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9. 只要说一句话 (马太福音 8:5-13)

Related Media

自从耶稣完成了山上的伟大演讲下山后,不管祂往那里去,都有一大群民众追随祂。 祂在山上的信息,足以赢取这么一群人的追随,但祂得到注意的原因是祂所说所行都带着权柄。 马太在接着的数章经文,透过一个又一个的事件,给我们展示耶稣的权柄:治病的权柄、管治大自然的权柄、超越灵异世界的权柄、胜过罪的权柄和掌管生死的权柄。 这都表明祂是王,祂得胜,并且提供了一个异象。

研经时可尝试探究为何经文作出这样的安排,马太透过这些事件要告诉读者甚么信息? 这福音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共有九个显示基督大能的事件,它们被安排成三组,每组有三个事件。 在每组的三个事件后面,随即产生一些即时果效。 首三个事件是洁净痲疯病者,医治百夫长的仆人和彼得岳母,接着便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 你无论往那里去,我要跟从你。 」耶稣以教导作门徒的代价回应。

接着的三个事件超越物质世界,耶稣透过平静风浪显示祂的权柄超越大自然;赶出污鬼显示祂的权柄在灵异世界之上;医治瘫子显示祂有赦罪的权柄。 这三件事件发生后,即时有人感到惊奇,归荣耀与神。

接下来第三组更是不可思议的神迹,它们是:叫一名女童复活、医治一名触摸祂的女人和医治瞎子。 这些事件以后,群众都惊叹。

马太福音第八章的开始部份是首三个事件。 第一个是医治痲疯病人,用了四节经文简单讲述了一名患上了这可怕疾病的男子到耶稣那里去,并且得到洁净。 这个神迹显示耶稣不单止能够把病治好,祂并且在过程中满足了律法的要求。 律法宣告痲疯病人不洁,并禁止他到圣洁的地方;耶稣满足了律法的要求使他洁净,并且吩咐他让祭司察看和献祭,使他可以恢复参与圣殿的敬拜。

这章的第二个事件就是我们研读的经文:一个百夫长为他瘫痪的仆人求耶稣医治。 这个故事强调主的话语具备能力,主可以透过祂的命令把病者治愈。 耶稣还简单扼要地给我们教导信心。 这信心出自一位外邦人,而不是出于犹太人,这情景在马太福音出现,给人不祥的预感。

第三个事件( 14-17 节)是医治彼得的岳母,她可能患了虐疾。 简单的触摸,耶稣便把她治愈。 接着只用一节经文交代很多被鬼附和有病的被带到耶稣跟前,他们都得医治。 福音书的作者接着引用以赛亚书53:4指出受苦的仆人担当、背负我们的忧患和痛苦。

马太明显是使用这三个事件来支持耶稣就是应许的弥赛亚。 这位主的仆人医治他们。 以赛亚书第53章指出医治是透过祂的死,祂担当世人的罪。 马太稍后指出这是十字架上所付的赎价。 弥赛亚耶稣不单处理罪,还处理罪、疾病和死亡所引致的问题。 耶稣完全明白人类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祂并且纠正了罪所带来的後果。1  医治痲疯病人、百夫长的仆人和摸祂的女人,是基于十字架代赎的大能;这些事件在历史性十字架代赎之死真实发生之前出现 2 ,是为了使人注意祂就是弥赛亚,祂到来是要恢复那失落了的秩序,神起初的计划。 我们要从这亮光去研读祂怎样使人完全。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主的谦逊和怜悯。 祂并没有留在山上作出宣告,祂并没有即时进入圣城,祂从人类最底层的需要:痲疯、瘫痪、热病和正在忍受苦楚的个人着手。 这些事件回应了受折磨的人的诉求,耶稣自愿地、亲自地作出回应。 首先、祂摸那长大痲疯的人,他是一位被弃绝的人,没有人愿意触摸他,但耶稣触摸他,使他洁净,使他附合圣殿敬拜的要求。 跟着祂医治被厌恶的罗马人的仆人,祂和这人并没有直接沟通。 接着,他摸一位在大多数人眼中被忽视的女人。 把这些事件合起来,便组成了受苦仆人的初形。 当祂向这些可怜的、忍受被弃绝的人展示怜悯的时候,祂并没有半点犹疑去控制罪和它的影响。 起初人们感到惊奇和害怕;接着他们把人带到祂跟前让祂医治。 透过祂的怜悯,他显示祂处理罪和罪的影响的能力。

