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猶大書註釋

Related Media

托馬斯康斯塔布爾博士

2017 版

歷史背景

傳統上,學者都認為耶穌的同母異父的弟弟猶大(太十三55, 可六3)是這書信的作者。他也是第一世紀耶路撒冷教會領袖雅各的弟弟(猶1,徒十五13)。雖然近年來也有學者質疑這說法,但他們卻不能證實這是錯誤的。1 按此而言,猶大(希臘文是 Judas, 希伯來文是 Judah,意即讚美)是一名猶太的基督徒,他和雅各同樣是一名希臘化的加利利猶太人,用高雅的希臘文寫成這書信。故此我們可以預期,猶大引用希伯來經文而非如其他新約作者引用七十士譯本。

耶穌按肉身的兄弟,在耶穌在世傳道的日子並不信祂(約七5)。我們也可以假設猶大也和雅各一樣,在耶穌復活後才信的(林前十五7)2。耶穌的兄弟和其他人在耶路撒冷聚集在一起,一起禱告等待聖靈的降臨(徒一14)。耶路撒冷教會的人都熟悉他們(林前九5)。

因猶大經常引用舊約經文,我們相信這封信是寫給一群熟悉舊約聖經的猶太人。這書書信的內容對所有基督徒都是真確的,對猶太基督徒尤甚。因此,很多學者都相信這書信原本的收信人是一群猶太的基督徒。

「…從信的內容來看,這不是一封給所有基督徒的大公書信,該以當地一群特定的信徒作為寫作對象…」3

「關於誰是猶大書的收信人,按我們能夠收集到的少許資料,相信生活在外邦的猶太基督徒群體是主要的收信人,但卻不是唯一的收信人。」4

由於猶大是耶穌的弟弟,他可能活到第二世紀,這封書信的寫作日期很難斷定。公元66-70年猶太人叛亂之後,猶大若仍然生存,他可能在耶路撒冷或巴勒斯坦地以外生活。按書中有關假師傅和使徒的經文來看(第3-5節和17節),這可能是五旬節聖靈降臨數年後的教會情況。猶大書和彼得書信都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因此估計猶大書和彼得書信是同期的作品,5 但這是沒有確據的估計而已。比較可信是猶大在公元67-80年期間寫成猶大書,那時他或許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6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猶大書的寫作日期和歷史背景,但卻沒有影響這書的信息或價值。

「猶大書比彼得後書有更屬實的明證。」7

寫作特色

很多學者都認為猶大書其實是一篇「書信形式的講章」。8 假如猶大是站在他的讀者面前傳遞這信息,這必然是一篇講章。因他不能面對面給他的讀者宣講他的信息,所以他把信息以書信形式寫出來。新約中使用書信形式的講章還有雅各書、希伯來書和約翰壹書。

結構

好些研讀猶大書的學生留意到,猶大書的基本寫作結構是交錯結構(chiastic structure,或稱扇形結構);他們可能找到不同的交錯結構。9

寫作目的

「貫穿這卷書的信息:提防叛教者。」10

「新約中只有少數書卷比猶大書對我們這世代有更多要說的話。」11

這封書信似是針對早期的諾斯底主義。

「在這裡有多個發展為後期諾斯底主義的元素:崇尚知識作為從道德倫理中解放的藉口;高傲地對待『落後無知』的教會領袖;對天使學感興趣、分黨、縱慾。」12

大綱

I. 引言 1-2 節

II. 寫信目的 3-4 節

III. 防避假師傅的警告 5-16 節

甲. 過去的錯謬 5-7 節

1. 以色列人的例子 第5節

2. 天使的例子 第6節

3. 異教徒的例子 第7節

乙. 現在的錯謬 8-16 節

1. 錯謬的本質 8-9節

2. 錯謬的嚴重性 10-13節

3. 錯謬的後果 14-16節

IV. 勸勉信徒堅守信仰 17-23 節

甲. 提醒信徒要記念使徒的警告 17-19節

乙. 給信徒正面的勸勉 20-23節

V. 結語 24-25 節

信息

猶大書的教導:我們必須忠於我們的信仰。這是從正面來說,可是,猶大所強調的,大部份是負面的,他警告離開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的危險(第3節)。猶大書的主題是叛教 – 離開真道。叛教並非論述救恩,而是順服。基督徒離開信仰,可以和非基督徒般容易。有些年青的基督徒在專上學院或大學時期離開信仰後,可能永不回轉。

「叛教」這詞在基督教圈子時有所聞,意即離開信仰,並非指在某時刻的失腳(例如彼得在基督受審期間不認主)。叛教包含否認信仰的主要教義;「倒退」一般指道德或靈性熱忱下滑,或許包含離開聖經的主要教導;「屬肉體」指跟隨感觀肉慾,或許離開信仰。

猶大先為叛教下定義(第4節)。我相信第四節經文含明顯遞進,道出叛教的發展,從不敬虔到縱慾,最終否認信仰。「不敬虔」的人拒絕神的權威在他之上,他可以是信徒或非信徒,欠缺對神的崇敬,包括自決(按個人深思熟慮的意願而行)。坎伯·摩根把叛教定義為「蓄意不敬虔」。13

下決定後,變節者以不敬虔作行為基礎,出現離開神的表徵。他縱慾,行為經常出現不羈,過度追求肉體的滿足而不羞愧。叛逆從自決發展到道德領域。

接著,他用理性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說服自己所行是正確的,使充滿罪疚感的良心禁聲。結果,他找到方法說服自己顛倒是非,致使他否認神的道,認為神錯了,而叛教者的話卻「沒有問題」;神說對的,他說「錯」。他從自決,轉為道德上的偏離,繼而心智上偏離。這三方面都偏離了盡心、盡性、盡力愛神。

叛教者的出現意味教會出現了異端,其根源是個人生命中有某些範疇拒絕交給神。很多人都留意到叛教者從道德上的失腳,演變為不遵守教義,這是叛教者的特徵。

隨後,猶大說明叛教的本質和後果(第5-11節),他列舉三個組別和三個人物作為例子。

組別#1:猶大使用以色列人在加低斯叛逆神的旨意,說明自決是叛教的根源(第五節),這事件導致叛教者提早死亡。叛逆的那一代不能進應許之地,他們在曠野漂流,最終死在曠野。

組別#2:不守本位的天使,顯示道德上的叛逆(第六節)。他們叛逆的行為,顯示他們打從心底叛逆神,結果是永遠拘禁。

組別#3: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叛逆性質是拒絕神給當地居民法律(第七節)。這些不敬虔的人以行動說出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對的,而神是錯的,這是理性上的謬誤。叛逆的結果是面對終極審判。所多瑪人起初瞎了,繼而被殺。

個人#1:猶大使用「該隱」的例子描繪叛逆。該隱蓄意不順服神給他的旨意(節11節),他是一個自以為義的人。

個人#2:猶大使用「巴蘭」的例子描繪叛逆。巴蘭向巴勒建議,引誘以色列人和摩押人行淫(節11節)。巴蘭是一名極其貪婪的人。

個人#3:猶大使用以可拉的例子描繪叛逆。可拉企圖顛倒是非(節11節),並且十分自負。

總括來說:自義、貪心和自負顯示叛教的不同階段:自決、道德和理智。猶大在第12節和第13節還指出了叛教和叛教者的其他特質。猶大不願意我們分辯不出離開真道的狀況。

瞭解叛教者帶來的禍害後,猶大給讀者甚麼勸勉呢?他給予一個一般命令和一些特別誡命。

讓我們先看看那一般命令(第3節)。「竭力為真道爭辯」意即小心翼翼和堅決地作出努力。從接著的特別誡命,我們可學習該怎樣做。

讓我們先看看第20-23節的特別誡命:守這些誡命包括3件事:首先,「造就我們自己」(20節上)。這是恆常服從神而來的靈命成長,應對叛教者的自決問題。第二,「在聖靈裡禱告」(20節下),即求神幫助,應對叛教者的道德問題。

