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第7章 以弗所书诠释

一、以弗所书背景

A. 引言

以弗所书曾被誉为保罗书信中的杰作,如J. A. Robinson称之为「保罗著作之冠」,W. Barclay说它是「保罗书信之后」,R. Paxon呼之为「神在基督里的宝藏」,Alan Redpath呼之为「新约的约书亚记」;它也是加尔文最心爱的书卷,是John Knox讲道的灵泉,是John Bunyan著作的灵感。在教会史中,以弗所书是大受到喜爱的,难怪W. O. Carver说:「此书是自有书本以来最伟大的著作」。

B. 以弗所城市

以弗所是亚西亚省的省府,亦是罗马帝国最大的都会。

城市四通八达,与东部的安提阿,南部的亚历山大港,形成地中海三大贸易中枢,商业兴盛,民生富庶,偶像林立,其中希腊女神亚底米庙,富丽堂皇用大理石建造,美奂绝伦,四围的圆石柱有127根,宏伟无比,故以弗所城称为「守庙之城」,为古代七大奇观之一。亚底米之崇拜与巫术运用混成一体,故史称以弗所城是一座占卜、巫术、邪术、咒语盛行之城。主后260年,此庙遭哥德蛮人(Goths)毁坏,及至后来当君士坦丁接纳基督教为国教时,下令将此庙拆掉,今已成古迹,供人凭吊。

C. 以弗所教会

保罗于第二次旅行布道结束的回程中,将同工亚居拉夫妇留在以弗所工作。在他第三次旅行布道时,重回以弗所,便将雏型教会组织起来,并在此地牧养长达三年之久(徒20:31)。以弗所教会成为他在亚西亚工作的基地,以此为中心向外宣道,以致主的道在亚西亚一带得以传开(徒19:10)。后因「亚底米神庙事件」之故,保罗结束在以弗所的牧养工作,赴特罗亚、马其顿,又赴哥林多(徒20:1-3),并在回耶路撒冷途中经米利都,打发人请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来给予最后恳切的教训(徒20:17-38)。

后来事情发展出人意料,保罗终被囚于罗马监狱,在那里写下「以弗所书」。在下笔时,保罗脑海中必定浮起甚多信徒及长老的影子,以弗所教会在保罗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忆。

在日后历史中,以弗所教会在新约也出现多次。保罗在罗马被囚得释放后,再次回去探望他们(提前1:3),也把提摩太留在那里牧养信徒(提前1:3),使徒约翰也牧养过此教会,及至主后90多年,以弗所教会的属灵情况大不如前,毁誉参半(参启2:1-7)。

D. 以弗所书

1. 地点、日期、动机

以弗所书最早之古抄本没有「致以弗所教会」的字眼,以致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封致众教会的公函。古代有不少这类的公函,如歌罗西书(参西4:16),又因此书一百五十五节经文中有七十八节与歌罗西书完全相同,而携信人亦相同(弗6:21-28;西4:7-8),处境也相同,都是保罗在罗马为囚时(弗3:1;4:1;西4:18)。

在罗马监牢中,保罗着四封书信:弗、西、腓、门。

因「门」书与「西」书所提及的阿尼西母(门10;西4:9)是同一人物,故此两书卷无疑是同时写成的。而「腓」书似是接近释放之时(弗1:13、24;2:23)。故这四封书信的排列是:弗、西、门、腓,或西、门、弗、腓。

「弗」书着成动机并非为解决教会某些问题(不像「林前后」、「加」、「西」等书),而是给那一带的教会一般性的劝言,故此书中未提及他在以弗所的事奉,也未提及向谁问安。

此书提及个人属灵的丰富,地位的改变,新生活在教会、个人、家庭、事奉等方面的彰显,写成时约主后六十一年。

2. 简纲

一、在基督里的蒙恩(弗1-3)

A. 属灵福气(弗1上)

B. 属灵眼光(弗1下)

C. 属灵地位(弗2)

D. 属灵身体(弗3)

二、在基督里的行为(弗4-6)

A. 教会的生活(弗4上)

B. 个人的生活(弗4下-5上)

C. 家庭的生活(弗5下-6上)

D. 争战的生活(弗6下)

二、启语导论:属灵的福气(弗1:1-23)

以弗所书是一本专论信徒在基督里之丰富的书卷,如1:7的「丰富的恩典」、3:8的「不能测透的丰富」、3:16的「丰盛的荣耀」等,这全是因为神有丰盛的恩典,且乐意赐予接受他的人,这正是全书首要表达的主旨。

A. 启语之言(弗1:1-2)

1. 作者(弗1:1上)

作者自称保罗,在两方面向读者介绍他的背景:

a. 他是基督耶稣的使徒。

b. 他是奉神的旨意而作使徒,强调他的使徒资格,也强调他的事奉全在神的旨意中(参加1:1)。

2. 读者(弗1:1下)

保罗在三方面描述读者的背景:

a. 他们是住在以弗所的信徒,是指他们在地上的居所。

b. 他们是圣徒,是指他们蒙召分别为圣的地位。

c. 他们是在基督里有忠心的人,是指他们对主的属灵态度。

※「在以弗所」此字虽然在甚多古抄本内出现,可是在数本更古老的古卷里(如西乃山古卷、梵蒂岗古卷,P46古卷)却不存在,多数学者认为以弗所书原本是一份通函,由当地教会抄录后填上自己教会之名。

3. 致安(弗1:2)

