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第六課 神話語充滿的生命

發展基督的心

引言

聖經是基督徒的資料集、他的生活手冊、他路上的光、並他信心和行事的指標。聖經是神的話語 - 他特別的啟示,人們需靠它洗淨和指引路途。作為神對人的啟示,它教導人各種有關生死的事物,是除了藉著這很特別的啟示,人們絕對無法學到的。保羅於林前 2:9-10 如此宣告。林前 2:9-10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10 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詩 119:9-11 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10 我一心尋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11 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這啟示包括各種事物,例如有關神的三一性這真理(他的本質、個性、旨意和計劃);有關人(他的本源、組成、墮落、犯罪和需要);有關物質世界、其作為創造者之受造物這真正本源、和其將來的得贖;有關撒旦和世界上的罪惡力量;有關神拯救人的計劃,即透過信靠他兒子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從罪的刑罰、勢力、和在將來從其存在得蒙拯救);有關聖靈的位格和工作;和有關將來之事的事物。由於人有其限制、按本性其靈命是瞎的、其屬靈狀況是身在罪中,如已逝世的 Dr. Lewis Sperry Chafer 言,聖經是一本人想寫卻不能寫、即使能寫也不會願意寫的書。

由於聖經有這些特質和影響,它是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書。留意下面的經節取樣:太 5:18-19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19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提後 3:16-17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17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彼後 1:18-21 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19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20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1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基督徒不可只認識他們所擁有各本聖經的實物,更要認識聖經本身。細心地得知它的價值很重要,因這能推動他們使用它 - 合適地按其特點、目的和來源使用它。由於屬靈明慧、信心、行事和順服神是有賴聖經,有關聖經的教義(聖經學)是一個人所能知各樣聖經教義中最重要之一。

大衛這樣寫:「我要向你的聖殿下拜,為你的慈愛和誠實稱讚你的名;因你使你的話顯為大,超乎你的名聲。」(詩 138:2,本人的強調)(譯按:斜體部份依和合本小字,以合原著所引英王本 KJV )新美國標準譯本( NASB )將此節後半譯作「因你按著你所有名字使你的話顯為大」(中文譯者直譯)。新國際譯本( NIV )譯作「因你使你的名和你的工作超乎萬事」(中文譯者直譯)。

「按著」或「超乎」(英王本 KJV )代表了希伯來原文中動詞 gadal 的 hiphil 字根(譯按:此為希伯來文文法中有關時態的專詞)和前置詞 al 。這一般意指「超乎」,就如英王本所譯,但上一段三種譯法均有可能。不論我們採納哪一譯法,經文是在宣告神的話語對於認識和敬拜他均為重要。認識神(提述神的名包括認識神)有賴認識神的話語。正如有時人們說:「一個人的名聲取決於其言辭」,同理,神的名和認識神是有賴他話語的真確、忠實和準確,還有人對聖經的認識。讓我們記著這點,進而思考聖經是甚麼。

聖經的屬性(詩 19:7-14)

詩 19:7-14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8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9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10 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11 況且你的僕人因此受警戒,守著這些便有大賞。12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13 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14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

它是神呼出的:神所默示的啟示

以下資料展現聖經(作為神所默示的啟示)為自己所作之見證。這是人類需要聽的見證,但假若有人不願聽它 - 確有很多人不願 - 他們不單忽略聖經的見證、「辯方」為自己作的證言,他們更忽略了其他極有份量的、支持聖經見證的證據。

這些證據包括聖經探之不竭的深度;它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奇妙的連續性;它在全球的流通量;聖經在道德上的純全;它對展示真理的不撓忠誠、和對隱諱聖經中英雄之犯罪的堅決拒絕;它對歷代世人的適切性;考古學的見證;預言的實現;它不單改變個人、更改變全社會的常存力量;和它面對人們一再嘗試毀滅或詆譭它的攻擊中得蒙保守和存留。

這些在我們比較聖經和所有其他古舊著作的保存時將特別重要。73

主耶穌是對聖經作為神的話語之真確性最偉大的見證。他的見證為何是如此重要?因為神藉復活確認和證明了他是其神聖兒子(參徒 2:22-36、 4:8-12、 17:30-31 和羅 1:4)。基督清楚肯定了舊約的權威並應許了新約。

留意基督教導了甚麼關於舊約:

  • 它具權威(太 22:43 )
  • 它可靠(太 26:54 )
  • 它是終極(太 4:4, 7, 10)
  • 它充足(路 16:31)
  • 它不滅(太 5:17-18)
  • 它整全(路 24:27, 44)
  • 它清晰(路 24:27)
  • 它乎合歷史(太 12:40)
  • 它乎合(科學上的)現實(太 19:2-5)
  • 它無誤(太 22:29、約 3:12、17:17)
  • 它不被廢棄(約 10:35)74
讓我們記著這些,進而看看「辯方」為自己所作的見證。在任何公平的法院,辯方都有得到代辯人和辯白的權利。
    默示的事實
提後 3:16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聖經之全部都是默示出來的,默示字面上解作「神所呼出的( qeopneustos )」。我們可將句子譯作「聖經都是神所呼出的」。這意指默示的方法和來源。我們的英文字「 inspire 」帶有吹氣進某東西之意。可是,上述希臘文字卻教導我們說神呼出了聖經。雖然神用人類作者記錄他的訊息,聖經的來源仍是神,他藉人類作者將其呼出。神用他們的詞彙、經驗和個性,但神是終極來源,他們不過是人類工具而已。以下我們談到「如何默示」時會再說更多。
    默示的範圍和本質
聖經之全部、整部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是神所默示和有益的。這意指默示的範圍和本質。它全部都是由神默示。神學家一般稱這為完全的( plenary )默示。詩 119:140 你的話極其精煉,所以你的僕人喜愛。

詩 19:7-9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8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9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綜合而言,整本聖經是「真實的、煉淨的、完美的、確切的、正直的、精純的、潔淨的、比金更令人渴求、比蜜更甘甜」。這些描述意指聖經字句上的、完全的和無限的無誤性,和其不能被廢棄這特性(參林前 2:9-13)。留意在以下經節中,論據是如何繫於一字之上(在加 3:16 中「那一個子孫」是單數;在太 22:31-32 中「是」為現在時態)。太 5:17-18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18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約 10:35 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稱為神......

加 3:16 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

太 22:31-32 論到死人復活,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嗎?32 他說:『我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就默示的真正性質、和歷年衝著默示這真理的攻擊, Ryrie 這樣寫:雖然很多神學觀點都說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可是它們對「默示是甚麼意思」沒有多大共識。有些人著重聖經的作者、另一些著重讀者。有些人將默示連於聖經的整體訊息、另一些連於其思想、更有一些連於其字句。有些人認為默示包含無誤性,很多人認為不然。這些分歧令我們需要精準地陳述這聖經教義。過往人們只消一句話:「我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就足以確認全個默示的教義。但當有人認為默示並不包括聖經文本的字句,我們就得說:「我相信聖經是神所逐語默示的」。要反駁「默示不延伸至聖經所有部份」的教導,我們就得說:「我相信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逐語默示的」。然後又會有人不認同聖經是完全正確,令我們必須說:「我相信全部聖經都是不能被廢棄、都是神所逐語無誤地默示的」。可是之後就有人將「不能被廢棄」和「無誤」限制至有關信心的事,而非包括所有聖經記載的事(包括歷史事實、人物譜系、創造世界的記述等等),令我們必須加上「無限的無誤性」這概念。加於最基本的論述的每項詳情都因錯誤的教導而起。75

    默示的價值
由於整部聖經是神所呼出,是一位全智、全知、全能、慈愛的神的作品,使徒保羅繼續指出整部聖經在四件事上均為有益:提後 3:16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1) 教訓 - 「教訓」在希臘文中作 didaskalia ,解作「教義」或「教導」。它既可用作表示行動(即「教導」這行為)、也可帶被動的意思(被教導的東西,例如教義)。在教牧書信中,保羅用它表示教導的行動(提前 4:13, 17;提後 3:10),也用它表示被教導的東西,例如「純正的道理」(參提前 1:10; 4:6, 16; 6:1, 3;提後 4:3;多 1:9; 2:1, 7, 10)。這些經文很多都顯明我們的教導必須乎合純正的道理,這在多 2:1 特別明言了。教義若要純正,它就必須乎合神默示的話語。終極而言,教導或教義 - 教導的內容 - 意指神就世人永恆和豐盛之生命設立的基要原則,是生命賴之建立的基本、基要。

(2) 督責 - 這在希臘文中作 elegmos ,解作「試驗、定罪、責備」。 mos 詞尾表明這是個被動態的名詞,重點在「聖靈透過神話語令人知罪的工作 - 透過暴露人在真理中在個人層面上令人知罪」這過程之結果。我們可將 elegmos 和另一希臘文字 elenxis 相比較:後者是個主動態的名詞,重點在責備或暴露人們過錯之過程。在信徒的生命中,兩者均需不斷存在。可是,目的不單在其過程。目的在結果 - 個人層面上的知罪。如一盞燈光,聖經督責我們、暴露我們於「自己在生命中跟神、跟他人(例如在家庭、教會和社會內)所有關係如何多方違反神的計劃及原則」之前。當我們被督責、經歷為過犯被責備時,我們每人就面對一個很重要的決擇。我們可走向神,回應他的更正和訓練、或是反叛抗拒。假如我們抗拒,那麼神作為父親就會管教我們,令我們歸向他。

(3) 使人歸正 - 這在希臘文中作 epanorqwsis ,意指「使正直、使正確」。它強調聖經重整人生命的本質和能力,重點在神話語較立刻的工作,就是令我們腳步走回正路。詩人這樣寫:「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詩 19:7 上)

(4) 教導人學義 - 「教導」是 paideia ,基本上解作「訓練、指示、管教」。這不是懲罰的意思,而是訓練和發展個性、能力、技巧等等的管教之意。這無疑是比較長遠的,意指發展信徒屬神性格、屬靈能力的真理,即帶來成長的真理和程序,如研讀聖經、默想和禱告。

    默示之目的
目標就是「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 3:17)在聖經啟示神的愛、眷顧和恩慈之際,它給予我們神的安慰和他的平安。但這永遠是在「使我們轉化成神獨生子的模樣」(羅 8:28-29)和「裝備我們過有善行的生活」(弗 2:10)的情境中。神安排了要裝備我們,為的是產生義和事工,而非自我沉醉。羅 8:28-29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29 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弗 2:1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提後 3:17 中譯作「完全」的字在希臘文中作 artios ,解作「合適、完整、有能力、充足,即是有能力應付各種需要」。「合適」是就一個過程的結果或心想的結果、即就心中目的而言。我認為過程本身已見於「裝備好了」一字(譯按:和合本只作「預備」易令讀者誤解)之中。關於這個字,留意以下三點:

