供了在天国有份的人可以期盼的福份。将它们合起来,可以得出一幅承继应许完美基督徒的图画。耶稣在这里并不是告诉人怎样达到这情况,那是祂接下来的教导。

有关八福的描述中,众多为人接纳的其中一项是八福是以赛亚书61:1-3的回响,一篇以末世论3为重点的经文。马太恒常地指出耶稣就是那旧约预言的应验,在这里也是。所以读八福,我们也会看看以赛亚关于弥赛亚和弥赛亚国度的预言。

研读八福和一般经文的研读方法并不相同,每一个福都像箴言智慧语般那么晦涩难懂、精确和意义丰富。每一福都包含一个主题,组成圣经的重要教导。故此,若你愿意,每一福都值得花上许许多多的时间。但在这里,我们只作简洁略述,稍后再作进深研读。

經文

5:1 当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1,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 2 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5:3 「灵里贫穷2的人有福3了,因为天国是属于4他们的。

5:4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

5:5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5:6饥渴慕义6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5:7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5: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5: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7

5: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5:11人若因我侮辱你们、逼迫你们、揑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5:12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经文观察

在这里我们没有叙事,只有一系列的宣告。至于5:1-2的叙事只是这讲章的引子,讲章从宣告开始。八福中的每一个福都是宣言,但却是含蓄的、勉励性的,呼召人作出响应。

研读八福和别的经文有少许分别。然而我们仍需要注意上下文和第一世纪犹太人的文化和信仰背景,也须留意八福所处的登山宝训所宣告的天国性质。这里会处理在这样背景下的字义,特别是文化背景,因为从文化背景更能了解这些希伯来文和亚兰文。好的工具书、经文汇编或圣经字典对处理字义,例如:「温柔」、「贫穷」等字,都有帮助。4

当我们掌握字义后,我们便要处理句子之间的关系,「福」和应许之间的关联。要明白耶稣的这些话,我们必须从新旧约和天国相关的教导入手。在这里,我们看到耶稣第一次降临标志着国度已经开始,信徒在这国度里;但我们在基督再来时将会看到这国度的完全实现。故此,这些经文都必须符合天国度的这两方面的观念。

大部份有关这段经文的注释都说是八福,但如果你加以留意,其实「福」出现了九次。最后一次「福」的出现,所用的格式和前面并不相同,它并不是以「有福了」的形式出现,却好像是为前面的第八个「福」加以解释和向门徒展示可以怎样作具体应用。

也许在开始部份我们先简略地介绍「福」这个字,这对我们理解这段经文会有帮助。现代偏向将原文的这个字译作「快乐」,但这却未能完全捕捉文本所包含的所有含意。主要原因是现代「快乐」这词的用法低贬了它的价值;这词在这经文中含有因与神有正确合宜的关系,而有的内在喜乐与和平。故此,「快乐」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它是超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这「快乐」因蒙神悦纳而来到我们的心灵,因此就是面对严峻的逼迫,仍呼召人要喜乐。主那些「福」的宣告,是给有内在属灵品格的人奖赏承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主对与神有合宜关系的人的属灵品格和状况的描述。

与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所述的「福」相对的,是马太福音第23章对文士和法利赛人宣告的「有祸了」。那是神审判那些背道、拒绝承认和遵行神的全部旨意的人。这些「祸」中,也描述了那些人邪恶和假冒为善的品格。这些祸是神誓言给那些继续行恶的人的审判。

所以当耶稣说「有福了」的时候,并不是单单指那些在神看为正的人充满了内在的喜乐与平安,而是因他们的品格给予赞赏,并承诺赏赐他们。

一篇有趣又和这经文相关的旧约经文是箴言6:16-19,那里列出神所憎厌的七件事。那被认为和那些因行义而从神得福的人对立。第一样是「高傲的眼」或高傲,这绝对和灵里贫穷相反;最后一样是「在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却和使人和睦相背。在这两者之间还包括了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这些都和神所喜爱的属灵品格有着显著的差异。

八福的进一步分析

也许研读八福的最佳方法是逐一从基础开始 – 定义、背景、关连与应用。假如你要在课堂中教授八福,你如果在逐一探讨它们时便讨论它们的应用,比在最后才尝试逐一提出应用,会有较理想的效果。