这是简单及基本的致安,别无他言,进一步指出本书是封通函。保罗只在最起码的礼貌上致意,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及主耶稣归到读者身上。

B. 祝颂之言(弗1:3-14)

在原文里,1:3-14是一整句话,可是在内容方面,却包括了圣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福气,这福气都是从三一真神而来。

1. 父神的工作(弗1:3-6)

神在基督里赐予信徒「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指一切从神来的福气)(弗1:3)。这个赐予是父神在创世之前做的两件事:

a. 在基督里拣选信徒,使他们成为圣洁,无瑕疵(弗1:4)。

「拣选」(exelexato,意「挑出来」)乃根据「在基督里」。而「在基督里」是信徒接受主为救主时,神和圣灵将他放在基督里面,成为基督的身体。

b. 因爱之故,按自己所喜悦之旨意,预定信徒借着耶稣得儿子的名分(弗1:5)。

使神荣耀的恩典在他爱子里赐给信徒(弗1:6)。「预定」(proorisas,意「预先界定」)是指神预先决定的计划,就是借着耶稣基督,使信徒得着「儿子的名分」(huisothesian,由「儿子」及「放置」组成)。这全是神的恩典,是神所赐的,非靠人的努力,人无法夸口。

有人说「拣选与预定」是圣经最难也最易的字,难的是人想探究不能明白的;易是人不用费心探究那不能明白的。W. Wiersbe谓「拣选」多是与人有关,「预定」却与目的有关。

2. 基督的工作(弗1:7-12)

神的工作是预定、拣选,基督的工作则是:

a. 救赎(aploutrosin,商业词汇,意「买回」),代价是基督的生命,以命赎命。

b. 赦免(aphesin宗教词汇,意「差去」、「拿去」,喻清偿债务),再没有得罪神的地方。

救赎产生赦免,这全是基督丰富的恩典(弗1:7),神却因诸般的智慧和聪明(代表丰盛的智慧),将此恩典「充充足足赏给」(eperisseusen,意「满溢」)信徒(弗1:8)。

这赏赐全照神自己「预定」(proetheto,意「先决心意」,参罗1:13译「定意」,3:25作「先时」)的美意(弗1:9上)。目的有三:

a. 叫信徒知道神旨意的奥秘(弗1:9下),就是在神所安排之日期满足之时,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anakephalaioo,意「在一头之下」,参罗13:9同字译「包括在一」)(弗1:10),意指神将创造之新世界,统归基督管辖。

b. 叫信徒在基督里「获得基业」(eklerothemen,过去被动式动词,由「拈阄」kleroo字演变而生)(弗1:11上),这基业是神凭己意「预定」(弗1:5)给他们的(弗1:11下)。

c. 叫神的荣耀在信徒身上得着称赞(弗1:12)。信徒称为「首先有盼望的人」(proelpikotas,意「先盼者」,此字在新约仅此出现)。

※「先有盼望的人」意思有三:

(1)指对复活或主再来有盼望的人。

(2)指那些久待弥赛亚来临的犹太人,如新约的西缅、亚那、保罗;而1:13-14则指外邦人(如F. F. Bruce;A. T. Robertson;H. A. Kent;C. Vaughan)。

(3)指先信主的人(如保罗与读者比较,是他先信主的,如J. F. MacArthur)。

3. 圣灵的工作(弗1:13-14)

a. 圣灵的印记(弗1:13)

神的救赎也临到「你们」(外邦信徒)身上,从你们的「听」、「信」、「受」了真理的道、得救的福音、救主基督,便得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lsphragistnte,意「盖印」、「印封」),表示归属、拥有、安全、保证。

b. 圣灵的凭据(弗1:14)

圣灵的获得也是一个救恩的「凭据」(arrabon,意「首期」、「按金」「订金」),直至神之「产业」(peripoieseos,意「保存品」,喻「属神的人」,中译「神的子民」)被赎之时,也是神得荣耀之时。

C. 祷告之言(弗1:15-23)

1. 祷告的动机(弗1:15-16)

触发保罗为教会祷告的动机有二:

a. 因教会的信徒充满对主的信心。

b. 因教会的信徒充满对人的爱心(「亲爱」一字中译该作动词、非作形容词用;意指「你们的爱达及〔eis〕其它信徒)。

2. 祷告的内容(弗1:17-23)

保罗为教会信徒的祷告,内容可分为两点:

a. 求神将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信徒(弗1:17,「赐人」一字原文没有,可不用放进去)。智慧和启示的灵中的「和」字,是一个「下译上」(hendiadys)的用法,「和」字可译成「就是」。换言之,智慧的灵就是启示的灵,是一而二、二而一,这样信徒才能真知道神(弗1:17下)。

b. 求神照明信徒的心眼(弗1:18上),使他们知道主在他们生命里所造的工作。在此处,保罗用了三个极美丽的形容词描绘信徒所拥有的「三个知道」:盼望的恩召、荣耀的基业、浩大的能力(弗1:18下-19):

(1)盼望的恩召,指信徒的蒙恩是有基础的、是稳固的。

(2)荣耀的基业,指信徒永远的归宿是极其光荣的。

(3)浩大的能力,指信徒现今生命的能力。关于这能力,保罗又有五项说明:

(a)那是神使耶稣基督死而复活及归回天家的能力(弗1:20)。

(b)那是远超天使等级(执政、掌权、有能、主治、有名)的能力(弗1:21上)。

(c)那是超时空的能力(今世、来世)(弗1:21下)。

(d)那是将万有服在基督脚下的能力(弗1:22)。

(e)那是使基督成为万有之首的能力,包括教会。而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弗1:23上),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下)。