(1) 「裝備好了」在希臘文中作 exartizw ,解作「裝備、完全添置需用、完全提供」,好像為長程旅途給車子或船添置所需一般。其實它過去用作描述裝備一艘拯救艇。76 我們可將它和(美國的)海岸防衛隊船隻及其船員比較。它們裝備得極精良以拯救遇險船隻。

(2) 「裝備好了」是個用作副詞的分詞,重點在成為「充足」、「有能力」或「勝任」的形式或方法。我們可將這經節譯作「使屬神的人因已被完全裝備好,得以有能力。」

(3) 最後,這動詞用了完成式。在希臘文中這通常看重之前行動或過程的結果。在上下文中,相關過程就是研讀、知道和應用神默示的話語,而結果就是透過靈命成長得著事奉的能力。

神將其話語賜給我們、和我們研讀知道神的話語,目的都是完全裝備我們,令我們成為完全勝任的神的僕人,在這黑暗、有需要的世界中作各樣善工,正如拯救任務中完全裝備好的拯救艇。

    如何默示
彼後 1:20-21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1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聖經中的經文,沒有像這彼得後書的經文般告訴我們那麼多關於默示的如何。雖然彼後 1 全不是探討如何默示,這第一章及其上下文中有四件要事,是我們應留意的。

首先是這經文之上下文和目的。由於神已藉其偉大寶貴的應許(即神的話語)給了我們所有關於生命和敬虔的事物,彼得寫信是挑戰讀者要殷勤,在他們認識救主上多結果子( 1:3-11)。換句話說,信心不能原地踏步;它必須成長。再者,彼得要提醒他們和我們,我們的信心不是立於浮沙般的、人們巧妙捏造的傳說或人類思想之上,而是建基於神在活著的話語(主耶穌基督)和寫下的話語(神預言性的話語)中的奇妙啟示,是我們需要細心留意的。彼後 1:12-21 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提醒你們。13 我以為應當趁我還在這帳棚的時候提醒你們,激發你們。14 因為知道我脫離這帳棚的時候快到了,正如我們主耶穌基督所指示我的。15 並且我要盡心竭力,使你們在我去世以後時常記念這些事。16 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17 他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8 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19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20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1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在確立這重點的過程中,彼得提到他看見基督登山變像的尊貴榮耀這個人經歷,他聽到天上來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16-17 節)但他繼續教導我們一些極其重要的事 - 在今天人們注重個人經驗甚至過於注重聖經,他的教導更顯重要。留意在第 19 節彼得寫:「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 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 才是好的。」我們要問:「比甚麼更確定?」是甚至比他看見基督變像的經歷更確定。如今彼得、雅各和約翰曾看見的已成了神話語記錄的一部份,就基督的位格提供了重要啟示。但要點是,我們的經歷無論有多真切,永不可比神權威的話語優先,因為後者更確定、不變和可靠。神的話語是我們的權威,唯有它能判斷我們的經歷、決定如何是有信心和該如何行事。

新國際譯本( NIV )將第 20 節譯得更接近希臘原文、更乎合上文下理、亦清楚表達出這裡要我們搜索出的真理。譯文是「你必須明白,沒有聖經預言是來自先知個人理解的,這點最為重要。」(按英譯直譯)這簡單地宣告了,凡先知所寫、凡我們在神話語中找到的,均不會是作者自己的意思或是人的看法。 16-19 節中探討的題目是使徒訊息的來源。它是人傳說,還是從神來的?第 20 節回答問題的第一部份。它不是從人來的。問題的第二部份見於下一節。留意 21 節中作連接詞用的解釋性「因為」。

第 21 節教導我們,神和人都參與在聖經的撰寫中,而所用方法令神不單是成品的終極來源,他更指導寫作的過程、保證了成品的準確性。人類作者主動地說出神的話語,他們不只是默書機器。為保障所說的話準確,人類作者被聖靈感動和帶動。「感動」是 feromenoi ,一個希臘文的被動態分詞,意指「被帶著、被負載著走」。在徒 27:15, 17 中,這字用作描述一艘靠風吹船帆帶動的船。

Ryrie 抓到這點的含義,並這樣寫:雖然水手們是富經驗的人,他們卻不能引領船隻,所以他們最終要讓風任其吹的方向將船吹至某地。該船如何被風驅動、指引或帶動,同樣,神指引和感動他使用的人類作者寫出聖經的書卷。雖然那風是令船航行的強大力量,水手們並非睡著和靜止。與此相類,聖靈是指引人類作者的指導力量,可是後者本身擔當了書寫聖經的主動角色。77 那麼,這經節就默示的「如何」教導了我們兩件事: (a) 人類作者的意欲從沒有指引過聖經的寫作和 (b) 聖靈作為啟示的終極來源確保了他們所寫的在各方面均準確。

    默示的寬度
彼後 1:3-4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第 4 節中提及「他...... 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很清楚,彼得在這兩節中是在探討神的話語。首先,經文中宣告了「神...... 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第二,生命和虔敬從認識神和主耶穌來,但此等知識是從神的話語(寶貴的應許)來。所以在精要上,這向我們指出神話語包含之事的寬度:「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

神固然沒有啟示所有他能啟示的東西,有很多事情他選擇了留給自己知道(申 29:29 ),可是聖經透過啟示神和我們主耶穌,的確包含了人生命和虔敬所需的全部東西。我們需要的都有了,沒有欠缺的。結果,聖經既為神默示的話語,以下各項均為真實......

它是活的、有力量的

在聖經這個屬性中,我們見到神話語能使人得生命和得力量,重生和改變或轉化人們生命,因它啟示神本身的智慧,又透過它的真實性將人帶進和神一個極重要的關係中。彼前 1:23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羅 12:2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來 4: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它是完美、無缺陷的

(1) 它無瑕疵、完全、純正、經煉,故此是真理、是真實的。 詩 19:7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 (2) 它不曾被玷污,是無錯誤的。 詩 12:6 耶和華的言語是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 (3) 它已被徹底試驗過,在試驗中找不到瑕疵。 詩 119:140 你的話極其精煉,所以你的僕人喜愛。 (4) 聖經宣告它本身無誤和不曾被攙亂的特質;它不曾被人虛構的說法和謬誤玷污。 詩 19:8-9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9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約 17:17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雅 1:18 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它是確切的、可信的

神話語的見證是確切的,即是可依靠、可信賴的,有內在的能力將神的智慧賜給愚人;賜給那些具小孩般開放之內心、不依賴自己人類智慧而走向神的人。詩 19:7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

它是正義(公義)的

作為神公義的啟示,聖經光照人,令他們和神有一合適關係。人就是為此種關係被創造。沒有甚麼能像透過神公義的話語認識他一般,令人心歡喜。詩 19:8-9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9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它重大、寶貴,
比金更貴重、比蜜更甘甜

在這些意象中我們見到聖經內在的價值。我們需要考察自己看事物的優先順序(輕重緩急)和對事物的追求。彼後 1: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詩 19:10 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它是神給予信心和拯救的管道

神透過聖經建立我們的信心;透過聖經、基督的位格和聖靈的工作帶我們進他生命的能力中。羅 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彼後 1: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詩 119:9-11 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10 我一心尋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11 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

它有不竭內涵

無論我們發掘神話語的豐富寶藏至如何深入,我們實在僅是抓著其表面而已。這點委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它是一位無限的神向有限的人所作的啟示。你沒有如此說過或聽過他人說麼:「你知嗎,我研讀那段經文已有多年了,但我是直至今天才看見那真理。」弗 3:2-8 諒必你們曾聽見神賜恩給我,將關切你們的職分託付我,3 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寫過的。4 你們念了,就能曉得我深知基督的奧秘。5 這奧秘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6 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7 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8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斜體是本人加上)

神話語的行動
(它做甚麼)

第一個意象:一把劍

劍的希臘文是 macaira ,指羅馬士兵所用、短和雙刃的劍。士兵使用這種武器不會失去平衡,也不易被敵人武器的衝刺傷害,因為它較易使用。

經文: 弗 6:17 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

來 4: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繪畫出的原則:

(1) 「我們面對戰爭或衝突」這事實:這是以弗所書第 6 章的重點。神的話語是我們抵擋所有仇敵時攻擊和防禦用的武器 - 世界充滿敵對神的影響力、肉體有很強的私慾、魔鬼有其邪惡計劃。在劍的意象中神告誡我們,沒有神的話語,我們三者都不能抵擋。聖經是我們的劍,是尖銳的、雙刃的劍,我們能有效、活躍地揮舞它,而不至像使用肉體的武器時一樣,失去平衡。主被魔鬼試探時,他多次用「經上記著說」(太 4:4, 7, 10)擋開撒旦試探的衝擊,這點很重要。

(2) 這意象亦繪畫出「聖經剌入人生命」:它繪畫出聖經「深深剌入、剖開我們最深處和供應我們最深入的需要(即靈魂的屬靈需要)」這能力。這就是來 4:12 的重點。聖經有能力處理我們根深蒂固的問題,包括罪疚感、恐懼或緊張、錯誤行事動機、怒氣和挫敗感;還有我們對個人重要性、意義及人生目標的需要。

我們面對的問題 - 使用這劍和有技巧地使用:

在弗 6:17 ,保羅說我們需要穿戴起我們的軍裝。意思是說我們要學習認識我們的劍,並在每天操練中學習如何使用它。

在來 5:12 ,作者要處理「忽視操練」這問題。這些信徒蒙拯救已有不短日子,本應已有能力教導聖經。可是,他們忽略了聚會起來聽取聖經,令使用聖經的技巧極之差劣。來 5:11-12 論到麥基洗德,我們有好些話,並且難以解明,因為你們聽不進去。12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

第二個意象:批判者、法官

經文: 來 4: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繪畫出的原則:

這意象教導我們說,神的話語是神給我們生命的個人化分析工具。它是個批判者,是判定善惡的法官。它告訴我們事情做得怎樣、我們在哪些地方錯了、為何犯錯、和如何改正。正如一名演員有批判其表演的人,聖經批判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我們的表現、我們的內裡生命和我們可見的行徑。

我們面對的問題:

我們必須作有耳朵聽的人,順服於神的話語就我們生命所作之判決。我們必須作順服的人,但如 John R. Stott 準確地指出:這世界在其悠長歷史中很少(假如曾經有過)見證過這種有意識的、對權威的反抗......可是今天新出現的,是反抗的世界性、和有時用以支持這反抗的哲學論據。毫無疑問,二十世紀已被捲進一個全球化革命......所有曾被接受的權威(家庭、學校、大學、國家、教會、聖經、教宗、神)都被挑戰。所有帶「建制」(即是已確立之特權或不可攻擊之權力)意味的事物都遭受審察和對抗。78 假如我們以神的話語作為指標,那麼質疑他人的話不一定是件錯事,甚至可說是路加在徒 17:11 鼓勵的。但若果我們不小心,則會被捲進時下的風氣,對傳講和教導神的話語沒感覺、沒反應。我們視它好像只是某人的看法一般,而我們會變得太被自己個人看法吸引和充滿。 Stott 繼續寫:如今所有人都有他自己的意見和他自己的確信,又認為它們和傳道人的一套一樣好。人們問(如非大聲,就是靜靜地說):「他以為自己是誰,可給我定下法律?」79 但要點是,該訊息(不論是在書上、卡式帶中、或從講壇來的)是否反映聖經真理?它是否建基於聖經和堅實的(按文法、上下文和聖經類推原則所作的)解經?還是該傳道人或教師誤用了神的話語?他有否犯下私意解經的錯,將個人想法加諸經文中以提倡他自己的一套?