第三,「仰望」未來(21-22節),這需要清楚地聚焦終極的存有。應對叛教者的理智問題。當我們存著盼望,我們會作出正確的抉擇,例如:為將來而非眼前的事物而活。若是這樣,我們常在神的愛中。

對猶大來說,「竭力為真道爭辯」的最佳的表達方法,是個人對神忠信至死不渝,作信實的模範;他腦海中未有護教或基督教證據,當然有為此竭盡全力的人。

應用方面,讓我提出兩個問題並作出回答。

第一:我們要爭辯的「真道」是甚麼?那是「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即神在聖經裡的特別啟示,真道的中心是耶穌基督,是神給教會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9-20)。

第二:為「真道」作甚麼爭辯?人必須自願服在神的權柄下,行事為人與祂的旨意和諧,堅信祂的啟示與人的理性並無衝突。這是給每個基督徒的呼召。

縱使現今世代叛教的不少,保持對神信實是可行的。猶大書幫助我們忠於神。既然猶大給信徒寫這封警告信,即基督徒作出叛教行為是可能發生的。14願主對我們每個人說:「做得好,我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15

註釋

I. 引言 1-2 節

猶大在信的開端首先介紹自己,也祝願讀者在神的祝福裡,預備他們接受這封信的信息。

第1節 「這卷為叛教作定義的書卷,所使用的名字讓我們聯想到世上最惡名昭彰、無出其右的叛徒。」16

這卷書的作者「猶大」,謙卑地表達他的身份。他大可以自稱為耶穌的弟弟,但他卻選擇以他和基督的屬靈關系(如雅一1)自稱作基督的「僕人」(希臘文 doulos),直譯是奴隸的意思。

「作者自稱是雅各的弟兄,這稱呼是獨一的。新約聖經中並沒有其他作者使用家庭關系來介紹自己。」17

「也許猶大並非教會領袖,他的名字不單不曾在使徒行傳中被提及,也沒有在別的新約書卷中出現;因此他以在耶路撒冷教會當領袖的雅各來介紹自己,也是很自然的事。」18

猶大使用了三個不同的身份來稱呼他的讀者,他是最早使用三重身份組合的作者,成了這封書信的特色,也表現出猶大的思想精密完備。他的稱呼包含過去聖靈給聖徒的呼召(第3節)、現在在父神的愛中(「在父神裡蒙愛」,參第21節)和聖子從現在直到永遠的保守(「為耶穌基督保守的人」,參第14,21節)。

「對神的呼召、愛和保守的認識,為身處叛教滋擾的信徒帶來保證和平安。」

「猶大對收信人的每一個稱呼,都遙指信中的內容:被召暗指『同得救恩』(第3節);神的愛則在第21節提及;為基督保守的人則暗示『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第21和24節)。」19

「保守」是這書的鑰字,原文總共出現了五次(第1節,第6節兩次,第13節和第21節,和合本分別譯作保守、守、拘留和存留)。

「雖然猶大堅持人的合作對成全恩典工作很重要,但他沒有一刻忘記從靈性角度來說,我們的救恩是領受得來的!」20

第2節              按我們犯罪的情況,我們需要神的「恩典」。我們被那難以察覺的引誘圍繞著,它給我們不停的刺激,我們極需要神所賜的「平安」;我們需要神的「愛」給我們保守和勉勵去打那屬靈的爭戰。猶大書的讀者十分需要這些幫助去面對假教師的影響,他接著便討論這些影響。

「這些並不是自自然然地擁有的基督徒美德,而是神的禮物。作者祈求這些美德厚厚地賜予收信人。雖然是禮物,神的打造和賜予,轉化成人的品格。」21

II. 寫信目的 3-4 節

猶大解釋他寫信的目的,用以帶出信的內容,讓讀者明白這課題的迫切性。

第3節              很多追隨聖靈引領的牧者,與猶大有「同感」:談論救恩和一些正面的事情是一件樂事;不過也有一些情況迫使我們提出一些警告。這些信息因涉及一些負面的事情而使人不悅,不過神的子民應為這些警告而感恩。

「罪惡促使好的法律規條出現,因此引致危險的錯誤,也給予正確防衛真理的機會。」22

交付聖徒的信仰是神的特殊啟示,已包含在聖經和使徒傳揚的道(加一23,提前四1);猶大的讀者需要努力持守這信仰,猶如爭取冠軍的運動員辛勤練習去戰勝挑戰者(提前六12,提後四7-8,彼後一5)。

「翻譯作『竭力』的希臘文(epagonizesthai)是一個複合不定式的字,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裡出現了一次。這字的動詞形式 (agonizomai) 可解作「疼痛難忍」。這字通常用於摔跤比賽中努力掙扎去克服對手。它也普遍地在衝突,競賽,辯論,或訴訟等情況被使用,指一個人要耗盡一切精力去爭取勝利。」23

這個複合動詞所表達的圖畫,是一個人表明立場來捍衛和保留對手想要搶走的東西。24

「不消說,這些努力掙扎的性質是合乎道德和具說服力的。信徒被禁止使用武力:當彼得企圖拔出刀來去保護耶穌時,耶穌在憂傷中譴責彼得,並叫他收刀入銷;並表明祂的追隨者不可為祂動刀槍。」25

「猶大寫這封信有兩個重點:他希望收信人不會因假師傅的誤導而走上歧途。他禱告祈求他們竭力持守當初交付給他們的真道。」26

「信仰在世上的最後爭辯並不是言語上的爭辯,而是以生命來演繹信仰。」27

「虛假的自由主義和假人道的軟弱,同樣是錯誤的。」28

「在猶大時期,叛教只如手掌大小的一片雲,但今天卻像龍捲風席捲全球。」29

這節使用「一次交付」來強調這信仰的規範性和不可改變的性質。

第4節              這節的「有些人」和第三節的「聖徒」成為對比。這些人是「偷著」進到教會(如彼前二1所描述)。約翰則說很多「反基督的人」「從我們中間出去」(約壹二18-19);猶大卻說「有些人」「偷著進來」。

「翻譯作『偷著進來』的希臘文”pareisedusan”…含有秘密地,悄悄地,巧妙地將一些毒素滲透入某個社群或情況中。」30

「…這不單是一些外來的信條被帶進教會,使教會感到困擾,而是異端入侵教會,將他們的教義帶進來。」 31

「他們能夠偷進來(猶第四節,另參加二4)是因為第一世紀的講道者週遊不同的地方講道(徒十三15,約貳7-11節、十二宗徒訓誨錄11.1-12; 13.1-7),當中也有些是群體中興起的領袖,他們卻將異教的教訓靜悄悄地帶進教會(彼後二1,徒二十29-30,羅十六17-18)。」32

「猶大書發人深省的地方是他繼續爭辯,由於偷偷走進來的使會眾腐敗,並蔓延至終極審判。但他清楚表達他們沒有被捕,但經歷不同的階段直至那日。」33

這些人有如麥子中的稗子(參太十三24-25, 38-39)。

「猶大的敵對者是一群來到教會的宣教師,他們既有號召力、又充滿魅力,但他們其實是反律法主義者。雖然他們自認是耶穌基督的追隨者,但他們卻拒絕所有的道德權威,無論是摩西律法(第8-10節)或基督親自的教導(第4節、第8節)…」

