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第1章 书的导引(约1:1-18)

约翰福音的导引(prologue)是全书的主题及内容的简介。在简短十八节经文内,作者将基督的神性与人性,及世人对他拒或受的态度,以优美精练的文笔表现出来。作者以这首十八节的引言作全书的中心主旨,然后加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阐释。

I. 「道」与神(约1:1-2)——「道」的真相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A. 「道」的永恒(约1:1上)

「道」是什么?这是信徒常受困扰的问题。「道」是基督的一个代名词。当约翰引用「道」这字,并没有多费唇舌向读者解释,他似乎假设读者对这「道」字的理解已不困难,因为这是旧约与当代(希伯来文与希腊文)惯用的词汇。这字对当时的读者(犹太人及外邦人)并不陌生。但究竟「道」是什么?「道」(logos)原文的基本意义就是「言语」。「言语」是一个代名词,是「心思意念」的表达。「言语」与「思念」是一致的,人的言语就代表整个人,所以神的言语就代表神的整体。

在旧约中,神以「言语」(debar)创造天地(创1:3;诗33:6;来11:3),也以「言语」代表他的心意(如诗119:3、9)。因此,「言语」可代表神的能力或旨意,即代表神本身。但这仍是旧约一种文词的表达方式。

在新约时代据希腊哲理,「道」一字含有:「智慧或理智」、「公义」、「言语」、「渊源」(如「能源」或「物源」)等意义。希腊哲士以「道」代表宇宙界所蕴藏的智慧或奥秘。所以约翰选用这字来代表基督,是很聪明的。因为「道」字对犹太或希腊思想具有代表创造及管理的能力与智慧,亦是代表神15

在第一世纪末期,希腊异端诺斯底主义已由初兴、茁壮而进入茂盛时期,他们称「神」为「道」(logos)。这观念源自希腊哲学鼻祖以弗所学者Heraclitus(534-475BC)的着述中。在新约时代,他的思想论说由斐罗(Philo, 20BC)

发扬光大。但诺斯底主义的「道」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与原则,而非具体地指神。他们的神是智慧、能力、原则,不能具体地显露出来。

约翰在这里将logos转借来使用,很有心思。一则此字可以代替神的名字,信神的犹太读者及外邦读者一看便明;二则他又赋予这字与神同等的地位,使信诺斯底派的读者也得再三思考logos是神的一部份。

这「道」在「起初」便存在了。在时间开始之先,「道」本已有了。约翰非说在时间的开始,「道」便开始。他只说,在永恒、在时间开始之前,就有了「道」,表示「道」不受时间约束。William Temple称:历史之前,宇宙根源之先,道已先存了。

B. 「道」的本质(约1:1下)

约翰指出「道」的永恒后,用了两句极巧妙的话解释「道」的本质:

1. 「道」与神同在「道」是永恒的,因在时间之先便有了他,而「道」是在神「面前」的。「面前」(pros,中译作「同在」)

这句原文可译作「在神面前」(如太13:56;可6:3的用法),表示道与神同时存在的,又与神同本质的。

2. 「道」就是神「道」与神同等,是因道在本质上与神完全相同,道是神的一部份(参5:18),在本书中,「道」的工作与神的工作也相同(参5:17)。

C. 「道」的结论(约1:2)

约翰总结并归纳「道」的真相。「道」在太初前已有,在时间的起始前已存在,在本质上与神同时同等同质。

II. 「道」与创造(约1:3)——「道」的工作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时间的开始就是创造的开始(诗33:6;来11:3)。创造也是因「道」而成的。神向人第一步的启示就是他的创造,藉此叫人认识万有的来源是神。

从正面言,所有被造的都从「道」而来(参林前8:6;西1:16-17)。从反面言,没有一件被造物不是从「道」而来。作者以正反两方面建立一个牢固的结论。

III. 「道」与世界(约1:4-13)——「道」的遭遇

上文作者将「道」与神连在一身,再将神与创造接在一处,现今又将「道」与创造的高峰—人类—放在一起。这样,「道」与人便产生关系,那是造物主与被造物的亲密关系。本段论及「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的遭遇。

A. 「道」与生命之光(约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生命在「道」里面。一言指出,万有生命的源头就是神。

然而「生命就是人的光」,「光」是神的代名词(参约一1:5),「生命是人的光」就表示人生命之源是神,故此「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是人的光」像副对联,上下联对称,上联强调生命的来源是神,下联强调生命活动靠神。

B. 「道」与世人(约1:5-13)

1. 光与黑暗(约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道」是永生,是生命之光,是世人最需要的。可惜「光照在黑暗里」,即光来到世上工作时,世人却不接受他。黑暗固然不会明白光,也不胜过光。