1. 「灵里贫穷2的人有福3了,因为天国是属于4他们的。

背景 :要理解八福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从旧约背景入手,查考有关弥赛亚国度和进入这国度的人。这些经文中,我曾提及以赛亚书61:1-3,在那篇经文中,弥赛亚被膏「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耶稣读这经文并说这已经应验在他们耳中了。)那篇经文对我们理解「贫穷」有少许帮助。我们会倾向将「贫穷」朝财务和财产的方向来理解,这可以是其中的一部份,但还可以从属灵方面去看。以赛亚用它来描述那些被掳的人,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被剥夺,固然贫穷,但他们也受折磨和压迫,无力对抗、也没有希望,他们是绝望的,他们灵里的贫穷,使他们的困境加剧。

文的意 :圣经对贫穷人的描述包括几方面:在耶稣时代的穷人,只有很少财产、常常受压迫,没有什么力量和希望。他们没有甚么资源可依赖,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生存。以赛亚为他那时代的人带来好信息 – 他们将从捆绑中得释放。耶稣是透过传从神而来的好信息 – 福音,应验了这好信息的应许。祂并没有使他们在地上权力和财物上富裕,但他却满足了他们最大的需要。

「灵里贫穷」的人在神前谦卑下来。他们明白到他们此生没有甚么贡献可以拿来换取天国。他们在灵里痛心疾首,意即他们虚己,并深深地悔悟;他们以无助无望的罪人身份来到王前,没有骄傲、没有自义、也不自满。他们从伪装得释放,故此他们有空间让神进入他们的生命。每一个希望进天国的人都必须「灵里贫穷」,因从神而来的救恩是一份礼物。

这就是给这世上真正被压迫的和穷人的好信息。穷人并不因为他们贫穷而被排拒,富人亦不会因他们的财富被接纳。不论富或贫,都必须在主面前谦卑下来,才可成为天国的成员。低下阶层往往比有财势的人更容易进天国。

耶稣宣告的福是「天国是他们的」,这当然并不表示所有贫穷的人都是天国的一员,就如「浪子」的贫穷是自己弄成的。因为重点不在于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灵里的质量,那些灵里贫穷而谦卑自己,倚靠神的人,他们拥有天国。事实上,每一个在天国里的人,都必须灵里贫穷。他们都以一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灵去寻找救主。

应用 :这里有一个清晰的教导:如果要进天国,就必须灵里贫穷。天国的信息是呼唤人悔改,人必须在神前谦卑下来,并承认他们的权势、财富或面子不能替他赢得进入天国。那些真正谦卑下来的和表达需要主的,他们于天国有份,并且得到天国的恩泽。

人怎样成为灵里贫穷呢?按接下来的经文,当人听到天国的信息,并且明白天国是怎么样的和怎样进天国 – 透过悔改回转、降服于神的旨意。第一步是承认自己不能作甚么,接着是寻求神满有恩慈的供应。

第二个应用,是将这态度建立成天国成员的品格。他们并不是虚己进入天国,跟着成为自足(虽然有些人尝试这样做),而是完完全全倚靠神供应他们所需。这开展了其他研读的主题,例如:谦逊、信心、祷告和顺服。

2.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

现在我们有一个略为不同的福。上一个福给灵里贫穷的人应许天国是他们的,原文用的是现在式;而这一个给哀恸的人必得安慰的应许,原文用的是未来式,是一个在将来才会成就的应许。

约背景 :以赛亚亦说弥赛亚医治心碎的人,并宣告在何时哀恸的人得安慰、华冠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以赛亚书61:1-3)。哀恸显示哀痛、优伤和因失去至爱而灵里焦虑,也可以是失去有价值的生命而哀恸,就如被掳的以色列人;也可以因失去财物、身份地位或健康而引发哀恸。人也会为天灾人祸而哀恸,当哀恸时,他们寻找希望,但大多数情况,世上只有极微的希望。