C. Vaughan说得好,1:18「恩召」强调神在过去的工作,「基业」强调神将来的工作。而1:19「能力」则指现今的工作1,而这能力(弗1:20-23)已赐给教会,可见教会是何等蒙福的一。

至于1:23下「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有两见解:

(1)指基督将原本居住万有之权,搬进教会里(如S. D. F. Salmond)。

(2)指基督借着教会,将其存在充满万有(世界)(如F. W. Beare)。

三、属灵的地位(弗2:1-22)

神行事是有计划的,凡他所做全按他「旨意」(弗1:1)、「预定」(弗1:5、11)、「拣选」(弗1:4)、「借着」(弗1:5)、「用诸般智慧聪明」(弗1:8)、「使同归于一」(弗1:10)。于是,他着手在世人中施行拯救的工作,又将凡信的置于同一身体内。尤其是第一世纪,将犹太人与外邦人不和的藩篱拆毁,使他们一同成为神家里的人,这是2章的主旨。

A. 信徒地位改变(弗2:1-10)

在原文里,2:1-6是一长句,大意可分两点:

1. 先前的光景(弗2:1-3)

论及信徒先前的光景,保罗在四方面指出:

a. 死在罪恶过犯之中(弗2:1)。「罪恶」(hamartias指「达不到目的」)、「过犯」(paraptomasin意「跌倒」,此字在新约出现颇多,共173次)2代表所有的罪。罪的工价乃是死,(参罗6:23),只有基督(他)才能叫人「活过来」(指新生命的诞生)。

b. 随从今世的「风俗」(aiona,意「世代」,喻「世人的潮流」)(弗2:2上)。

c. 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2:2下)。「掌权者」(exousia)与「首领」(archonta)皆指灵界的活物,亦即魔鬼撒但(参约16:11),保罗更进一步解释就是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弗2:2下)。

d. 信徒以前也像悖逆之子(他们)一般,放纵情欲,任意而行,「本为」(phusei,「凭本性」)可怒之子,与别人无异(弗2:3),全都在神震怒之下(参罗1:18)。

2. 现今的地位(弗2:4-6)

现今地位全改变过来,乃基于:

a. 神的大爱(弗2:4),使能与基督同活(指灵性方面)(弗2:5上)。

b. 神的恩典(弗2:5下),使能坐在天上(指得胜的地位)。

灵里的再生与得胜的地位,是信徒现今所拥有的。

3. 改变的目的(弗2:7-10)

信徒蒙恩得救之目的有三:

a. 将神的救恩显明给后代看(弗2:7)。

b. 显出全是神的工作(弗2:8-9)。

神的工作与人的相信配合,「这并」(kai touto,中性字)是指救恩,而非一般误称指信心(信心是阴性字),因救恩是人不能为之的(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免得有人自夸(包括自夸信心)(弗2:9)。

c. 救恩是神的「工作」

(poiema,意「杰作」,参罗1:20同字译「所造之物」),是新的「创造」(ktisthentes,参2:15;4:24),为了预备信徒行善(弗2:10)。

「后来的世代」有二意:

a. 主再来以后的世代(如C. Vaughan)。

b. 救恩完成后的世代(如J. F. MacArthur)。

B. 信徒的合一(弗2:11-22)

本段的信息与上文甚多重复,但作者是针对当时历史背景而言。在当时,外邦人与犹太人同在一处,隔阂甚大,可是在基督里一切围墙皆拆除了。

1. 外邦人的改变(弗2:11-13)

a. 从前的光景(弗2:11-12)

外邦人当时处境有二:

(1)他们是犹太人藐视的对象(弗2:11),外邦人被犹太人称为「没受割礼的」,是句藐视之词。

(2)他们没有前途(弗2:12),保罗从五方面形容他们

(a)没有基督,与犹太人的盼望无关。

(b)在以色列国民以外,意指他们与以色列国的神无关,与神给他们的爱无关。

(c)在应许诸约上是局外人,他们与神的约无关(「局外人」xenoi,参太25:35、38、43同字作「客旅」)。

(d)没有指望,指永生的盼望。

(e)没有神,没有真神。

b. 现今的地位(弗2:13)

从前是「远离」神(makran,「很远」),现因基督之故可「亲近」神(eggus,「靠近」)。地位由远而近,由近而获得,由获得而拥有,由拥有而不失落。

2. 外邦犹太的联合(弗2:14-22)

a. 外邦犹太合而为一(弗2:14-16)

神是信徒的平安者(中译「使和睦」),他将「两下」(喻外邦人与犹太人)合成「一个」(hen),将隔离两下的中间墙拆毁(弗2:14),这无形的墙代表两下的冤仇,这冤仇是因律法的规条而引起的。因为犹太人认为他们能遵守规条,而外邦人不能,因此将外邦人排斥于外,于是两下成冤仇。现主用自己的死废除律法规条,也废掉冤仇,将两下合成一个身体,造成一个新人,两下也就「和睦了(eirenen,意「得平安」(弗2:15),也与神「和好了」(apohatallaxei,意「调解」,「和睦」)(弗2:16),因有和平福音传给远处(喻外邦)及近处(喻犹太)的人(弗2:17)。

