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here the world comes to study the Bible

至死不渝

理查德.巴恩菲爾德 (Richard Barnfield) 曾經這樣說:「信口開河的人,但守信的朋友卻很難找得到。」1 我們能夠認識那位永遠信實的神,是我們莫大的安慰。正如托馬斯.凱利 (Thomas Kelly) 著名的讚美詩:

信徒們永遠信靠祂
他是信實的,永不改變;
沒有力量也沒有詭詐,
可以使信徒和神的愛分隔。2

信實是上帝其中一個屬性(賽65:16),主自己宣稱,他有豐盛的誠實出34:63 接下來我們將探聖經裡關於上帝的信實和對信信實的要求,我們會讀一些以這課題為重點的詩篇。

信實的神

聖經啟示「信實」是神屬性之一翻譯為「信實」的希伯來文原文是 (’emûnāh)。這個字強調「由內在的態度所產生的行為」。4不僅是一信實的神,祂還真實可靠按照自己的屬性行事。正如摩西宣告:

他是磐石,

他的作為完全;

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

又公義,又正直。(32:4)

神的信實在詩篇中重複被稱頌,著名的詩篇第一百篇,詩人感恩宣告: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

他的慈愛存到永遠;

他的信實直到萬代。(100:5 )

大衛詩篇33:4 也申明「因為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他所做的盡都誠實。」大衛接著在第5-17節從多方面描繪神創造的世界 - 大自然和人類的世界;18-19節描繪神看顧敬畏他的人;20-21表達要等候和倚靠神;並在22節以禱告結束這詩篇。

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

向我們施行慈愛!(33:22)

正如謝弗 (Schaefer) 指出,大衛的話值得所有信徒學習。詩篇第33教導我們「神是可靠的,並鼓勵我們信靠神。」5 這一篇詩篇指明神不僅是公正和公平的,祂按照自己的屬性行事。

大衛在詩篇第36篇補充說,神的信實是無窮無盡的。他宣告:

耶和華喜愛公義和公正,

全地充滿耶和華的慈愛。(36:5)

大衛親身經歷了那麼多的痛苦,也曾徹底被迫害;在這一切的經歷,他確認神的信實,他就他所知的作見證,並且感謝主的恩典和愛。大衛明白在這些痛苦經歷當中,主有祂的旨意,並且不管是那個境況,神都掌控局勢,而祂以人得好處作祂終極目的(6-9節)。按此,大衛不僅向神祈求祂的慈愛和為自己平反,還為其他忠信和正直的人祈求:

求你常施慈愛給認識你的人,

常施公義給心裡正直的人。(36:10)

大衛在結束這詩篇時,不僅祈求神的保護和拯救他脫離敵人和一切惡人的手,他確信並且預告他們一定會被打敗(11-12節)。大衛在別的詩篇裡,也證神是公正和公平的;這些詩篇互相呼應。在詩篇96:13,我們讀到:「他()來要審判全地。他要按著公義審判世界。」(參詩篇98:9;119:70,37-38)。這不僅在現今世代是真實的,當主耶穌基督再來時,帶來終極的審判。在啟示中,使徒約翰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那騎馬的稱為「忠信」和「真實」;他按著公義審判和作戰。(19:11)。

信實的另一個突出例子,是祂和以色列的立約關係。因此,詩人宣告:

耶和華顯明了他的救恩,

在列國眼前顯示了他的公義。

他記念他向以色列家所應許的慈愛和信實,

地的四極都看見我們神的救恩。(98:2-3; 7:9 ).

按詩篇89篇的內容,可以從大衛立約領悟到這是神實踐祂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約。詩人歌頌了神信實的屬性後(1-2節),詩人以神和大衛所立的約作印證:

我和我所揀選的人立了約,

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

我必永遠堅立你的後裔,

也必世世代代建立你的王位。(89:3-4)

事實上,神的信實不僅天使和天使的頌讚中展現(5-7節),也透過地上的創造和治理顯明(8-13節)。簡單而言:

公義和公正是你寶座的基礎,

慈愛和信實行在你前面。(詩89:14).