:这里的焦点是神的子民哀恸时,他们将会得安慰。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不同阶段经历哀伤和悲惨的损失,但那在天国得安慰的哀恸是那为以色列蒙羞与及蒙羞的原因而哀恸 – 因他们的罪,国家被强横和无情的统治者掌控。耶稣降临并宣告天国近了,祂期待人的反应是痛哭悔悟(另参以赛亚书40:1)。弥赛亚会安慰那些哀恸的人,但得安慰是因为弥赛亚将他们从那使他们哀恸的罪中拯救出来。

故此这里所指的是「因着信」的哀恸,这哀恸并不单纯为生命中的苦楚与伤痛,而是为了那引致这境况的罪而哀伤。他们明白他们的忧伤愁叹是为了那失落败坏的世界,那里看不见神和祂的旨意。在哀恸中,耶稣的门徒向主打开他们沉重的心,因他们知道他们虽在哀伤中,但并非没有盼望!他们知道他们的哭泣和哀痛只会维持一段时间,他们知道死亡不会得到终极的胜利,因为在基督里死亡的,必会复活成不朽坏的,他们知道弥赛亚终有一日会把这些挪除,给他们带来安慰。

故此这应许是他们必得安慰。当神擦去他们的眼泪时,他们就得安慰;不再有死亡、不再忧伤或苦难(以赛亚书25:8,启示录21:4)。这是天国子民所能期待的。

应用 :这里的指引是关于哀恸的焦点,而不是哀恸本身。那得安慰的哀恸是门徒的哀恸,他们明确知道哀恸的原因,有正确的信心看透事件。当人面对生命的伤痛时刻,如他们为罪而哀伤,同样可以有盼望 – 这是信靠主的一个清晰的记号。

3.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约背景 :这「福」和诗篇37:11「受困苦的人必拥有地土」十分相似。5 假如你研读那段经文,你将会发现那也是有关弥赛亚的诗篇,那地亦必是应许之地。

:在圣经里,温柔的人是指那些有温柔的心和自制力的人,他们的心灵没有恶念,也不高傲。温柔的人也许和贫穷的人一样没有自己的资源,但其后可能有,就如摩西被称为最谦和的人。6 温柔的人不剥削和压迫他人,他们不复仇或仇杀,不使用暴力,不试图为自己的目的夺取政权。概括而言,他们学效基督,在生活上模仿祂。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软弱或他们的生活不济,他们可以是柔和谦卑,但他们也可成为弱者和受压迫者的斗士。

这里的应许是他们拥有地土。是甚么地土呢?很可能是指应许之地。整本圣经都提及神给以色列人应许,赐他们应许之地。拥有土地,并非单指财物,而是含有更大的意义,那不单是一块地,而是从神而来的产业,包含保障。但那地却常受到袭击,而人民被掳和被分散,在新约仍应许重新招聚到那地,那些应许现在看来要等到弥赛亚第二次降临,出现新天新地时才会实现。这应许是给所有在新约之下的人,而应许的应验会比任何人所能想象到的更荣美。新的创造不会被暴君或充满阴谋的团体所操纵,而是属于那温柔的人。

应用 :人怎能成为温柔的人呢?如果一个人的本性并不温柔又怎么样呢?答案可以在描述属灵生活怎样运作的经文找到。温柔和良善都是圣灵的果子,是圣灵在信徒中所结的果子。要培养在灵里的温柔,便是在圣灵的指引下而活,或将生命交给神的灵管辖,以致基督的特质能在信徒中长成。单是这指引便需要好些研习,但它是圣经对温柔的发展所作的描绘。

4. 「饥渴慕义6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约背景 :饥与渴被比拟为追求公义的动力,追求公义是我们深层和恒常之需要(参诗篇42:3和63:1)。饥与渴是人类的基本动力,恒常要求被满足。这比喻用来描绘渴慕行神旨意是那么恒常与强烈。

:这福要说的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想的更多,它并非单单描述那些正义的人或尝试行善的人,而是他们生命中的热诚 – 他们为此饥与渴。就如贫穷和温柔的人,他们将生命交在神的手中,希望祂帮助。