阅读经文

5 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6主阿,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痛苦。 」

7 耶稣说:「我去医治他。 」 8 百夫长回答说:「主阿,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9 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 他就去;对那个说:来! 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作这事! 他就去作。 」

10 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11 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艾萨克、雅各一同坐席;12 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

13 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罢! 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 」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

平行经文

路加福音( 7:1-10 )也记载了这事件,并且也有一些额外的资料。 路加说这位百夫长托了几位犹太人代他向耶稣作请求。 假如这位百夫长敏於犹太和罗马关系,又或许因为言语之间的障碍,这也合情合理。 犹太长老恳请耶稣帮助他时,他们说这位百夫长配得帮助,他爱以色列的百姓,给他们建造会堂。 当耶稣到距离他的家不远的时候,百夫长本可亲自向耶稣作请求,但他感到不配耶稣到他的家,他再次托几位朋友恳请耶稣只需说一句话。 路加将焦点放在细节上,并且描述百夫长怎样和耶稣沟通;马太却简单记载百夫长的请求,并聚焦耶稣关于信心和外邦人进天国的教导。

经文观察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神迹的报告和一个教导。 圣经里有很多经文都使用这种形式,因此,我们要找出在这里的独特之处,把它和别的经文分开。 这篇经文的处境是独特的,因为这是一位罗马士兵为他的仆人作出请求。 我们的研究将会处理它在福音书带来的影响。

按百夫长的言辞,可以断定这个故事的焦点在于「话语的权能」。 这里有一个人明白权威的命令的能力,并且明白耶稣拥有这能力。

这促使耶稣希奇地表达在以色列找不到和这人同等的信心。

因此,这个医治故事在诠释上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话语的权能;因为其它两个都被比下去了,因而成为主题。

这篇经文的结构很明确,主要由对话和教导组成。 在第5-7节是医治的请求:百夫长为他的仆人恳求耶稣医治,耶稣立即起程去医治他,但却被百夫长打断,表示他不配,并且请求耶稣只要说一句话(第8-9节)。 在耶稣关于信心和外邦人进天国的简短教导中,百夫长的信心得到称赞(第10-12节)。 最后是耶稣所说的话和医治(第13节)。 因此,经文的结构如下:

(A) 医治的请求

(B) 恳求只要说一句带权柄的话

(B’) 耶稣对恳求的回应

(A’) 医治

明白处境

首先,我们要确保我们知道背景的实况和这些事实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在迦百农发生,这城是耶稣的「基地」。 迦百农是湖边一个有规模的地方,一个天然的捕鱼地点,因此彼得住在这里(或许耶稣与他同住)。 但迦百农也在一条主要的大道上,这条路由北面的大马士革,在迦百农这地方经过加利利湖,再穿过一些山脉和关隘,经过耶列斯河谷再到达岸边,又穿过一些山谷,再连接岸边通往埃及的大道。 这是大篷车、商人和军队的要塞。 因迦百农是要塞上的一个重要城市,因此它有军队驻扎,故此有百夫长。 百夫长顾名思义是统领百人的官长。 由此可知迦百农有相当规模的驻军。

迦百农也是利未的家乡,他又称为马太,是一位税吏(马太福音 9:9-13 )。 在这样的一个城市,有得到罗马士兵撑腰的税吏,向当地人和通过当地的商旅征税,并不奇怪。 犹太群体既不接受罗马人,也不接纳税吏。