第三個意象:一盞燈、光

經文: 詩 119:105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詩 119:130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箴 6:23 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或作:指教)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 繪畫出的原則:

燈的作用在於其「帶著光」的能力。在聖經中,光有三重用處和重要性:

(1) 行動上的用處:光這個用處強調光的行動。光能照明,讓人看見事物。光在我們生命中照耀以驅走黑暗,步步照亮我們前路或腳蹤。光使我們不被絆倒和撞著能傷害我們的事物。在這意義上,光保護我們。

(2) 知識上的用處:光這個用處表達出「真理」的概念,和錯誤、及瞞騙欺哄人的事物相對。我們是透過神話語的光得以認出和避開這被撒旦迷惑欺哄了的世界中各樣虛構說法異端。一個記者問一個途人世上兩個最大的問題是甚麼。那人回答說,「我不知道,也不關心。」記者回應說:「你說對了,你怎樣知道的?」

我們對神話語不清楚之處不單能傷害我們,假以時日它會帶來傷害。為甚麼呢?是因縱觀歷史,人們成了謊言(被當成真理而接受了的虛構說法)的受害者。信不信由你!謊言在合適情景說得夠多遍時,人們就會慢慢開始相信它。這些虛構說法是從哪兒來的呢?它們來自我們每天從文化環境接收的洗腦訊息,還有合理化的心態(這個字巧妙地形容我們如何經常瞞騙自己,好行自己的路)。

讓我分享幾個虛構說法:

  • 有個虛構說法,謂神喜悅我們有「宗教的模樣」 - 我們只需每星期在教會出現、唱幾首聖詩、點起一支玫瑰色燭光和擺出對傳道人的話有興趣的模樣。但主耶穌(他的生命與神的話語相混和)向法利賽人說話時引用以賽亞書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做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可 7:6-7)。
  • 有個虛構說法,謂我們可以忽略神的話語而仍然沒有問題。但神的話語說:「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來 3:7-8)作者向我們表明,假如我們不是每天聆聽神的靈,我們將被罪影響,心變得堅硬。
  • 有個虛構說法,謂試探是一些可見、一刻間的事物,誘使我們犯罪;而我們的能力在乎我們在那一刻怎樣做 - 真相卻是,勝過罪惡是建基於在信心、態度、靈命狀況和行事樣式都成長,這些要多個星期、多月、甚至多年形成。
  • 有個虛構說法,謂由於我們雖然聽見雷聽卻未見到神即時的烈怒,我們就是在遠離罪,可忽略屬靈上的做事優先順序。
留意下面事例:

由於流便和迦得支派想定居於約旦河東(可牧養牲口之地),摩西警告他們必須幫助國中其餘支派趕走迦南地的居民:民 32:23 倘若你們不這樣行,就得罪耶和華,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在加拉太書中,保羅這樣寫:加 6:7-8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8 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在傳 8:11-12 我們讀到這些字句: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12 罪人雖然作惡百次,倒享長久的年日;然而我準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 (3) 道德上的用處:在這個用處中我們見到光最終的產物是公義。在以賽亞書中神提醒我們:我們的道路不同於他的道路 - 不同是因我們的意念不同於他的意念。公義和道德實在不能存在於教義的真空中,一個人不在真理中認識神的地方,因為正是真理、聖經的光使我們得自由。

我們面對的問題:

除非燈被點著、用來指引人的路途或人生命的詳情(參太 5:14),否則它沒有用處。我們要成為他人的光,需以「自己活在神的光(聖經)中」作開始。我們必須認識如何用我們的燈。在我們研讀了它並願意應用它之前,聖經真的不能稱為我們的燈。這世界充滿黑暗,但神的話語這盞燈 - 神的真理 - 驅走世界的黑暗。我們應該留意保羅在以弗所書 5 章作出的警告和命令。他警告說,我們雖然是真光之子,但仍會十分容易就走在黑暗中。我們若想將自己生命暴露於聖經的光前面,需先有對神話語主動的回應和決心。耶 10:23 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腓 1:10 中譯做誠實的字在希臘文中作 eilikrinhs 。有人對這個字的來源和它是如何衍生出來提出疑問。其中一個說法是它由 $eilh (日光)和 krinw (審判)組成。它解作利用日光審判或看見,描述甚麼可在日光的審判前站得住。它意指一個生命毫無虛偽狡詐的人。於古時這個字用作描述購物者在市集中審察貨物的做法。古時商舖很黑暗,店員很容易就可用蠟或油漆將一件家俬或花瓶的瑕疵遮藏起來。因為有這做法,購物者會將貨物帶到日光之下,看看它是否沒有瑕疵、是否 eilikrinhs 。朋友,我們全都需要如此做。我們每日、每星期都需要將自己暴露於神之聖言的日光之下。腓 1: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第四個意象:鏡子

經文: 林後 3:18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雅 1:22-25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23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24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25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繪畫出的原則:

鏡子反射出一個人的樣貌。它反射出我們的影像。很幸運,除非一面鏡被扭曲或變了形,它不會說謊。聖經是一面完美的鏡子 - 它反射出真相、有關「我們是甚麼」的真相。一張彩色照片可能被這兒那兒地修飾以隱藏起一粒痣、一處疣腫、一條皺紋或一條疤痕,但一面鏡子準確顯出我們是甚麼。很幸運,聖經作為一面鏡子具有雙重意義、或是說雙重反射。

當一個小孩和父親站在鏡子面前,他看見自己和父親,他會希望在成長後變得似自己父親。父親的樣貌是個模仿對象。神的話語與此相似。它不單向我們顯明我們是誰、是甚麼,更顯明主耶穌 - 我們的榜樣和目標。但這唯有當我們學習注目於(神話語這面鏡子中顯出的)他和憑著聖靈而行才會發生。

我們面對的問題:

一如神的話語其他意象,鏡子必須被恰當使用,否則它不帶來甚麼益處。假如我們不用或誤用我們的鏡子,就會不能從神給我們更新和醫治用的奇妙禮物得益。我想起我美麗的太太每天在鏡子面前所的早晨奇跡。事實上,大家可想想假如大部份人不理會自己每朝洗面、刷牙、捲髮或稍為化粧之前在鏡中的模樣,他們會是怎麼樣子。

雅 1:19-25 的重點是,作表面的信徒,在神的話語這面鏡前只隨便看看自己,後果是我們所不能承擔的。我們每人極容易就會透過宗教活動的模式(好像上教會、參加主日學或花十分鐘閱讀每日靈修書冊)成為表面的信徒。從上下文說,雅各是在談及擁有一個活躍多產的信心,它帶來靈命釋放和在被改變的生命中實際展現出義。

留意在雅 2:21 雅各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雅各不是和保羅相抵觸。當保羅談及藉著信心稱義時,他是指在神面前稱義;但雅各是說在眾人面前稱義 - 實際證明和宣示與神真正相交,和僅有「宗教的模樣」相對。

「稱義」的希臘文是 dikaiow 。這個字有兩大用法。 (a) 它可解作「宣告、判定為義,或視某人為義」。在這意思中,它解作宣告無罪、控罪不成立。保羅是在這意思上用 dikaiow 或稱義的概念。由於基督的工作和藉著個人信靠基督,我們的罪已蒙赦免、罪的刑罰得以除去、我們在基督內被宣告或判定為義。 (b) 但 dikaiow 也可解作「顯示、表明或證實某人是公義的」。80這是雅各用該詞彙時的意思。讓我們記著這點閱讀雅 1:19-21 。

這處的主題是正面產生出神那樣的性格、實在的義或被改變的生命(藉相信我們在基督裡得著新而重生了的生命達成)。作為已重生、信靠基督的人,我們的生命應該是不同的。雅 2:1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雅 1:18 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但我們對活基督的信心若要主動支取他的生命(一致地以改變生命的方式支取,表明我們得稱為義),我們的新生命必須被帶進和神活著的話語一個合適的關係中。神的話語好像被栽種的種子,發芽生根、成長結果(另一個意象),帶來靈命釋放。這是 21 節的主調。

於雅 1:22-25 ,雅各告訴我們說,除非我們小心地使用神的話語帶來個人釋放和屬靈改變,否則我們是在欺騙自己,規避了(跳過)神的目標和計劃。

新美國標準譯本 NASB 中譯作「顯明」的是希臘文動詞 ginomai 的現在時命令語態式。它解作「成為」,意指一個「學習一致地應用神的話語」的過程。英王本 KJV 的譯文是:「但要作神話語的實行者,而不是只作聆聽者......」(譯者按英語譯出)「實行者」是 poihths ,是指按著旨意所作、有生產力的行動。

「不是只作聆聽者」字面上是「不唯獨是聆聽者」。「唯獨」在希臘文中作 monos ,意思是「沒有伙伴」。研讀聖經和宗教活動必須連結到應用聖經和產生出正面的義,不然就導致欺騙。

「自己欺哄自己」。「欺哄」是 paralogizomai ,來自 para :「在旁邊」或「挨近、過去」和 logizomai :「思想、料想、打量」。雅各警告說,我們的思想方式不可像是跟真理和其旨意或目的擦身而過、從而被欺騙。

我們如何欺騙自己?當我們在想及一件事情、而其反面方為真實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欺騙自己(參 26 節)。這樣,我們其實是在規避真理、註銷其旨意。聖經的旨意是帶來使人日益肖似基督的改變。假若沒有這種改變發生,那麼由於我們拒絕接受神的話語,撒旦詭計和世間欺哄就繼續騙著我們。我們受其影響,給欺騙得更深(參 27 節)。假若我們不在神的話語中深入地和持反省的心生活,那麼我們將被世界深深地影響、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究竟神的旨意是怎樣的?