※2:14的「中间隔断的墙」是在圣殿分隔外邦人院及犹太人院的矮墙。约瑟夫谓墙高三肘,并有大理石柱分隔为不同的入口,异常高雅。墙上四处刻上字告:「外邦人不得进入,僭越者就地格杀」(参古史,8:3:25;11:5;战史,5:5:2)。主后1871年考古学家在圣殿古址掘出上述石块3

b. 外邦犹太同是神家的人(弗2:18-22)

因为主之故,外邦人、犹太人被同一圣灵所感,得以直接到神面前(弗2:18),所以就不再是「外人」(xenoi)及「客旅」(paroikoi,意「寄居」,参徒7:6;彼前2:11)(弗2:18上),而是共同在一起的人。

保罗用三个借喻说明(弗2:18下-22):

(1)与其它信徒是同国的人(同在神的主权下)(弗2:19上)。

(2)同是神家里的人(同一个属灵大家庭)(弗2:19下)。

(3)是主的圣殿,这新圣殿是以使徒和先知为根基,主基督耶稣为房角石(弗2:20),各信徒似是不同的房子,但被主「联络合式」(sunarmologoumene,由sun「合」harmobogos「缚住」,lego「联络」三字组成,此字前所未有,是保罗创新的)(弗2:21)、被主「建造」(sunoihodomeisthe,由sun「合」,oikos「房子」,domeo「建筑」三字组成),成为圣灵的居所(弗2:22)。

四、保罗的职分(弗3:1-21)

3章是一篇祷告文(当中有个插段,3:2-13),是以第一人称写成。从祷告的内容可见,保罗对信徒的生命、对教会的神学,着实有极深奥的领悟,无怪乎神学家F. W. Beare谓此段是全书中的高4

A. 保罗的恩召(弗3:1-4)

3:1的「因此」(toutou charin),将上下文连接起来。

保罗解释,他在罗马被囚牢中是为作外邦使徒,但仍不忘为教会祈祷(祈祷在3:14开始)(弗3:1)。他相信(eige,第一类假定句的启语字,假设情况是真的,中译「谅必」)对方曾听闻神用恩典呼召他,将作外邦人使徒之「职分」(oilonomian,意「房屋管理」、「管家之职」)「托付」(eis)给他(弗3:2),又用启示使他知道福音的奥秘。

关于这奥秘,他先前已略写过(弗3:3),只要读者念过,便不疑保罗是明白基督的奥秘(弗3:4)。

※3:3有三点需加以补释:

1. 「启示」发生是何时?学者意见不一,有说在大马色的时候(如H. A. Kent)、有说在亚拉伯的时候、神特别启示给他有关那福音的奥秘(如C. Vaughan)。

2. 「奥秘」是指甚么?「奥秘」在1:9是指神将天地所有都统归在基督之下。此处是指与福音有关的,那是在1:9之下的一个阶段,是关乎外邦人及犹太人在基督里同为一体,同为后嗣,同蒙应许(弗3:6)。

3. 「先前写过的」是指甚么?有说是指一封失落的信(如林前后亦有提及失落的信),有说是指上文的话(弗1:9-11)(如A. T. Robertson;C. Vaughan)。

B. 保罗的托付(弗3:5-13)

1. 福音的奥秘(弗3:5-6)

福音的奥秘,在以前世代(指旧约)无人知晓(弗3:5上),「但如今」(hos nun,此译法参西1:26;中译「像如今」)5,在新约时代,透过圣灵启示众先知及使徒(弗3:5下),其中一人就是保罗。

这奥秘的内容是,外邦与「犹太」(圣经没明说,含义却在2:14-19可见),在耶稣基督里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

2. 福音的执事(弗3:7-13)

就此,保罗作了福音的执事,一是由神之恩而成,一是由神的大能(弗3:7)。他自谦是信徒中最小的,然而蒙神托付了两大使命(弗3:8上):

a. 传扬福音的奥秘,又称「基督测不透的丰富」(弗3:8下),这是个传福音的使命。

b. 使众人明白,隐藏在创造主心中「奥秘的安排」(弗3:9)。「安排」(oikonomia,参3:2)指神如何将外邦人、犹太人在基督里合成一体的计划。这是个教导的使命,原来神要借着教会,连天使的领域(执政的、掌权的)都得知神的智慧(弗3:10)(因关于救恩的奥秘,天使也不太明了,参彼前1:12),这救恩计划是神在创世前在基督里订定的(弗3:11)。

在结束这插段时,保罗劝告教会,现因信耶稣之故,可放胆到神面前(弗3:12);不要因他的患难而胆怯,反要放胆到神面前,这原是他们的荣耀(弗3:13)。

C. 保罗的祷愿(弗3:14-21)

1. 祈求的话(弗3:14-19)

3:14的「因此」(toutou charin,参3:1)承接了3:1的祷告。保罗的祷告是直接向父神发出(弗3:14),这父神是全天下所有信主家族的父亲(弗3:15;参2:18-19)。

内容可分三方面(以三个「叫」字hina表达之):

a. 叫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弗3:16-17上)这是圣灵的工作,「心里的力量」原文是「里面的人」(eso anthropon),指人性里看不见的意志之力、情感之力、道德之力,而因住在心里的基督能刚强起来。

b. 叫爱心有根有基,明白基督的爱(弗3:17下-19上)信徒对神、对人的爱心根基稳固,便能和其它信徒一起追求,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难以测度。

c. 叫神充满信徒(弗3:19下)「神的充满」是包括一切有关神给人圣洁的属性、恩福、能力都充满信徒。正如信徒用小杯在大海舀水一样,那是永远舀不尽的。

2. 颂赞的话(弗3:20-21)