马太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位罗马人的特点,但路加却提及了(故此,在这里我们要小心,不可过多着墨於犹太人对罗马人的憎恶)。 这是一位爱以色列百姓的罗马人,并且为他们在城中建会堂。 这种情况在加利利较易发生,因为在那里,人们习惯和外邦人接触;而在耶路撒冷,人们因有较大的欲望和外邦人分隔,因而为此纠缠。

耶稣刚治愈一位痲疯病人,一位被弃绝的人;现在祂转向一位罗马人的仆人,一名非犹太人。 这场景的意义,并没有因为这是一位好罗马人而减退。 耶稣宣告祂来是要寻找和拯救失丧的、绝望的、被弃绝的和求救无门的。 耶稣转向这名罗马人和他的仆人的需要,看到他的信心和在以色列看到的信心成明显对比。

这里所强调的,正是旧约经常出现捍卫被弃绝或受欺压的人的需要,并作为真正公义的明证,也绝对是正义的君王首要的任务。 但很多「敬虔」的犹太人对他们期待的弥赛亚有不同的标准。 以诗篇第七十二篇对于受膏的君王的期盼(期待弥赛亚的来临)为例:「因为,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 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 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强暴;他们的血在他眼中看为宝贵。 」(诗篇72:12-14)。 我们研读的篇章还可以加入其它预言:弥赛亚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耶稣没有浪费任何时间,祂透过祂的事工表明祂来是要应验这些或更多的预言。

经文分析

医治的请求(8:5-7 :这几节经文并没有需要多说甚么。 路加解释百夫长是个好人,但我们同样可以在这段经文清楚看到。 一名百夫长为他瘫痪的仆人求耶稣,要不是一位极好、难以替代的仆人,便是这名百夫长是一位良善、有责任感的主人;或两者皆是。 从他的请求看到他的谦逊。 首先,他为他的仆人代求;其次是一位罗马官长向一名犹太人恳求,他因需要来寻求协助。

故事揭盅,那位仆人被治愈,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出这位展示极大信心的百夫长在灵性上也得医治。 耶稣有关信心的简短教导隐含这位百夫长是一位将来在天国里坐下来的人。

第七节记录耶稣的回应:「我去医治他。 」这句子有两件事值得留意:首先,耶稣愿意前往。 在8:1-4已带出「愿意」这信息,而在这里再次表示愿意,并且是愿意前往非犹太人的家中。 第二件值得留意的事是耶稣的信心。 祂说:「我去医治他。 」毫无疑问,它将会发生。

百夫长所说的话(8:8, 9 。 这番话包含陈述、一个请求和请求的原因。 百夫长陈述他不配耶稣到他的家。 这陈述告诉我们他并不是犹太人,他是一位罗马士兵,他不配。 他清楚明白他在一位比先知更大的人跟前,他听闻这人的能力与权柄,故此向祂作出请求。

因此他「请求」耶稣只要说一句话,耶稣并不需要到他的家看那病人,无须按手在病人身上;祂只需要说一句话。 这显示百夫长有极大的信心。 可以说,他的信心在于他认为他所信的客体大有能力,他相信耶稣拥有大能和权柄,所以耶稣只要说一句话就足以治愈他的仆人。

在这里或沿着我们的研经,去看看耶稣单凭口中所说的话作伟大的事:医治、驱鬼、起死回生、平静风浪等,应该很有趣。 若继续去查考关于权柄的事迹,例如耶稣说死后成就的事,或将来发生的事,像:「今日你要和我在乐园里了」,或「离开我」等。 但你不能在这里花太多时间,因为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可以把有用的、相关的事件简单列表。