我们在这系列前面的文章已经思考过在圣经里义的意义,那就是行神的旨意。在这里,义这个字可能有两个意思:其一肯定是在个人生活中,强烈地渴望蒙神喜悦,按神的旨意去行,将神的旨意在生活中行出来;这生出希望在地上有公义,在一个不公义、欠缺公平的世界渴望社会公义出现。个人公义的渴望与所处的世界的公义是不能分割的。

正因这是一个合理的渴望,它是会成就的;或许不是即时成就,但肯定在将来当王以公义管治时应验。但王的应许是渴望公义的必得饱足。从神学角度来说,它分为几个阶段:最基本的渴望是与神有合宜的关系,这要透过神的恩典,那公义的礼物使我们因信称义,在天堂的法庭被宣告为义。接着,作为主的门徒,我们渴望作正义的事,并由圣灵加给能力来完成,我们称这阶段为生活的成圣,我们会愈来愈像基督。将来,当主再来时,祂会建立宇宙性的公义,我们将被改变,我们称这为得荣耀,我们会脱变成荣美的状态。

应用 :在这里我们同样会问这渴望是怎样形成的。大部份的信徒都追求公义,但这渴望是怎样变得那么热切的呢?这也是从属灵生命的成长而来。保罗教导一个属灵的人会将身体各部份交出来作义的工具。故此,这从委身遵行神的旨意开始,接着是由圣灵带领走属灵的路,祂带领信徒走义路。当一个人愈亲近主,他或她对不义和世界不公平的事就愈敏锐,一个真正属灵的人就会开始渴慕公义。

5.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和灵里贫穷、温柔和饥渴慕义的人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生命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外来的帮助。因他们自知有所缺乏、需倚靠别人、软弱和不完全,他们明白甚么是怜恤。当他们从主得到满有恩慈的礼物,他们亦知道应仁慈地对待他人。对别人表达仁慈包括宽恕有罪的人和怜悯那些受苦和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被称为有福的,因为他们会以仁慈对待他人,优先于自己的权益;对有需要的人,他们不会含敌意,却会和蔼亲切地对待他们,并医治他们。仁慈并非他们的本性,只因他们被仁慈地对待,他们并且恒常地倚靠主而活。

因为他们懂得怜悯和怜恤他人,故此神说他们必蒙怜恤。最终这要等待王的到来和审判的日子,他们会得到王的怜悯、通过审判和进入天国。他们得到怜恤并非因为他们做了足够的善行,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走天路时怜恤的重要性,他们进入恩典中,并渴望与他人分享。他们学会了原谅别人,因为他们不断地被原谅;他们学会怜恤别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蒙怜恤。

应用 :这里的怜恤行为来自真正灵命历程。那些得到神愈多恩典的,愈是怜恤他人。因此,在自己的生命中能好好地体会神的恩典是十分重要的。这体会是从经历认罪和感谢神的赦免而来。但这两方面却常常被信徒忽视,甚而有些基督徒竟然认为那恩典是他们应得的,以致他们变得那么不宽容别人,甚至论断他人。我们自己的属灵状况和神的供应是绝不能忘记的。

6.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这福从旧约取材加以运用,在天国应验。它同时描述了内在纯净和意念专一。「心」在圣经里表达人的志向与选择。故此清心指一个人所作的决定、心中的渴望、思想和意图都没有被罪沾染,所作的意愿,以讨神喜悦为依据。出自纯净清洁的心只有好东西,从纯净清洁的心而出的行为是爱与仁慈、渴慕公义与公平;从纯净清洁的心所作出的决定蒙神喜悦。

在信以外对人「心」的描述则截然不同 – 最恶劣的是时常因自私自利的行为带来痛苦(创世记6:5)。耶稣说从心里发出来的才污秽人,恶念、不纯正的欲望、毁谤等等(马太福音15:18-19)。人不可能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带来一颗纯净清洁的心,耶稣在这段经文并没有作解释,不过祂曾谈论重生,那是在改变之初所必须的。追随基督可以将一颗充满肉欲的心,转化成一颗纯净清洁的心。这并不容易,也不会迅速地改变,但进天国的人必须要有这颗新心。