  • 閱讀和聆聽神的話語,這應導致......
  • 反省,在默想神的話語時,沉思應導致看見我們和神的形象(從神來的啟示)。
  • 回應(對神的正面回應)應導致......
  • 生命重整(透過個人應用聖經,得到生命轉變和成果)。
可是
  • 得到啟示卻沒有充份回應(默想和應用)導致......
  • 反叛,這體現於誤解、欺哄、假裝、漠不關心和背叛等等。
又或是,我們面對其他可能性:
  • 死記式宗教 - 教條式宗教、機械地學會的宗教( 賽 29:13 )。這只不過是背誦規矩和條例、或是教義和命令。它看重固定的課程或公式和重覆,不顧及意義和應用。這導致:
  • 慣例式宗教 - 單單有宗教式習慣,履行宗教的態勢而沒有屬靈真實性。慣例式宗教是行在宗教上的公式之中,這公式包括禮儀上和記憶中的說法和概念。這種宗教沒有在屬靈與個人層面支取力量 - 在作神話語的聆聽者和實行者上失敗。這導致:
  • 枯萎的宗教 - 就是沒有出產。基本上沒有生產力的基督徒,他們終究會經歷神的管教。固然,枯萎的宗教可能是因徒有宗教外表的不信者屬靈上的死亡引致,就像基督在世上時的法利賽人(粉飾的墳墓,見太 23:27 )一般。它們外面給塗上白色,但內裡是枯萎和已死。這概念對屬世的基督徒亦適用,他們雖然已得救,卻沒有常在葡萄樹裡面(約 15 ),所以沒有出產。

第五個意象:雨、雪、水

經文: 賽 55:10-11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11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發他去成就:或作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

耶 17:5-8 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6 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見福樂來到,卻要住曠野乾旱之處,無人居住的鹼地。7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8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

弗 5:26 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 繪畫出的原則:

(1) 潔淨的意象:約 15:2 中譯作「修理乾淨」的字在希臘文中作 kaqairw ,字面意思是「潔淨」。它是用作描述修剪去無用的樹枝。請讀太 15:1-20 和 12:33-35 。你明白這個意象嗎?法利賽人於外在宗教活動上不遺餘力,但內裡卻是污穢的,因他們忽略神的話語這活水。這水能潔淨和用好東西充滿他們的心。詩 119:9 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

約 15:2-3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3 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聖經揭示我們在甚麼事上有錯,為改變提供合宜的推動力。但它亦透過在基督裡揭示的真理為我們提供改變的力量,如此將我們生命中的罪和世界的骯髒潔淨掉。

(2) 恢復精神、更新的意象:神的話語好像悶熱日子中的一杯涼水,令內裡的人恢復精神、得到更新。林後 4:16-18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8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3) 出產的意象:離開了神的話語,我們將恍如遊蕩在乾罕燥熱之沙漠中的一個人般。我們感到枯竭、耗盡精力和屬靈力量;因面對生命中各種壓力,又因無力量而感到自己在神看來一無是處,就給生命的熾熱燒乾。假若沒有神的話語引導和更新我們、恢復我們的精神和鼓舞我們,則我們全部最終都會為這世界無價值的表面事物消耗精力。

我們或許能贏得這世界的不少東西和其財富,或是也許願將生命花費在追逐這些東西上。但不管我們選擇哪一樣,假如神的話語不是我們生命的泉源,我們按神的旨意而言是在虛耗生命。若有神的話語作我們生命的湧流或泉源,我們就像耶 17:5-8 和詩 1:2-3 中所描述那信靠主的人一樣。耶 17:5-8 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6 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見福樂來到,卻要住曠野乾旱之處,無人居住的鹼地。7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8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

詩 1:2-3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我們面對的問題:

我們傾向像個在沙漠中的人,見到海市蜃樓就想著這是解決他口渴感覺的方法。與此相類,人們經常追逐他們以為能帶來喜樂和滿足的事物,又追求世界的玩樂、追求擁有各樣東西。這些都是海市蜃樓。撒旦佈置了這幻覺,人們因沒有好好在神的話語這湧流中札根,就上當了。這些人嘗試依靠自己的資源過生活,把自己丟進「人的解決辦法和哄騙」這(可說是)荒蕪之地。他們沒有學曉認清真正「喜樂」和單單「快感」的分別。

一個人可能從犯奸淫或苟合得到性快感,但他絕不會因此得到真喜樂。性苟合是如此,每種屬靈上的淫行(人和世界苟合,將耳和心轉離他們的神)亦是一樣。你是因活水的湧流得生的一棵樹嗎?抑或像一條不穩固野莧,因世間影響和試探而擺動不定?

第六個意象:食物、麵飽

經文: 伯 23:12 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

耶 15:16 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

結 2:8 人子啊,要聽我對你所說的話,不要悖逆像那悖逆之家,你要開口吃我所賜給你的。

結 3:1-3 他對我說:「人子啊,要吃你所得的,要吃這書卷,好去對以色列家講說。」2 於是我開口,他就使我吃這書卷,3 又對我說:「人子啊,要吃我所賜給你的這書卷,充滿你的肚腹。」我就吃了,口中覺得其甜如蜜。 繪畫出的原則:

(1) 維持、力量、忍耐:正如人需要實質食糧支持其健康和生命並給他力量,神亦將我們創造得需要神的話語這屬靈食糧來餵養和滋潤我們的屬靈生命。以下兩句經文印證這點。

伯 23:12 「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約伯宣告自己忠心地追隨了神的路,以回應以利法的指控。怎樣忠心地追隨神的路呢?是因他和神話語的關係。對約伯說,它一如生命必須的飲食。

耶 15:16 「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利米在遭受國家逼害之際找到力量,是因他不像其國家棄絕神的話語,而是熱切歡迎它,以至把它當成食物,又以它為滋潤心靈之物來享受。

這兩段經文顯示出生命得蒙神話語這資源的餵養和維持是如何必要:它令我們能夠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 - 神在我們每人生命高低起伏中的計劃和旨意。

在「神的話語是我們必須的食糧」這同一意象下,這些經節顯示出神的話語對推動我們作事、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並得著事奉的能力均極重要。依靠神的話語生活令我們得著必要的負擔、意欲和勇氣事奉,不會恐懼、不怕面對障礙,是因我們的耳朵因此能接收到神的聲音。聖經將我們和神的心拉近。

附錄一的短文解說結 2:8; 3:1-3, 14。

假如我們不依靠神的話語生活並容讓它充滿我們的心思意念,則我們要麼 (a) 不能事奉、要麼 (b) 會為錯誤的理由事奉、意識不到神的旨意、沒有主的喜樂。

我們回應神和其話語受攔阻、又不願事奉(神在我們生命中工作和引領,心意就是要我們每人承擔起事奉責任),原因之一是我們成了世上思慮的奴隸、或是心中只想著所謂的「豐盛生命」。可 4:18-19 中「撒種者、土壤和種子」的比喻顯明了這點:可 4:14-20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17 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20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2) 生命詳情的不足:神設計「神的話語是我們必須的食糧」這個意象,亦是為繪畫出和教導我們所謂生命的詳情、甚至生命正常物理需用的不足虛空。這意象教導我們,人不能(亦從來不是被設計成)單靠食物生活。食物代表人們今生的正常需用和詳情,是人們嘗試賴之以尋得快樂、滿足、或力量的。申 8:3 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他苦煉你,任你飢餓。」神領以色列民進了沙漠,他們並無選擇,只可信靠他、或是埋怨他。他們在沙漠中不能做出自己的糧食:他們需完全依賴主。這既令他們謙卑,亦有教育意義。神在當中有個特別旨意 - 「使你知道(也使我們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這是指以色列民的食物、衣著、一切(第 4 節)都來自神的意旨或命令、與及他以其權柄賜下的供應。

神一說話,我們的需用要麼得到供應、要麼不能得到。人不單依靠食物,更要依靠給予食物的神。但要點不只如此。

這亦包括神對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的旨意。神呼出的話語不只頒佈他「供應我們生命物理需用」這命令,亦包含神要以色列國成為列國的祭司這旨意。記著,列國從伊甸園時起就因撒旦的謊話及欺哄轉離神。精要而言,它們嘗試單靠食物生活,不依靠神。它們嘗試視神為不存在那樣行事(創 3:11)。正因為此,神將亞伯拉罕從吾珥呼召出來,要從他建立以色列國,以色列國又進而要作: (a) 神向這世界的代表、 (b) 神話語的保管者和 (c) 贖回者(基督)之出處(出 19:5, 6;申 4:4-8;羅 9:4-5)。

活著一個很強的推動力和原因是意識到神的旨意,並知道生命有意義、是在每天詳情和營營役役之上的。要生命有意義,人們必須感受到神在他們人生中的定命和恩手。沒有這種感受的生命是虛空的,傳道書對此說得很清楚。

人完全依賴神及其話語 - 就是他口中說出的。我們依賴他的命令、承諾和旨意,不單為日用的飲食、更是為對生活有充足的意識。既然如此,我們豈不應不斷依靠主過活、在他的話語中過活?神的話語是我們信心的本源、我們得著主及其心腸的途徑。羅 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我們被創造,不是單為獨立於神地賺錢過活和在生命物質恩賜上得享豐盛,甚至依賴神而得到這些。我們被創造,是為按神的旨意作工,透過他、為了他而活。除此以外,任何事均為徹底虛空。這就是「寵物鼠跑輪子」的意象 - 一直在往前走卻到不了哪兒。為更令人信服地解釋清楚這意象,讓我們多看幾節經文。

民 11 所記的事件發生在名叫基博羅哈他瓦(「貪慾之人的墳墓」)的地方。貪求生命詳情令以色列民中極多人壽數不得滿足而死。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思念「家鄉」埃及和他們在那地方的過去,而非注目於將要進入迦南地及神對以色列國的旨意。第 4 節的投訴由「閒雜人」(譯注:和合本用字)而起,即是不屬以色列人卻跟從他們出埃及者。但如第 10 節顯示,這不滿如酵母般很快散佈全營。

我們作為美國人,習慣了有豐足的食物和多樣的選擇,可能傾向同情以色列民的投訴,但神和摩西卻不然(參第 1 和 10 節)。請注意,以色列民發出投訴和思鄉言辭,其實是表達了他們對神旨意的反對: (a) 神要帶領以色列進入迦南地,令它的人民可達成神為其所定作祭司的旨意;和 (b) 神要以色列民學到申 8:3 的功課 - 他們必須學習歡欣地依靠主、他神聖的旨意及他所行的事來生活(參 11:20)。詩 106:14-15 反倒在曠野大起慾心,在荒地試探神。15 他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

路 12:23 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3) 飢餓的原則:如申 8:3 和民 11:4 所示,神常常要我們經歷試煉、和這世界之食物的不令人滿足及難以消化,為要令我們渴求他的真理、依靠他。民 11:4-6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5 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6 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4) 咀嚼和消化的原則:我們要慢慢咀嚼神的話語和充份地消化它。這意指不單研讀它,更要小心反省和默想,叫我們能應用它。我們要問這類問題:這是甚麼意思?它對我有甚麼意思?它應怎樣影響我的生命?