「拒絕道德權威的同時,他們縱慾,特別是與『性』相關的不端行為(第6-8節,第10節)。他們故意蔑視猶太人的道德標準,遵從異教的放任行為。」34

引文的作者使用 “charismatics 這個英文字時,是使用這字的一般含意:充滿魅力和影響力,並不代表這些假師傳相信聖靈的恩賜。

可能神早已知道這些敵對者的罪行、他們「早已」被「定罪」,只等將來才刑罰他們。另一觀點指有別的作者已為叛教發出警告。35 原文 ”Prographo”這字的意思是「預先寫下」。

「定罪」是肯定他們所犯的罪的刑罰在前面等待他們。(太七15,可十三22,徒二十29-30,彼後第2章)

「『不敬虔』(希臘文 asebeis)可說是這書的重點(參第15節和第18節),就如以諾書一般。」36

當日猶大書的收信人能夠透過兩類特別的活動,看到這些不虔誠的人的本性。他們利用摩西律法給予人的自由(神的恩)作為縱慾、放蕩的機會(反律法主義),這正是諾斯底派的罪行。在這節和這書的其他部份,都是受他們影響的明證。37 不過亦有人不同意這推論而有所爭辯。38

其次,他們歪曲聖經啟示的真理,這證明他們否認神和耶穌基督(約壹二22-23,多一16)。按希臘文的文法結構,這節的「主宰」可以指神、也可以指耶穌基督。39 不過,亦有很多學者認為猶大在這裡指基督同時擁有這兩個身份。40

「雖然他們自稱是耶穌基督的追隨者,猶大卻說因他們拒絕基督對道德的要求,他們其實是拒絕基督作他們的主、也否定基督的權柄。」41

「因教會實際上擁護和包庇令人厭惡的不道德行為,這個國家(美國)的危險不斷增加。」42

伴隨著教義的偏差,他們時常為倫理和道德的罪惡辯護。

III. 防避假師傅的警告 5-16 節

「新約中並沒有其他書卷好像這簡短的猶大書,強烈譴責放蕩的人和變節者。」43

甲. 過去的錯謬 5 -7 節

猶大使用了三個過往失敗的例子來警告讀者離開真道的危險。聖潔的神公開審判作惡者並不是嶄新的事情。

「為何這書信不按時序排列事件?事出必有因,我們相信這排列方式是教導我們叛教的起因和結局。」44

1. 以色列人的例子 第5節

在有禮貌的引言後(見彼後一12),猶大提醒讀者他跟著所說的,是不爭的事實。讀者已知這些事例,因為神將一切的事透過聖經「一次交付聖徒」(第3節,參約壹二20-21)。

「講道的設計並非在每篇講章教導我們新的事物,而是『提醒我們』,好使我們把忘記了的事情再次記起。」45

神從埃及地拯救以色列人,使他們從為奴之地得自由,但他們卻不願意繼續相信神的應許、不信祂的大能(參民十四11,申一32)。神給他們的審判是讓那「不信的一代」在曠野倒斃,沒有將變節者帶到應許之地。因為猶大將假師傳和那些被拯救離開埃及,卻在曠野倒斃的以色列人作比較,所以說假師傳中也有一些是基督徒,是合理的結論。他們同樣沒有持守所信的道,他們背棄神、叛逆神,神也會審判他們。

「以曠野的以色列人作暗喻,那些故意違反神的道而走上歧途的假師傅,明顯是正統的基督徒。」46

也有釋經家相信,猶大在這一節指那些從來沒有相信耶和華的以色列人。47

其實,猶大的重點是要指出這些假師傅的行為,而不在於他們是否信徒。不管他們曾否得救,不信的結果總導致一些破壞。神肯定「摧毀」這些不信的人;如他們並未得救,將會永遠被毀滅。

「猶大堅信我們的救主同時也是毀滅者。」48

2. 天使的例子 第6節

有一群「天使」放棄了在神身邊服事的恩寵(「不守本位」),他們離棄神(「離開自己的住處」),招致神的忿怒。有釋經家相信猶大這裡是暗指創世記六1-4的事件(參太二十二30)49。不過也有學者相信猶大指有些天使叛逆神,而最終撒旦被驅逐離開天堂。我個人認為第二個詮釋較為合理。

「有些人抱怨聖經沒有清晰和有系統地提供魔鬼墮落的資料,例如:原因、方式、時間、角色。但這些資料和我們沒有關連,既無須輕輕帶過,不提則更好。若聖靈為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而提供歷史上的空白片段,是無效果的。」50

偽經以諾壹書描述了這場叛亂,因此有學者猜測猶大是引用這書。51 不過也有學者說猶大只是認定了這書的內容。52 不管是那個論點,使用其他典籍作為參巧資料並不是不常有的(參徒十七28等)。雖然猶大引用以諾壹書,但他此舉不應被看為以諾壹書因而自動成為神的啟示。

猶大所說的叛逆「天使」,現正受綑綁(拘留在黑暗裡),等待神的「審判」(參彼後二4),這可能是撒旦黨羽以外的其他墮落天使,因撒旦的黨羽 – 鬼,在現今世上還享有相當自由度。

「雖使用『永遠』來形容拘留,其實只是暫時拘留(這些天使),等待最後審判。」53

猶大這例子說明了他那時代的變節者,他們放棄了服事神和榮耀神的優越地位和祝福,他們不守本位,因此被神嚴懲。與人不同,這些墮落天使未蒙揀選。不論好的或壞的天使,都「不能得救」,壞的天使肯定是「墮落的」,受到永遠的懲罰。也許這裡指神本意叫那些變節者得救,但他們卻並未得著救恩,猶如前文所述的以色列人,雖然神希望他們成為屬祂的子民。

「假如那些超越的受造物尚且受刑罰,更何況是犯罪的人呢!」54

3. 異教徒的例子 第7節

這個例子表明神刑罰(「永火」)那些不道德和犯姦淫的人,可是猶大時代的假師傅卻認為行這些事是他們的自由。猶大的例子:神命令用「火」燒毀平原上那兩個城市,火是神刑罰的工具;同樣地,那些無視神旨意的假師傅也會受永火的刑罰(參啟二十15)。55 在這裡,猶大似是暗指那些假師傅並不是得救的信徒。

這裡的每一個例子都突顯假師傅的不同錯謬。這是唇徒(或許是真信徒)所犯的叛逆罪行。若部份假師傅是信徒,那「永火」所指的必有別於「地獄」,因信徒不會下地獄。假師傅高傲地離開了本來所擁有的超越地位,還參與異教徒的不道德行為。

「不管是誰、也不論在甚麼情況下犯罪,污穢和叛逆都是令人髮指的,都會受到神的責罰。」56

「當我們檢視這些過去的例子,我們會發現它們並不是按時序列出來…為甚麼不按時序列出各個例子呢?我們相信作者是要讓我們認識叛教的起點在那裡、它的發展和帶來的結果。叛教的起點是不信,不信引致叛逆神。我們不難預測不受約束帶來不忠的後果。在我們的世代,這些事情豈不也是這樣發生 – 不信、叛逆神、反抗他揭示的真理、不道德的行為、無法無天…現今世代,我們也能尋見這些步驟。」57

它們也能在記載在舊約的以色列人歷史中找到。

乙. 現在的錯謬 8-16 節

猶大透過闡述他那個時代假師傅的錯謬,給予他的讀者更加強烈的警告。猶大的寫作特色是先引用舊約的同類事件(第5-7, 11節)、先知的預言(第14-15, 17-18節),然後詮釋假師傅應驗了它們(第8-10, 12-13,16和19節)。