圣经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出埃及记33:18-23;提摩太前书6:16)。给他们的应许是他们必得见神,这是何等令人惊讶的声明!虽然有人曾见过主以不同的形态显现:摩西在西乃山见到神的背影(出埃及记33章),以色列的长老与神一起吃喝,看到神以某种形态显现(出埃及记24章)、以赛亚见过一次(以赛亚书6章)、约翰也曾见过基督显现(启示录1章)。

这是一个凭着信在现在的、就在这里的应许 – 他们在生活的各种场合和各事件看见神,但圣经的应许比这更多。在世上看见神被我们否定了,但有一天,天堂的门被打开,祂能被我们转化了的眼睛看见。如约伯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的肉体仍必见 神。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约伯记19:25-27)

:一个人如何能得到一颗纯净清洁的心呢?当神给我们一颗「新心」的时候,它就开始转化,当我们追随基督,透过属灵成长,它会继续转化。行在光明中,意指学习按神的话语而活,这会改变我们的心思意念,我们的心就会愈来愈纯净。但同时神话语的亮光会将人内心的污秽显露出来,我们必须要处理和作出改变。

7.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7。」

:神是和平之君,祂整个拯救计划是使那些以前和祂分隔的人与祂和平共处,最终给全地带来和平(以赛亚书9:6-7)。这是弥赛亚的工作目标。

不过人类当中充满纷争和冲突,和平与团结的希望极其渺茫。神带来的和平并不是消除敌意、容忍或退让;世上真正的和平需要性质上完完全全的改变,而只有神才能赐下这和平,这和平是世人所不明白的(约翰福音14:27)。它的起始点是与神和好,然后延伸至与人和好。

使人和睦的人是那些首先明白什么是真正和平的人。他们努力建立的和平是一个拥抱从神而来的和平,因他们与神和好,以至人与人之间能和谐共处。换句话说,真正缔造和睦的人传扬神的国度,他们的生命是为了宣扬神的国、与仇敌和好、平息仇恨、使分隔的人重新联系、促进真正的了解和属灵的爱。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和平。因此,这里所描述的品格不是纯粹政治性追求和平,而是属灵的和平。

给他们的应许是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这意味着他们是神真正的儿子。在天国的生活除了拥有土地、仍然饥渴、看见神,而现在更有儿子的名分。当人们因信进入天国,这一切就开始了,当神的国最终临到时,就会完全应验。

在旧约,「神的儿子」是用来描述天使,而不是用于救恩。但在新约里,儿子的名份是救恩大有能力的表达,它的意思是指信徒从圣灵而生,成为神家的成员,透过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同为后嗣,和父神有了个人关系。这并未完全落实,但却是确实的、肯定的承诺,所以信徒可以说:「我们被称为神的儿女」。(参约翰福音1:12,13和约翰壹书3:1)

应用 :因此,耶稣的门徒应该促进和平。他们透过传和平的福音给全世界,并促进属灵的家和好。简而言之,他们应该做的就如弥赛亚的工作。

8.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属于他们的。」

:在这堕落的世界,当人企图推广和平、拥护公义或过一个柔和谦卑的生活时,他们会被敌挡。或许有人想,这样的生活能吸引人归向主;但事实上,它不会自然地发生。这便告诉我们这世界不单与神隔绝,并且叛逆神。他们或许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公义,他们宁可得到权力、尊荣和财富。就如施洗约翰呼召人悔改归向义,他因而早死;耶稣传扬正确的美德,因祂呼召人进入祂的国度,祂的信息却被敌挡。如果连他们都遇到逼迫,世人岂不也会逼迫门徒呢?

这福并不是给那单纯受逼迫的人。神是地上的公义审判官,祂也会处理这些。这福是给基督的追随者,那因义而受逼迫的人;接着的那节经文,澄清了受逼迫的人,指的是那为基督的原故而受苦的门徒。凭着信,他们被确定与王同在,他们披戴祂的名,他们传扬福音,传扬那属灵的、永恒的国度,一个公义的、和平的国度;然而他们会遇到阻拦。尽管如此,他们应该欢呼,他们在天国要得到大大的赏赐,神给他们的补偿会更多。

这福是给那些在这世上忍受这样逼迫的人,他们的终局和他们现在所受的侮辱却刚好相反 – 天国是属于他们的。门徒知道甚么值得他们殉道。但这并不单是将来的实况,他们现在已经拥有这国度(这福与第一个福平衡)。