接着是解释。 这名百夫长在军队任职,权力架构赋予他权柄,在他的权力范畴,别人要服从他的命令,他也要服从上司的命令。 因他明白甚麽是权柄,他明白在权力架构之下,他可以向他人运用他的权柄,他认为这也适用于耶稣。 在权力架构之下,耶稣也可以运用加给祂的权柄,但祂的权柄比百夫长大多了。 百夫长能命令人做一些物质世界的事情,并且有权要求他们达成(例如透过刑罚或纪律);但耶稣却有权柄命令那些对物质世界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事超越人类的能力、疾病、邪灵、死亡等。 祂的命令有效的原因是祂的话本身有效力。 这是圣经里对神基本属性的其中一个描述:神命令光照在黑暗里、神命令瞎子看见、跛子走路和聋的能听见。 就如人们说:「若非神与祂同在,没有人能做这样的事。 」马太在福音书愈来愈清晰地展现这是神与他们同在。

耶稣的回应(8:10-12 。 耶稣首先称赞他的信心,接着预期在天国里有许多犹太人被外邦人取代。 耶稣称赞他时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耶稣周游那地,在祂公开事工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反应,而这是祂当时所遇见或所见到的最大信心,远胜以色人的信心。

若你稍为研究「信心」这词语,对你会有帮助。 耶稣在这里称赞「信心」,并且说很多以色列人欠缺它,因此,你需要为「信心」下定义,但在这个故事你却不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钻研,一本好的神学辞典会给你足够的资料。 信心是对所信的客体表示信任或倚赖;它领悟事实,赞同他们的真理和按着去行。 在这里,百夫长有某程度关于耶稣的资料,他接受这些资料是真确的,他充满信心去行。 值得我们强调:对主强大的信心来自极大的谦逊,依赖主去作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 那些自给自足的人极少有机会建立这信心。

但耶稣说祂在以色列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信心。 没有! 祂常常见到的是自义和自给自足的人,或要求祂行神迹去证明祂所说的,或一些只短暂追随祂,而当祂说一些艰深的话便离祂而去的人。 就是相信祂的门徒,当遇到风浪或生命的挑战时,亦只表达出微弱的信心,不过,他们继续追随祂,表示他们的信心成长。

到底耶稣在这人的信心中找到了甚么奇特的事情呢? 或许是单纯地接受耶稣拥有生命至高无上权威的司令与及其它各方面的权柄;也许他很有智慧、很有见地和逻辑;又或许他只简单地接纳耶稣拥有这权柄。 大部份犹太人并不接受耶稣拥有生命的主权,不接受祂拥有神全部的能力来到世上;但这位百夫长却明显地接受。

由于这人的信心有别于犹太人的信心,耶稣就趁这个机会预言许多犹太人 - 祂称他们为「天国子民」 - 当有很多从世界各地来的人进天国,与先贤同坐时,他们便会被弃绝。 约翰在他的福音书开端告诉我们:耶稣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但凡接待祂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耶稣预先见到了犹太人不信的阴暗面,并且作出宣告:因有些人没有这种信心到衪那里去,将会哀哭切齿,这是盛怒审判的图画。 圣经表明若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而现在,必须对神的儿子有信心(希伯来书第一章和十一章)。

医治8:13 )。 耶稣的宣告已清楚表明因着这人的信:「给你成全了。 」这是第一世纪信心的基本原则:因着你的信,就会达成。 在这里耶稣认定这人的信心,并且按他所求医治他的仆人作为表扬。 而且,祂乐意以这方式去作,向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也向我们展示祂有医治的权柄。

与其它经文的关连

有关耶稣带有权柄的话,我已经给你足够的提示去思考,但还有一个和医治相关的圣经题材,那就是世上疾病的原因和消除疾病的应许。 马太福音第九章提供一个较佳的机会去讨论疾病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神有关疾病的计划。 如前所述,旧约的预言,特别是以赛亚书和新约新天新地的异象:不再有疾病、悲哀和死亡。 圣经预告主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和疾病,所有事物成为美好(或许透过死人复活,或仍活着的圣徒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得荣耀)。

假如你稍为阅读这方面的神学典籍,你很快便会有一组合的概念和圣经篇章进行研读。 那么,当你研读像这样的独立课题时,你可以将它放进这幅图画里。 耶稣在世上并没有把每一个人都治愈,祂现在也没有医治每一个人(可记得保罗吗? 他的刺并没有被除掉),因为作这事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耶稣先要处理「罪」这个问题,祂才会将一切改好。 但透过祂所选择做的奇事,耶稣表明祂就是那位应许的弥赛亚,祂能够做这些事,当祂再来时,祂会做弥赛亚所要做的所有工作。