我們面對的問題:

撒旦曾作為古蛇欺哄夏娃(他正如俗語說,是草叢中的蛇),今天亦日夜設法欺哄人相信他們能單靠食物生活、能沒有神及其話語而活。這是世俗主義 - 尋求離開神而活,張狂地依賴自己和生命的詳情。申 8:11-20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神,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12 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13 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14 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神,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15 引你經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那裡有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他曾為你使水從堅硬的磐石中流出來,16 又在曠野將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是要苦煉你,試驗你,叫你終久享福;17 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18 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19 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20 耶和華在你們面前怎樣使列國的民滅亡,你們也必照樣滅亡,因為你們不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話。」今天,我們的國家大致上已忘記了神。它轉離了神話語的絕對標準和權威,投向世俗的處世觀,尋求依靠生命的詳情和這世界沒價值的外表過活。不幸地,這處世觀和光景不限於非信徒的圈子,更已滲透於不少基督徒的心思中,像古時的以色列一樣。因此,以色列在為列國作「祭司之國」的事工上失敗了;而像以色列一樣,基督徒群體在接觸這迷失和死亡中的社會這事工上失敗。以下是一些我們應細心思想的重要問題:

  • 我們是否渴求世間物質豐富過於渴求神的話語這屬靈食糧?
  • 我們是否有時間每天吃肉身的食糧,卻沒時間吃神的話語這屬靈食糧?
  • 我們是否有時間看新聞,卻沒時間讀經?
  • 我們是否有時間看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卻沒時間定時參與查經班?
  • 我們食慾如何?當晚飯鐘聲響起,是時候聚首一處享用神的話語這食糧時,我們是否熱切來臨、安坐於查經桌?或是我們對神話語的食慾正給世俗社會的垃圾食物破壞?

第七個意象:金和銀

經文: 詩 19:10 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詩 119:72 你口中的訓言(或作:律法)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

詩 119:127 所以,我愛你的命令勝於金子,更勝於精金。

箴 8:10-11 你們當受我的教訓,不受白銀;寧得知識,勝過黃金。11 因為智慧比珍珠(或作:紅寶石)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箴 8:19 我的果實勝過黃金,強如精金;我的出產超乎高銀。 繪畫出的原則:

這些經文都沒有將聖經實際稱為或直接比作金或銀,可是由於經文中與金或銀作的比較及對比,這些珍貴金屬形成我們可用以比擬神話語的又一意象。

(1) 崇高和內在價值:古代近東兩種最有價值和珍貴的商品是金和銀。拿當中任一來比較神的話語形成一幅明顯的圖畫,能活現神話語的崇高和內在價值。神的話語(一如金和銀)在全世界均有價值。兩者均是稀有和美麗的金屬,又有內在價值 - 特別是金。在其他東西失去價值時,神的話語和金一樣,在何時何地均有價值。事實上,聖經所強調的是神的話語比金 - 甚至最精純的金 - 都要有價值得多。

它為何如此有價值?詩人這樣寫:「你口中的訓言(或作:律法)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詩 119:72)於詩 19:1-6 詩人探討神創世的啟示有何等榮耀,又論及創世如何揭示神的存在和宣告他的榮耀。但之後,他在第 7-14 節探討神賜下話語的啟示,即是聖經、其特點和本質 - 聖經是甚麼和作甚麼。由於神話語的種種特性和功效,詩人在行文中不禁讚嘆:「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

聖經是生命中最崇高的價值,因為它是神親口說出的話語。它就是永活神的啟示。它無誤、永不被廢棄、真確、經得起考驗、完全可信賴。它是神的話語,包含生命之道。

但這意象繪畫出更多。這意象將聖經和金相比,教導我們聖經比金更好,因它有金或銀永不能有的贖回價值和購買力。

(2) 贖回價值或購買力:因為金有價值,它有購買力。我們可用它購得東西。金可換來擁有物、土地、房屋、衣著、潮流玩意兒、珠寶、器具、權力和快樂。但錢財或金能買的也是有限。那事實上最是要緊的,錢財或金不能買。為買得它,我們需要另一種金,就是神話語的真理。其實,假若我們一心只想著這世界的金和它能買的東西,就不能享受到「神的話語」這種金和神的祝福。

是透過神的話語,我們得知基督寶血(而非世間的金和銀)為我們買來了「救贖」這福音訊息。錢財不能買來我們從罪的刑罰得拯救、亦不能買來我們從罪的權勢得釋放;唯有信靠神在基督裡的恩典能給予這些。而令我們生出信心的正是神的話語 - 它確實比會朽壞的金更寶貴。彼前 1:18-19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19 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再者,作為神話語帶來之拯救的一部份,我們正是透過神的話語才能贖回這個世代、得到世界沒法給我們的東西,就如保證、真喜樂、罪得赦免、從罪疚感得釋放、對活著有充足目的、還有對生活的洞見。神話語的智慧是人人可得的。它正等待我們拿去,但只有喜愛它和尋求它的人會找著。箴 8:17 說:「愛我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唯有那意識到聖經之價值就動身挖掘「神的話語」這金礦銀礦的人才能豐富其屬靈辨識力和應付生命之能力的「礦產」庫存。箴 2:4-12 尋找他,如尋找銀子,搜求他,如搜求隱藏的珍寶,5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6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7 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8 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護庇虔敬人的道。9 你也必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10 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11 謀略必護衛你;聰明必保守你,12 要救你脫離惡道(或作:惡人的道),脫離說乖謬話的人。這「神的話語寶貴如金」(實在是比金更寶貴)的意象令我們需要有進一步行動 - 我們價值觀和處事先後緩急的重新評估。

(3) 我們價值觀的重新評估:我們找著一些有價值的物品時會怎樣作?小心閱讀太 13:44-46。這「聖經價值高如金銀」的意象指導我們嚴肅地察驗和評估我們生命中的價值觀和處事先後緩急。它挑戰我們撫心自問以下問題:

  • 我視甚麼為最有價值?假如我說是神、聖經、我的家庭等等,我的行為和我使用時間的決擇是否顯明這答案?
  • 我在追逐甚麼,我從所謂的「豐盛生命」期待著甚麼?
  • 我們對世界有甚麼期望?我們是否期待著太多?我們是否信靠世界的金而非「神的話語」這種金?聖經教導我們認識主,將我們向他拉近,是世界的金不能做到的。
賽 55:1-3 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2 你們為何花錢(原文作平銀)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3 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我必與你們立永約,就是應許大衛那可靠的恩典。舊約賽 55:1-3 這段經文對我們有個很特別的訊息。它有三重意義:首先,它發出一個神給予所有人的特別邀請。第二,它挑戰我們小心評估我們的價值觀和追求、和我們將自己的信心置於何處。最後,它呼召我們考察神的話語,以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參考附錄 2 對賽 55:1-3 的簡短解說)

第八個意象:火

經文: 耶 23:29 耶和華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

耶 20:9 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便心裡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 繪畫出的原則:

火表達以下概念:溫暖、鍛鍊金屬及使其堅硬、生產金銀等貴金屬時的熔鑄工序、燒掉農田上的禾秸令農田可再供種植用、燃燒除去無價值和要毀滅之物、還有煮熟食物以供食用。神將他的話語比作火,要點是甚麼呢?他要我們從這比喻或意象學到甚麼呢?火是以下概念的意象:

(1) 溫暖:神設計其話語為他溫暖我們的心,又將冰冷或不冷不熱的人心轉化成為神火熱的心 - 因神的真理、價值觀、旨意、關懷之事、至高之愛、恩典及掌管而火熱的心。

(2) 潔淨:當我們容讓神的話語淨化我們的價值觀、處事先後緩急、目的、態度、思想模式和對錯準則時,它就燒去和潔淨我們生命中不純淨和膚淺(無用)之物(耶 20:9)。

(3) 審判:在聖經中,火經常和審判相關。神的話語審視我們的生命,但假如我們不用神的話語審視自己的生命,主最終會透過他身為天父的管教審判我們,我們在基督的審判座( Bema )前亦會相應地獲得或不獲獎賞。(對 Bema 的研討,參第一部份,第七課)林前 11:28-32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29 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30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原文作睡)的也不少。31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32 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

林前 3:13-15 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14 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15 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我的話豈不像火嗎?」主這樣宣告(耶 23:29)。耶 23 的上文下理是關於假先知,他們拒絕用時間參與神的會(聆聽神的話)、注意個人向神順服、和向人民宣告神的真理( 23:18, 21-22 )。與此相反,他們宣告的是出於他們自己心思的異象。他們拒絕耶利米的警告,聲稱和平及繁榮將到、人民不會被擄到巴比倫。故此,神宣告他的話語對這些假先知要像有力有效的火,令他們倒下滅亡。正如火滅盡禾秸,神的話語要滅盡這些假先知。

我們面對的問題:

我們太經常沒有用神的話語審視自己的生命。我們沒有容讓神的話語燒掉自己一些彷如禾秸的己見、計劃、目標。假如我們沒有容讓神的話語作它的工,我們就要面對後果。

第九個意象:大錘

經文: 耶 23:29 耶和華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

林後 10:3-5 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4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5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徒 20:32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繪畫出的原則:

我們都知道,大錘除了能敲掉手指,主要有兩大用處 - 建造毀滅。但當神用大錘比擬他的話語時,他要用這意象繪畫出甚麼呢?我們再次從耶利米書的經文中看到,問題和上面已經談到過的一樣,是按他們自己心思宣告異象和行事的假先知。這是說,他們拒絕神藉其真先知傳達的話語、他們信靠自己的觀點、他們最終會自招滅亡。他們不是在神確切和永不廢棄的真理上建立其生命。那麼,相關原則是甚麼呢?

(1) 建造、建立:只有神的話語(當然要加上聖靈的工作)具能力在基督裡建立我們、使我們的靈命成熟和穩定(參徒 20:32)。我們必須不斷在內心及思想中建造和豎立起「神的真理」這屬靈建構,不然我們就會建造起人類「虛假、毀滅性和人本的意念」這屬肉體和屬世界的建構。所有這些人本和張狂的意念首先無視神的知識妄自尊大,最終既敵對神也敵對人。我們作為神的子民,神對我們要作甚麼已有安排。這些意念阻礙我們達致神的旨意。再者,人的意念(人自己心思的異象)每每導致自己敗壞。它們令我們任由屬靈因素和世間風浪擺佈,就如在沙土上而非「神的話語」這磐石上建造房屋的人一樣。

(2) 毀滅、拆下:在我們能建造新建築物前,通常 - 事實上一般而言均是 - 我們必須先作拆毀的工作。我們必須拆毀舊建築物,就是阻礙新建築物的人本觀點。

我們面對的問題:

林後 10:3-5 中的「營壘」是我們張狂地建立起來的,無視神的知識和其含義、祝福和責任對人的意義。它是任何阻礙真正基督教的事物。這包括任何敵對「神的知識在人類生命之應用及衝擊」的事物。這包括所有形式的自私主義、人本主義、宗教主義、情緒主義、世俗主義、時尚主義、物質主義等等。但它亦包括單純沒有按神話語的應許、原則和旨意行事的錯誤心態。

換句話說,營壘或據點是阻礙聖經和其有關神的啟示好好衝擊我們生命的論調、態度和計劃。我們要透過禱告及精研神的話語達致兩件事: (a) 拆毀任何敵對或違反聖經觀點的態度、觀點或思想;和 (b) 取而代之,建立起神的觀點,作我們思想行事的根基和上部建構。