以色列作為神立約之民,神是「以色列的聖者」(15-18節);他們可以忠心的追隨神和經歷神的公義和讓神作他們的王,這是何等的福氣!這詩篇告訴我們,更大的福氣是神透過祂的僕人大衛,作祂賜福的流通管子(19-27節)。因為神宣告:

我要永遠保持我對他的慈愛,

我和他所立的約必堅立。 (詩89:28).

神和大衛所立的是永約(29節,另參35-37節),這約大衛的後裔都是有效的。雖然大衛的子孫當中有證實對神不忠,以致神要懲罰他們(30-32節),但神卻重申祂和大衛所立的約是有效的:

但我必不把我的慈愛從他身上收回,

也必不背棄我的信實。

我必不違背我的約,

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話。 (詩89:33-34).

學者尹格文尼(Vangemeren).指出:

縱使和神立約的另一方沒有信守承諾,大衛和神所立的約因為約束自己履行這約而得到保證。」6

因此大衛約是永約(撒下7:16-19)。這約的執行,成了古代亞伯拉罕之約(創17:1-8)和新約(耶31:31-35, 32:36-41; 33:6-9; 34:11-14; 22-24; 37:22-28)的橋樑。而主耶穌基督是整個聖約鏈的高潮和最終實現(26:27-28; 實現(太26:27-28; 8:1-12)。7 因此我們無需驚訝為甚麼耶穌基督再來時,被稱為「忠信和「真實」啟示錄19:11耶穌基督,三一神中的聖子,像天父一樣信實。耶穌基督不單是一位信實的人,祂也忠於祂的使命,為失喪和需要援助人類,完成了那永遠的救恩。耶穌說:「我來了,是要使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10; 另參28-30節)。如斯滕貝里耶(Kostenberger)指「耶穌的『羊』聽祂的聲音;祂認識他們,他們跟從祂(10:3,4,8,14,16)。耶穌賜他們永生(原文是現在式)()指「耶穌的『羊』聽祂的聲音;祂認識他們,他們跟從祂(約10:3,4,8,14,16)。耶穌賜他們永生(原文是現在式)(參約10:10),而他們永不會滅亡(原文是强调否定句)。再加上經文重複強調誰也不能把『羊』從耶穌(或天父)手裡奪去這給基督的追隨者一幅絕對安全的圖像。8

信實和信徒之間的關系

信徒的基本責任是對主和主所定的標準盡忠。因此,大衛告誡他的聽眾,「你要倚靠耶和華,並要行善;你要住在地上,以信實為糧食。」(37:3)。英文譯本NET這一節裡使用了integrity這個字,NET聖經文本註釋 (NET Text Note) 的解釋,這個字普遍用來描述信實。因此信神會完全忠於神和祂的教導。這詩篇的第3-5節令人感興趣的說明了甚麼是真正的信 將整個靈魂交給神。這包括聰明智慧(第3節)、情緒(第4節)和意願(第5節)。當信徒堅定和沒有保留地信靠神,就會「以神為樂」和完成神的旨意作生命的目標。這信心的起始點和終點都是完全的信靠,將整個生命和未來,以絕對的信任交在神的手中因為他們明白到那信實直到萬代的神看顧他們100:59 這包括了對主和祂透過祂的話語所定下的靈性、道德和倫理標準盡忠。因此,詩人

我揀選了信實的道路,

我把你的典章擺在我面前。(詩119:30).