结论和应用

这篇很短的经文的主题,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讨论,无须在这里详述。 马太记述这事迹,为了表示君王的权柄在疾病之上,祂可以透过祂大能的话进行医治;马太同时表示医治是对人信心的回应,而这信心并未在大部份色列人身上找到。

我相信你若再次详细地思考细节,你可以从这故事得出多个教导和应用。 其中一个明显的应用是当你或你的一位亲友患病时,向主祷告是信心的极重要表达,也是使身体康复的一个途径。 经文指耶稣的权柄在这些事情之上,故此,作为信徒,你可以凭信心,简洁地向主祷告,「只要说一句话」,我、他、她、他们就会痊愈。 你还可以连接其他新约为病患者祷告的经文(例如雅各书5:13-18)。

但你要记着这是叙事文体,它记述耶稣在某情况下所作的事。 我们称它为「记叙」体裁,因它报告了耶稣为百夫长的仆人所作的事。 这课启示了耶稣能作这类事情;但它并没有教导耶稣经常这样做。 你需要和新约书信的经文连合,作为给信徒特别的应许。 不过,我们会发现神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按我们的祈求进行医治,又或许在我们祈求时,便即时医治,我们不应作出假设。 保罗被告知:「不,我的恩典够你用。 」因此,祷告时,我们要向主耶稣学习,在祈求后加上「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这并不是祷告没有「功效」时作逃避的借口,我们仍可忍耐地和有信心地求祂医治。 这结语是承认主是拥有主权至高的神,如果医治我们代求的人附合祂的旨意,祂便会进行医治。 若非如此,整个过程就变成机械式和可预测的,无须任何信心了。

第二个相关的应用是怎样建立这种信心。 但故事并没有加以解释,只说他的信心比耶稣见到的很多以色列人大。 在这里,你需要把圣经作为一个整体教导搜集怎样建立这种信心。 最理想的情况是从信徒的家开始教导(参大卫的经历,诗篇22:9,10;提摩太后书 3:15),那里给我们一些典范。 如果你成年后才信主,你要像一个小孩般开始学习,即从神的话语开始认识主(信心的强弱在于对所信的客体的认识程度),其次是看见信心生命的模范或由真正的信徒所活出的信心。 当你愈在神的话语当中,你愈会和信徒团契交通,他们学会了透过祷告和赞美,把他们的信心化为行动,你信心的成长也就会加快。 当你成长,你会开始祈求主和看见主在你生命里作工,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又会增强对主的信心。

有些人的信心强些(例如百夫长因他生命扮演的角色导致他快快地信),有些人却因生命中有很多艰巨的经历使他们难以相信(他们童年遇到被失信的经历或因关系破裂使他们难以相信)。 不管你曾经历甚么事情,你会看到建立信心是基督徒的生命历程。 建立强大的信心包括在神的话语中属灵成长,透过圣灵的大能,在其他圣徒的熏陶,并透过与神的个人关系向神祈祷。


1这并不是说那人患痲疯、仆人瘫痪或那女人的热病直接从罪而来。 虽有这个可能,但经文并没有这样告诉我们。 但总括来说,所有的疾病和死亡,都是世上的罪的结果,故此,我们经常看到耶稣从原因作出处理。

2在研读这些课题的过程中,你若看看耶稣死亡带来的果效(即耶稣死亡所成就的一切)将会有帮助。 基督徒普遍地认为那基本上是为罪付赎价。 这当然的正确的,但却不够全面。 耶稣在十字架上是为世上所有的罪和罪带来的结果付赎价。 因祂完美的牺牲,祂弥补了罪所带来的全部破坏(以赛亚书53:10)。 当祂为我们的罪付赎价时,祂也让我们变得完全。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