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網上牧師雜誌 – 中文版(繁體), TCh Ed, Issue 42 2022 年 冬季

A ministry of…

作者: Roger Pascoe, 博士,主席
郵箱: [email protected]

I.加強講解式講道
傳講新約福音,第一部分

在這一期,我要開始探討如何傳講福音故事。約占新約一半的四福音書,集中在耶穌的生活和事工(可1:1;太1:1;徒1:1-2;約20:31)。既然耶穌基督是四福音書的中心,所以我們對福音的理解和傳講也應該以基督為先。

在福音書中,耶穌基督被描述為成全了律法、第二個摩西、先知書預言要來的那位。因此,我們拿起福音書的任何一段,都要先問一下“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關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他對我們的愛,他的使命,他的苦難,死亡以及復活,他的再來,他對我們和社會的旨意?” (Sidney Greidanus, “Preaching in the Gospels”, 333)

另外,我們也要問,其他角色在福音中的作用是什麼?我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另一個角色出現在福音書的故事中,都加強或者促進了耶穌的資訊和事工以及我們對他的理解。比如,如果你傳講約6:1-14,安德列和腓力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來回應耶穌,從故事的角度說是很重要的。因此,為了恰當地理解這個故事,我們需要對此加以解釋。不論怎樣,這個故事的中心在於耶穌是誰以及在這個事件中他如何表現自己。我們得知安德列和腓力並不知道耶穌是誰,因為如果他們知道的話,他們就不會像故事裡說的和做的那樣。這個故事的重要在於既然耶穌是神,(1)他能使石頭變成麵包(給眾人吃)或者(2)他能讓魚嘴裡吐出錢來(去買麵包),或者(3)就像他們所看到的,他能夠增多五個餅和兩條魚來喂飽眾人。對耶穌問題的答案就是,耶穌不需要去買麵包,因為他是造物主。這就是我所說的對這個故事以基督為中心的理解。

就像這個故事,福音故事的主要目的在於記錄作者關於耶穌是神以及他的性格的神學理論,難道這就是作者想教給我們的所有東西嗎?或者,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實用的經驗教訓並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認為次要的角色,比如安德列和腓力在福音故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不但突出了耶穌的生命和事工,而且體現了人的有限、需要、罪和不信實等,尤其在他們和耶穌的關係以及對他的理解上。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把這些福音故事僅僅歸結為道德教訓,並且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在敘述這些次要人物的細節時,也想要讓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我們自己(我們的不信,有限的理解和對耶穌的不信靠)。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現實生活的例子,我們也像他們一樣,在對耶穌究竟是誰的理解上,經歷屬靈和理論上的波折。雖然這可能並不是福音故事的主要目的,但無疑是重要的一個。

耶穌的事工集中在“宣揚天國的福音”(太4:23;9:35;可1:14-15;路4:43’),一個國度(天國),“臨近你們了”(路1:9,11),“臨到你們了”(太12:28),“近了”(太3:2;1:7)以及“在你們心裡”,因為君王在這裡。同樣地,耶穌也命令他的門徒宣揚同樣的資訊(太10:7;路9:2),也就是他們在福音書中為我們記錄下的資訊。當然,福音的資訊在使徒行轉(參照徒28:31)和使徒書信中也繼續被傳揚。

福音書裡,舊約在長久等候的救贖終於來到了。這個救贖所有的指向和預表(獻祭等)都在基督裡得以實現。福音書將這個最後的、一次獻上就永遠成全的祭放置在歷史的背景下展開,即先知們所預言的資訊和事件在歷史的長河中真實地發生(即成為現實),從舊約最後一個先知(施洗約翰)宣告彌賽亞來了(太3:1),直到耶穌的降生、生活、教導、死亡、復活和升天。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事件,我們傳道的任務就是跨越時間、文化和神學觀點的鴻溝。

A.福音體裁:它的文學風格、結構和特點

“福音”即好消息,關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哥前15:1),也是耶穌所宣揚的好消息(可1:14-15)。

