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第15章 腓利门书诠释

一、背景导论

A. 引言

在保罗十三封书信中,腓利门书是最短的一卷。在监狱书信中,此书虽没有其它书信的宏伟,但其感人程度不亚于其它书卷,保罗在书信中多提及要彼此相爱(如罗13:8;帖前3:12),饶恕别人(如弗4:32;西3:13)。因神是位饶恕人的神(参出34:6-7),神的伟大在于祂肯饶恕人,而人的高贵亦是在于肯饶恕别人。

箴言19:11云:「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主耶稣亦同样地教训人:「怜恤人的有福了!」(太5:7)因为信徒是被饶恕的人,也应该饶恕别人,这就是腓利门书的核心信息。

B. 腓利门其人

腓利门是歌罗西人(西4:9),在保罗的带领下归主(门19),他可能是保罗在以弗所那三年的属灵果子(参徒19:10;20:31)。

书中透露腓利门家境富裕,他有奴仆,家中宽敞可作「教会」(门2),他的爱心受人记念,亦可能常用财物济助别人(门2、5)。

腓利门热心事主,保罗称他为「同工」(门1),在服侍别人方面,常以「为基督而做」为宗旨(门6)。传统说他负责歌罗西城中的一间家庭教会,亚腓亚(他的妻子)及亚基布(他的儿子)皆是教会中的领袖(门2的「同工」包括亚腓亚,而亚基布则称为同当兵的)。

C. 腓利门其书

1. 作者是谁

本书虽只有二十五节,然而却深受初期教会所尊重,对保罗是作者毫无怀疑。在教父伊革拿修、特土良、奥利根、耶柔米及屈梭多模、优西比乌的著述中,他们皆认本书为保罗手笔,连异端马吉安亦将此书纳入保罗经典系列之中。此书亦在穆利多正典的保罗丛书中榜上有名。

再者,在书中三次作者自称保罗(门1、9、19),文学词汇与保罗的其它书信相若,神学思潮也反映了保罗的「信、望、爱」重点。书内提及的人物如亚基布(门2)、以巴弗(门23)、亚里达古、底马、路加(门24)等,在保罗所著的歌罗西书亦出现(西4:10、12、14、17)。

可见本书无疑地确实是保罗亲笔之作。

2. 成书日期与地点

腓利门书着成的日期及地点与歌罗西书相同,因推基古是歌罗西书的携信人(西4:7),故也顺便将腓利门书带给腓利(门西4:9),时约主后62年间。

3. 著书之因

腓利门有一奴隶名阿尼西母,从他主人那里偷了钱财后逃至罗马。在神奇妙的引领下,认识了保罗(有说是以巴弗或亚里达古在街道上遇见他,因他们在歌罗西时已认识阿尼西母,遂带他去见保罗),在保罗的引导下信了主1。从此阿尼西母是「再生人」,留在保罗身边服侍他(门13),名副其实地对保罗大有益处(门10的小字)。但阿尼西母仍属腓利门,故保罗定意送他回主人处去,向主人腓利门认罪赔偿;这是道义问题,也是法律问题(罗马法律容许主人处理逃奴)。遂写腓利门书,托推基古带去(参西4:7-9),期望腓利门收回阿尼西母,并饶恕他,接纳他亲如主内家人般。

4. 书的特色

腓利门书是新约中,惟一描述初期教会一个基督徒家庭情况之书卷。书中的「人」、「情」味异常浓厚。在「人」方面全书被提名的共有十一人,五人在启语问安中(门1-2),五人在结语问安里(门23-24),而居中的是阿尼西母(门10)。

在「情」方面,本书确实流露出人间最动人的情怀,保罗在书内表达的属灵伦理之爱,是新约其它书卷无可比拟的。因为对这个犯罪奴仆所要付出的爱,是比对别人更难。但在保罗的笔下,他的劝勉毫不费力,似是自然该作之事。就如马丁路德说:「我们在神面前都是逃奴,惟有耶稣基督肯接纳我们,我们才有盼望2」。

5. 简纲

一、问安的话(门1-3)