本段是颂赞神的话,也是代表保罗深信神必听他的祷告。故这颂赞也是对神信心的流露,相信神必成就,超乎人所求所想,但愿一切荣耀永归他的主。

五、信徒教会生活(弗4:1-5:21)

保罗是个神学家,也是个实用家;他强调教义,也强调生活;他能将信仰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能将神的真理运用在生活行为上;他是个思想家,也是行动家,是一位均衡的传道人。前三章,清楚地说明信徒在主基督里的地位;后三章,亦同样仔细地介绍信徒在基督里的生活行为。

A. 在合一中行事(弗4:1-16)

1. 命令(弗4:1-3)

4:1的「所以」(oun,中漏译)将前文引入下文里,是个重要的「转接字」。他以「为主被囚」的身分劝告读者: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4:1)。

接着在六方面(原文只有五方面)指出,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应有的样式:(1)谦虚。(2)温柔。(3)忍耐。(4)用爱心互相宽容。(5)用和平彼此联络。(6)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一的心。

前三项是有关个人性格方面,后三项是有关与人相处方面。都是信徒必须努力追求的,没有这些,合一便消失了。

2. 基础(弗4:4-6)

为了使读者了解追求合一的重要,作者以七个「一」作为劝告的基础:一个身体(指普世教会)。一个圣灵。

一个指望(可指永生,亦可称荣耀神)。一主(指救主,参徒4:12)。一信(只有信才得救,不用行为)。一洗(参下文)。一神(参下文)。「七」是完整数字,合一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共识上。

※4:5的「一洗」有两个见解:

a. 指水的洗礼(如C. Vaughan;J. F. MacArthur)。

b. 指灵洗,因为只有灵洗才能将信徒成为一个身体(参林前12:12-13,如H. A. Kent;W. Wiersbe;C. C. Ryrie;贾玉铭)。

※4:6的「神」者,有四句描绘性词语:

a. 他是众人的父,有说指生命来源(参玛2:10);有说是信徒之父,指信徒的救赎(因本段是论及信徒的「基要信条」,如C. Vaughan)。

b. 他超乎众人之上,指神绝对的主权。

c. 他贯乎众人之中,指神内住(immanence)信徒之中,指导一切,供应所需。

d. 他住在众人之内,指神藉圣灵在信徒心中的工作。

3. 恩赐(弗4:7-11)

在合一之下,信徒各有不同的恩赐,是基督按其主权「量」(metron意「均分」)给他们(弗4:7),目的是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

保罗引用诗68:18作为基督量恩赐给信徒的例证,那是一篇「胜利诗」,是戴维颂赞神将耶路撒冷由耶布斯人手中夺回。古代君王作战凯旋归回,在京都大游行,展示其战利品及战俘,百姓夹道欢呼,君王将掳物扔给众人,作为胜利赏赐。在此,保罗引用基督在十架后返回天家(参西2:15),随即将恩赐分给信徒(弗4:8)。

接着解释基督得胜的步骤(弗4:9-10);在升天之前,他先降在地下(参彼前3:18-19所记的胜利宣告),那时他把地下(阴间)的信者之灵带回天上,(「掳掠仇敌」可译为「掳掠囚犯」)。这位先降下的(指基督的降生),后来远升天上(指基督的升天),充满万有(统管万有)(弗4:10),这是完全的胜利了。

※4:9的「地下」(katotera mere tes ges)应译作「地底之下」,其意思何在,学者解释有:

a. 「地下」是指地球,「降在地下」便指「耶稣降生」(如C. Vaughan;A. T. Robertson;NEB)。但为何不干脆说「tes ges」地球、世界?b. 「地下」指犹太人俗称的阴间,「降在地下」是指耶稣上十架后复活前所去之处,此说需用彼前3:18-19作辅解。弗4:8-10是论及基督的得胜,应是指十架及升天,非单指降生(见内文解释)(如J. F. MacArthur)。

再且,4:8说基督将仇敌带至天上,「仇敌」不能解作撒但、死亡、罪(如H. A. Kent)。

基督胜利后便将四种恩赐赐给教会(弗4:11)(这四个名词全是复数字):使徒:新约时代的使徒。先知:新约时代的先知。传福音的:宣告福音。牧师即教师(「和」字是下译上用途):牧养的工作就是教导(参提前5:17),这两人的职分工作相同,「牧师」一词在新约只此出现。

4. 目的(弗4:12)

神给教会不同的恩赐,为要成就三个目的:

a. 「为要」(pro)「成全」(katartismon,本是医学词汇,意「恢复原状」,在此喻「装备」、「配备」)圣徒。

b. 使(eis,中漏译)他们能各尽其「职」(diakonias,即「服事」)。

c. 使(eis,中漏译)他们能「建立」(sikodomen,「房子建造」)基督的身体。

5. 果效(弗4:13-14)

这些目的若达到后,便产生四个不同的果效:

a. 在真道上同归于一(弗4:13上)。

b. 认识神的儿子(弗4:13中)。

c. 生命成熟(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指生命成熟像基督一般)(弗4:13下)。

d. 真理上稳固,不再是小孩子易受迷惑、欺骗、摇动,随从各样异端(弗4:14)。

6. 要求(弗4:15-16)