1.文學風格。福音的體裁是福音書所獨有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使徒行轉也是—它延續了這個基本的文學風格,記錄了耶穌升天之後基督教會的成長。注意下面的福音書的文學特點…

a)福音是敘事體(簡短故事的集錦)。聖靈選擇了這樣的形式來溝通關於耶穌的資訊,以及耶穌所傳遞的資訊,毫無疑問地使我們能夠進入到故事裡面而不是僅僅學習一系列的歷史事實。因此福音書包含了眼見、味道、聲音、想像。因此每一個福音,都是由一系列短小的故事組成,其中的一些互相聯繫的,共同構成一個主題的一部分。

b)福音是傳記體的,雖然可能不是我們常用的形式。福音是為了傳達以基督為中心的神學歷史。因此它們是關於基督的、神學的、傳記性的。

c) 福音是“佈道性的”(說教的),反應了耶穌和他門徒的教導。

d)福音作者有選擇地選擇他們的歷史材料。每一本福音書都從一個特有的角度,選擇性地敘述耶穌生活和教導的一些事件(並不是記錄每一個事件),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他的生活和事奉。比較福音書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記載,能夠很好地説明我們理解作者的角度。

e)每一個福音作者的寫作都為了符合他特殊的神學目的。例如,約2:31,約翰的目的是為了傳福音,但不僅僅是傳福音。一個人一旦相信了神的兒子耶穌,他必須活在耶穌裡面,和他一起,也為他而活。因此福音作者記載了這些歷史事實,將它們呈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能夠相信他,也“在他裡面有生命”。

f)每一個福音作者都以他獨特的神學角度講述了耶穌—他的生命、教導和事工。因此,馬太體現了耶穌是彌賽亞以及他的國度。馬可體現了耶穌是一個無瑕疵的、受苦的僕人。路加體現了耶穌是人子(也就是耶穌是完全的人)。約翰體現了耶穌是神的兒子(也就是耶穌的神性)。

因為每一位作者的神學角度不同,因此他們的故事也有不同的起點。馬太以耶穌的家譜和出生開頭;馬可以施洗約翰的資訊起頭(沒有出生的記載);路加以施洗約翰的出生以及後來耶穌的出生起頭;約翰以耶穌道成肉身之前的存在起頭。

g)福音作者以不同的方式編排他們的素材。每一個福音故事並一定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有的時候是按主題排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每個福音書的素材順序是不同的。他們在措辭上也有變化,這反映了一個這樣的事實,即福音故事並非來自像錄音帶一樣的複製,並非是一個詞一個詞複述,而是轉述或者濃縮的。他們也並非記錄耶穌所說或者做的每件事(參考約21:25)。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有的時候耶穌的教導是幾個小時,但是所記錄的內容,我們只需要幾分鐘就讀完了。

h) 每本福音書共同的重點都是耶穌生命的最後幾周。這個主題包含了最大比例的素材。比如,在約翰福音中,從12章開始就是關於耶穌生命的最後幾周。因此,我們認為,關於福音書包含哪些內容以及如何安排,是聖靈在帶領福音作者。

i)福音體裁不是照搬舊約,但是確實與舊約有連續性—比如:

(i)救恩歷史的繼續。

(ii)一般來說,舊約和福音書都包含敘事史,比喻,律法、末日災難、神跡等。

(iii)舊約所盼望以及先知所預言的都在基督裡得以實現,福音書將這些記錄了下來。不論怎樣,就題材而言,我認為“福音是一個獨特的體裁”。

2.文學結構和特點。三本福音書(馬太、馬可和路加)被稱為“對觀/符類”(字面意思:一起看,看起來相似)福音,因為他們包含了相似的材料,而約翰福音卻完全不同。

福音是由短小的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都關於耶穌;有些故事互相聯繫,組成更大的故事;所有的故事組成一個大的故事。因此,當閱讀福音書的時候,問你自己:

a) 這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關於耶穌的什麼?

b)根據上下文的背景,作者在這個更大的故事(也就是這些小故事的集合)裡面告訴了我們什麼?

以路加福音10:25到11:13(參考Duval and Hays, Grasping God’s Word, 248-249)所記錄的一系列小故事為例…

a)路加10:25-37講述了一個想得到永生的律法師的故事。

這一互動的背景開始于律法師對耶穌的提問“我該做什麼才可以得永生?”(10:25),他接著問了第二個問題:“誰是我的鄰舍”(10:29)。耶穌用了一個關於“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比喻(10:30-35),回答了他想要顯明自己有理的第二個問題。

我們從這個故事能夠學到的神學原則是:

(i)我們的鄰舍是任何有需要的人。

(ii)愛鄰舍不受種族、地域、財富以及民族的限制。

b)路加10:38-42記載了耶穌到馬利亞和馬大家裡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學到的神學原則是,有的時候我們過於忙碌為主做工,卻忽視了與他之間的關係。

c)路加11:1-13記載了因著門徒要求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11:1),耶穌教導如何禱告。我們從這裡能夠學到的神學原則是…

(i)禱告的直接物件是神(父),禱告是對神的敬畏的表達(11:2)。

(ii)禱告包括了請求神供給我們每日的需要,原諒我們的罪債以及請求神保守我們遠離試探(11:3-4)。

(iii)我們可以大膽地禱告(11:5-8)

(iv)禱告是對父神的信靠,我們要求的時候回答我們,尋求的時候引領我們,敲門的時候給我們開門(11:9-10)。

(v)作為一位愛我們的父神,神願意賜予我們禱告的請求(11:11-13).

貫穿這些獨立但在神學和主題上有聯繫的小故事的共同線索是“關係”。

a)路10:25-37 愛以及服事那些有需要的人(也就是我們的“鄰舍”),不論他們是誰以及我們對他們有怎樣的偏見。

b).路10:38-42 永遠要把你與耶穌之間的個人關係、對耶穌的全心投入放在宗教活動(事工)之前。

c).路11:1-13 在禱告中與神交流是一個美好的特權,表達了我們對神的愛以及我們依賴於神供應我們每日的需要。

結語

我希望這篇關於福音書講道的介紹性的文章,對你理解“福音體裁—它的文學風格、結構和特點”能夠有幫助。下次我將繼續這個主題,提供一些關於解釋的提示和原則,將幫助你進一步理解和傳講福音故事。

II.加強聖經化領導
“和好的職分,第三部分:神百姓的和好” (哥後. 6:1-6:10)

我們繼續研究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精彩牧養指導。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過的這一系列文章如下所列…

哥後2:14-3:3,事工中有信心

哥後4:1-16 真實事奉的本質:

第一部分,資訊的本質,哥後4:1-6(2012夏)

第二部分,事奉的本質,哥後4:7-16(2013夏)

哥後4:16-5:17,事奉的動力

第一部分,我們將來的轉變,哥後4:16-5:9(2013秋)

第二部分,我們在神面前交帳,哥後5:1-13(2014冬)

第三部分,基督舍己的愛,哥後5:14-17(2021春)

哥後5:18-7:16,和好的職分

第一部分:所有人的和好,哥後5:18-21(2021夏)

第二部分,神百姓的和好,哥後6:1-7:16

1.呼籲神的百姓與神和好,哥後6:1-2(2021秋)

2.呼籲神的百姓與神的執事和好(6:3-7:16).

a)基於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 呼籲和好,哥後6:3-10(2021秋和2022冬)

b)基於一個牧養的心,呼籲和好,哥後6:11-7:16(在接下來的版本中)

在本刊的上一期雜誌中(2021秋,41期)我們完成了對哥林多後書6:5的學習,第二部分進行到一半:“基於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呼籲和好。”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工值得稱讚,因為

(i)忍受身體上的苦難(6:4-5)

(ii)持守道德標準(6:6-7)

(iii) 忍耐矛盾的現實(6:8-10)

上一期中,我們探討了(i)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忍受身體上的苦難,這次我們要學習…

ii)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持守道德標準(6:6-7)。道德標準有利於識別和確認一個值得稱讚的“神的事工”(6:4。保羅的事工在道德上展現了 廉潔、知識、恒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這些道德標準在適當的例證和支持下,成為值得稱讚的事工和事工的特徵。作為神的執事,使徒保羅克服了各種身體上的苦難(6:4-5),保持道德標準, “在各樣的事工表明自己”(6:4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些使事工值得稱讚的道德標準…

廉潔”(6:6a意味著,我們作為神的僕人,堅持和踐行聖潔的生活,以持守我們的道德標準。我們要活得無可指責,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正當地使我們喪失信譽。我們是正直的人。這顯然是使我們的事工值得稱讚的根本。