A. 作者(门1上)

B. 读者(门1下-2)

C. 问安(门3)

二、感谢的话(4-7)

A. 感恩谢祷(门4)

B. 感谢之因(门5)

C. 祷愿盼望(门6)

D. 个人欣慰(门7)

三、劝谕的话(门8-20)

A. 盼求基础(门8-9)

B. 盼求对象(门10-12)

C. 盼求之计(门13-20)

四、结语的话(门21-25)

A. 写信两意(门21-22)

B. 同工问安(门23-24)

C. 结束问安(门25)

二、书的简诠

A. 引言

人是活在自私自利、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一有摩擦争执,即欲报仇泄愤,社会充斥着苦毒、怨恨,不要说彼此接纳,更不用说「饶恕」。这个世代需要「饶恕的福音」,而腓利门书正是信徒一个最佳的范例。

B. 问安的话(门1-3)

1. 作者与读者(门1-2)

作者自称是为基督被囚的保罗,这是他的书信中首次在启语时提及他是被囚的人。在其它的书信中,他多以「使徒」(七次)或「仆人」(三次)自称(有两次全未提及自己的身分,参「帖前」、「帖后」)。保罗如此自称,因他是以此事恳求,非如别处以使徒或神仆的身分吩咐教会或个人办事3

保罗提及身边有提摩太在一起。提摩太在保罗的五封书信中出现(林后、腓立比、歌罗西、帖前、帖后),此点显出保罗很强调「团队事奉的模式」。

收信人是腓利门,保罗称他是「亲爱的同工」,另一收信人是腓利门的妹子,名亚腓亚。「妹子」(adelphe)一词是个亲密的称号(有古卷将「妹子」写作agapete,「亲爱的」),传统说她是腓利门的妻子(如A. T. Robertson)。

另一收信人是亚基布,保罗称他是「同当兵的」(参提后2:3),表示他积极地负责牧养的工作。这位亚基布传统说他是腓利门之子,亦有说是亚腓亚的丈夫(即腓利门的妹夫),前者的可能性较大。据西4:17,亚基布似是歌罗西教会的传道人,但以巴弗也是,这是因为以巴弗前往罗马服侍保罗时,亚基布便起来接替他的工作4

最后一个收信人是腓利门家中教会的众肢体,虽然此信是私人信件,但保罗要全教会都阅读,使全教会明白「饶恕与接纳」的真理,同时亦鼓励腓利门收回阿尼西母。

2. 问安(门3)

本节问安的话在保罗十三封书信里皆用,这是新约时代,信徒书信往来的启语模式。恩惠是救恩的基础,平安是果子,两者皆从父神及主耶稣而来。

C. 感谢的话(门4-7)

1. 感恩谢祷(门4)

保罗说他每逢祷告时,便想起歌罗西教会的腓利门,也常为他而感谢神。因保罗非常了解腓利门,况且,也有歌罗西教会的牧者以巴弗(门23)在保罗身旁证实。阿尼西母(门10)亦可作证,腓利门留给保罗极佳美的回忆,书中没有一句是纠正他的话。这些赞赏与感谢之言,也为下文的劝谕而铺路。

2. 感谢之因(门5)

保罗指出他为腓利门向神表示感恩的两个原因:一是腓利门对人的爱心,一是他对神的信心(因为「爱」可向神也可向人,而「信」是单向神而言。参本节小字),这两方面的感恩,对以弗所信徒(弗1:15)、歌罗西信徒(西1:4)及帖撒罗尼迦信徒(帖前1:3;帖后1:3)亦表示过。可见保罗很留意教会对神、对人的信与爱,因这两点是信徒生命的见证。

3. 祷愿盼望(门6)

在祷告中,保罗发出一个心愿,乃是愿腓利门与其它有共同信仰者之交往是有功效的。

「同有的信心」亦可译作「信心方面的交往」。因「同有」(koinonia,意「交往」)是名词,不是形容词(和合本将之译作「信心」的形容词,此种译法具有「培灵性意味」)。另一译法可作「信仰方面的分享」,将「信心」(pisteos)作「信仰」、「交往」作分享(此译法具「布道性意味」)。这译法指出腓利门常为福音作见证,保罗愿他在这方面的事奉大有「功效」(energes,意「能力」)。