沒什麼比這更清楚描述聖潔生活的基本原則。但我們必須注意,若是為了符合某個神所訂的標準而妄顧神的意願和聖潔生活的基本行為原則,正如耶穌指出法利賽人所犯的毛病,他們以外在的儀文來表達義行,但卻不理會公義的基本要素:「就如正義、憐憫和信實;這些更重要的是你們應當作的,但其他的也不可忽略。 」(太23: 23正如使徒保羅給提摩太的教導:無偽的信心是信徒不能或缺的,對於那獲得神特別恩寵和承擔責任的屬靈領袖就更加重要了。(提前3:1-13; 提前3:1-13; 提後2:2) 。此外,信徒應該稱頌神那無限的信實。神的信實也是大衛詩篇40 的主題。大衛感謝神所行的奇事之後1-5節)接著表達他樂意過遵行神的旨意和按照神的律法生活(6-10節)。這樣就見證了神信實。

我要在大會中傳揚公義的福音;

我必不禁止我的嘴唇;耶和華啊!

這是你知道的。

我沒有把你的公義隱藏在心裡;

我已經述說了你的信實和救恩;

在大會中,我沒有隱瞞你的慈愛和誠實。(詩40:9-10).

學者尹格文尼這樣評述:「詩人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他內心的那股力量,使他不能禁聲不言。他的承諾和雅威(耶和華)完善的律法相關連:『公義、信實、救恩. 、愛、真理』。」10 因為大衛經常身處險境,因此他接著祈求神保守他腳步穩

耶和華啊!求你的憐憫不要向我止息;

願你的慈愛和誠實常常保護我。

因有無數的禍患圍繞著我; (詩 40:11, 12上).

大衛在詩篇143 表示了似的情當他正面危險,他仍關注神的公義

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

留心聽我的懇求,

憑你的信實和公義應允我。(143:1).

耶和華啊!求你為你名的緣故使我存活,

按著你的公義把我從患難中領出來。(143:11).

許因為大衛的敵人同時也是神的敵人,因此大衛擔心神的聖名受玷污。這不單是大衛再三祈求神拯救的原因143:3-7, 9,也解釋了他為何在這詩篇有那麼凌厲的結語。

求你因你的慈愛

使我的仇敵滅絕,

求你消滅所有苦害我的人,

因為我是你的僕人。 (143:12).

主的僕人定必關心主的聖名會否受到損害。信徒的品格、行為和禱告的性質都成為標記因此那對祂忠誠、願意委身的信徒

因為他戀慕我,我必搭救他;

因為他認識我的名,我必保護他。

他求告我,我必應允他;

他在患難中,我必與他同在;

我必拯救他,使他得尊榮。

我必使他得享長壽,

又向他顯明我的救恩。(91:14-16).

那就不明白為甚麼信徒會對戚曉睦(Thomas Chisholm)的詩歌產生共嗚:

你的信實廣大,我神我天父,

在你永遠沒有轉動影兒;

永不改變,父神每天施憐憫,

無始無終上主,施恩不盡。

……

我所需用你恩手豐富預備,

你的信實廣大,顯在我身。11

如果我們知道戚曉睦長期和病魔戰,這首詩歌的歌詞就變得更有力了!儘管他的情況那麼不濟,他都忠心侍主,還寫了1200首詩,當中不少是聖詩。戚曉睦可會這樣分享他的經歷:「神讓我經歷祂很多奇妙的供應和照顧,實在使我又驚又喜;怎能記載這位守約、又永遠信實的神呢!12

戚曉睦所述的和很多經歷過苦難的信徒相同。縱使他們在苦難中,他們發現神的信實是真確的。詩人也告誡信徒應該明白:即使信徒​​痛苦或處於的時候,神都是信實神可以透過我們所經歷的苦難和試驗中糾正我們,帶來靈的成長。信徒在苦難中,應該尋見神,向祂求安慰和明白神的牽掛

耶和華啊!我知道你的判語是公義的,

為了你的信實,你使我受苦。

求你按著你給你僕人的應許,

以你的慈愛安慰我。(119:75-76). 13

大衛經常面對敵人的攻擊和在敵人手中受苦,但他卻肯定神能保護那些為了正義而受苦的人,而祂也會公正地處理迫害他們的人

耶和華的眾聖民哪!你們都要愛耶和華;

耶和華保護誠實的人,

卻嚴厲地報應行事驕傲的人。

所有仰望耶和華的人,

你們都要剛強,堅固你們的心。(31:23-24).