「根據過往叛逆神的人的命運(第5-7節),猶大轉而直接攻擊那些正在衝擊教會的叛徒。」58

1. 錯謬的本質 8-9節

第8節              猶大在這裡使用他剛說明的三個錯謬來指責假師傅。它們是:慾望(第7節),叛逆(第5節)和不敬(第6節)。「作夢」很可能是指以下三個毛病:「污穢身體」、「輕慢主治」和「毀謗在尊位的」;也可能意味猶大指假師傅聲稱他們得到夢或啟示來合理化自己的錯謬。(參西二18)也許他們幻想自己擁有如神所擁有的權柄,在實權者之上的權柄。

「他們那扭曲的觀點和不受約束的行為,使他們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用虛幻來取代神的真理與公義的真實世界。」59

「今天,我們從教會的內部見證了毀壞 – 內在的問題。」60

第9節              假師傅的放肆與米迦勒處理撒旦的爭議時所表現的順服和敬虔,成了一個極大的對比。

「米迦勒似乎是位份最高的天使。」61

米迦勒和魔鬼周旋時一點也不輕率、不高傲,回答時也沒有渺視或粗暴。那麼,那些假師傅豈不應更加順服神、尊敬神嗎?

「他們使用優秀天使的語言;米迦勒也不會使用粗鄙的。」62

「假師傅和米迦勒的對比,重點並不是米迦勒不會對魔鬼無禮,也不是教導我們面對魔鬼時,要保持禮貌。這裡的重點是米迦勒面對魔鬼的指控時,他並不以自己的權柄去反駁,縱使魔鬼惡意中傷他,因他明白自己並不是法官,便不使用自己的能力來駁回魔鬼的指控。米迦勒清楚知道只有主才是法官,他可以做的是請求主去審判撒旦的誹謗。這裡的教導:人並非自主訂定道德標準的權威,沒有人可以為自己定下法則。」63

因魔鬼比我們強多了,跟他直接駁斥或爭辯是危險的。

猶大引用被視為摩西所寫的偽經,只以此為歷史事件。

「不論作者的資料是從那裡得來的,聖靈能使他從中抽取出真實正確的資料。」64

2. 錯謬的嚴重性 10-13節

第10節              假師傅選擇了拒絕神的旨意。因此在這節「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很可能是指神的旨意(參林前二7-16)。

「猶大和他的哥哥雅各一樣,在這短短的書信中多次譴責和言語相關的罪行。」65

假師傅只知滿足自己的私慾,私慾最終將他們摧毀。

「他們像野獸一般讓本能來主導他們的生活;他們擁抱世界的價值觀念;他們的信條是依從肉體的需要。他們失去了一切屬靈的觸覺和洞察力,屬靈的事對他們沒有意義。對他們來說,唯一真實的、唯一的標準就是人類的本能與需要。」66

「猶大在這裡將這兩個問題連結在一起來說明一個真理:如果一個人持續地對屬靈的事視而不見、對神的呼召聽而不聞,並且以自己所定的準則來決定甚麼是至善,最終他們會完全接收不到他們所唾棄了的呼召,他們回到他們曾經因為尋找自由而離開的肉慾漩渦中。」67

「這等禽獸的結局是慢性自殺(有時並不緩慢)是。」68

第11節              「他們有禍了」,這咒詛是他們的厄運(參賽五8-23,哈二6-20,太二十三13-29;林前九16等),與祝福相反。

「叛教者遭厄運的結局,與信徒得到榮耀同樣真確。」69

該隱選擇了不敬虔、追隨肉慾、暴力、貪婪和褻瀆的道路,導致神的審判。他驕傲地認為可以透過自己所作的工和神建立關係;結果他成了一個充滿仇恨的殺人兇手。

「…這裡是作出比較:該隱罪惡的根源是自私和嫉妒。」70

巴蘭的錯謬在於和神的敵人妥協,並且教唆以色列人犯罪和行淫(民三十一16;彼後二15-16;啟二14)。他教米甸人和以色列人私通和引誘他們拜偶像(民三十一16)。巴蘭的「方法」是使用自己的屬靈恩賜謀利;他的「錯謬」是誤以為自己能逃罪。假師傅也放棄神的真理,他們向拜偶像與不道德的行為妥協。他們將會像巴蘭在神的審判下滅亡(民三十一8)。

「巴蘭代表兩種情況:(甲)貪婪的人 – 為了錢財隨時預備好犯罪。(乙)邪惡的人 – 教唆他人犯罪;這是最嚴重的罪行。猶大在這裡宣告他那個時代邪惡的人,為利離開真道,並且教唆他人犯罪。」71

「巴蘭是貪婪宗教領袖的人辦,帶領神的子民走歪路和行淫。」72

「驅使人走巴蘭的路的事物很多,它們包括追求金錢、卓越、名譽、讚賞或權力。」73

「可拉的叛逆」是背叛神和神所指派的領袖 – 摩西和亞倫(民十六1-35)。同樣地,假師傅叛逆神、也叛逆了神指派的領袖(使徒)。最終可拉被消滅了!

巴克萊指出異端諾斯底派其中一個派別「拜蛇教」(Orphites),奉該隱、巴蘭和可拉為舊約的大英雄。74 巴克萊認為猶大是針對諾斯底派。

這三個比喻,每一個都指出不信的不同導向。

「該隱的例子是假信仰。他代表那些假敬虔,氣焰囂張和惡毒的變節者;巴蘭代表貪婪的不信者,也表徵變節者的貪婪、顛覆性和引誘人犯罪的特性;可拉則代表叛逆,為了爭取權力而結黨和煽動暴亂。」75

「該隱的背叛,是不願服在神賜救恩的權柄下,他拒絕神要求他的血祭;巴蘭不願服在神將人分別出來的權柄,他為了利益而濫用神給他的恩賜,並誘使以色列民和其他種族混雜;可拉在事奉神上叛逆神,他否定摩西是神所委任的領袖,並且企圖篡奪摩西的權柄。」76

第12節              猶大在這節中,使用了五個大自然的例子來強調假師傅謬誤的嚴重性(第12-13節)。

第一個例子:如果一條船在航行時不慎遇上了「隱藏」在水面下的珊瑚「礁」,它可以將這條船底部撕下。同樣地,假師傅也可以透過道德敗壞,使一間教會沉淪、毀壞,使其他人在「道德倫理上觸礁」。經文顯示這些假師傅是信徒,最起碼是唇徒,因為他們參與愛筵。愛筵是初期教會敬拜時信徒的親密相交,不僅一起聚餐,當中還有擘餅的儀式(參林前十一17-22)。這節『只知餧養自己』突顯變節者的自我中心(參結三十四2, 8;賽五十六11;約十12-13)。

「猶大似乎意味這些人堅持參加愛筵,並非表達他們的愛心,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77

第二個例子:像「沒有雨」的雲。假師傅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並且答允帶來更新,但那只是一場表演,是沒有實質的空言(參箴二十五14)。在巴勒斯坦,夏天的雲常常使濕度增高,令酷熱更難抵受。

「他們(叛教者)在講座公開演說和講道,他們懂得怎樣使經文聽起來很屬靈,而其義與神的旨意完全不同。」78

「跟隨這樣的人,會被誘離真道和純正操守而誤入歧途。」79

第三個例子:農夫經常將不結果子的樹拔出來。這比喻假師傅沒有結出屬靈的果子、也沒有能力結出屬靈的果子,他們是死而又死(參詩五十二5;箴二22;耶一10;約十五1-6)。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死而又死可以指他們是透徹地死去。80 第三個觀點是他們不單在外表上、而實際上他們也是沒有生命的。81 第四個觀點是他們現在死在罪中,而終局是永死。82