这节经文可说是全书的心脏、中枢,以后书内故事的发展主要是说明光在世上的遭遇。

2. 光与施洗约翰(约1:6-8)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当光在世上时,有从神而来的施洗约翰为他作见证,「叫众人因他(约翰)可以信「他」(补字,指「光」)」。

作者小心翼翼地将施洗约翰的工作与光的工作对比得很鲜明:约翰光=「道」历史人物从神而来受差而来为光作见证因他可以信(信仰的介绍人;约翰是仆人)

太初有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是人的光(是真光,1:9)

他(信仰的对象;光是主人)

3. 光与自己的人(约1:9-11)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生在世上」原文「来到世上」中文圣经将之译作「生在世上」有点不正确:因这译法暗指世上每人都曾有被神之光照亮的经历,原意指光是真光,来到世上,照亮一切的人(如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表示自从光来到世上后,世人可以接受真光了,可惜事与愿违,世人摒弃这光。

原来1:10-11是一对句:「光来到自己所造的世界,世界却不认识他;光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自己地方」是中性名词,指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人」是阳性词,指自己的同胞。

4. 光与接待的人(约1:12-13)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凡接待光者,就是信他的名。「名」是个代名词,代表整个生命,整个人。(如约15:21;17:26;徒4:12)。

接受光的,光就赐他们权柄成为神的儿女,这是神的工作,称为从神生的,非从肉身(血气、情欲、人意)生的。作者在此没有说明怎样是从神生的,后面在记述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时,才详细解释。

IV. 「道」与历史(约1:14)—「道」的开始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A. 「道」与降生(约1:14上)

在「道」成肉身前,神对世人的心意是透过旧约制度显明出来的。现今作者指出「道」进入人的历史里,带给人一个新的制度,而藉此叫人更能明白神的心意。于是「道」从永恒进入人类历史中(暗驳当时盛行诺斯底主义分支的「幻影说」),采用肉身的形状彰显他的永恒。「住在」(原文eskenosen意为「帐棚」,从此字演变为Shekinah字,意为「主的荣光」,参申12:11)「我们中间」(狭指以色列国,广指世人),充满恩典与真理。「恩典与真理」的结构称「重言法」(hendiadys),意即「恩典的真理」16,这是说「道」在世上所彰显的是恩典的真理。真理对作者来说从不是抽象的哲学观念,而是具体的,可接触、接受的。

B. 「道」与作者(约1:14下)

作者与当时的人曾看见「道的荣光」(指「道」在世上工作的表现,如约9:3),那是父(神是父的观念在此书首次出现)独生子的荣光。「独生子」(monogenous)并非指父子血统方面的关系,而是指「特殊」之意(这词在路7:12;8:42;9:38指「独生子」;在来11:19的以撒也译作「独生子」),可见主降世带有独特的目的,他的身分是独特的,其工作亦然。

V. 「道」与旧约制度(约1:15-18)——「道」的超越

A. 「道」与约翰(约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施洗约翰是旧约制度里最后一位先知(太11:13;路16:16),他为开始新时代的「道」作见证。「道」是在他后来的(以在世年日计),但却在他以前的(从永恒角度计)。

B. 「道」与作者(约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施洗约翰见证「道」的人性(后来)与神性(以前),今作者加上他自己的见证,那是他自己的经历。他领受了从「道」而来丰富的恩典,恩上加恩的丰满。恩典与真理(约1:14)是新时代、新制度的特征(非说旧制度没有恩典真理,参出34:6)。

C. 「道」与旧制度(约1:17-18)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律法(代表旧制度)是藉摩西传的,而新制度却由「基督」(这名词在本书中首次出现)而来。「道」的名字、耶稣在这里初次「亮相」。

全书的导引在1:18中达至高潮:人从来没有看见神,只有父怀里之子将他显明出来。神在旧约里曾有不同临格(theophany)的显现,但那些只是他瞬间的事,现今神的独生子将他完全显明出来(「显明」exegeonai意为「演出」,像演戏式的,参路24:35同字译作「述说」),叫人接受他,也叫人无可推诿(这就是全书的主旨,参约20:31)。

结论在书内的引论中,作者很审慎地引证基督的本性、超越及在地上时的遭遇:(1)他本性是神。(2)他超越摩西及施洗约翰(代表旧约制度)。(3)他被人拒绝,也被人接受。


15William Temple, Readings in St. John's Gospel, London, 1974, p. 4引自L. Morris上引书第123页。

16E. W. Bullinger,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Bible, Baker, 1968r, p. 663. A. Plummer称那「和」字是「下释上」的用法(epexegetical use),见A. Plummer上引书第74页。两见解名目不同,但意义一致。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