第十個意象:種子

經文: 可 4: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可 4:26-28 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27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28 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西 1:5-7 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6 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一樣。7 正如你們從我們所親愛、一同作僕人的以巴弗所學的。他為我們(有古卷:你們)作了基督忠心的執事...... 繪畫出的原則:

(1) 栽培的需要:為神的話語預備人心。

(2) 出產的目標:為神出產屬靈果子的能力。

(3) 自然的事實:自然、自發地作事的能力。

可 4:28 中的「出於自然」是希臘文 automatos 的翻譯(英語 automatic 這個字就是由此而來)。它解作「自動、自發、不需外力幫助、不受外力管束」。這字在新約除在這經節外只在另一處出現:徒 12:10。在那處,囚禁彼得之監牢的鐵門自己開了(「自動地」、「不需人手介入」)。

這裡要強調的是,土地(土地裡的種子)生出果子乃「出於自然」。這是因為,神創造它時已賦與它這本性。沒了活著的種子,所有其他因素,包括泥土、陽光、雨水和栽培均沒用處。這些都是互相協力的因素,但生命的原則(繁殖的能力)是在種子中。

這撒種的比喻是關於神話語的能力,和神如何在人的生命中帶來出產及收成。神的話語給撒在人心之內後,就生出果子。泥土需要栽培,種子需要澆灌,但沒了神的話語,則甚麼都不會發生。至關重要的是神的話語:它有活力、有能力,是神拯救的大能。羅 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我們作見證時神或許會(經常都會)使用我們的生命以預備他人心中的泥土接受「神的話語」這種子,但最終人要聽取的仍是神的話語,即有關基督的訊息。

在我們個人生命中,神或許會使用很多東西讓我們靈命得到祝福和幫助我們靈命長進,例如歌唱、鼓勵、與及其他信徒的愛和團契。但最終令我們靈命真正和完全地改變、以至滿有屬靈果子,仍是因為落在我們心思中神的話語得到栽培。

我們每人都要撫心自問這些問題:我如何看待神對我生命的計劃和心意?神對我所有遭遇的計劃和心意?神對他當下和將來在我身上之工作的計劃和心意?我是否表現得冷漠、感到沮喪、單想逃避?我是否欠缺動機、推動力、生命力和驚喜感以順服神於自己生命的安排?假若確是欠缺,那麼很清楚,我們的屬靈熔爐需要多多加進「神的話語」這火熱煤炭,而方法就是每天給時間在神的話語之中。

我是否缺乏穩定性?我是否每當遇上壓力就傾向屈服?我的生命、我對神話語的了解、與及我對神於自己生命有何要求的了解是否已敗壞於不良的心理態度、先入為主的意念、背景、人的傳統或過去作事的方法之下?假若確是如此,我就必須開展拆毀和建立的工作。

我對神的話語反應如何?我是哪一種土壤?我是否像一塊久經踐踏的路、或是一塊土淺石頭地?抑或我像一塊滿佈荊棘蘆葦的土地,擠著「神的真理」這種子,令它不能生長?假若確是如此,我就必須預備好我內心的土壤。我們可怎樣做?讓我給予一些建議:

(1) 要保持與神相交 - 我們必須坦承所有已知的罪,然後細心研讀神的話語。彼前 2:1-2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2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雅 1:21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2) 要有禱告的心、信靠的心、期待神的心 - 好讓神指教我們,令他的真理明晰。我們要學習如此禱告的詩人:「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 119:18)

(3) 要有敞開和受教的心,但亦保持客觀 - 容許神的話語按經文中的事實說它自己要表達的話,好讓它能自由地將真理教導我們。不然,我們或會因本身背景或偏見,將自己的意思硬套進經文中,結果只會導致錯誤。

(4) 要用功 - 學習和實踐研讀聖經之方法的原則。提後 2:15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5) 要殷勤 - 藉著信心應用神的話語和以它審視我們的生命。

第十一個意象:蜜、蜂房

經文: 詩 19:10 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詩 119:103 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詩 81:16 他也必拿上好的麥子給他們吃,又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

箴 24:13 我兒,你要吃蜜,因為是好的;吃蜂房下滴的蜜便覺甘甜。

結 3:1-3 他對我說:「人子啊,要吃你所得的,要吃這書卷,好去對以色列家講說。」2 於是我開口,他就使我吃這書卷,3 又對我說:「人子啊,要吃我所賜給你的這書卷,充滿你的肚腹。」我就吃了,口中覺得其甜如蜜。 繪畫出的原則:

(1) 將聖經比作蜜顯明它是人生中最大的祝福、最大的甜蜜及喜樂的來源之一。聖經中有五十八節出現「蜜」這個字。這些經節中,部份或許是意指一種將葡萄汁煮濃而成的糖漿(稱為 dibs ),它很可能就是聖經中多處提及的所謂81 迦南地中「流著」的蜜也許是指這種糖漿。雖然埃及人很早已用蜂房養蜜蜂以取用蜂蜜,猶太人是直到羅馬帝國時期才開始這樣作;但原因之一或者是,迦南地中流著的蜜確是野蜂造出的,而非上述的糖漿。聖經記載,空心的樹中可找到蜜(撒上 14:25-27),連磐石中的洞內(詩 81:16;申 32:13)、甚至動物屍骸內亦有(士 14:8-9)。

蜜是祝福、豐盛、價值和豪華的象徵,當時被視作生活中一種基本商品。它令食品有甜味,本身亦可作食物享用。主為了強調他要賜給以色列民的地方是多麼有價值和充滿祝福,他一再描述那兒是流奶與蜜之地。

(2) 聖經好像蜜,終極來源只是神。 縱使現今人類進行了廣泛科學研究,我們仍完全沒辦法人工合成任何與天然蜂蜜的特性稍為近似的東西。唯有神能夠處理由嗡嗡蜜蜂及蜂房得出蜂蜜的高度複雜過程。營養學家都同意,神特別調製出蜂蜜作為大自然最純淨及整全的食品之一。每種維持良好健康所需的養份,蜂蜜都有一點。同樣,唯有神能夠雕琢出和保存好他已完成的話語,就是聖經。這是一本超自然的書,人無法在任何方面超越它、仿冒它、改良它、抽去部份內容、或是加進任何內容。它是純淨、屬靈的食物,含有我們在這生與神同行所需的每種屬靈維生素及養份。82 (3) 聖經好像蜜,是藉特定媒介給予我們的。 神創造地球時他給予蜜蜂「獨家專利」製造蜂蜜。唯有牠們能製造和向全世界供應蜂蜜。雀鳥不能、水牛不能、爬蟲不能,唯有蜜蜂可以。技術上,蜜蜂並不真正製造蜂蜜。牠們不過是「空中運輸部隊」,將花蜜運送至蜂巢中稱為蜂房的「倉庫部」。將純花蜜轉變成蜂蜜的過程對人類完全是個謎。雖然蜂蜜的成份直接來自花蜜,蜜蜂對牠們從花朵帶回蜂巢的花蜜,既不加進任何外物,亦不抽去任何成份。可是,蜜蜂主要採用哪種花蜜直接決定蜂蜜的顏色、食味和香味。與此相類,聖經的人類作者不過是純全啟示的管道,只是他們每人的獨特風格及個性沒有被否定。每位作者的重點、用詞選擇及風格因他們本身的背景、教育和知識而異。

聖經的人類作者好像蜜蜂,是神為寫下、編篡和保存聖經特意揀選的代理。總之,由於至高神的監督,聖經的這些人類作者沒有在任何方面攙亂神透過他們賜下的每段啟示。

神啟示聖經和製造蜂蜜的奧秘兩者如此相類,令人驚嘆。農業科學家曾經試驗過從施放了很多殺蟲藥之植物製造出的蜂蜜,發現它永遠不含些微外來化合物。83 (4) 神的話語及它給予我們的啟示好像蜜,是經特別揀選的。 蜜蜂不是每見到花朵都採用其花蜜。事實上,牠們對於將哪個「品牌」的花蜜帶返蜂巢還真會揀擇。牠們是鑑賞家,只專注於幾種食味。

一旦牠們發現了合心意的花蜜,就會鎖定目標「採個夠」。蜜蜂要來回飛行超過二百萬次採蜜旅程,才夠原料製造一磅蜂蜜!牠們會小心將親手採來製成的蜂蜜集中儲存在一處,就是蜂房。蜂房中的蜂蜜一直保持新鮮,可供隨時食用。想一想:只是食用一茶匙蜂蜜就已取用了上百蜜蜂工作的最佳成品。

同樣,神亦是個專家。他沒有將主要次要的一股腦兒拋給我們。他只選取和啟示最精要、保障我們透過基督得救和在他裡面成長的。約翰在其福音書的結語說得最好:「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我期待著在天家瀏覽那偉大圖書館的一天。但就今日說,神親自精心挑選了一本聖經已是足夠。和蜂蜜一樣,神的話語已集中儲存在一處,即聖經的正典,供我們方便地食用,以快速獲得屬靈力量。在靈修中只是食用一小片段聖經已令我們嚐到神最精緻的屬靈啟示之一二,是由親手選擇的人類作者帶給我們的。只是將一本聖經拿在手上,已是在接受歷史中上千累萬為小心保存聖經奉上性命之人最佳的成果。84 (5) 神的話語好像蜜,既可口又吸引,令我們想進前享用;但只有當我們個人將它吃下、用在人生特定場合時,才有益處(詩 19:9-10) 在新約時代,當一個猶太男童初進學校時,天還未亮他就要走到會堂去,聆聽摩西如何從神得到律法的故事。之後他被帶到老師的房間進早餐,他就在那處得到一些餅,是上面寫著律法字句的。在校園內,男童會得到一塊石板,是上面寫著聖經經文的。石板上塗滿蜜。男童要用筆在蜜糖上依著經文學寫,在過程中他很自然就將筆尖的蜜舔去。這做法的用意是要他明白,他進學校之目的正是要汲收聖經。這學習方法似乎是根據大衛在詩篇中提及的一個古老習俗。85 也許人們設計這習俗亦是要傳達這訊息:神的話語啟示神及其恩典,所以對生命加上甜蜜。詩人在詩 34:8 鼓勵我們親自嚐嚐主恩的滋味。哪有比從神的話語親嚐主恩更好的呢?同樣,彼得用奶作比喻,懇求我們愛慕「神的話語」這純淨的靈奶;之後又加上一句「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以推動我們。(彼前 2:2-3)

我們面對的問題:

(1) 箴 5:3 「因為淫婦的嘴滴下蜂蜜;他的口比油更滑......」提醒我們,撒旦和這世界體系有模仿蜂蜜的膺品,以引誘我們離開神犯罪。故此,我們必須恆常殷勤注目於神的話語(參箴 5:1-2)。

(2) 箴 27:7 「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人飢餓了,一切苦物都覺甘甜。」同樣提醒我們,正如我們吃飽就會失去食慾,我們充塞著世界的詳情時會對有關神的事情失去興趣。