舊約使用「連根拔起」的樹表示神的審判(參詩五十二5;箴二22;耶一10)。翻譯作「秋」的希臘文是指深秋。猶大使用這個字表達他相信他和他的讀者處於末世,距離主再來的日子不遠。這是新約作者十分普遍的觀點(參羅十三11;彼前四7;提前四1;約壹二18)。在深秋,樹葉盡落,枝頭的果實也少。83

「這些人並沒有重生的確據。」84

假師傅(1)像「礁石」具破壞性;(2)像使人不悅的「雲」;(3)像不結果子的「樹」。

第13節              第四個例子:「海浪」的「泡沫」將穢物、碎片和廢料(殘骸,垃圾)沖到岸上。假師傅所到之處,他們散播不道德(「自己可恥的」)和混雜的思想(參賽五十七20),同樣顯而易見。這比喻強調「…這些人躁動和不羈的本性。」85

第五個例子:天空中有一些「星」,它們的移動有別於其它的星體。我們現在把這些「流星」和其他星分野。同樣地,假師傅的行為與那些明亮的星並不和諧。翻譯作星的那一個希臘文(planetes),直譯是流蕩。很久以前觀星家已觀察到它們劃過天際,它們的移動有別於恆星∕行星,我們現在將這些星體識別出來。同樣地假教師的行為如流星,他們偏離軌道,引人走入歧途。

一個關於「流蕩的星」不太有說服力的詮釋指流星在天際閃過,但迅間便在黑暗中消逝。86 「黑暗」遠離光源,表示在信徒群體中的不信者所受的永遠懲罰(「永遠存留」)。

(4)假師傅如「海浪」褻瀆,也(5)如「流蕩的星」不可靠,引人入歧途。

3. 錯謬的後果 14-16節

第14-15節              猶大引用次經以諾壹書,這是聖經中唯一的一次稱以諾是一位先知;也是唯一在洪水前時期被認定的先知。雖然以諾壹書並非神所默示寫成,但祂卻引領猶大引用該書。87 聖靈也曾經帶領保羅引用異教哲學家的話(參徒十七28)。這是末日審判的預言(參馬太福音二十四30;帖後一7-10),這是關於主再來最早的預言。主再來時,如果假師傅當中的不信者還活著,他們將是審判的對象。

猶大引用「亞當的七世孫以諾」似乎是支持創世記第五章的家譜已將每代都列了出來(即一個沒有間斷的家譜)。不過亦有評論指猶大並沒有特別含意,只是按照聖經的記載寫這書,他們相信摩西並沒有將每一代都記錄下來,代與代之間還有沒提及的後代。縱使聖經的其他家譜出現跳代記錄,然而,仔細閱讀創世記第五章的家譜,摩西沒有省略了幾代的餘地。另一個解釋如下:

「…解決這問題的方案是:這被稱為預言的,實際上只是引用了以諾壹書的多個篇章;猶大極可能從以諾壹書六十8援引『亞當的七世孫以諾』而不是引用創世記第五章的家譜,猶大的引句完全出於以諾壹書。雖然以諾壹書的預言並非典範,但這預言卻能在聖經中找到好些平衡的記載和支持,例如:馬太福音二十五31-46。」88

「擁有某種敬虔外貌的人,也會出現不虔誠的行為。若出於一顆不敬虔、不悔改的心,那便是不敬虔的行為了。」89

「在伊甸園的撒旦和在客西馬尼的猶大,他們都用溫婉的說話來掩飾他們的不敬虔行為。」90

第16節              正如剛才引述以諾所說關於「不敬虔」的人的「言」「行」,猶大在這一節作進一步評論,假師傅愛發牢騷,在猶大時期的假師傅抱怨神。

「那些和神斷絕了的人,他們傾向抱怨所有的事情。」91

他們追求感觀刺激和利益(參4,8,10-11節)。他們聲稱有神的真理而持高傲態度,但他們卻遺背使徒所傳的(參但十一36)。他們並且諂媚人以謀取私利。(參雅二1-13)。

「敬畏神的人並不懼怕人,而無視神的人卻以人來取代神的位置。這是追隨者行善或作惡的主要根源。」92

IV 勸勉信徒堅守信仰 17-23 節

猶大向他的讀者講論假師傅的敗壞後,他正面勸勉讀者,儘管他們面對危險,也要持守信仰。

「強烈譴責叛教者後,猶大在這幾節給信徒充滿慈愛的教導,勸勉信徒在叛逆紛擾的處境中,忠於所信的。」93

甲. 提醒信徒要記念使徒的警告 17-19節

第17-18節              「忘記聖經裡神的教導和警告,是靈性敗壞的主因。

「請記著:這是猶大的第一個命令。在總結部份,它和隨後的命令組成一組。」94

這一節的「使徒」,明顯是指十二使徒加上保羅,而不是耶穌差派傳揚福音的信徒群體(參太二十八19-20)。雖然新約的作者也有將後者稱為「使徒」(參羅十六7; 林後八23),不過在這裡,「使徒」是指較少的那群體,他們建立教會,將信仰「一次交付聖徒」(參第3節),猶大勸勉信徒要持守這信仰。按功能而言,也是指使徒(按字義是被差派者)。

猶大(第18節)引用使徒的話作為結語,而不是以使徒的話作參考。它與彼得後書三3模式相同,也該是結語。難以斷定猶大是不是引用彼後三3,但許多保守的學者認為彼得後書的成書日期在猶大書之後。95

「末世」是指包括教會時代和苦難歷史時期的終結。在「末世」之後,神會直接統治人類,首先是千禧年,接著是新天新地的降臨(參提前四1;提後三1等)。這和耶穌基督再來統治世界相關。

至於「好譏誚的人」的譏誚對象,似乎神早已啟示了祂的旨意(參詩三十五16; 箴十四6; 十九25等)。

「這些人…不停嘗試以新的不敬虔形式去取得快感。」96

第19節              假師傅的教導使信徒分裂成兩大類別:堅守使徒的教導和離開信仰的人。雖然假師傅宣稱自己才是那真正屬靈的,但實際上是屬世的,他們所傳的也是不信者的觀點。不信的人,沒有聖靈內住心裡;而那些變節者,也「沒有」讓「聖靈」改變生命。

「那拒絕聖靈的,他們淪落、與動物無異,他們不單本身是不道德的,還將混亂帶進教會。」97

乙. 給信徒正面的勸勉 20-23節

第20節              猶大在這節中使用「卻要」作對比;要將他的讀者和假師傅作區分。因我們是聖靈的殿,被敵人惡意攻擊,我們需要在靈性上「建立自己」,使自己信心「堅強」。(參林前三9-17,弗二20,彼後三18)

「信徒面對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增強他們的屬靈免疫力。」98

以下是猶大給信徒的命令。第一個是基本命令,而在第20節下和第21節,他闡述如何做到這一點。

「『造就』(epoikodomountes)」原文是一個複合動詞,用來描繪一座建築物在根基上建造起來;在這裡比喻成長像把一座建築物豎立起來;作者使用現在式來表達,指建立一個強壯和穩定的基督徒品格是一個持續的過程。」99