因此,謝弗這樣評論這些章節:「詩人將他們的經歷記錄,用教導其他人 希望是振興的力量,給其他敬拜者保證美善的。……不論無辜的、受不公正的指責的,甚至一些較為複雜的情況如患病,到神那裡尋求庇護、得到神的幫助、獻上恩和鼓勵會眾信靠神14

有些時,大衛的言詞驟眼看來實在太嚴苛了。在詩篇54,他呼喊:

願災禍報應在我仇敵的身上;

願你因你的信實消滅他們。(詩篇54:5).

爾德(Leupold)卻這樣評論:「因神是信實的,所以神以信實去對待那些已被證明忠於祂的人。大衛在這裡求神「消滅他們」,因為他們是邪惡的;而邪惡是應該被消滅15 在詩篇139:19-22 ,大衛的言詞似乎更加嚴峻:

神啊!甚願你殺戮惡人;

你們流人血的啊,離開我去吧!

他們惡意說話頂撞你,

你的仇敵妄稱你的名。

耶和華啊!恨惡你的,

我怎能不恨惡他們呢?

起來攻擊你的,

我怎能不厭惡他們呢?

我極度恨惡他們,

把他們視為我的仇敵。(139:19-22)

乍看之下,這種態度和耶穌基督的教導相違:「你們聽過有這樣的吩咐:『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可是我告訴你們,當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祈禱。(5:43-44; 參太19:29; 路加6:29) 雖然耶穌是引用利未記19:18 ,不過我們必須留意摩西並沒有說要恨自己的敵人。或許耶穌只是反映當時的人的普遍情感反應又或是一種態度,如昆蘭古卷(1 QS 1:10) 記載,要成為群體的一員,必須要『按神所定給每個人的份,愛所有光明之子;遵照神報應罪的準則,恨所有黑暗之子我們必須留意:當我們在舊約經文裡遇到「恨」這個字時,必須按照上下文來判斷這字的意思。

時,「恨」並不是叫讀者去恨他人,可能只是經文平衡的表達,用來和「愛」作對比。例如瑪拉基書1:2-3 耶和華說:「我卻愛雅各,惡以掃。16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關乎神對以掃情感上的仇恨或不悅,重點是神的信實、祂給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有關胞胎的應許 大的要服事小的。』(25:23此外,雅各有一天會成為「以色列」;透過他繼承亞伯拉罕之約。隨後的經文當提及列祖的神時,神往往被稱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例:3:15-16)。當然,「恨」這字亦會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行為不悅(例:18:21)。北國後期對神不忠,甚至進行偶像敬拜,經文記載了神的不悅

他們的一切罪惡都在吉甲,

我在那裡憎恨他們.

我憎恨、厭惡你們的節期,

也不喜愛你們的節日 17

聖經裡有很多經文記述人的,特別是信徒的、甚至和相關的,聖經從來不會表揚仇恨和教人促意仇恨他人。聖經沒有制裁那些因企圖傷害自己的敵人而出現的個人自私,嫉妒,或抱持報復的態度的經文;但每當提這課題時,總是為了尋求原委和解決方法最終神得榮耀和神的準則被高舉詩篇139:19-22必須從這角度去理解。在這裡,大衛的敵人也是神的敵人,所以就交由神去裁決。

詩篇第35 是另一個例子。在這詩篇裡大衛描述敵人帶來的毀壞,他乞求神重重地懲治他的敵人。這篇詩屬於咒詛詩。18 咒詛詩包含一些看似咒詛的負面元素 期望敵人受懲罰和詩人的伸辯。不過,我們不要忽略咒詛詩中也有正面元素詩人不單懇求神的拯救,還會透過稱頌神的名和高舉神的公義來歌頌神的拯救(例詩36:9-10)。19 在詩篇35 裡,大衛也使用這模式。大衛表達了他無故地受到逼迫35:7, 19),結束這首詩時,他不單是尋求逼迫他的人受到懲治,還充滿對神的期望和讚美:

願那些喜悅我冤屈昭雪的,都歡呼快樂;

願他們不住地說:

「要尊耶和華為大,

他喜悅他的僕人平安。」

我的舌頭要述說你的公義,終日讚美你。 (詩35:27-28節).