知識”(6:6b指的是我們的理解,尤其是對屬靈的事的理解,堅固我們的事工。我們道德和行為的標準必須建立在對神真理的理解上。

恒忍”(6:6c。事奉需要很多的耐心,尤其是對那些反對我們,愛辯論卻沒有堅固的聖經基礎的人。保羅在這裡就面對哥林多教會那些批評反對他的人。他深知耐心的考驗。

.恩慈”(6:6d是基督的憐憫、恩典和溫柔。當保羅在身體上遭受反對他的人的苦待時,當他在情感上遭受那些認識他、本應更好地對待他的人的傷害時(比如哥林多教徒),耐心和恩慈無疑使他能夠適當地處理和回應這些問題。有人指出,耐心是被動的,恩慈是主動的(P. Barnett, cited in David E. Garland, 2 Corinthians, 308)。難怪這兩個道德品質涵蓋了保羅在任何環境中的表現,不論是面對福音敵對者的反對和逼迫,還是面對神百姓的批評和拒絕。他效仿了耶穌的榜樣,“他被罵不還口,被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托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前2:23)。

聖靈的感化”(6:6e。有的人認為這裡指的是人的靈。但相反的是,聖靈常常與聖潔、耐心、恩慈、知識等聯繫起來(參考羅14;17;15:13;哥前12:8;加5:22)。畢竟,是聖靈使我們能夠有這些道德品質。保羅一定是靠著聖靈的大能才具備這些聖靈的果子。

只有“被聖靈充滿”的人才能充分地表現出恰當的道德標準(弗5:18),他們靠著聖靈的能力生活和事奉神。實際上,接下來“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以及“仁義的兵器”進一步說明了保羅在這裡指的是聖靈,他作為神的使者賦予我們能力,使神的執事能夠活出這些行為品質。

無偽的愛心”(6:6f。真實的愛是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的另一個組成部分。真實的愛是沒有虛假的愛、不偽裝的愛。實際上,保羅心裡可能有一個鮮明的對比,想到哥林多教會對他的愛是虛偽的、有條件的、偶爾的。

真實的道理”(6:7a,經文。保羅也有可能指的是所說的真實的話。但是有可能保羅在這裡指的是神的話,神的話就是真理,也闡明真理。

神的大能” 6:7b。正如一個在事奉中持守道德標準的牧師,靠著聖靈的能力,就是“神的大能”,能夠以模範的道德方式行事。我們自己完全沒有能力在事奉上為神活出模範的生命。我們只有被“神的大能”驅使,“靠著聖靈”行事,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到。(參考羅1:16;15:19;哥前1:18;2:4-5;帖前1:5)

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6:7c。我們不但靠著神賜予的能力來事奉,而且在我們事工的屬靈爭戰中,神保守我們,他賜予我們屬靈的“仁義兵器”“在左在右”似乎指的是,在任何情況下神都保護我們,不論攻擊從哪而來,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攻擊出現,也不論是什麼樣的攻擊,不論我們是面對“榮耀”“羞辱”“惡名”“美名”(6:8).

因此,保羅就這八個道德標準對比了真正的執事和騙子,也就是批評他的假使徒。福音真正的執事持守他的道德行為和標準,毫不動搖。

所以,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被人所知,通過它(1)忍受身體上的苦難(6:4-5);(2)持守道德標準(6:6-7),以及…

(iii)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忍受矛盾的現實(6:8-10)。在這裡,保羅描述了9個矛盾的狀況,通過這些情況,他堅持不懈,而他的事奉仍然是值得稱讚的。靠著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以及神仁義的兵器作為他面對攻擊或者防禦的武器,保羅能夠面對任何的環境,不論是真的還是假的,不論是讚美還是反對,不論是鼓勵還是不鼓勵。

榮耀、羞辱、惡名、美名”(6:8a。保羅當然知道,忍受對他本人以及對他事奉的各種不同的評價和報告是什麼滋味。前一分鐘,人們跪倒在地,把他當作神來崇拜;下一分鐘,他們就要用石頭打死他(比如在路司得,徒14:8-9). 有些報導稱讚他的事工;而其他人則懷疑;有些報導純粹是邪惡和歪曲事實;而有些報導是好的。 但是,無論別人尊崇他或羞辱他,稱讚他或說他壞話,保羅都在事奉中忍耐,因為他要得神的稱讚。

列表繼續,這裡有兩個對立的悖論—也就是別人如何看待他和他實際是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對立…

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8b。儘管他的敵人認為他是個騙子,儘管哥林多人認為他說的不是真話(比如哥後1:17-20),但實際上保羅用愛心說誠實話。其他人(可能是假使徒)可能認為(和指控)他是個騙子,引導人們走彎曲的道路,但事實上保羅教導的是真實的。因此,不要讓他人的指控妨礙了你的事工。