「我深信神賜給我們66卷書,祂並非叫我們只讀自己喜歡的篇章如約翰福音第三章或第十四章,而是把66卷全部閱讀。」100

「…人們可以在短短幾個小時,將多年的建設毀於一旦。不過一個建設者,比一個毀滅者更有成就感。」101

「至聖的真道」是那「一次交付信徒的真道」(第3節);這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

第二:真正的信徒不會沒有聖靈(第19節)。我們有聖靈,並且在聖靈裡禱告。我們祈求神的幫助,使我們的禱告和聖靈的旨意和諧。(弗六18,羅八26-27,林前十二3,加書四6)。換句話說,「在祂的影響下」禱告。102 神是我們最大的幫助,透過禱告,我們穩妥地得到神的幫助。

「靈性的成長和我們隨時隨地禱告息息相關。」103

第21節              第三:我們要「保持」自己在「神的愛」裡(第1,6,13節;參約十五9;羅五5;羅八39)。假如我們離開了神的旨意和神的道,我們便在自己和神之間築起壁壘,阻礙神的愛傾注到我們裡。我們要「恆常」在「基督的愛」裡(約十五9-10;約壹二28)。

「信徒其中一個最大的保障是意識到神的愛。」104

第四:我們要牢記「永生」的應許,並盼望這應許的實現(約壹三2;羅八29),這體現了主耶穌基督給信徒最大的「恩慈」。

「…歡欣是神賜恩的明證。」105

換句話說,猶大告誡他的讀者:只須稍後片時,持守信仰、不要忘記我們的盼望。

「信徒的生命有三個方向:向內是品格的建立(第20節)、向上是與神相交(第20-21節)、向前是期待終極的榮耀成就(第21節)。」106

「這是一幅包含基督徒『信、望、愛』的圖畫。(林前十三13),『在聖靈裡禱告』使這幅圖畫更豐富。而這裡也細心刻畫出聖靈,聖父,耶穌基督是三位一體的神。」107

第22節              第五:猶大勸勉他的讀者要溫柔地幫助(「憐憫」)那些為信仰而掙扎和被假師傅絆倒的信徒。猶大所指的是那些真心尋道,但無法分辨真理和謬誤的人,他們對所信的產生動搖。108 我們不應放棄這些弟兄姊妹,我們應該憐憫他們,幫助他們歸回正道。

第23節              第六:對於那些已經受到神管教的信徒,神任由他們降服假師傅。猶大要求信徒在神的責罰降臨前,將他們從錯誤中救出來(參摩四11;亞三2)。聖經中,「火」表徵神的審判。在這裡,猶大看到神的審判臨到那些犯罪的、隨從假師傅的信徒。109 猶大也看到審判臨到不信的人。110

至於那些完全被異端俘虜的人,我們應同情他們,而不是無情地譴責他們。不過我們要心存「懼怕」,不是懼怕和他們接觸而受感染,而是懼怕因為認同他們的謬誤,使神不悅和受管教。我們應盡量避免和這些人有任何接觸,以免沾染了他們腐敗的言論和行動(參林前五9-11;帖後三14-15)。「衣服」比喻那沾染了屬肉體的行為,例如:個人的習慣和處事方式、言語和擇友等。聖經經常使用「衣服」來比喻那些別人能看見的外在行為。

「猶大對假師傅的批評明顯是嚴厲的,但他並沒有命令我們和這些麻煩製造者對質(只是避免接觸),也沒有命令我們為管教他們而作出計劃。他只表明這些人會受神的審判。」111

巴斯德有一個很好的指引:

「儘管我們因叛教者的錯謬而爭辯,我們要愛他們;縱使我們反對他們的工作,譴責他們所使用的方式,我們要愛他們。必須將他們的人與他們的錯謬分開處理,雖然很困難,但基督的愛在我們心裡,祂給我們智慧的言語。」112

V. 結語 24-25 節

猶大用一首讚美詩來結束他這一封很短的信。當中包括了為收信人禱告。他希望收信人清楚知道神能保守他們,縱使在叛教者的威脅下,仍然能夠持守信仰。

「結束這封信的讚美詩(第24-25節),是舉世公認在聖經中最完美的一首。它的重點是信徒在叛教者的威脅下仍然信心堅固,也為這書帶來一個美妙的結束。」113

「它把作者從那使他煩擾的屬世衝突中抽身,到了永恆的、充滿權能和榮耀的神的寶座前。」114

第24節              我們的信心在於神的大能,祂「保守」我們的安全和信心(「…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住他榮耀之前…」)。

「祂能拯救到底(希七25)、祂能堅固信心(參羅十六25)、祂能搭救(希二18)、祂征服萬物(腓三21),祂有能力保守。」115

那翻譯作「失腳」的希臘文含絆倒的意思,不單失去平衡,還跌下。「無瑕無疵」(希臘文 amomos) 並不意味沒有犯罪;這個字的意思是沒有充份理由被控訴(參西一22;彼後三14;啟十四5)。當義人犯了罪,他認罪悔改,離棄他所犯的罪。這是一幅站在耶穌基督審判桌前的圖畫。116 不論按教義或道德而言,這節並非神無條件應許保守所有信徒都不失腳(參第21節)。117

第25節              猶大在這裡遙遙呼應假師傅扭曲神和耶穌基督的真理(第4節)。「榮耀」是神所發的光輝;「威嚴」表達祂的至高無上;「能力」表達神的絕對能力;「權柄」表達神是自主的神。這些都是神永恆(「從萬古以前,並現今,直到永永遠遠」)的屬性。神是那永不變改的神,我們亦應忠心到底。

「猶大如此清晰地表達了他對基督的永恆和在萬有以先便存在的信念,實在無出其右。」118

「猶大…,一名心被煩擾的牧者,他急切要喚醒他的群體,覺醒在他們中間的威脅。猶大所用尖銳的言詞,是古代地中海宗教界常見的修辭手法,不過這不能完全解釋猶大如此熱切的因由。對於猶大和初期教會大部份信徒來說,信耶穌是一件關乎生與死的事情。任何人或任何事威脅信仰生活,誠然是致死的敵人。」119

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會否認他曾認信賜他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嗎?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的教會裡經常發生,有些基督徒改信不認基督的信仰,如伊斯蘭教、世上其它主要宗教或異端。有些年青信徒被他們所尊敬的教授說服,認為他們曾信的並不真確。

有人會說:沒有真基督徒會否認他們對神的兒子耶穌的信;那否認的,從始至終未曾真正相信,這等人可能從未成為真正的基督徒,最多只是唇徒。可是,經文並未否定真基督徒可能被假師傅蠱惑,而改變他們對基督耶穌的認信。因此,否認信心的真基督徒不會失去救恩,人因信基督而得救,神宣告那人為義,賜聖靈印記,並應許他們和祂的愛永不分離(參約十28;羅八31-39等)。這是蒙耶穌基督保守(第1節),已重生(約三1-21)的,永不能「未重生」。我們得救非因自己的善行,同樣地,不會因我們所做的錯事而失落救恩,儘管這不是神為祂的兒女所定下的旨意。

猶大可以明確地指這信是寫給那群未得救的變節者,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他寫信給基督徒,警告所有人,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因此,這書信十分重要。

Bibliography

Alford, Henry. The Greek Testament. 4 vols. London: Rivingtons, 1859-1861.

Allman, James E. “Suffering in the Non-Pauline Epistles.” In Why, O God? Suffering and Disability in the Bible and the Church, pp. 195-205. Edited by Larry J. Waters and Roy B. Zuck. Wheaton: Crossway, 2011.

Bailey, Mark L., and Thomas L. Constable. The New Testament Explorer.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Co., 1999. Reissued as Nelsons New Testament Survey.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99.