为了要达到上文的果效,信徒当作下列五点:

a. 用爱心说诚实话(「诚实」原文alethenontes,意指「真理」),原意可能是用真理对付异端、辩护福音(参加4:16)。但亦可译成「在爱中(指彼此相爱)持守真理」(弗4:15上)(如J. F. MacArthur)。

b. 凡事长进,连于(eis)元首基督(弗4:15下)。

c. 全身(喻信徒,整体性言)与主「联络合式」(弗2:21;4:16上)。

d. 百节(喻信徒)各按各职,照各自功用,彼此相助(弗4:16中)。

e. 在爱中建立自己,使身体渐长(弗4:16下)。

B. 勿像不信的人(弗4:17-5:21)

4:17的「所以」(oun)将上文引进结论,即继续劝告信徒在合一中行事时、勿像不信的人。所以保罗从另一角度,将信徒的旧生命与新生命再对比一次,然后给予新的命令、劝勉。

1. 旧生命(弗4:17-19)

保罗诚实地劝告读者,「从今以后」(meketi,中漏译)不要再像外邦人(喻不信者),接着在八方面指出旧生命的特征:

a. 存虚妄的心,生命虚空,没有目标。

b. 心地昏暗,没有分别真神假神之能。

c. 与神的永生隔绝,如2:1的死在过犯罪恶中。

d. 自己无知,故意的行为,非无教育。

e. 心里刚硬,对属灵事物没有感觉。

f. 丧尽良心,原文是「对痛没有感觉」(此字在新约只此出现)。

g. 放纵私欲,指个人方面言。

h. 贪行污秽,指办淫行之行业(如开妓院),此类「职业」在哥林多及以弗所甚多。

2. 新生命(弗4:20-24)

新生命(学了基督)的特征却不像旧生命(弗4:20),信徒若听、领、学了主的真理(弗4:21),就应消极地脱去「旧人」(喻旧生命的行为),这旧人因私欲之故而渐坏(弗4:22)。积极方面却要:

a. 将心志改换一新(指跟随主的决心)(弗4:23)。

b. 穿上新人。这新人是新的创造,有真理的仁义和真理的圣洁(弗4:24)。指对人的「仁义」及对己的「圣洁」,全要在真理的标准下去行。

※4:24的「仁义」和「圣洁」,在原文结构下都受一个「在」(en)字约束,指真理的仁义和真理的圣洁。

3. 新命令(弗4:25-5:21)

4:25的「所以」(dio)乃将上文新旧生命的比较后带至结论。作者立即在九方面教导读者:

a. 说谎方面(弗4:25)弃绝谎言(这是旧人常犯的罪),与别人谈话务要诚实。

b. 愤怒方面(弗4:26-27)生气虽可,却要符合三个准则:一不可犯罪、二不可将罪带到另一日(不可延长)、三不可给魔鬼留地步(给魔鬼有机可乘,使人犯罪)。

c. 偷窃方面(弗4:28)不可偷窃,反要勤劳做工,甚至可以帮助有缺乏的人。

d. 言语方面(弗4:29-30)勿说污言,只说造就人之话。「污」字(sapros)多指水果腐烂(参太7:17同字译「坏」)、或海鲜变坏(参太13:48作「不好」)。污言、谎言及偷窃等同使圣灵担忧。信徒本有圣灵印记,直至(eis,中译「等候」)全人得赎的时候。W. Wiersbe谓污言使三一真神担忧─使圣灵、代赎的主及完成救赎的神担忧,因此千万不要妄言6

e. 其它败行(弗4:31-32)如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恶毒等当除掉;反要恩慈、怜悯、饶恕等来彼此相待。尤其饶恕方面,因神已饶恕了信徒。

f. 爱人生活(弗5:1-2)5:1的「所以」(oun)将上文的恩慈、怜悯、饶恕的美德带至一个小结。信徒既蒙神饶恕,是新生的人、是蒙爱的儿女,故当效法神(弗5:1),指效法神的爱(弗5:1)。

此外,也要像基督爱信徒般,以爱去行事,基督的爱是舍己的爱,是奉献的爱(弗5:2)。

g. 圣洁生活(弗5:3-7)所有淫乱、污秽、贪婪皆不合圣徒「体统」(prepei)。

淫词、妄语、戏语也不「相宜」(aneken,罗1:28同字译「合理」),要多说感谢神的话(弗5:3-4),因为这样的人常感受到神的同在、鉴察。

对于禁戒不体统、不相宜的事,保罗提出两个原因:一因行这些事者在神国里是无分的,他们的行径与贪心及拜偶像者无异(弗5:5)。二因他们(称为「悖逆之子」)若被这些虚浮的话欺哄,必招惹神的忿怒(弗5:6)。所以(oun)结论是:不要与他们同伙(弗5:7)。

h. 光明生活(弗5:8-14)5:8-14可以与上文5:3-7连接成一主题,也可作独立主题分开。读者从前是暗昧(弗5:8),如今是光明、是光明的子女,故应(弗5:9):

(1)结光明果子,如良善、公义、诚实,行主喜悦的事(弗5:10-11)。

(2)切勿参与暗昧无益的事,反要责备行黑暗事的人,他们行为可耻(弗5:12),期望责备可将暗昧的事显明出来(弗5:13)。

「所以」(dio)结束本段劝言,是个呼吁,叫「睡着的人」(喻暗昧的人)快醒过来(喻悔改),因神光照着他(引用赛29:19及60:1的精意)(弗5:14)。

i. 智慧生活(弗5:15-21)5:15的「所以」(oun,中漏译)将上文(弗5:1-14,尤其是5:14)作一总结。信徒既是光明子女,便当活得像智慧人。因此保罗在七方面解释智能生活的特征:

(1)要谨慎行事,勿像愚昧人,反要像智慧人(弗5:15)。

(2)要爱惜光阴因世代邪恶(弗5:16)。世人邪荡的生活方式甚浪费时间。

(3)要明白主的旨意,勿作胡涂人(弗5:17)。

(4)要被圣灵充满(「充满」喻完全占有),勿醉酒被酒支配、麻醉、失控(「放荡」as otos字的原意)(弗5:18)(原文两句命令词)。

(5)要赞美主,用诗章、颂词、灵歌,口唱心和地进行(弗5:19)。

(6)要常常(pantote)及在凡事上(panton),奉主耶稣之名感谢父神(弗5:20)。

(7)要在敬畏神的前提下,彼此顺服(弗5:21)。

※全段命令式动词或分词是:谨慎、爱惜、明白、勿作(胡涂人)、充满、醉酒、对说、口唱、赞美、感谢、顺服等十一个字词。

六、信徒家庭生活(弗5:22-6:9)

新约时代的家庭多是困苦的,非因经济之故,乃是夫妻对家庭观念薄弱、不牢固,妻子在家无地位,这样的关系便离开神设立婚姻的本意。故此,保罗特别强调,信徒的家庭生活应彰显神的心意,正如他的教会生活一样。

A. 夫妻的本分(弗5:22-33)

1. 妻子(弗5:22-24)

妻子的本分是顺服丈夫,如顺服主一般(弗5:22);因丈夫是头,基督是教会的头、救主(弗5:23);如教会顺服她的头,妻子也要顺服她的头(弗5:24)。

5:22的「顺服」本不在原文里,但夫妻彼此的「顺服」,正是5:21「顺服」的延伸。「顺服」(hupotassomenoi)一字与「服事」是同字根词,并非表示没有人权的顺服,而是被丈夫的爱所激励而产生的。再且5:24的「顺服」是主动式动词,表示自愿,而非强迫。是爱的响应,同时又是「为主而做」(参西3:18),也是基于主与教会的关系而做。

2. 丈夫(弗5:25-30)

古代社会以男权至上,尤其犹太家庭,妻子地位不高,常因细故被休。在外邦社会中,妻子地位亦不高,妻子不准公开露面,似遭「软禁」在家7,保罗在此欲将当时的家庭「陋习」改变。

保罗吩咐丈夫爱妻子(弗5:25上),举例有二:

a. 如基督对教会的爱,有两个特征(弗5:25下-27)

(1)是舍己的(弗5:25下)。

(2)是圣洁的(弗5:26-27)。为了使教会成为圣洁,没有皱纹、玷污、瑕疵等,基督用道洗净教会,使教会成为荣耀的,可献给自己的。

※5:26的「道」(rhemati,强调说出来的话)有数个意义:

(a)指信徒接受主时的宣言(参罗10:17)。

(b)指信徒受洗时所说的宣言(参太28:19)。

(c)指福音的话(参约15:3;赛55:2,如H. A. Kent)。

b. 如爱自己身体的爱,有个特征(弗5:28-30)

(1)是自然的,从来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人(弗5:28-29上)。

(2)是「保养的」(ektrephei,意「供养」;参6:4同字译「养育」)(弗5:29中),指供应妻子物质上的需要。

(3)是「顾惜的」(thalpei,意「看护」,参帖前2:7同字译「乳养」)(弗5:29下),指负责妻子精神上的需要。

正如基督在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都看顾教会(弗5:29下),因教会是基督的肢体(弗5:30)。故此丈夫必须爱惜妻子,如爱惜自己身子一般。

3. 夫妻(弗5:31-33)

「为此」(anti touto,中译「为这个缘故」,指夫妻关系的美满),丈夫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与妻子成家,结成一个身体(弗5:31;参创2:24)。原来「夫妻成一体」和「基督与教会成一体」,这奥秘是对比之事(弗5:32)。

「无论怎样」(plen,中译「然而」),丈夫要爱妻子如爱自己,妻子也当「敬重」(phobetai,「敬畏」)丈夫(弗5:33),这是妻子的责任,丈夫要做到配得这个敬重。

B. 父母儿女的本分(弗6:1-4)

家庭的美满与父亲教导儿女有关,于是保罗接着教导父母与儿女相处之道。

1. 儿女(弗6:1-2)

a. 儿女要「在主里」(指在主的引导下)做两件事:「听从」(hupakouete,命令式动词,意「在下面听」,喻「顺服」)父母,是「理所当然的」(dikaion,意「公道」、「公义」,喻「合理」)(弗6:1)。

b. 要「孝敬」(tima,命令式)父母,果效有二:在世得福(指家庭生活愉快)。在世长寿,如出20:12所应许的(「第一」指在十诫里,而十诫是律法的首部分)。

2. 父母(弗6:4)

「父亲」(也代表母亲,参来11:23同字译「父母」)的责任有二:

a. 不要惹儿女的气(在新约时代,尤在以弗所的背景下看,保罗此言是空前的创举)。「惹」是现在命令式动词,指习惯性的行为,引爆儿女的怒气。

b. 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C. 主人仆人的本分(弗6:5-9)

1. 仆人(弗6:5-8)