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6:9a。雖然保羅並不爭取名聲或者公眾的讚譽,但毫無疑問他很有名望,雖然可能並非通過直接的接觸。更具體地說,那些與他不親近(或反對他)的人並不真正瞭解他牧養的心和正直的性格。在這個程度上說,他“不為人所知”。而且,他也不是那種輕易表露內心想法和感情的人(像他在使徒書信中一樣)。但是對那些他親身牧養的人來說,他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動機,他的資訊,他的道德,他的原則,他生活的方式,他對神的忠誠,他對福音堅定的宣傳都是人所共知的。

現在對立的悖論轉移到互補的悖論

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6:9c。死亡在保羅的事奉中一直都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現實—這是一種職業危險。這是他所面對的苦難的結果(哥後4:8-10;徒11:24-25;16:19-26)。這也是活在“與基督一同受苦,效仿他的死”這樣的關係中所面對的現實(腓 3:10; 哥後 4:11)。

“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6:9c。保羅把在事奉中所經受的苦難、反對和逼迫看做是神對他的“管教(和合本譯為“責罰”)”(哥前11:32;來12:6)。 神使他經歷這些試煉,雖然是嚴厲的,卻沒有死。在這段經文中,保羅似乎是在引用這些極端的經歷,說明籍著這些經歷,“值得稱讚的”執事們以他們鮮明的基督式的反應證明了他們是誰。他們把這樣的環境,看做神的管教之手,為要叫他們得益處和成長。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6:10a。儘管保羅積極地看待生活和事工,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憂愁(比如哥前2:1-3;羅9:2;腓2:27)。但是他能夠在面對憂傷的時候,在基督裡仍然有不可動搖的喜樂。

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6:10b。保羅靠做帳篷為生。毫無疑問,這樣的工作並不能使他富有。傳講福音也不能使他富有(哥後2:17;4:2;腓4:12)。事實上,他選擇貧窮是為了不負債或者不成為任何人的負擔(哥後11:9;12:6),是為了不使福音受損(徒20:33-35)。但是通過他的事工,他卻使很多人屬靈上富足(哥前4:8;哥後1:6)。

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6:10c。儘管保羅貧窮,但是他並不是在叫屈。他在基督裡樣樣都有。他是富足的(腓4:12)。

結語

保羅描述一個值得稱讚的事工和執事的目的是為了“免得這職分被人誹謗”(6:3)。值得稱讚的事工能夠承受任何人的審視之光,因為這樣的執事能夠在各種困難和壓迫的環境中表現得令人欽佩,例如忍受身體上的痛苦(6:4-5),持守道德標準(6:6-7),以及忍受矛盾的現實(6:8-10).。

由此看出,保羅把真誠和值得稱讚的執事與那些不誠實和欺詐的執事做對比。正如一位評論員所說,“保羅認為福音因著那些貪婪、誤會、無知、傲慢、憤怒、粗魯、無情、虛假愛人的執事而受損,他們結交那些他們認為在某些方面對他們有益的人。這樣的執事既沒有聖靈也沒有神的大能”(David E. Garland, 2 Corinthians, 310)。

希望我們被這次的學習鼓舞,使我們的事工無可指摘,我們自己行事為人能夠榮耀神。

III. 講道大綱

題目:像基督學習,做有影響力的基督徒,第一部分(太5:13)

主題:有影響力的基督徒是那些為了神的緣故對世界做出改變的人

要點 1:當我們為神而影響世界時,我們完成我們的使命(5:13a)

你們是世上的鹽

1a.我們要在這個墮落、走向死亡的世界裡有賜予人生命的影響力。

(i)…通過抵擋罪的侵蝕保守世界

(ii)…通過從罪的感染下淨化世界

1b.我們要在一個不道德和沒有信仰的世界裡成為一個明顯的影響者

(i) …在不失去我們身份的前提下滲透這個世界

(ii) …在不讓人反感的前提下調節世界的口味

要點 2. 如果我們在世上成為對神無用的,我們的使命就失敗了(5:13b)

“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殘踏了”

2a.如果我們失去了神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的目的,我們就會變得無用

–也就是像鹽一樣“失了味”

2b.如果我們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在神裡面的價值,我們就會變得無用

–也就是變得“對什麼都沒有好處”

Related Topics: Pastors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