保罗的另一祷愿,是盼望腓利门的信仰和分享,能使教会众肢体明白(epignosei,指「恳切的知道」),他们所做的善事,都是为基督而做的。此言强调,事奉神是要存着单纯的动机而行。

4. 个人欣慰(门7)

想到腓利门的爱心,保罗非常欣慰,而且,各人也因他的生命而大得「畅快」(anapauo,军事词汇,形容军队在剧烈操练后的休憩。此字在太11:28描写耶稣所给人的安息),可见腓利门实在是个具有爱心的人。

D. 劝谕的话(门8-20)

1. 盼求基础(门8-9)

保罗虽然和腓利门有爱的关连,但他不欲强迫腓利门作事。虽然他亦可本着使徒的权柄,吩咐腓利门行事,但他禁止自己如此行,而是本着其它基础,劝谕腓利门收纳阿尼西母(门8)。

a. 现今的处境(门9上)

保罗说他已是一大把「年纪」(presbutes,与「长老」字根相同)。保罗那时约六十多岁,在那寿数不高的世代,六十几岁已属高龄;此外,他更是为主被囚的,因此期望腓利门了解他的处境。

b. 凭着爱心求(门9下)

这爱是指腓利门对人的爱,也是「求」(parakalo,意「在旁呼唤」)腓利门本着爱保罗、爱别人的心,也应爱阿尼西母。

2. 盼求对象(10-12)

保罗指名道姓地将阿尼西母提出,盼望腓利门接纳他,保罗在两方面介绍阿尼西母:

a. 他是保罗在捆锁时生的儿子(门10)

保罗提醒腓利门,阿尼西母已不只是奴仆的身分,且是「主内」的弟兄(参16)。这新的身分使腓利门与他同站在神面前,同被神接纳(参加3:28)。

b. 他对保罗与腓利门皆有益处(门11)

「阿尼西母」是个奴仆多采用的名字,意「有益」。他因是逃奴,对腓利门来说,便从「有益」(euchreston,意「有用」),转而「无益」(achreston,意「无用」)。

但阿尼西母现已蒙神改变,从前他是「假」阿尼西母,如今是「真」阿尼西母。

c. 他是保罗的心上人(门12)

「心上人」(splanehna)原意「心肠」、「肺腑」。保罗将阿尼西母打发回去,就如打发自己的心回去给腓利门,可见阿尼西母实在是一个蒙主改变的人。「腓利门」(字意「友谊」、「心肠」、「亲密」)听到「心上人」一语,心中定有莫大的回响。

3. 盼求之计(门13-20)

经一番「情浓意重」地介绍阿尼西母后,保罗向腓利门献计,求腓利门收回阿尼西母。

a. 再纳逃奴(门13-17)

阿尼西母对保罗在罗马的事工大有帮助,保罗有意将他留下,以他代替腓利门来伺候保罗(指协助保罗的事工)(门13)。意指阿尼西母是保罗的「副手」,但他不知腓利门意下如何,也不欲强迫他行此「善行」(门14)。事实上,阿尼西母暂时离开腓利门,反使腓利门永远得回他(门15),这是指在主内的永远关系而言。现今阿尼西母的身分亦从奴仆变成「亲爱的兄弟」(16上,西4:9亦说他是「亲爱的兄弟」),对保罗是如此,相信对腓利门也一样(16中),因为这是按着在主内的关系言,非按着肉体关系而言(16下)。

保罗在此非恳求腓利门还给阿尼西母自由之身(参林前7:20-22),而是恳请腓利门接回他。保罗说若腓利门以保罗为「同伴」(koinonon,一同服侍主的人),就应收纳阿尼西母,如接纳保罗般。保罗介绍阿尼西母给腓利门作他的「新伙伴」,如与保罗是旧伙伴那样(门17)。

b. 有亏必还(门18-19)