由此可見,信徒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讚美神的信實:

稱謝耶和華,

歌頌你至高者的名;

早晨傳揚你的慈愛,

夜間傳講你的信實; (詩92:1-2).

即使試探和患難隨時來臨,他知道隨時的幫助:

留心聽我的懇求,

憑你的信實和公義應允我。(詩143:1).

管別人的態度和行為很不一樣縱使我們受到猛烈的攻擊或因逼迫而受苦,信徒要按神的標準而生活,並且要在生命中學效神,建立品格(143:10)。信徒或許會「恨惡」罪和罪行,而祈求神的幫助和拯救,不過,信徒們要經常記著耶穌基督的勸勉:「當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祈禱, 好叫你們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子。」(5:44-45有些時候很難做到,當我們被別人無理地猛烈攻擊時就更難約翰福音15:25 應驗詩篇35:19傳他圖(Futato)觀察到:「當信徒成為世界憎惡的目標時(15:18),便應驗詩篇35:19這痛苦仍比不上被立約群體(信徒群體)所『恨惡』更難受。無論憎恨是來自世界或教會,我們仍須祝福那逼迫我們的和愛我們的敵人;因為耶穌透過祂的生命、死亡和復活已經得勝(16:33)。」20

總結和應用

從上述討論所使用的詩篇經文,我們看到神聖潔、信實的屬性,與及由這些屬性所引發的行動,而信徒亦需要在生命中追求信實這包括對神和神所立的標準盡忠,盼望主得榮耀和明常在神的信實裡。無時無刻,信徒都要忠誠即使在困境、痛苦和遇到迫害,信徒仍然要保持對神的信心 信實的神是隨時的保護和幫助。

除了詩篇的經文,很多舊約和新約的經文,都強調信徒持守信仰的重要和必須性。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哈巴谷書2:4

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

然而義人必因信得生 (哈巴谷書2:4)

原文翻譯「信實」這個詞語,也可以譯作「信念」。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真正相信神的人,會彰顯神的屬性,還會在不同的境況下,都會在神面前信實地生活。21信實不單是屬靈的美德,而且會帶來實際的果效。就如華萊士(Wallace Fridy)所述:「信實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無可取代的美德;才華、能力都不及信實重要。」22

聖經中有很多信徒持守信仰的例子,他們對神忠心,也謹守神的誡命。從聖經中,我們認識到「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15:6)亞伯拉罕的信是何等偉大,就是很多個世紀以後,尼希米仍然以亞伯拉罕的信和信實作例子。因亞伯拉罕誠實可靠,神就和他和他的後裔立約,賜他們迦南之地(尼9:8)。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引用了很多事蹟來印證亞伯拉罕前後一致的信心。(希伯來書118-12

大衛也以他的信心聞名。甚至掃羅王追殺他的那段日子,他對神的信心也絲毫沒有改變挪伯的祭司亞希米勒為大衛作證「在你所有的臣僕中有誰像大衛那樣忠心呢(撒上22:14) 亞希米勒也是一位忠誠的人,他可能為大衛作證而付上生命的代價。撒上22:16-18雖然掃羅多番要置大衛於死地,按撒母耳記上2426 的記載,大衛卻兩次放過掃羅,沒有取他的性命。大衛這樣做,不單是忠於他的君王,也表達他對神的忠心。大衛對跟隨他的人, :「我在耶和華面前絕對不能這樣對待我主耶和華的受膏者我絕對不能動手攻擊他因為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 (撒上24:6; 參撒上24:10; ) 楊百德(Youngblood)對大衛第二次不殺掃羅的行動有這樣的論述:「就算要犧牲性命,大衛也將一切交在神的手裡同樣地在困境當中,拯救從神從而來,並非出於掃羅……23