应用 :这教导十分简单,人活在这世上应为主而活,如天国的成员过活,拥护公义与公平,彰显仁慈、保持温柔和灵里的贫穷 – 即使有受赞许的品格,但他们应该知道真正的公义会冒犯很多的人,故此,他们要预备好遇到拦阻。

最后的两节暗暗地宣告耶稣的神性。旧约的先知都因为他们忠于神而受逼迫。现在,耶稣说门徒因为他们忠于祂,也会受到迫害。祂是神。

Translated by: Jenny Pao 鲍婉玲译


1如果你读大量有关这经文的书,你会发现当中的观点与诠释可以有很大差异。持怀疑态度非常激进的观点,我们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讨论,这可以等待更适合的时间才讨论。但你应该知道一群混淆视听的教师和作家,他们教导福音中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耶稣丝毫没有做这些事情,并说只有极少部份是耶稣说的。对于他们来说,马太并没有写马太福音,这书是在较后的时期按教会教导而成的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若非凭空捏造,便是修饰的产物,这观点指不管你如何看待它,这几章的经文是经过编辑。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立场,只因现代有的媒体发达,就在现代出版。

一个还在几个层次上有些问题但不太反感的看法,是登山宝训是耶稣的教导,但不是从一篇讲章而来;而是将耶稣在不同地方的讲道搬到这里结合成这讲章。这观点最少承认记载在马太福音5-7章的经文是耶稣自己的教导。简单来说,马太将这些材料集合在这里,从而组成了有关天国的一个主要讲话。在理论上,如果能证明马太确实曾经这样做,可以接受这观点的一部份,但要证明却极为困难。

传统的观点是这信息是耶稣亲自宣告的,只要平实地阅读文本便能得到支持。这经文的开始说耶稣教训他们说......接着的教导,主题也和天国相关,然后马太说祂说完了。对于那些相信圣经历史真实性的人,他们肯定马太或别的圣经作者的著作,如果经文明言教导的地点或时间,那里就是宣讲信息的地方;若没有着明,那材料就可能是编辑而成。若说耶稣在山上宣讲这信息,这并不代表耶稣宣讲时就是用这些字,马太将耶稣的讲章翻译成希腊文,他极可能将部份内容浓缩,并用自己的措词写出来,又或许为部份内容加上一些澄清性的数据。若和路加福音或福音书中的其他教导相比较,这情况是会出现的。但我们也可以肯定耶稣很可能在加利利传道时,很频繁地宣讲这些主题,所以他们的记忆会反映这些再三重复的主题。总括来说,要研读耶稣的宣讲和教导,是相当复杂和难以确定的。我们将在这系列的末端,当总结读这卷书的各种问题时,再返回这话题(历史评鉴)。现在,我会说我相信读者应该有信心这些确实是耶稣的教导,当出现「耶稣说」,不论是一模一样或是一个总结(如马太福音4:17的处理),马太记录登山宝训,是在圣灵的引导下写成。故此,这几章经文所写的是真实的,也确实是耶稣宣讲时的教导。

2有大量关于登山宝训的文献,你可按你的时间开始阅读,但必须留意不要过度简化了登山宝训的意义和性质。这篇文章只是简略的诠释。

3 「末世论」是关于末后的事,这部份教义会处理那将要来的事,例如基督的再来、审判和永恒状态。它主要和弥赛亚的事情相关,那就是耶稣将要承就的所有事情。

4你可以从你手上的资源开始,或许是一本好的字典或注释书。假如你希望研经,投资小许金钱购买神学辞典,帮助明白字词和神学思想的意义,定能大有裨益。以下两套书:Colin Brown’s (editor) set for the New Testament, 和 Willem van Gemeren’s (editor) for the Old Testament.各都有数册,可在新约和旧约字义上提供帮助。在这系列的末端还有一些工具书的介绍。

5 译者注:马太福音5:5 温柔的人和诗篇37:11 受困苦的人,英文同样是 the meek

6 译者注:民数记12:3和马太福音 5:5温柔的人和谦和英文同样是 meek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