Barclay, William. The Letters of John and Jude.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2nd ed. Edinburgh: Saint Andrew Press, 1962.

Bateman, Herbert W., IV. “Rebellion and God’s Judgment in the Book of Jude.” Bibliotheca Sacra 170:680 (October-December 2013):453-77.

Bauckham, Richard J. Jude, 2 Peter.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series. Waco: Word Books, 1983.

Baxter, J. Sidlow. Explore the Book. 6 vols. in 1.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Bigg, Charles.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series. 2nd ed. and reprint ed.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1961.

Blum, Edwin A. “Jude.” In Hebrews-Revelation. Vol. 12 of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12 vols. Edited by Frank E. Gaebelei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1.

Calvin, Joh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The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series, volumes 20 and 21. Edited by John T. McNeill. Translated by Ford Lewis Battle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0.

Carson, Donald A., and Douglas J. Mo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2n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

Cedar, Paul A. James, 1, 2 Peter, Jude. The Communicator’s Commentary series. Waco: Word Books, 1984.

Coder, S. Maxwell. Jude: The Acts of the Apostates. Chicago: Moody Press, 1958.

Darby, John Nelson. Synopsi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 5 vols. Revised ed. New York: Loizeaux Brothers Publishers, 1942.

DeGraaf, David. “Some Doubts about Doubt: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Diakrino.”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48:8 (December 2005):733-55.

Desjardins, Michel. “The Portrayal of the Dissidents in 2 Peter and Jude: Does It Tell Us More About the ‘Godly’ Than the ‘Ungodl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30 (June 1987):89-102.

Fanning, Buist M. “A Theology of Peter and Jude” In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pp. 437-71. Edited by Roy B. Zuck. Chicago: Moody Press, 1994.

Gaebelein, Arno C. The Annotated Bible. 4 vols. Reprint ed. Chicago: Moody Press, and New York: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7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y C. G. Wilke. Revised by C. L. Wilibald Grimm. Translated, revised and enlarged by Joseph Henry Thayer, 1889.

Green, Michael.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se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5.

Guthrie, Donald.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3 vol. 2nd ed. London: Tyndale Press, 1966.

Henry, Matthew.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One volume ed. Edited by Leslie F. Church.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Co., 1961.

Hiebert, D. Edmond. “An Exposition of Jude 3-4.” Bibliotheca Sacra 142:566 (April- June 1985):142-51.

_____. “An Exposition of Jude 12-16.” Bibliotheca Sacra 142:567 (July-September 1985):238-49.

_____. “An Exposition of Jude 17-23.” Bibliotheca Sacra 142:568 (October-December 1985):355-66.

_____. Second Peter and Jude: An Expositional Commentary. Greenville, S.C.: Unusual Publications, 1989.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Edited by James Orr. 1939 ed. 5 vols. S.v. “Jude, The Epistle of,” by William G. Moorehead. 3:1767-71.

Jamieson, Robert; A. R. Fausset; and David Brown. Commentary Practical and Explanatory on the Whole Bible.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1.

Johnston, Jason. “The Multichiastic Structure of Jud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urpose of the Epistle.” Th.M. thesis,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2008.

Kelly, J. N. D.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Jude. Thornapple Commentaries series.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1.

Lange, John Peter, ed.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 12 vols.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Vol. 12: James—Revelation, by J. P.

Lange, J. J. Van Oosterzee, G. T. C. Fronmüller, and Karl Braune. Enlarged and edited by E. R. Craven. Translated by J. Isidor Mombert and Evelina Moore.

Lawlor, George Lawrence. Translation and Exposition of the Epistle of Jude.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 1972.

Lenski, Richard C. 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St. John and St. Jude. Reprint ed. Minneapolis: Angsburg Publishing House, 1961.

Litfin, A. Duane. “A Biblical Strategy for Confronting the Cults.” Bibliotheca Sacra 135:539 (July-September 1978):232-40.

MacDonald, William. II Peter and Jude: The Christian and Apostasy. Wheaton: Harold Shaw Publishers, 1972.

Mayor, J. B.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In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 5 (1910):207-78. 5 vols. 4th ed. Edited by W. Robertson Nicoll.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00-1912.

McGee, J. Vernon. Thru the Bible with J. Vernon McGee. 5 vols. Pasadena, Calif.: Thru The Bible Radio; and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Inc., 1983.

McNeile, A. 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2nd ed. Revised by C. S. C. William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5.

Morgan, G. Campbell. An Exposition of the Whole Bible. Westwood, N.J.: Fleming H. Revell, 1959.

_____. Living Message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 2 vols.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12.

_____. The Unfolding Message of the Bible. Westwood, N.J.: Fleming H. Revell Co., 1961.

The Nelson Study Bible. Edited by Earl D. Radmacher.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97.

Pentecost, Edward C. “Jude.” In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pp. 917-24. Edited by John F. Walvoord and Roy B. Zuck. Wheaton: Scripture Press Publications, Victor Books, 1983.

Plummer, Alfred.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James and St. Jude.” In An Exposition of the Bible. 6 vols. Hartford, Conn.: S. S. Scranton Co., 1903.

Reicke, Bo. The Epistles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Anchor Bible serie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 1964.

Robertson, Archibald Thomas.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6 vols.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31.

Salmond, S. D. F. “Jude.” In The Pulpit Commentary.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n.d.

Savelle, Charles H. “Canonical and Extracanonical Portraits of Balaam.” Bibliotheca Sacra 166:664 (October-December 2009):387-404.

Senior, Donald. “The Letters of Jude and Second Peter.” The Bible Today 25:4 (July 1987):209-14.

Sidebottom, E. M. James, Jude, 2 Peter. 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se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and London: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82.

Thiessen, Henry Clarence.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2.

Thompson, R. Duane. “Jude.” In The Wesleyan Bible Commentary. 6 vols. Edited by Charles W. Carter.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4-1969.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Testament: A Translation into Modern English. Chicago: Moody Press, n.d.

Wallace, David H. “Jude.” In The Wycliffe Bible Commentary, pp. 1487-90. Edited by Charles F. Pfeiffer and Everett F. Harrison. Chicago: Moody Press, 1962.

Walvoord, John F. Daniel: The Key to Prophetic Revelation. Chicago: Moody Press, 1971.

Wand, J. W. C.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Westminster Commentaries series. London: Methuen & Co., 1934.

Ward, Ronald A. The Epistles of John and Jude: A Study Manual. Shield Bible Study serie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5.

Wiersbe, Warren W.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2 vols. Wheaton: Scripture Press Publications, Victor Books, 1989.

Wilkin, Robert N. “He Is Able to Keep You From Stumbling! Jude 24.” 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 News 9:1 (January-February 1994):2-3.

Williams, Nathaniel Marshman.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Jude.” In An American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1888. Reprint ed. Philadelphia: American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 n.d.

Witmer, John A. “The Truth about Error.” Bibliotheca Sacra 124:495 (July-September 1967):248-53.

Wolff, Richard.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Jud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Woods, Guy N. A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Epistles of Peter, John, and Jude. Nashville: Gospel Advocate Co., 1954.


1 See Donald A. Carson and Douglas J. Mo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pp. 690-92.

2 See J.B. Mayor,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in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 5:226-29.

3 Richard L. Bauckham, Jude, 2 Peter, p. 3.

4 Ibid., p. 16.

5 For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2 Peter and Jude, see D. Edmond Hiebert, Second Peter and Jude, pp. 196-200; and Charles Bigg,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pp. 216-24.