每一個參與日常敬拜的,也信實的例證當猶大王約阿施下命令修復聖殿時,建殿的銀子交給管理工匠的監工手裡然後他們支付給在耶和華殿作工的;也沒有要求經手把銀子轉付工匠的人交代帳目,因為他們「辦事誠實」。(王下12:15-16) 在尼希米時期耶路撒冷的城牆重建後,尼希米也委任有品格的人負責和城牆相關的事務,其一位是哈拿尼雅,因為他「是個可信靠的人敬畏 神勝過許多人。」(7:2)當然我們不可以忘記使徒保羅,他整個生命都忠於神託付給他的事工(參提後4:6-8)。

最重要的例子當然是耶穌基督的例子!聖經記載了他孩童時的事蹟(2:49),他問他的父母:「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的家裡嗎(『在我父的家裡嗎?』或譯作『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耶穌在世上傳道的日子,祂教導追隨祂的人要忠心(參馬太25:21-23; 16:10);祂自己還以身作則(參希3:1-6祂以祂的生命忠實地去完成祂地上事工便是明證。當那時刻快來時,祂在禱告中向神說:「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了你你交給我要作的工我已經完成了。」(17:4)故此使徒約翰在異象中見到當祂再來審判世界時,被稱為「忠信」和「真實」就一點也不奇怪了。(19:11

基督的追隨者也應在各項事情上忠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項工作和接觸到的人與事。這應該是信徒一生的渴望和一個恆常的、持久的目標。葛培理(Billy Graham)曾經向信徒發出挑戰:「聖經的其中一個中心真理:每一天都是神所賜的禮物,要用來榮耀神。在你工作的日子如是,在你退休後的日子也如是。」24 這就更顯而易見為甚麼信徒要將生命交由聖靈引領,因為聖靈果子其中一個元素是信實(加拉太5:22此外,忠於上帝應該是信徒心燃燒的慾望。就如費爾普(Sylvanus Phelps)的歌:

賜我忠誠之心,像祢真誠,
從今開始表現,每天顯明;
勤作愛心工作,喜愛行善,扶弱,
領人進入天國,虔誠奉上。 25

當信徒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往上去得的獎賞。(腓立比3:14) ,願每個信徒都至死不渝,不忘記那曾經死去而又活過來的基督給士每拿教會的命令:「你不要怕你將要受的苦。看哪!魔鬼將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受試煉,你們要受患難十天。你要忠心至死,我就把那生命的冠冕賜給你。(2:10 ) 願哈得遜的詩歌在我們心中發出回響:

我一生,我的愛,主全給你,

主的羔羊為我而死;

啊!願我忠實至死不渝,

我的救主,我的上帝。 26


譯者註:

1.      因為文章中好些名字在坊間部份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譯,因此在譯文中保留英文名字。

2.      譯文中的中文經文選用新譯本


1 Richard Barnfield, “Poems: In Divers Humours,” in 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 “eds. John Bartlett and Justin Kapla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6th ed., 1992), 233.

2 Thomas Kelly, “Praise the Savior, Ye who know Him.”

3 See the excellent discussion in the NET. Unless otherwise noted, all scriptural citations are taken from the NET.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divine Christ could declare that he is, “The way, and the truth, and the life” (John 14:6) as well as “The Amen, the faithful and true witness” (Rev. 3:14).

4 A. Jepsen, in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eds. G. Johannes Botterweck and Helmer Ringren; trans. John T. Walli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4 ) 1: 317.