(3) 箴 25:16 「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這只適用於當我們沒有好好將神的話語消化和在生命中應用的情況。

對聖經的態度
(我們應如何看待它)

我們要視它為足夠的、具權威的

聖經是我們信仰和行事的最終權威,對處理生活上不因生理導致的屬靈和情緒問題是絕對足夠的(亦參詩 19:7-14)。帖前 2:13 為此,我們也不住的感謝神,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神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道實在是神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

雅 1:21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彼前 2:2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彼後 1:3-4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彼後 1:19-21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20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1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可是,人常會用其他的權威來源取代聖經在他們生命中的權威。這些有一部份是人的傳統(包括歷史)、建制主義、推理或理性主義、神秘主義、情感主義、實證主義、道德良知及情景倫理、人類哲學、心理學、還有黨派之分(參可 7:6-13;西 2:16-23;林前 3:3-5)。

我們要防避其他權威來源

    人的傳統
首先我們要分清聖經傳統和人的傳統。聖經傳統是藉使徒並先知的教導及寫作流傳下來的,這當然具有權威,因它們乃是神的啟示。可是,人的傳統只包含人的教訓。這並不具權威,我們永不能容許它們比神的話語更得權威、將之取代。我們在以下經節看見兩種傳統的分別。帖後 3:6 弟兄們,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凡有弟兄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從我們所受的教訓,就當遠離他。

西 2:8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當衝突或不同意見出現時,我們的權威必須是聖經。但很常見的是,我們視教會或宗教傳統、家族傳統、和其他各種世俗傳統比聖經更具權威。有不少場合,我們根本就無視聖經。人們常應酬聖經:當他們的傳統事實上並不合乎聖經時,視它為建基於神的話語。每當有這種情況,我們是在廢掉神話語的權威、使其無效。太 15:1-6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2 「你的門徒為什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3 耶穌回答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5 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不是所有傳統均為壞的、違反聖經的。我們要做的,是明辨人的傳統和聖經真理,方法是用聖經檢驗我們的信仰及行事。我們必須用神啟示的權威(聖經)檢驗所有各種 - 而非部份 - 人的傳統。

以下是一些傳統來源的例子:

(1) 教會會議:基督教各個教義的形式及定義並非一次完成或同時進行。隨著各種運動或教導引申出不同論點和問題,大家一時注目於某教義,之後轉為探討另外一個。教會領袖為確立聖經對這些多樣論題有何教導,舉行過多次教會會議,檢驗及確立了教會在各項教義上該相信甚麼。這些會議的例子包括尼西亞會議(主後 318 年)、君士坦丁堡會議(主後 381 年)、迦克敦會議(主後 451 年)和托理多會議(主後 589 年)。我們必須以神的話語檢視這些議決。很多情況下它們的議決合乎神話語的清楚教導。要點是,我們的權威是神的話語,而非教會會議。

(2) 教宗:我們是指在多個世紀以來歷任教宗所頒佈、作為律法和福音代代相傳的告諭。我們永不應該賦與教宗的告諭或教導任何權威:這是唯有聖經應得的。

(3) 教派信條和教會教義聲明:這是基督教各宗派或個別教會就教議立場制定的信條或聲明。制定它們是為了表述團體認為聖經的教導是甚麼,但由於唯有聖經是神默示的,這些聲明絕不應被視為可取代聖經或與其等同。

(4) 教會處事程序或架構:在實行上,這些經常成了傳統,被視為好像十誡般刻在石上,必須跟從。要是有人嘗試改變教會的處事程序或架構,就好像是在否定信仰。很常見的是,這些程序成了無形的「神聖牛犢」,比其他事都來得重要。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說法:「這事情不該如此做。我們從來沒如此做過。」我記得曾聽說過,有一位主教在一次主日早上十一時崇拜時對負責牧師很不滿。當時有一位嘉賓講員,就在三人快要進入禮堂中的講壇處時,牧師決定不從往日慣常使用的門口進入。主教示意牧師,不應從他選擇了的門口進入。也許主教在想,會眾期待他們從慣常使用的門口進入,這會令他們大感意外。無論如何,主教喃喃說著:「太反常了,太反常了。」我們或會笑他,但類似事情確是經常以不同形式發生 - 當中很多是關於更嚴肅及重大的事情。

(5) 塔木德、密示拿:猶太教中包含猶太民族傳統的著作。

(6) 政治或科學理論,例如進化論:進化論當然不過是人以完全世俗的理解看待某些地質學資料和對神的知識持有偏見,進而提出的理論。但縱使有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科學資料,它已成了一個瀰漫我們社會的傳統。如是,它常常歪曲了人對創世記開首數章的理解。

(7) 教會章程:教會章程有其價值,特別是當它們以神的話語作指導權威寫成。但它們若被賦與和聖經同等的權威,則有可能被墨守,因而阻礙合乎聖經的目標、行動和事工。比如說,一所教會的章程或附例規定它要有某個數量的長老。假若在該教會中沒有足夠人數,是真正符合提摩太前書 3 章和提多書 1 章的條件,應怎樣做呢?該教會是否應遵循神的話語,等待主興起合資格的人士事奉?還是,它應不理會神的話語,無視教友的資格按立章程規定的長老人數?答案理應十分明顯,但我知道有教會漠視了神的話語,按章程行事。

(8) 教會歷史:我們可從歷史學到很多東西,我們永不應該忽視它。教會歷史和曾鑽研神話語之前人的思想代表著神於古時在他子民中的作為。可是,無論其價值如何,神的子民在古時想出和教導的東西均不是由神默示而得。我們不應忽略他們的聲音,但同時亦不應令它成為我們的權威,因為唯獨聖經是神的默示。人們有時用歷史堆切論調,駁斥明顯合乎穩妥聖經解釋的一些教義立場。這種堆切論調大致如下:假如某說法是早期教會已有的教導,它必定是對的。一個較新近出現之教導即使並非錯誤,其真確性至少存疑......

一個教導如何古老或新近,有多少人讚同或反對是有趣的研究題目,但兩項因素均既不證明亦不排除該教導的真確性。

宗教改革者的教導就曾被指控為新奇。加爾文以其一貫率直,如此回應:

「首先,他們稱它為『新奇』令神受重大冤屈,他的神聖話語不該蒙受『新奇』這指控......它長久以來隱沒著,如埋在地下般無人知曉,是人們對神不恭敬的過錯所致。如今藉著神的美善我們重新得到它,它的古老性至少按『失物尋回權』都應得到接納。」86 (9) 數字:在上面的引文中, Ryrie 提醒我們注意另一種堆切論調(另一形式的權威),是會廢掉聖經權威的。這和有關歷史的堆切論調很相似,大致如下:一個看法的歷史越悠久,它就越合乎真相;同理,越多人有一致看法,它就越合乎真相。談到支持某看法的真確性,人數越多越好。87 Ryrie 顯示出這論調的謬誤:當然,我們可輕易排除這些堆切論調造成的煙幕。某說法是從一世紀已有的教導這事實不令它成為正確(除非該教導是在聖經正典之中的)而某說法不見於古時論述不令它成為不正確(當然,除非它明顯是不合聖經的)。主後數個世紀有「必須接受水禮才能得到重生」的教導,但它是錯誤的。大部份教會信眾認同水禮不是重生的先決條件。這是否令水禮錯誤?大部份教會信眾不認同前千禧年主義。這是否令該教義錯誤?88 (10) 黨派之分:這裡的要點是,人們經常關心他們最喜歡的牧者說甚麼,多於神的話語本身說甚麼。路加提醒我們,大家要查考聖經,以得知牧者教導的東西是否屬實(徒 17:11)。林前 1:11-14 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12 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13 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14 我感謝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

林前 3:1-9 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2 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3 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分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嗎?4 有說:「我是屬保羅的」;有說:「我是屬亞波羅的。」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嗎?5 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6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7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8 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9 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自我或主觀主義
這也有數個表達形式:

(1) 推理或理性主義:這意指:一個理論,認為運用推理是行為或信念唯一可接受的依據,而非接受實證、權威或屬靈啟示;而推理是知識和屬靈真理的主要來源。89 正如這定義明確指出,人的推理成了我們的權威或準則,決定我們相信或思想甚麼。人的推理是絕對的準則。要找出真理就必須單靠人的推理;信心被排拒,因它不能按常理解釋,亦不科學化。

(2) 實證主義:按這看法,經驗(特別是五官的經驗)是知識唯一可接納的來源。

(3) 科學上和心理上的:科學實證主義是: ......一個哲學主義,認定所有知識均衍生自經驗(不論是思想還是感官上的經驗)。故此,它不像理性主義般相信「天生意念」之存在。作為科學方法的基本信條,實證主義和十七世紀後興起之實驗科學相關。它成了英國哲學的主流傳統,見於洛克、休謨和柏克萊的著作中。大部份實證主義者認同一些演繹性真理(例如數學和邏輯學的原則),但米爾等人連這些都視為從經驗推論出的歸納結果。90 很明顯,在如此一個系統中,人們相信甚麼或接受甚麼為真實,權威在於實驗的經驗、或是人們透過感官現象(觸覺、味覺、嗅覺、視覺等等)得知或觀察到的東西。同樣,如此一個系統十分主觀,明顯有其限制,並依賴人的觀察能力。這是科學和社會研究的系統。它在社會中有其價值和用處,但永恆、全知和全智的神已將他的神聖話語給了我們,這必須在神已談及的事上作我們的權威。

(4) 宗教體驗、神秘主義:在這權威系統中,人們宗教認信或意念的準則是主要或完全地建基於感覺、情感、或某人的個人宗教體驗。

幾年前當新五旬宗運動剛在美國西岸開展時,該運動一個領袖 Father Dennis Bennett 在俄利根州的波特蘭城向當地的全備福音商人團契講及以西結書 37 章。他向會眾說:「這經文有多個不同解釋,但我相信這經文是預言現在的說方言運動。這是個預言我們今天說方言之靈恩興起的異象。但因為以西結書 37 章的解釋在不同人之間是如此多樣,因為大家對以西結書 37 章的意思仍未有一致看法,所以我將我的體驗告知你們,令我們有堅實的根基供我們思想。」91(本人的強調)

這就是 Bennett 的話。他的話看似荒謬,但於當代福音派中卻算不上不尋常。某人得到一些體驗,則不管神的話語說甚麼,它就成了那人的最終權威。他們用自己的體驗審視真理或解釋聖經,而不是用神的話語審視自己的體驗。要記著彼得在彼後 1:16-19 的宣告。彼後 1:16-19 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17 他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8 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19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 (5) 實際經歷:今天有很多人依賴心中所想自己從實際經歷學到甚麼,多於依賴聖經。但假如人從經歷得到的知識似乎和聖經不合又如何呢?有些人會將自己的經歷提升至聖經的程度甚至更高。如果你正按著聖經教導教養孩子,而當中一個變得反叛,你應否轉離聖經的權威,按今天世間主流的思想行事?還是你應認定聖經乃神所默示及永不廢棄的本質,評價自己對聖經關於教養孩子的教導有何認識和自己怎樣應用聖經,或者進而看看情況是否牽涉其他因素,並用聖經將之評價?問題是在聖經、還是我對聖經的認識及應用?