据估计,在新约时代,罗马帝国内约有六千万奴仆8,不少奴仆有机会接触并接受福音。因此在信与不信的主人家中,该如何表示他们的新生,保罗给予他们四个教训:

a. 用战兢、惧怕、诚实的心听从主人,如听从主一般(弗6:5)。

b. 不要眼前事奉,讨人之喜,要像从心里遵行主旨般遵行主人的吩咐(弗6:6)。

c. 甘心而做,像是为主而做(弗6:7)。

d. 要知将来赏赐是靠个人所行的,故人人一样(弗6:8)。

2. 主人(弗6:9)

对主人的劝告与对仆人一样(「一理」指同一原则),不要威吓他们,因为大家同有一主,他不会偏私地给人赏赐。

七、信徒争战(个人)生活(弗6:10-24)

基督徒的生活是个争战的生活,无论在教会、社会、家庭,常受一个无形势力的搅扰、攻击,因此需随时儆醒,倚靠圣灵的能力,并善用属灵的武器,免被攻击。在此,保罗向教会解释,信徒可以过一个得胜的生活,只是在于他们能否善用武器及策略。

A. 争战的吩咐(弗6:10-12)

1. 信徒的能力(弗6:10-11)

写完6:9,保罗还有末了的话要劝告教会。

保罗给予教会两个吩咐:

a. 要作刚强人(命令式动词),若要成就此点,信徒要倚靠主和主的能力。「靠」和「倚赖」在原文是「在」(en),表示要在主里和在主的能力里才能得胜(弗6:10)。

b. 要穿戴神所赐的军装,才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6:11);这军装的配备会在下文详述之。

2. 信徒的仇敌(弗6:12)

信徒的仇敌原来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属灵的能力,诸如:

a. 执政的。

b. 掌权的。

c. 管辖幽暗世界的。

d. 天空属灵的恶魔。

这些全是魔鬼势力里的「队员」,他们不同的名称表示他们的等级与工作范围。

B. 争战的军装(弗6:13-17)

「为此」(diatonto,中译「所以」),信徒要拿起全副军装,在「磨难」(ponera意「邪恶」)的日子,抵挡仇敌,且能得胜(成就一切,站立得住)。

「所以」(oun)要站稳了,穿戴起神的军装来,配备有六(弗6:14-17):

a. 「真理」作带子束腰,意指整装待发。

b. 「公义」作护心镜遮胸,意指以公义的行为抵挡魔鬼的攻击,有如「不给魔鬼留地步」。

c. 「福音」作平安的福音鞋,意指用传福音将魔鬼阵地摧毁,掳掠仇敌。

d. 「信德」即信心,作藤牌抵挡魔鬼的火箭,意指以坚定不移的信心为武器。「信心使人得胜」是首得胜的诗歌。

e. 「救恩」作头盔,勿忘救恩,靠神恩而非行为,免陷入自己居功的骄傲陷阱里。

f. 「圣灵」,让圣灵充满,如尚方宝剑无坚不摧、无甲不入,因为它就是神的「道」(rhema,「宣讲的道」,参罗10:17同字),是见证的道,圣灵使用人的见证攻破撒但的营垒(参林后10:4)。

C. 争战的策略(弗6:18-20)

1. 祷告的提醒(弗6:18)

争战的武器是有功用的,但仍需运用另一件武器,使上述六件宝物发生效力,即祷告。在此,保罗用了四个「所有」带出五个祷告的重要(中译甚难表达):所有(pases)的祷告(中译多方祷告)、所有(panti)的时间(中译「随时」)、所有(pase,中漏译)的不倦、所有(panton)的圣徒(中译「众圣徒」):

a. 祷告的多面,祷告(内容)祈求(对象)。

b. 祷告的多次,随时随地祷告。

c. 祷告的能力,借着圣灵(原文「在圣灵里」)。

d. 祷告的恒久,儆醒不倦。

e. 祷告的对象,为众圣徒,因他们是在属灵争战当中。

2. 代祷的请求(弗6:19-20)

保罗请求教会为他祷告,其目的有二:

a. 得着「口才」(logos,意「道」),指有信息可传,使他能放胆讲明福音的奥秘(弗6:19),为此他被囚在监里(弗6:20上)。

b. 尽当尽之本分(hos dei意「作该作的」)放胆传福音(弗6:20下)。

D. 结语之言(弗6:21-24)

1. 携信人推基古(弗6:21-22)

结语时,保罗特别介绍携信人推基古给教会认识,他能转告教会有关保罗在监牢里的消息,使教会勿悬念。

2. 祝颂之言(弗6:23-24)

愿平安、仁爱、信心从父神与主耶稣归与教会、又愿教会所有「诚心」(「aphtharsai」,意「无污秽」、「无损毁」、「不朽坏」)爱主的人都蒙恩。

 


1C. Vaughan, Ephesians, Zondervan, 1977, p. 36.

2J. F. MacArthur, Ephesians, Moody, 1986, p. 54.

3W. Barclay, The Letters of Galatians&Ephesians, Westminster, 1976, p. 112.

4F. W. Beare, “Ephesians, ”Interpreter's Bible, Abingdon, 1966, p. 664.

5H. W. Hoehner, “Ephesians,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Victor, 1983, p. 629.

6W. Wiersbe, “Ephesians, ”Belivers Exposition Commentary, II, Victor, 1989, p. 43.

7W. Barclay,同上书167~175页。

8同上书179页。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