5 Konrad Schaefer, Psalms, Berit Olam, ed. David W. Cotter (Collegeville, MN: The Liturgical Press, 2001), 84.

6 Willem A. VanGemeren, “Psalms,” 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eds. Tremper Longman III and David E. Garland, 13 vol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revised edition, 2008) 5:669.

7 For full details, see Andreas J. Kӧstenberger and Richard D. Patterson, Invita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Kregel, 2011), 174-97.

8 Andreas J. Kӧstenberger, John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4), 311. See further, the discussion in the following note.

9 As a sidelight,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Psalm 100:3 speaks of believers as “the sheep of his (God’s) pasture.” In contrast, in Psalm 37:3 (see NET text note) the believer is viewed as shepherding (watching over) his faithfulness for the Lord. .For further imagery associated with shepherding, see “Sheep, Shepherd,” i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Imagery, eds. Leland Ryken, James C. Wilhoit, and Tremper Longman III (Downers Grove, 1998), 782-85. See also, Richard D. Patterson, “Special Visitors in Bethlehem,” (Biblical Studies Press, 2009).

10 VanGemeren, “Psalms,” 5:369. VanGemeren goes on to explain, “The faithfulness of God is a corollary to his love in that the Lord’s love (ḥesed , ‘covenantal love’; cf. 13:5; 18:50; 25:10; 31:7; 32:10) is constant.”

11 Thomas O. Chisholm,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12 Thomas O. Chisholm as cited in Kenneth W. Osbeck, 101 Hymn Stories (Grand Rapids: Kregel, 1982), 84.

13 For helpful observations on God’s purposes in suffering and ways for instructing his people as well as the believers proper response, see M. D. Futato, “The Book of Palms,” in Cornerstone Biblical Commentary, ed. Philip W. Comfort (Carol Stream, IL, 2009) 7:372-74. 

14 Schaeffer , Psalms, 78-79.

15 H.C. Leupold, The Psalms (Grand Rapids: Baker, 1969), 419.

16 Note also the contrast in Jesus’ teaching that, “No one can serve two masters, for either he will hate the one and love the other, or he will be devoted to the one and despise the other. 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oney” (Matt 6:24).

17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in citing God’s condemnation of the Northern Kingdom Amos often uses the name Jacob rather than Israel (Amos 3:13; 6:8; 7:2, 5; 9:8). This perhaps n allusion to the familiar scriptural portrayal of Jacob as a trickster before his spiritual encounter resulting in a change of name to Israel. See Richard D. Patterson, “The Old Testament Use of an Archetype,”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42 (1999), 385-94.

18 For other psalms containing imprecator y elements, see Psalms 36, 55, 58, 59, 69, 70, 83, 109, and 140.

19 The imprecatory psalms are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of their harsh tone, but it should be remembered that some of them even contain messianic elements. Thus John sees an allusion to Psalm 69:4 in connection with Jesus’ suffering (John 15:25) and an allusion to Ps. 69: 9 in Jesus’ zeal for the Lord in his cleansing of the Temple (John 2:17). Many see an allusion to Ps 69:21 in Christ’s being offered wine mixed with gall as he suffered on the Cross (Matt. 27:34) and in the case of those who mocked Jesus as he hung there (cf. Ps.109:25 with Matt.).

20 Futato, “Psalms,” 139.

21 See, Richard D. Patterson, “Fruit of the Spirit,” Biblical Studies Press (2010), 7-8.

22 Wallace Fridy as cited in Quotable Quotations, ed. Lloyd Cory (Wheaton: Victor Books, 1989), 131.

23 Ronald F. Youngblood, “1 and 2 Samuel,” in The Expositor’ Bible Commentary, eds. Tremper Longman III and David E. Garland, 13 vol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revised edition, 2009) 3: 259.

24 Billy Graham, Nearing Home (Nashville: Nelson, 2011), 43.

25 Sylvanus Phelps, “Something for Thee.”

26 Ralph E. Hudson, “I’ll Live for Him.”

Related Topics: Assurance, Faith, Character of God

Report Inappropriate Ad