保罗更进一步保证,若阿尼西母有亏欠腓利门的,他一手「包起」。「亏负」(edikesen,意「不公平的对待」)及「欠」(opheilei,意「债务上的拖欠」),分别指出阿尼西母对主人的劣行。但保罗却说「全归在我账上」(「归账」elloga是会计词汇),「我必偿还」可能据自腓立比教会馈送的礼物(腓4:14-19)来保证5

就此,保罗说腓利门亦有欠于他,可能是指属灵方面。

这样,腓利门与阿尼西母在属灵上是同等,大家都有恩于保罗,只是阿尼西母在金钱上亏欠了腓利门,而腓利门则在永生上欠恩于保罗6

c. 望得快乐(门20)

保罗第二次呼腓利门为「兄弟阿」,并告诉他收纳阿尼西母后,必使保罗心中极为「快乐」(onaimen,意「有益」,「阿尼西母」此名是由此字而出)及「畅快」(anapauson,常指暴风或剧变后的宁静,参徒3:19的「安舒」字)。这一切都是「在主里」、「在基督里」能作得到,因为腓利门收回阿尼西母后,歌罗西教会的合一与同工必倍增起来。

E. 结语的话(门21-25)

1. 写信两意(门21-22)

a. 首要之意(门21)保罗有信心,知道腓利门必接受他的提议,并相信腓利门深明「饶恕之道」而接纳阿尼西母,甚至「过于我所说的」。后句之意引起学者一些臆测:有说保罗暗示腓利门给阿尼西母自由身。有说使阿尼西母作他的同工。有说指腓利门饶恕其它有亏于他的人。相信腓利门是聪明属灵人,必公平处理这事,甚至高于人的预测。

b. 附带之意(门22)

保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得释放(参腓2:23-24),并准备先回歌罗西,希望腓利门为他预备住处。因他亦挂心阿尼西母,如何顺服他的旧主人(腓利门)及新主人(耶稣基督)。

2. 同工问安(门23-24)

a. 在监里的(门23)

与保罗同坐监的有以巴弗,在西1:7里,保罗说他是「亲爱的」、「同作仆人的」、「忠心的执事」,他亦是位忠心的代祷勇士(西4:12-13)。他为了服侍保罗,老远从歌罗西(西4:12)跑来罗马,真是位令人钦佩的好同工。

b. 在监外的(门24)

另有四人可能在监外与保罗同工,他们分别是马可(此时已是改变的人,参徒13:13)。亚里达古(帖撒罗尼迦信徒)陪伴保罗完成第三次旅行布道后回耶路撒冷,且陪伴他至罗马(西4:10)。传说他在尼罗迫害教会时在罗马殉道。

再有底马,此时仍是保罗身旁的同工,可是后来却「贪爱世界,离开事奉」(提后4:10)。最后是路加,是保罗旅行布道的同伴,是医生(西4:14),故给予保罗莫大的照顾,他与保罗的友情直至保罗生命终结,有友如斯,夫复何求?这五人腓利门皆认识,腓利门若收纳阿尼西母,对这五人亦是一极大的激励。

3. 结束问安(门25)

保罗疾书至此,他相信腓利门必如他的劝谕而行,遂收笔结语问安,愿对方以主耶稣之恩,饶恕与接纳别人。

若腓利门没有饶恕阿尼西母,保罗对腓利门的判断就失误。但此书能进入正典,且书的信息又广传于众教会中;初期教父伊革拿修曾致书给以弗所教会,内中提及受歌罗西教会牧者接待,那人名叫阿尼西母7,莫非那是「门」书的阿尼西母?


1F. W. Farrar, The Life and Work of St. Paul, Cassell&Co. , 1897, p. 624

2Martin Luther, Work of Martin Luther, Muhlenbery, Ⅵ, 1932, p. 473.

3E. C. Deibler, “Philemon,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Ⅱ, Victor, 1983, p. 770.

4W. Wiersbe, “Philemon,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Ⅱ, Victor, 1989, p. 270.

5E. C. Deibler上引书774页。

6J. F. MacArthur, Colossians&Philemon, Moody, 1992, p. 226.

7同上书231~232页。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