(6) 道德良知或情景倫理:在這裡,權威一再不是聖經,而是遇上的情景。在這系統內,權威或準則是,我們必須做最應該做的事。但那是甚麼?在這系統內,甚麼是最應該做的事並沒有絕對指引,只有當事人狹隘和通常自我中心的觀點。

我們要用愛心和敬意看它,視它為有價值

我們應用愛心和敬意看聖經,視它為有價值,這令我們有意欲和殷勤的心去認識它、應用它。詩 119:72 你口中的訓言(或作:律法)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

詩 119:140 你的話極其精煉,所以你的僕人喜愛。

賽 66:2 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原文作貧窮)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

提後 2:15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使用聖經的前設(原則)

我們需要新生

我們要明白聖經屬靈的真理,並使它和自己相關,就必須有屬靈的重生。林前 2:14 說,「屬血氣的人(即沒有經歷重生的人)不領會(不歡迎)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唯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

明白神的話語中屬靈的真理需要聖靈光照的工作。在未信者得救之前,神的靈就工作,令他能夠明白「拯救」這回事,並領他信靠基督。約 16:8-11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帖後 2:13-14 主所愛的弟兄們哪,我們本該常為你們感謝神;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14 神藉我們所傳的福音召你們到這地步,好得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榮光。可是,在未信者接受救恩和得到救恩帶來的新屬靈身份之前,他打開聖經,連最顯淺的真理都不能有個人認知,亦不會感到關乎自己。對未得救者而言,那是愚拙。這不是說,未信者不能在道德層面上使用聖經作一倫理法典。很多人正是如此。他們意圖用聖經某部份(例如十誡和山上寶訓)確立自己的義或得到神接納,但卻沒有明白「人的墮落」這真理,亦不明白人所需要的義只從信心來。法利賽人正是如此。他們是「瞎子領瞎子」(太 15:14 ),不真正明白聖經真理,亦不明白他們需要受苦的救者 - 耶穌。太 15:12-13 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作跌倒),你知道嗎?」13 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羅 10:1-4 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2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3 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4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約 16:8-11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 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約 16:8-11 教導我們,聖靈在未信者身上光照的工作主要是限於克服屬血氣的人對有關「藉信靠基督位格及工作得到拯救」之真理的心瞎。可是,當一個人信靠基督,他們就得重生,被賜予新的屬靈生命,他們天生的屬靈心瞎被除掉。這似乎是使徒寫弗 1:17-18 時的心中所想: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18 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在第 17 節,保羅祈禱以弗所信徒們得著智慧和啟示的靈,使他們真知道神。第 18 節或許是 (a) 告訴我們為何保羅能祈求他們明白神的原因:神藉著屬靈重生令他們的心眼明亮,所以能夠知道和真正掌握神的真理;或許 (b) 他是注目於自己第 17 節中之禱告的結果:為明白神,心眼得變明亮。不管是哪個可能看法,保羅為他們祈禱,是因他們在基督裡屬靈上已是新造的人(林後 5:17),可以掌握屬靈的真理。字面上,第 18 節的希臘原文說:「你們心中的眼睛既然已被(或正被)使之明亮,使你們知道......」「使明亮」是完成分詞,描述在過去已完成的行動,是具現在結果的。希臘文的完成分詞,重點可能在行動的完成、在行動的結果、或是兩者。在上述第一個可能看法,重點是屬靈重生的完成和結果兩者;而在第二個可能看法,重點是使徒禱告所預期的結果。

我們需要和聖靈相交

真理的靈是聖靈一個特別的頭銜,來自他將真理的話語教導我們的工作(約 4:24; 15:5;林前2:15-3:3;弗 3:16-19)。

以真理的話語光照信徒靈命一直是真理的靈工作之一。縱使已重生的信徒屬靈上是活著的,又擁有新的屬靈身份,他若要經歷聖靈教導的工作,仍是要受聖靈監管。使徒們是已重生的人,但他們仍需要聖靈內住做監管的工作。基督告訴他們:「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 16:12-13)

亦比較保羅在弗 3:16-19 對以弗所信徒們說的話: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17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18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9 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由於已知的罪和屬靈冷感使聖靈的位格憂心又使他的力量遭撲滅,明顯一個屬肉體的基督徒(聖靈為之憂心、聖靈力量遭撲滅的)不能明白神話語中較深邃的東西,連最顯淺的真理亦不會真的認為和自己生命相關。「很多基督徒在神話語的事上駭人的無知可直接追溯至他們屬肉體的靈命光景和他們沒有尋求聖靈充滿之生命的祝福。」92

使徒保羅和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林前 2:14-3:3 和來 5:11-14 都針對這問題作討論。

我們需要以正確態度閱讀、鑽研和默想聖經

(1) 我們要有期待的心。 詩 119:148 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你的話語。 (2) 我們要有受教的心。 詩 119:33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律例指教我,我必遵守到底!

徒 17:11 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 (3) 我們要有禱告和靠賴神的心。 詩 119:18 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4) 我們要有相信的心。 來 11:3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我們需要準確地處理神的話語

我們欲有技巧和準確地處理神的話語,就需要一個研讀和解釋它的方法,是能令我們從經文得出其真正意義和主旨的。我們必須採用一個給予聖經應得權威的和容讓聖經自己說話的進路。提後 2:15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彼後 3:16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我們傾向將自己的意念和偏見讀進聖經。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以歸納法研讀聖經(從個別的經文詳情推論至總括的經文意義)。我們解釋聖經時,必須發現一段經文的意義,而非將意義賦與它。馬丁路德說過:「最好的老師不將意義帶進聖經,而是將它從聖經帶出來。」原意解經是將經文意義帶出來;私意解經是將我們的意念讀進經文。原意解經中的歸納法意指讓聖經說自己的話。93 字面或正常的經文解釋法最能促進歸納法之運用或良好的原意解經。我們需要以禱告和信靠的心來審視和觀察一段經文,透過上文下理、文化歷史背景、用字的普通意義、文法和整本聖經的類比得出經文詳情,再以這些詳情為基礎,以禱告的心尋求解釋經文,得出其意義。之後當這衍生意義仍清淅留在腦海中時,我們就需要整理出合乎聖經的概念和原則。(請看本課結束處的圖表。)

我們鑽研聖經時需要以應用經文和令它成為自己一部份作目標

神啟示其話語,配得我們適當地回應,是合乎聖經作為神對人所說之神聖話語這特質的。所有聖經研讀均要以小心憑信心應用神的真理作目標,就是說,真正聆聽聖經中神的聲音。沒有應用經文和令它成為自己一部份(將它「內化」),就明顯不能有靈命成長和成熟(認識神真理之恰當目的)。應用經文和令它成為自己一部份令我們與神更為親蜜、在需要時令我們知罪、發展信心和對信仰的順服、並令人在生命中展示出基督之樣式(亦參提後 3:16-17;西 1:9-12;路 8:21; 11:28)。箴 20:27 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

詩 139:23-24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24 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 119:59 我思想我所行的道,就轉步歸向你的法度。

雅 1:22-27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23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24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25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26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27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我們固然必須經常緊記,研讀聖經之目的是以順服永生神的心應用它;可是,這裡要說句警告的話。 Zuck 在其著作中有一章談及在今天世代應用神話語的精當論述,他這樣寫:基督徒在應用聖經時傾向犯下兩種錯誤之一。他們要麼太忽視應用聖經、要麼太重視應用它。

在第一種錯誤中,人們認為單是解釋聖經已足夠、認為在解釋了一段經文後聖經之研讀即已完結。在第二種錯誤中,人們傾向在未完全和準確地解釋好經文時就轉而討論應用。可是,沒有充足解釋經文就談應用,將有不當應用聖經之虞。

忽略應用會將研讀聖經貶為學術探究,我們在其中只關心解釋,很少或全不顧及解釋聖經與我們生命的關係及對我們生命的影響。視聖經僅為包含資訊的資料集、一本僅供我們從檢視它得到知識的書,都是錯誤的。94 除了更密切認識神和愛他更深,願我們永不忘記,研讀神靈感的話語另一極重要目的是(如保羅在提後 3:16-17 勸勉我們)成為充足裝備好在事奉中作善工的、神的子民。我們作為要給神親自得著的子民,理當熱心為善(多 2:14)。

學術探究固然是小心和準確研讀神話語的重要部份,可是研讀聖經當然亦是一個屬靈操練,因為真理的靈是我們的終極老師,他使我們知罪,容讓我們看清自己生命和聖經真理之間的關係。附錄三收錄一些有關如何預備心靈聆聽神話語的感想。

願神祝福你研讀他至聖及有能的話語。「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 20:32)


73 For a thorough explanation of such evidence and as a sampling of what has been written on this subject, see 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by Josh McDowell, Lewis Sperry Chafer's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and When Skeptics Ask, by Norman L. Geisler and Ronald M. Brooks, pp. 141-161.

74 Norman L. Geisler and Ronald M. Brooks, When Skeptics Ask, Victor Books, Wheaton, 1990, p. 143.

75 Charles C. Ryrie, Basic Theology, Victor Books, Wheaton, 1986, p. 67.

76 Fritz Rienecker, A Linguistic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edited by Cleon L. Rogers, Jr., Regency, Grand Rapids, 1976, p. 647.

77 Ryrie , Basic Theology, p. 69.

78 John R. Stott, Between Two Worlds, Eerdmans, Grand Rapids, 1982, p. 51.

79 Ibid., p. 52.

80 Abbot-Smith, A Manual Greek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 & T. Clark, Edinburgh, 1937, p. 116.

81 Ralph Gower, The New Manners and Customs of Bible Times, Moody Press, Chicago, 1987, p. 108.

82 Emmett Cooper, "Sweeter Than Honey", Kindred Spirit, Dallas Seminary, Autumn, 1991, p. 14.

83 Ibid., p. 15.

84 Ibid., p. 15.

85 Gower, p. 86.

86 Charles C. Ryrie, So Great Salvation, Victor Books, Wheaton, 1989, pp. 32-33. Quoting John Calvin, "Prefatory Address to King Francis",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p. 3.

87 Ibid.

88 Ibid.

89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and Electronic Thesaurus, Houghton Mifflin, 1986, 1987.

90 The Concise Columbia Encycloped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1991.

91 This account was taken from a booklet entitled Controversial Spiritual Gifts by Dr. Earl Radmacher who at that time was president of Western Conservative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Portland.

92 John F. Walvoord, The Holy Spirit, Dunham, Grand Rapids, 1958, pp. 220-221.

93 Bernard Ramm,Protestant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W. A. Wilde, Boston, 1956, p. 119.

94 Roy B. Zuck, Basic Bible Interpretation, Victor Books, Wheaton, 1991, p. 279.

Related Topics: Basics for Christians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