6 See Donald Guthrie,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3:229-33.

7 Hiebert, p. 185. See pp. 185-92 for evidence of Jude’s authenticity.

8 E.G., Bauckham, p.3. See Bigg, pp. 305-10, for references to Jude in the writings of the early church.

9 See Jason Johnston, “The Multichiastic Structure of Jud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Purpose of the Epistle” (Th.M. thesis,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2008).

10 Edward C. Pentecost, “Jude,” in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p. 918.

11 The Nelson Study Bible, p. 2156

12 Michael Green,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p. 39. Cf. A. T. Robertson,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6:184.

13 G Campbell Morgan, An Exposition of the Whole Bible, p. 532.

14 See Herbert W. bateman IV, “Rebellion and Gods Judgment in the Book of Jude”, Bibliotheca Sacra 170:680 (October-December 2013):453-77.

15 Adapted from G. Campbell Morgan, Living Message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 2:2:195-208.

16 S. Maxwell Coder, Jude: The Acts of the Apostates, p. 7.

17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192.

18 Paul A. Cedar, James, 1, 2 Peter, Jude, p. 244.

19 Pentecost, p. 919.

20 R. Duane Thompson, “Jude,” in The Wesleyan Bible Commentary, 6:389.

21 J. W. C. Wand,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p. 196.

22 Matthew Henry,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p.1967.

23 D. Edmond Hiebert, “An Exposition of Jude 3-4,” Bibliotheca Sacra 142:566 (April-June 1985):144.

24 G. F. C. Fronmüller, “The Epistle General of Jude,” in Lange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12:5:13.

25 Guy N. Woods, A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Epistles of Peter, John, and Jude, p. 385.

26 Cedar, p. 250.

27 G. Campbell Morgan, Living Message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 2:2:203.

28 Nathaniel M. Williams,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Jude,” in An American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7:8.

29 J. Vernon McGee,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in An American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7:8

30 William Barclay, The Letters of John and Jude, p. 211.

31 E. M. Sidebottom, James, Jude, 2 Peter, p. 83. Cf. Pentecost, p. 920.

32 Buist M. Fanning, “A Theology of Peter and Jude,” in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p. 468.

33 J.N. Darby, Synopsi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 5:555.

34 Bauckham, p. 11.

35 McGee, 5:852.

36 Mayor, 5:256

37 Green, p. 162.

38 E.g., Michael Desjardins, “The Portrayal of the Dissidents in 2 Peter and Jude: Does It Tell Us More About the ‘Godly’ Than the ‘Ungodl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30 (June 1987):93-95.

39 See J. N. D. Kelly,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Jude, p. 252; J. B. Mayor,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in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 5:257; and Henry Alford, The Greek Testament, 4:531.

40 E.g.,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26; George Lawrence Lawlor, Translation and Exposition of the Epistle of Jude, p. 60, footnote 57; and Bigg, p. 327.

41 Bauckham, p. 41.

42 McGee, 5:854

43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185.

44 Arno C. Gaebelein, The Annotated Bible, 4:179.

45 Henry, p. 1968.

46 Green, p. 164.

47 E.g., Edwin Blum, “Jude,” in Hebrews-Revelation, vol. 12 of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p. 389.

48 Sidebottom, p. 85.

49 See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2:551-52, for refutation of this view.

50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1:14:15.

51 E.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aedia, s.v. “Jude, the Epistle of,” by William G. Moorehead, 3:1771).

52 E.g., Lenski, pp. 610-12, 650-52.

53 Mayor, 5:260.

54 Ronald A. Ward, The Epistles of John and Jude: A Study Manual, p. 81.

55 See James E. Allman, “Suffering in the Non-Pauline Epistles”, in Why, O God?  Suffering and Disability in the Bible and Church, p. 205.

56 Alfred Plummer,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James and St. Jude,” in An Exposition of the Bible, 6:655.

57 Arno C. Gaebelein, The Annotated Bible, 4:179-80. See also Richard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St. John and St. Jude, p. 616; Morgan, 2:2:198.

58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41.

59 Ibid., p. 243.

60 McGee, 5:860.

61 John F. Walvoord, Daniel: The Key to Prophetic Revelation, p. 246.

62 Plummer, 6:656.

63 Bauckham, p. 61.

64 Lenski, p. 641. See Bauckham, pp. 65-76, for an extended excursus on the background and source of verse 9.

65 Richard Wolff,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Jude, pp. 91-92. Cf. vv. 8, 10, 11, 15, 16.

66 Barclay, p. 222.

67 Green, p. 171.

68 Williams, 7:14.

69 Coder, p. 72.

70 Alford, 4:536

71 Barclay, p. 225.

72 Blum, p. 392. Cf. Charles H. Savelle, “Canonical and Extracanonical Portraits of Balaam,” Bibliotheca Sacra 166:664 (October-December 2009):387-404.

73 McGee, 5:863.

74 Barclay, p. 192.

75 Lawlor, p. 83. Italics added for clarification.

76 Wiersbe, 2:555. Italics his.

77 D. Edmond Hiebert, “An Exposition of Jude 12-16,” Bibliotheca Sacra 142:567 (July-September 1985):240-41.

78 McGee,5:864

79 Hiebert, p. 242.

80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Testament.

81 Alford, 4:537.

82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61.

83 Kelly, p. 272.

84 Williams, 7:16.

85 Hiebert, “An Exposition . . . 12-16,” p. 243.

86 See Kelly, p. 274, for a refutation of this view.

87 Cf. Fanning, p. 465; Bauckham, p. 96.

88 David H. Wallace, “Jude,” in The Wycliffe Bible Commentary, p. 1489.

89 Wolff, p. 113.

90 Williams, 7:18.

91 Hiebert, “An Exposition . . . 12-16,” p. 247.

92 Mayor, 5:272.

93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73.

94 Green, p. 180.

95 See my discussion of this subject in my notes on 2 Peter.

96 D. Edmond Hiebert, “An Exposition of Jude 17-23,” Bibliotheca Sacra 142:568 (October-December 1985):358.

97 S. D. F. Salmond, “Jude,” in The Pulpit Commentary, p. 14.

98 A. Duane Litfin, “A Biblical Strategy for Confronting the Cults,” Bibliotheca Sacra 135:539 (July- September 1978):235. Cf. 1 Pet. 1:5-7.

99 Hiebert, “An Exposition . . . 17-23,” p. 360. Cf. Phil. 2:12.

100 McGee, 5:871.

101 Cedar, p. 258.

102 Jamieson, Fausset, and Brown, p.1521.

103 Hiebert, “An Exposition . . . 17-23,” p. 361.

104 Plummer, 6:662.

105 Pentecost, p. 923.

106 Hiebert, “An Exposition . . . 17-23,” p. 362.

107 Idem, Second Peter . . ., p. 286.

108 David DeGraaf, “Some Doubts about Doubt: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Diakrino,”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48:8 (December 2005):742-43.

109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90; Lawlor, p. 127. Cf. John 15:6; 1 Cor. 3:15.

110 Coder, p. 116. Cf. Rev. 20:15.

111 The Neslon…, p.2156.

112 J. Sidlow Baxter, Explore the Book, 6:316.

113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04.

114 Bo Reicke, The Epistles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p. 217.

115 William MacDonald, II Peter and Jude: The Christian and Apostasy, p. 92.

116 Hiebert, Second Peter . . ., p. 295.

117 See Robert N. Wilkin, “He Is Able to Keep You From Stumbling! Jude 24,” 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 News 9:1 (January-February 1994):2-3.

118 Bigg, p. 344.

119 Donald Senior, “The Letters of Jude and Second Peter,” The Bible Today 25:4 (July 1987):211.

Report Inappropriat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